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难忘厦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文化 -> 难忘厦大 -> 正文

陈雪根:我在厦大放广播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5日 08:55 浏览次数:

图片

作者陈雪根(前排右二),广播台负责人“小林”——林琳(第二排左四)

人生能赶上两个母校(厦大、北大)百年大庆,不写篇稿子似乎有点说不过去。特别是有很多老厦大人,听说我曾经在电台工作,每天早上起来放广播,几乎不约而同地说,那个时候“每周一歌”很紧俏,要是当年认识你就好了!这就坚定了我要把电台岁月写出来的想法。

图片

八十年代,厦大广播台油印歌曲页

印象中,我是入学第一年就去了电台。当时各系各级在电台都有学生,我去时,历史系1977级朱文、1978级陈佳在那里。那时,一般都是师兄姐带师弟妹,无须经过系里批准,纯属自愿,我已经忘了是哪位师兄叫我去的。

在中学时,虽然也出过黑板报,但没干过广播,何况,那个时候的厦大广播台,不知何故,大家都不叫广播台,而叫电台。叫电台也许更神秘、更高大上吧!一听电台叫我去,好奇心让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图片

陈雪根(右),与广播台同事、外贸系1979级许贻波留影于铁树旁

电台设在建南大会堂东北角,门口有一棵开花的铁树。常说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看到铁树花开花落。铁树左侧有一个台阶,拾级而上,门的左边挂着“厦门大学广播台”的牌匾,进去便是编辑部,机房就在编辑部楼上。

刚到电台时,我只是当记者,把系里班里有趣的事报一下,也有各系的同学过来送稿子。电台归宣传部管,林琳老师在那里负责。我们不论大小都叫她小林,其实她比我们大不少。

图片

厦大校园清晨,不是闻鸡起舞,而是闻广播台一早播放的“白兰鸽”欢快旋律起床跑步、晨练、晨读。

每天傍晚下课后,各位编辑到电台,从来稿和自采稿中挑选可用的稿子,编好排好,小林一般也是这个时候过来,把第二天要播放的校内新闻录到磁盘上。

除了小林,还有1977级经济系的于建东、1979级计统系的梁建,后来又有来自北京的播音员1981级历史系的刘瑛。

图片

八十年代厦大广播台油印歌曲合订本,7701温再兴刻蜡版

风行一时的“每周一歌”大都由小林确定,基本上都是当时流行的校园歌曲,确定后,再去刻写油印,然后发到学生会。因为印数有限,每个系也就发个10来份。偶尔也有同学朋友找我们要的,没想到竟然那么受欢迎,也许是我五音不全,所以没有感觉吧。

图片

那个时候,大家都买不起盒式磁带,更别提有收录机可以播放了,只有电台买了很多盒带。新买的盒带,我们先听为快,有时候也可以借走,也有人请我们帮着转录一些歌曲。很多流行歌曲、歌星就是这样熟悉的,借着这么好的条件,梁建在那里教我们跳舞。因为学校禁止跳舞,我们只能偷着学,像我这样既紧张又笨拙的学生,除了踩脚总也踩不到点上。

我也恶补了一些音乐知识,直到王匡能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才似乎懂了一些,也能听明白贝多芬的敲门声了。

图片

我当记者时,写了不少稿子,以至于班里有同学调侃我,看来陈雪根没钱花了,今天又广播他写的新闻了。尽管是调侃,也是实情。写稿是有稿费的,几毛钱一篇,每月也能拿几块钱稿费。对于拿助学金的我来说,的确帮助不小。至少我除了吃饭,还有钱买点书,有钱偶尔去绿岛饭店吃碗花生汤,有钱买车票回家了。毕业时,我是带了一大木箱书离开厦大的。

我也是从这里学会了写新闻稿。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我写了一篇现场新闻,小林夸我写得好。我对新闻的兴趣也许就是因为小林的鼓励吧。

图片

七八十年代厦大广播台油印歌曲合订本,7701温再兴刻蜡版

等我1988年考上北大国政系,我原想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但最后还是经不住诱惑,当上了北大研究生新闻社社长。毕业时,我还是选择了新闻出版方向,先后去了人民出版社、中华工商时报社等单位找工作,最后到了中国记协的对外刊物《桥》杂志社,几年后,再通过考试进了号称“报林新军”的中华工商时报社,直到现在。

