引言
“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頏”“为吾国放一异彩”,是厦门大学创校伊始确立的办学目标,承载着校主陈嘉庚先生建设“世界之大学”的宏伟愿景!百余年来,风雨沧桑,一代代厦大人初心如磐、薪火相传,始终朝着这一光荣梦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校主陈嘉庚”第十二期,重温“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历史内涵,更加坚定厦大人赓续荣光、携手共进的自信与步伐!
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前者为校主陈嘉庚提出,后者为林文庆到校后确定。“自强不息”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话语,蕴含着一种民族的浩然之气,一种民族欲重新崛起而再立于世界之林的胆魄与气概;“止于至善”是探索真理永不止步的姿态与抵达最高思想境界的精神状态,蕴含着生命对于事物至理与人格至美的追求与践行。这样的校训,是为了建设“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之大学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
开校式模拟画面(国画 作者:谢华斌)
“自强不息”是在厦大立校那天亮出的精神话语。一九二一年四月六日厦大举行开校式,演讲台悬挂的是陈嘉庚指定的四个大字:“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出自于《周易·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厦门大学创办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代,正如陈嘉庚所说的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势岌岌可危”之时。正是在这个民族危机四起而希望犹存的时候,每一个有抱负有责任的中国人开始抛弃幻想,走向了自强救国之路,或践行实业救国,或力主教育救国,或倡导科学救亡或以改造乡村社会寻求中国之出路,呼唤并践行着中国的重新崛起、民族的伟大复兴。于是,意味着像天一样阳刚雄健地运行不止的“自强不息”,变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流话语,这时期创建的一些学校都以“自强不息”为学校校训。
“止于至善”源于《礼记·大学》,《大学》开篇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按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四书》中的解释,“亲民”即“新民”,是启迪提升民之智性与道德,去旧习恶染,新进步事理;“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林文庆认同中国的儒家文化,他将儒家化尊奉为宗教式的儒教,他取《礼记》“大学”篇中的“止于至善”为校训,意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止于至善”为大学校训的还有东南大学,制定者便是有着“东南大学之父”之称的郭秉文,他也是陈嘉庚邀请的厦大筹备委员之一,他从“止于至善”的校训出发,要求东大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品格。
林文庆(1869-1957)
林文庆于一九二一年七月四日正式到校视事。那个时候,前校长邓萃英仓卒辞职,化学家刘树杞教授受陈嘉庚委托暂时代理校长,维持着刚刚诞生的厦大的日常秩序,但一切都还“未有头绪”,学生犹如无头苍蝇,不知所向,大多是“汲汲欲借学校毕业为利达之资,而志在深造者殊鲜不可得”①;教师则有的已随邓萃英辞职而去,留下的则大多没有长远打算,就像鲁迅后来所看到的,“外省的教员,几乎无一人作长久之计”。而且,在创校最初的五年中,厦大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校内教职人员的不能合作,“闽南人与闽北人之感情如水火”,本土教师、外来教师各立山头。厦大首任教务处主任郑贞文在《在福建教育厅任职的回忆》中叙述道,邓萃英辞职后,他先前预聘的教育学教授欧元怀由美国来到厦大,留学爱登堡大学学习教育的孙贵定也来到厦大。孙贵定与校长室秘书刘树杞一派,欧元怀与新聘教授王祉祎、傅式说等人自称新进,另成一派。双方意见甚深,久而久之演成欧、刘正面冲突。学生亦因此分成两派,两派相持不下,最终酿成一大风潮。欧元怀、王祉祎、傅式说等辞职赴沪,带走不少学生,在上海成立大夏大学。鲁迅到厦大后,曾将厦大这种情形比喻“就如一座梁山泊,你枪我剑,好看煞人”。②陈嘉庚也察觉这个问题,他说:“教职员六七十人,难免无程度参差,品流庞杂之患。且多属欧美日留学生,意见分歧,逐分党派,而一般无气节者,甚至巴结学生,以固地位。”③除了师生这个学校的关键因素很不理想外,当时林文庆还直感受到;“本校种种之组织均未完全就绪,大纲之修改,各种规则之制定,学校政策之采择,各学部及各学科之设立,均需通盘筹画。”④
到厦大视事当天晚上,林文庆召集了一个学生座谈会,宣布要把厦大“办成一生的非死的,真的非伪的,实的非虚的大学”。之后,他从自己心中的“止于至善”的境界出发,以其通西学尊中学的思想和多才严谨的品格为厦大带来了最初的一套独特的办学主张和实现陈嘉庚办学理想的周密思考,确立了私立时期厦门大学的办学宗旨、组织机构、学院规则、学生通则等一整套系统的纲领、章程与制度。
