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厦门大学泉州校友会公号,知悉“走进集美 礼敬嘉庚”活动全过程,内心不免异乎寻常地激动,特别是校友会在嘉庚墓地敬献花篮,表达了所有在泉厦大人的共同心声,本人亦仿佛置身其中。
于我而言,“集美”“嘉庚”都是充满温度和回忆的特殊词语。记得1972年春,年迈的祖母把我从南安带到三明就读小学三年级,就是从集美上的火车。以后每次从三明到南安探望祖母,来回都要从集美中转。那时处于"文革"期间,交通十分不便,从集美到南安的班车少之又少,买到汽车票要等上6个小时。为了排遣枯等的困窘,就由母亲看护行李,而父亲则领着我走到集美学村,最后来到鳌园参观。
在我印象中,集美学村绿树葱茏,造型各异、红砖白石的楼宇美轮美奂,而嘉庚先生长眠的鳌园则是一处精美绝伦的石雕艺术大观园。
父亲年轻时就读厦门大学物理系,对集美并不陌生,他告诉我,集美是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乡,集美学村就是他倾资倾心兴办教育建造,而鳌园则是他的安息地。父亲也告诉我,陈嘉庚还创办厦门大学,那里的建筑跟集美学村一样美丽。他指着波涛万顷的海堤对岸说,那边就是厦门,厦大离这里很远,以后有机会带你去看看。沿途,他给我讲了好些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的故事。
有一年还是经过集美,稍大些的我居然突发奇想走上海堤,欲走过去到厦门看个究竟,然而海堤太长,天气又酷热,我只得怏怏而返。
在我童年极其有限的经历中,“集美”无疑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教育胜地,也因此成为我向小伙伴津津乐道的谈资。
1979年,恢复高考制度第三年,我作为应届生参加高考。许是父亲耳濡目染影响,我第一志愿即是报考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并最终幸运地录取进中文系。从此以后,我与“集美”结下不解之缘。
记得入学不满一个月,我们年段就到集美厦大农场劳动两周,我每天都尽情地吮吸它清新的空气,领略它迷人的田园景色。大学期间,我还多次陪外地友人到集美游览,那些美丽的学村建筑和自然风光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当然,每次在品味嘉庚先生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而呕心沥血建造的杰作时,都能更多了解嘉庚、体悟嘉庚先生的伟大。
/ 1980年暑假,笔者在厦大接待雷文春同学,陪其到集美的留影 /
一晃几十年过去。当来到泉州工作后,离集美的距离变得很近,可吊诡的是走进它的次数反而很少。但每次汽车经过厦门海堤,远远望到集美学村和鳌园耸立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时,我的心情还是好一阵激动,情不自禁心驰神往,遥想起青少年时走进它的情景,尤其与亲人在一起的一幕幕历现眼前……
2024年值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厦门大学泉州校友会新一届理事会策划组织“走进集美 礼敬嘉庚”专场活动,副会长兼秘书长严文堪校友向我介绍了活动具体安排,其中一项内容是在嘉庚先生墓地敬献花篮。由于家务缠身,我无法随团前往,为了弥补缺席之憾,我自动请缨为花篮缎带撰写了两句献词:“校主风范千秋颂 嘉庚精神万古扬”,表达对嘉庚校主的由衷敬意。
12月28日,本年度的最后一个周末,厦门大学泉州校友会记录下值得回味的一页:在许金升会长率领下,近50名校友开启了校友会有史以来第一次“走进集美 礼敬嘉庚”的专场活动,大家不但瞻仰陈嘉庚墓地,敬献花篮致祭,还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集美大学校史馆、嘉庚精神研究院等,内容丰富多彩,取得圆满成功。
而更重要意义,有如许金升会长所言,是为了树立一种导向,激励泉州的厦大人更加自觉地学习校主的人格情操,传承嘉庚精神,弘扬时代价值。本人身虽未至,心实往之,并以一点实际行动咸感与有荣焉。
来源 | 厦大泉州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