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难忘厦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文化 -> 难忘厦大 -> 正文

彭胜祥:厦大理发店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30日 00:00 浏览次数:

厦大理发店,校友心中的永恒记忆

我是大学毕业工作4年后于1986年考入厦大读研究生的,那时学校的理发店位于大南校门的西侧,距校门只有约30米远,记得理发店旁边还有一个蜂窝煤场,这个位置应该就是现在管理学院东面的这片草坪。可想而知,一个扬着煤灰的煤场与理发店在正校门这么显眼的地方,显然不太合适。后来理发店移到南光楼一间平房,再后来又换过几个地方。大概是在80周年校庆前后,在勤业餐厅后面盖了一间约30平方米的平房作为学校理发店。

旧勤业餐厅后的厦大理发店

我在学校读研期间结婚,在研二时爱人也来到厦大。结婚头几年,她对我的发型时有不满,所以有时带我到理发店去,时不时给师傅建议哪里理高点,哪里剪低些,是往左分,还是向右偏等等,恨不得自己亲自动手,她说我的发型直接影响到她的形象。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开始流行板寸头,又平又短的发型成为时尚,我终于解放了。一般来说我是不赶时髦的,但这次很快紧随时尚,马上剪了个板寸头。此后爱人再也没有陪我到理发店了,她再也没有左分右偏的烦恼了。

与当今流行的发廊、形象设计室等完全不同,在厦大理发店里仍然能看到我刚入学时的设施,那些可以360度旋转、上下调整平躺位置的理发椅可能都有几十年了;理发店一直只有几个吊扇,直到最近这几年才安装了空调;一套简单的台式音响放着多年前的流行音乐。学校的理发价格可能是上涨最慢的,刚入校时是3角、5角,近些年从4元、5元、6元调整到18元,30年间价格上涨约60倍,而同期我们的收入可能有近百倍的增长。学校理发店没有豪华的设备,也许不够舒适,但非常干净整洁,注重环保,所以即使出差,我也会尽量等回到学校来理发。

除了学校召开大会,一般情况下很少看到学校领导。但在理发店,我遇到过好多次书记、校长,校长到了,也一样排队等候,好像这里最能体现平等。理发店也成为校领导与普通教师、学生交流的场所。有时候看到学校发的讣告很震惊,上个月在理发店还遇到过的老师怎么突然就走了?心里一阵感伤。

理发店里有位陈姓师傅,应该是店长,年龄最大,资历最老,手艺最好,也是最忙最辛苦的,因为许多老师无论等多久都要选这位师傅。除非有急事,我也是只选这位陈师傅。不是追求师傅手艺,主要看重师傅风格,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师生,师傅都会认真对待,他总是一丝不苟地为每一位坐在椅子上的客人理发,就像我们每次接手一个新科研课题一样,其专业精神使我深切感受到厦大校训“止于至善”的精神。店里有些年轻师傅速度很快,往往理剪一次只有陈师傅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时间,不免有草草对付之嫌;而陈师傅理剪流程规范,让人感觉仔细周到,这可能是众多师生都要等候他的原因。理剪中,陈师傅有时会根据头发的干湿油性等谈到客人的身体状况;如同田野的万木物草,头发的生长方向、方式差异很大,所以陈师傅理剪中有时要经常调整姿态。

陈师傅非常注重传统礼仪,每次付费找零时,都是整理好零,钱双手交付给客人,并点头道谢;空闲时师傅在室外小坐,但客人一到,手上即使有刚点燃的香烟也会马上掐掉。人多时,陈师傅可能从早到晚都是站立着,基本没有得闲时。我也是看着师傅的头发渐渐花白。陈师傅70多岁了,希望陈师傅的工作态度、专业精神、服务风格、理发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勤业餐厅新建后的厦大理发店

(厦门大学1986级科仪系 彭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