在办学宗旨上,林文庆深知陈嘉庚创办厦大的宏愿与用心,他不止一次地说过,陈嘉庚办的厦门大学,“虽名为厦门大学,实则为世界之大学,所收学生,不唯中国十余省子弟,即外国如高丽亦有学生来肄业”。⑤当他着手确立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目标时,他首先依据中华民国《大学令》的“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申明厦门大学“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三大宗旨,由此宗旨出发,《厦门大学校旨》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厦门大学的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一切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并阐发中国固有学艺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建成“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大学。
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发端于清末民初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改革运动,其制度借鉴于西方大学,是横向移植的,而非纵向的继承,所以一开始便纠结着中体与西体、中学与西学孰轻孰重的矛盾。最早的办学主张是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主张带着对西学侵入的高度警惕;而后的百日维新,正式将建立综合性大学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因此创立,并且统辖各省学堂,此时的办学主张是“中西并用”,梁启超在其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出大学的办学方针有两条:“一曰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二曰以西文为学堂之一门,不以西文为学堂之全体。以西文为西学发凡,不以西文为西学究竟。”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便是中学为必修的普通学科,西学为选修的专门学科。林文庆来自于西学的教育背景,但他本人又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因此提出发扬古今中外的学术,注重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底蕴、功用与美质,建设最新最完善的文化,这种目标的高远与胸襟的宏大,堪称是那个时代高等教育的强音。
私立厦门大学校旨
从这样的办学主张出发,林文庆在《厦门大学校旨》中强调:厦大的教学要“养成各种高等专门人才,使本校之学生虽足不出国外,而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学生“能与世界各国大学学生受同等之教育”。一百年前,中国大学刚刚起步,“世界之大学”便被陈嘉庚、林文庆提到厦门大学最重要办学议程,如此高远的目标和前瞻性的办学志向,体现出厦大校主与厦大校长不同凡响的胸襟与胆识。
办“世界之大学”,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二十世纪初期,必然要遭遇上中西问题的世纪纠葛。林文庆学成于大英帝国古老大学,成长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然而,或许是离开母体更珍惜血脉的缘故,也可能因为生活于现代西欧体验到了西方现代性所带来的弊端,在那个西学盛行的时代,恰恰是这位在西方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要比同时代的许多中国学人更热爱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他感慨于“中国各大学之教授,多注重外国新学说新知识,于中国古来文化则不甚研究”,便以儒家的身体力行精神,在厦大倡导“读孔孟之书,保存国粹”⑥,亲自发表英文演讲《孔子学说是否适用于今日)(由校长秘书刘树杞博士现场翻译),并在厦大讲授经史和文学。他说:世界古来的文明,如波斯、埃及、印度等国,“其古代之文化胥归淹设”,而自周公以来的中华古文化,“至今尚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⑦这种思想及其落地到具体的办学实践上,在那个以西方现代大学为看齐的高等教育领域,独具“中国特色”的鲜明性。但林文庆也知道,在这个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再伟大的文化,都不可能固守不变独来独往的,所以厦大的人才培养,要做到“吾国数千年之文化赖以不堕,而近世各国之学术思想亦得彼此沟通”,须坚持陈嘉庚先生的“首重国文,而英文一科亦极重要”的方略。这样一种世界眼光与中外并重的培养理念,实际上与中国现代大学创建初期的“中西并用”“无得偏废”的方向是一致的。
林文庆接受过西方科学的严格训练,深知科学精神与科学研究成果是一所现代大学生命的重要标志,在接手厦大时他就提出“将来厦门大学或成为我国南部之科学中心点”的建设方针。他说,“我国科学之知识尚属幼稚,故本校之目的,在设一极有精神之科学研究机关,此数年中,拟以全副精神注重于科学院之建筑及设备”,“使各种学术,均能达到最高深之地步”,并将厦大要着力建立的“最新式科学院”命名为陈嘉庚科学院。⑧中国有数千年的人文传统,这是林文庆所钟情并为之发扬的“一极”,但中国欠缺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探索精神,这也是林文庆所深刻认识到的问题,因此在“首重国文”“一极”的同时,林文庆将研究科学作为厦大“研究高深学术”的一项重要使命。
