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难忘厦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文化 -> 难忘厦大 -> 正文

周添成:难忘在厦大读书的岁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6日 00:00 浏览次数:

上过学的人怀念自己的学生时代,总是喜欢用“无忧无虑”来形容。然而,就我而言,在厦大读书的那些年,既有喜也有忧,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多姿多彩,难以忘怀。

上过学的人怀念自己的学生时代,总是喜欢用“无忧无虑”来形容。然而,就我而言,在厦大读书的那些年,既有喜也有忧,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多姿多彩,难以忘怀。

周添成(右)携夫人合影

1955年我考进厦门大学,21岁,正当青春韶华,前途无量。时光飞逝,日历翻到2020年,我已是86岁高龄老翁。回首当年,如今心里依然是甜滋滋的。收到录取通知书,我又激动又兴奋,在集美中学的操场上连跑3圈,并立即给海外同学写信告知。试想一个海外孤儿,冲破重重阻力,漂洋过海,北归上大学的梦圆了;一个贫穷侨生,经济无保障,全靠助学金,寒窗苦读3年,终于考上心仪已久的大学,怎么不叫人激动与兴奋!接着,我迫不及待地抢在入学日期的前一天,匆匆背上简易行囊,告别母校集美中学,乘车过高集海堤,奔向我心中的诗和远方——厦门大学。

走进厦大校园,依我看来,一切都是美丽的、新鲜的。硬件上,那个高大的图书馆,丰富的藏书,简直就是一座金矿,等待我们去开采。那一幢幢中西合璧、诗一般楼名的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学生宿舍、体育场馆等,明亮宽敞,让我们舒适享用。软件上,名师云集,校长王亚南是著名经济学家、《资本论》的合译者之一,历史系主任傅衣凌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还有一支后来陆续成名的强大师资队伍。学校和各系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科学讲座、学术报告会,我们可以自由参加。在浓烈的学术氛围中,我不敢懈怠,决心“而今迈步从头起”。

真幸运,进校的第二年,迎来了我国“科学的春天”。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我们号召,全国上下,尤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响应,掀起一股搞科研的热潮。厦大当然也不例外,全校师生个个摩拳擦掌,踊跃上阵,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当时我也跃跃欲试,根据自身的特点:一是我来自东南亚,东南亚是我国海外华侨华人较集中的地方,我对那里的情况略知一二;二是我英语基础比较好,因此,确定自己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而厦大在研究东南亚历史与侨情也具有很多优势:它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靠近南洋;它是侨领陈嘉庚先生出资创办的,与华侨华人有深厚渊源;它有研究东南亚问题的专门研究机构——南洋研究所(现为南洋研究院),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许多方便。主攻方向定了以后,我制订科研计划。课余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与阅览室里,一方面钻研东南亚诸国资料,另一方面阅读翻译外文资料。记得这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题为《简介“马来纪年”》的文章(刊登在学校学生论文期刊上),翻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介绍老挝的国情(未获刊用),另一篇是介绍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的文章(刊在历史系学生论文集上)。我还翻译了两篇短文,都刊在《新厦大》上。这段时间,我最大成绩就是与陈国强、叶文程两位老师合作翻译《史前马来亚》一书,无奈,因为缺乏经费,译稿无法正式出版,只好内部刊印,仅供参考。

《史前马来亚》译稿

今天看来,厦大的四年,不论从知识上还是从思想上看,我都收获满满。首先,在知识上,我在那段时间确实阅读不少东南亚各国的图书与资料,这对我以后从事侨务工作很有帮助。比如,能在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方针与政策方面做得更好,在服务侨胞与归侨时更有针对性。另外在厦大时打下扎实的外语基础,对我后来从事外语教学与翻译工作更是助益良多。思想上的收获,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更重要的是,在厦大的四年,我受到校主陈嘉庚精神鼓舞和激励很大,始终守住为人的底线,热爱祖国,堂堂正正做人。总而言之,我要感谢母校——厦门大学。

(原文略作删减)

厦门大学1955级历史系 周添成

图片 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