本科毕业之后,除做了5年大学教师外,我一辈子基本上都是跟新闻打交道了。像我这样做了一辈子新闻人的,还有1979级中文系的肖伦添兄。他是一位有抱负、有正义感的记者,在电台时,他爱开玩笑,更看不惯社会阴暗面,立志要为弱者打抱不平。后来因为写了几篇远华案的内参,震动福建内外,成了我辈仰慕的名记。

图片

陈雪根与历史系1979级的同组同学游万石岩公园

当了一段时间记者后,我们就开始做编辑,每天轮流编发稿件。在这之前,一般是跟着师兄师姐们学艺。1977级中文系的鲁建华师兄、1978级历史系的陈佳师兄都带过我。

电台是个团结快乐的集体,没有长幼尊卑,也没有你争我夺,大家无拘无束,你帮我、我帮你,相互切磋,一起成长。每天傍晚下课后,是电台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开开心心就把活干了。很多年过去,我们这些在电台奋斗过的“台友”,已散落世界各地,但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个集体里,小林就像大姐,呵护着我们,还经常从家里带些吃的东西给我们,连她的儿子杨小龙也成了我们的朋友。后来,小林去了香港,电台就由王匡能老师负责,同时她还在筹备成立艺术系。毕业时,我动了个小手术,王老师还亲自做了瘦肉汤送到医院,让我至今难忘。

图片

七八十年代,厦大建南大会堂电影票根

小林是宣传部的,经常要处理一些宣传事务,有时就叫我们去帮忙,我们也乐此不疲。大会堂放电影,她要管排片,有时候还要亲自去放映。电台就在大会堂舞台东侧,有门相通,我在学校看的电影,基本上就是从电台进去看的。先是在舞台幕布后看一阵,觉得不错,再溜到下面的座位上看。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学校请了中央歌舞团来演出,演出结束后,我去台上,看到著名歌唱家臧玉琰在那里帮忙收拾舞台道具。那时他已经白发苍苍,在我眼里已经是一位老人,见到名气这么大的歌唱家还在那里干活,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图片

右为厦大客座教授丁玲,与中文系教师座谈探讨

有一年,学校请了丁玲教授和陈明来做讲座,我只知道丁玲与胡也频的故事,第一次知道陈明是她爱人。我记得那天丁玲讲了杜晚香的很多故事。临走时,是我和电台的人送她,路上,不少同学挤过来要她签名,我们就帮她挡着人群,直到把她送上车。

我还帮着接待过徐铸成,学校把他请来做讲座,准备让他主持成立新闻系。当时我还想,如果新闻系在我毕业前成立起来,我就可以毕业后去新闻系学习或工作。

图片

厦大60周年校庆纪念画册

1981年,学校要庆祝60周年校庆,宣传部准备出一本画册,由小林负责。那是夏天,已经放暑假了,小林让我帮她找几个同学去拍照,我就找了我们班在校的同学,结果画册上有我班好几个同学,而我反而不在其中。照片拍好后,也是小林送到上海去制作印刷的,这本画册,我至今珍藏着。在电台,我不仅初步接触了新闻采编,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社会才干。

图片

陈雪根在厦大广播台工作间

现在已经记不起来,是怎样的机缘,我住到了电台,负责放广播。每天清晨,我按时起来打开电源,把录好的新闻放到播放机上,放送每周一歌、广播体操、校园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伴着我播放的广播,寂静的校园苏醒过来,开始龙腾虎跃的一天。

现在想来,这是一件需要责任心,也需要技术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做过记者、做过编辑、做过播放,我几乎就是新闻“全才”了,由此奠定了我一辈子的新闻生涯。

图片

2007年重铸的厦大校钟

特别值得一记的是,那时,大会堂西北角楼顶上有一口大钟,有一位老人每天负责敲钟,风雨无阻。确切地说,是他每天先叫醒了我。后来我组织历史系第一次征文比赛,1980级的郑俊琰写了一篇《敲钟人》的小说,被评为一等奖。

每次我回厦大,我总要去电台门口照张相,看看门口那棵开花的铁树还在不在,去钟楼那里看一下那口大钟。2019年,我组织我们班入学40周年聚会,还特意去看了钟楼,敲钟老人固然不在了,但那口大钟还在,每天还会准时敲响!

图片

陈雪根(第二排左二),历史系1978级杨锦麟(第一排左三)


(厦门大学1979级历史系 陈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