为了抵达博集东西之学术、阐发中国之美质,中西“两极”都得最完善最完美发展,厦大最重要的是真正做到群贤毕至。为此,林文庆遵照陈嘉庚不惜重金礼聘大师的想法,在国内外广揽英才。他说:“我们办学的目的,不在于校舍的美丽,取快人心于一时,而在内容完善,得谋发展于将来。”要内容完善,谋发展于将来,“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是良好教授之聘请,实验室之设备,以及各种图书之充实”。⑨“不惜重金礼聘英才,这是厦门大学敢于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重要条件。
一九二七年厦门大学全体教师合影(其中有四位外国专家)
创办时期的厦门大学规定,教授月薪可达四百大元,讲师可达二百大元,助教可达一百五十大元,这样的月薪远远高于同期的私立大学和北洋政府的大学。像当年同样私立的复旦大学,其校长及专任教授的月薪最高也只是二百大元,至于属于北洋政府的北京大学,教授每月手头也是拮据的,有一段时期,北洋政府连北大教授的月薪都得拖欠,无法按时发出。因此,校主陈嘉庚、校长林文庆麾下的教师队伍群英荟萃,不仅国内知名学者老少咸集,欧美学者也踏浪而来,厦大校园经常会出现一些来自欧美、俄罗斯的洋教授面孔,仅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度的理科教师名单中,十四名教师中便有六名是外籍或者是从欧美国家留学回来的人员。这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科博士刘树杞,哈佛大学职务专科硕士钟心煊,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研究生廖超照,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冶矿科学士、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学侣黄汉和等。在厦门发现文昌鱼的莱德则是来自美国的教授,是美国巴克大学的学士与硕士,他应聘到厦大带着“采集编撰厦门一带动物标本,以为动物教授及博物院之用”的研究计划,在厦门大学半年就发现数十种海洋生物,其中以文昌鱼发现影响最大。一九二三年,莱德在七月号《科学》杂志上发《厦门大学附近之文昌渔业》一文,向世界宣布厦门海域生存着大量文昌鱼这一珍稀物种的奇迹,引起国内外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惊疑与关注,莱德的文章成为中国高校最早发表在顶尖学术刊物《科学》上的论文。
这些高水平教授、学者的海滨聚集,体现了中国现代大学创建时期扭转办学时弊的一句名言:“大学,非大楼,而大师也。”以如此高薪广揽英彦形成了厦大群贤毕至局面,海滨一隅,一时国内国外大师云集,盛况非凡。
林文庆校长与部分知名教授在一起(油画 作者:邱百平)
作为海外赤子,陈嘉庚不仅清楚欧美国家发达的科学支撑,而且更关注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他在博集东西的方针下,谆谆教诲厦大人“当注重中国固有之文化”,这也就带来了厦大创校初期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非凡盛况,厦大国学院的成立、设置与研究方针,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地看到厦大初期建设“世界之大学”的举措与方略。
在北京一个政府召开的医学会议上,林文庆因看到中国医生讲医学名词或术语全用洋文,而“将中国固有名辞完全废弃”,“不禁生无限感慨”,因感念中国数千年来固有文字,竞衰替以至于此,真是令人痛心切齿”,于是到陈嘉庚关于厦大“当注重中国固有之文化”的交代,正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便决心创办厦大国学研究院,拯救日益衰弱下去的传统文化。⑩
一九二三年,林文庆重金礼聘国学家陈衍出任文科国文系主任,成立国学专刊社。但陈衍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告假,继而辞职,“国学专刊社”陷入停顿状态。一九二五年十二月,林文庆开始动用全校资源,成立了国学研究院筹备总委员会,自己亲任筹委会主席,组织委员会,制定《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大纲》,向全国招聘国学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
一九二六年春天,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在北京的林可胜医生知道父亲林文庆正在积极筹办厦大国学研究院,便将躲在家里三个星期的林语堂介绍给当校长的父亲。这一年五月,林语堂回到厦门应聘为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文系教授,并着手筹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当时,北京的高校处在军阀“白色恐怖”之下,情形一片混乱,哪里做得专门的国学研究。经过林语堂推荐和建议,林文庆兴奋地向北大国学门主任沈兼士和其他专家发出聘书,并聘沈兼士为研究主任,林语堂兼任研究院总秘书,正式启动了国学院的建设。
一九二六年九月,国学大家沈兼士“抱一国学研究之绝大愿望”离开北大,来到厦门大学,随之而来的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史学界新秀顾颉刚、编辑家孙伏园、故官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历史学家张星烺、哲学家张颐等一批著名的学者,当时媒体称此举“大有北大南移之势”。除此,当时的国学院和国文系还有法国著名的汉学家、佛学家戴密微,俄国人类学奠基者、现代人类学先驱史禄国等,厦门大学一时精英荟萃,群星闪烁。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个继北京大学国学门、清华大学国学院之后成立的中国高校第三所国学院,是带着五四文化新潮后国学研究的鲜明时代性与开放性来到这世界的。
厦大国学院成立时,林文庆为其所设置的学科有十五个,不仅有北大国学门的文、史、哲、语言、考古,还包括了医药、天算、地学、美术、法政、教育、神教、闽南文化,甚至经济,而聚集在厦大国学院的学者的研究则涉及经学、史学、语言文学、哲学、中西交通史、人类学、考古学以及编辑学。如果不深究这样的学科设置的科学严谨性,则我们可以发现林文庆和林语堂、沈兼士的这个学科设置,正是对于当时大学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的一种突破和重组,其人员的自由组合精神,学科边界的模糊性,以及研究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对于我们今天学科分类和知识谱系过于专业化精细化的现象,有先驱性的启示。尤其它将医药、天算、地学、法政以及地域文化列入国学研究范畴,这实际上已经向当年的国学研究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注意到传统人文价值之外,传统文化中还存在更丰富的资源要挖掘。倘若从另一个度看问题,是否可以说陈嘉庚与林文庆的国学潜意识中有一种与西学“相颉颃”的组构意识。
国学院出版的部分研究成果
在国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上,厦大国学院也不同一般,它代表了五四新文化的文化更新意识。在国学院成立大会上,沈兼士否定了原本古学的“信人”“信己”,而主张研究古学“必得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等作为参考”,除“从书籍记载之外,再以实物印证”,提出组织风俗调查会,“调查各处民情、生活、习惯,与考古学同时并进”;林语堂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研究的“至微”精神,虽“片鳞只爪,亦必加精确研究”,提出注意“民间表现之一切动作,如歌谣等”,“一面调查闽南各种方言社会及闽南民间一切风俗习惯,一面发掘各处文物”,呼应了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提出的发掘南北风俗主张;留学西方主攻化学的张星烺则倡导西欧的科学分析,对于一切事物“无不悉心研究、力求明确”,主张学习“西洋学说条分缕析,一目了然”。⑪这些学者的主张,都表现出五四时期国学研究的新方向,它除了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外,还有着今天大学改革中所强调的跨学科,有着五四之后国学研究向民间、向其他学科索取资源的学术新趋向。在厦大国学院,无论是鲁迅的取“昔之史家所不屑道者”,还是顾颉刚的既可用研究历史的眼光研究故事、也就可以用研究故事的方法研究历史,他们研究的立足点具有一种扎根四野之学,援引西洋之说,破解四库之学的学术思想与知识结构,那种特别注重风俗文化和精神变迁,借助边缘改变中心的新学特点,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潮学术的重要特征,即以新的方法、新的史料和新的视点,动摇以经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与学术的根基,体现了五四时期“重估价值”的精神,是一种从古人学术束缚中跳脱出来的学术重建。由此厦大国学研究院一经成立便成为全国国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备受学界关注与赞誉。
厦大国学研究院下设研究部、陈列部、图书部、编辑部、造型部和出版部,其各自功能与运作却都是为了最终能推出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学术成果,这些课题及其成果有的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代表,如鲁迅的《古小说钩沉》、沈兼士的《扬雄方言之研究》、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顾颉刚的《汉以前的知识界与宗教界》;编辑部则很快组织出一个编辑队伍,雄心勃勃地着手编纂一部中国历代书籍总汇,取名为《中国图书志》,并编辑发行《厦大国学院季刊》和《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
国学院还颁布了《国学研究院研究生研究规则》,招收国学研究生,第一批入学的研究生是厦大教育系毕业的郑江涛和高兴僔二人,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九日出版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中的“本院纪事”,还列出了“审查合格之研究生”十四人的名字与研究题目。虽然当年中国大学并没有硕士学位制度,郑江涛、高兴僔等最终并没有硕士头衔可戴,但国学院的成立,却标志着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
从厦大国学研究院组织、运作与学术开展,可以窥见林文庆用心血铸就的厦大办学的“止于至善”形象。在林文庆执掌的厦大私立时期,“内容完善,谋求于将来”的办学方针得以落实,为“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宏愿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石,一个包含着文、理、教育、商、工、法六科十九个系的多学科厦大,开始影响着大江南北,透露着“世界之大学”的梦想之光,为国内国外尤其是东南亚一带所关注。
一九二九年厦门大学建校八周年纪念照
在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厦门大学一开始也宣示出自己的中华特色、世界眼光。与那个时代的救亡图存的主题一致,陈嘉庚、林文庆强调大学的人才培养“对于国家有很大的责任”,林文庆说在这个“大局到处骚动”的时代,厦大培养出来的人是要“救中国”,要“为全世界人类服务”。他希望大学能培养出领袖人物、精英人才,这些人才将出来挽救中国的局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救中国的方法很多”,“大学教育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养成全国的领袖人才”。
何为领袖人才,在林文庆理想的“止于至善”境界中,首先是符合“智仁勇”的中国传统的“士君子”。他说,“目前中国所最需要的”不外乎三种: 一富国,二治安,三与各国平等,“但这些问题不是大声疾呼所能得到的,也不是各处骚动可以得到的”,而要靠中国传统中的“智仁三者”、“所以要救中国,先须养成人格”,这就要“全靠有相当的大学指导人格教育、养成全国风气,使人人为士君子”,培养“德智体三方面完全”的“士君子”⑫。很显然,中国传统的君子之道、圣贤之思、人格理想是林文庆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元素。林文庆的愿望是“能使集美厦大造成许多学行优良的男女以挽救中国,并为全世界人类服务”,他说,“我们的目的是要造成良善的公民,他们能实行古今中外的圣贤之遗教。于是中国人民可以安全的建设一个新国家,基于全体人民的意志,谋全民族的安全、幸福与昌荣;而且不仅为我们的民族,我们还应当尽我们的能力以改进全世界人类的命运!这还有实现大同的真理,安性立命,范围全世界在一个团结之中”,⑬由此,他要求厦大学生“各抱所想,各奔所学,各尽所能,为国家增光,为人民造福”,⑭培育“至伟至大之毅力,至勇至诚之愿望”。林文庆这种以人格树人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以德树人的理想,他是针对那个动荡时代人格退化而强调的,也是他钟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当时,与林文庆培养人才理念相似的是执掌交通大学十四年之久的唐文治校长,唐文治的培养人才首重以德树人,他认为大学人才道德是基础,科学是房屋,“基础未筑则房屋不固”,他称“欲成人才,当成第一等人才。而欲成为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⑮
一九三一年十周年校庆时全校师生合影
无论是厦大,还是交通大学等中国高等教育滥觞期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首重道德与人格,强调“士君子”精神与“第一等品行”,这样一种与西方张扬个性、强调自我所不同的人才理想,恰恰体现了中国现代大学虽为横植西方体制,却也有自己人才培养的理想设计。厦门大学的“智仁勇”领袖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表现出“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理念与特性。
①秉志:《林文庆传·前言》,严春宝者;《大学校长林文庆》,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②鲁迅、许广平:《两地书真迹》(原信手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③陈嘉庚:《辟诬》,《南洋商报》1924年6月17日。
④《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1922年,《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⑤《林文庆先生在中华俱乐部之演说词》,新加坡《南洋商报》1926年2月2日。
⑥《校庆三周年林校长演说辞》,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4月14日。
⑦《校庆三周年林校长演说辞》,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4月14日。
⑧林文庆:《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1922年。
⑨林文庆:《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的意义》,载《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刊》。
⑩《国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纪盛》,《厦大周刊》第159期,1926年9月16日。
⑪《国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纪盛》,《厦大周刊》第159期,1926年10月。
⑫《本校五周年纪念会林校长之演说词》,《厦大周刊》第155期,1926年6月19日。
⑬林文庆:《陈嘉庚先生提倡教育之目的》,《厦门大学八周年纪念特刊》,1929年4月。
⑭林文庆:《大学毕业生之责任》,《厦大周刊》第155期,1926年6月19日。
⑮唐文治:《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训词》,《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一。
▼“嘉”句名言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演讲词
原著 | 朱水涌著《陈嘉庚传》
(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2021年11月重印)
“我们的校主陈嘉庚”栏目编选委员会主任 | 王智兰、黄宇霞
副主任 | 郑辉、葛学凤
委员 | 李绍玉、陈瑶华、林麓、蔡伦
编选 | 谢思颖
编辑 | 李茜
图片来源| 《陈嘉庚传》、网络
联合出品|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处党支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生第二、第三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