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目录

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

发布日期:2019-02-16  浏览量:

  • 索引号: xkb/2019-0216001
  • 公开目录: 一流大学建设
  • 文 号:
  • 主题词:
  • 发布机构:学科办

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

2018年度进展报告

一、总体情况

1.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三步走”战略,聚焦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1)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快速推进。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大学需要转变观念、深刻变革,通过开放办学,主动融入社会,进而担负起引领社会的责任。学校围绕“三个面向”,以创新港建设为契机推动大学深度融入社会,创新大学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模式,打造21世纪大学新形态。当前,创新港正以“交大速度”快速建设推进,预计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高端装备”等25个研究院(中心)建设紧锣密鼓,推动创新港建设向内涵发展持续深入。国务院将创新港列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将创新港列入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计划,联合国家有关部委予以重点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建银团全力保障创新港建设需求。学校依托创新港,承担了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质检总局、外交部、商务部、工信部、中宣部、人社部、基金委、中组部人才局、中核集团等共建的一批国家科研大平台的建设任务。

(2)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持续深入。学校立足于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积极应对产业技术变革对教育的挑战,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深层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夯实立德树人责任体系,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八要”“十不准”职责;成立本科生院,建立“横向-纵向”融合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菁英班”和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创建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成立钱学森学院,以钱学森实验班、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少年班、“越杰”班、人工智能实验班等为核心,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交大风格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工作亮点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并列全国第一;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十周年评优,并列全国第五;

•14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排名第七;

•作为全国14所高校之一,启动博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

•入选全国20所博士学位点自主授权试点高校。

(3)师资队伍建设再上台阶。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旨在通过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学术精湛,能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或承担国家重大研究任务、潜心教书育人的高水平教师,形成西部乃至国家的人才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学校以“领军学者计划”和“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为抓手,广聚天下英才;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强“交大师德”,已初步构建起一支以领军学者和青年拔尖人才为基础、结构合理的核心骨干教师队伍。

2018年工作亮点

•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获批资助人数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二;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学校设立“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是全国唯一设立在高校的博士后国家级中心。

(4)科学研究再创佳绩。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形成了以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建设思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努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

2018年工作亮点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五,其中以主持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以参与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含专用项目1项);

•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其中3个获评优秀;

•在国际顶级科学研究杂志《科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科研经费继续保持15%的速度增长,到款突破15亿元,获批两个亿元级项目,实现历史突破。

(5)“思想交大”建设硕果累累。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以大力传扬西迁精神为核心,滋养特色育人文化,弘扬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的行为文化,倾力熔铸具有时代特征和交大特质的一流大学文化,在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中,奋力书写留下历史印记的文化新贡献。2018年,“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人民大会堂,并在全国巡讲,引起强烈反响。

(6)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学校实施“一体两翼”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对世界顶级高等教育的“追赶”和依托丝路联盟的“引领”,学校内涵建设与国际影响力得到有力提升。2018年,与25所国(境)外一流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和国际科研合作;创新合作交流模式,打造“世界知名大学日”品牌,加强深度合作。学校首倡发起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高校成员,并成立能源、航空航天、化工等9个子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工程院合作,共同培养了多批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影响力持续提升。

2.学科布局优化及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积极优化学科布局。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学位点自主设置20所试点高校之一,据此制定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细则》,建立了学科规划、建设与学位点调整联动的、常态化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撤销了13个学位授权点,增设2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2)全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制定《推进学科交叉的实施办法》,设立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专项,布局建设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等一批交叉学科方向,努力抢占未来学科制高点。继续实施学科交叉培养项目,每年专拨30个博士指标用于支持跨学科领域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

(3)认真谋划学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创新港建设为载体,谋划和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学科发展,正积极向教育部申请创新港科研楼群-7、9号楼项目立项。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出建立“德智体美劳”的评价体系和“通专融合”的培养体系,采取多项具体举措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横向-纵向”相融合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架构

(1)2016年底成立的本科生院,“横向协作”统筹教学行政和学生工作,实现教书育人两支队伍、两套体系的协同育人,“纵向贯通”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系统规划,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建立“本-硕-博”贯通式“纵向”人才培养机制。对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体系进行统一设计,实施大四本科生可进修研究生课程的提前选课机制,统筹制定以学术型博士为培养目标的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方案。

2.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创建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1)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以及钱学森实验班(工科实验班)、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少年班、“越杰”班、人工智能实验班为核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交大风格的荣誉教育特区。

(2)积极创建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采取科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与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合作,创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7个模式多元、专业交叉融合的“菁英”班。首创“四融合”(修读专业方向融合、校企师资融合、培养方法融合和学生素能融合)实践育人新机制,广泛建立校外协同育人基地,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

3.统筹规划,聚集资源,推进人才培养内涵式提升

学校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增加我校人才培养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为基本立足点,从生源质量、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推进人才培养内涵式提升。

2018年建设举措及成效

(1)扩大本科招生规模,生源质量提高

本科招生计划增幅300人,达到4600人;录取分数逐年上升,连续三年在985排名第12名,60.60%的学生位列各省(市、区)考生人数前1%。

(2)重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内涵建设

将毕业最低总学分从170多学分压缩至150学分左右,制定阶梯式、个性化、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3)实施“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

建设名师工作室10个,名课程95门,名教材68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7项,一等奖5项;批准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74门,在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21项,建成并上线在线开放课程总数约百门。

(4)实施“三创”平台建设工程,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建成8大学科交叉类实践创新平台,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224项;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2个,新建、拓展各类校外实践基地204个;2017、2018年互联网+大赛获金奖5项、银奖3项,金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8位。

(5)坚持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与PBL教学改革,牵头组织全国首套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规划教材编著;坚持医教协同育人,践行“三早、三情、三观”实践培养。2018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组专家现场认证,获一致好评。

(6)全面实施研究生公共课程改革

全面启动研究生思政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发布《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方案》。

(7)实施博士生交叉培养项目

基于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学科交叉平台,实施多学科交叉培养计划,联合培养指导博士研究生。

4.实施引领计划,鼓励学生就业扎根西部、服务国家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制定实施“五个引领计划”,

引导毕业生到重要科研单位、国防军工企业、基层公共部门及国际组织等建功立业。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深造率和就业层次再创新高。其中到中科院、中物院等重要科研机构、国资委直属大型央企、校企重点合作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等)等单位就业比例达到40%以上,为历史最高。学校以西迁精神为主线,鼓励动员学生扎根西部就业,积极宣传“百万人才留西安”等西部省市人才政策,2018届毕业生在西部就业超过40%,其中研究生西部就业比例达到50%以上。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强“交大师德”

学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8年,学校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在师德教育、宣传、考核、激励惩处、监督及组织保障等方面更加具体化;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八要、十不准”为主要内容的《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在各级教师岗位聘用中,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和师德师风情况作为资格审查的首要环节,明确审查程序、责任主体,筑牢岗位聘用思想关。

2018年建设具体举措

•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

•举行西迁纪念日主题教育,组织西迁精神宣讲团;

•开展“十大学术新人”“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先进集体”“健康中国好卫士”等评优活动”;

•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研修营,组织青年人才、新进教职工、党外中青年骨干人才赴延安、照金等地考察学习,接受革命历史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专家教授、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赴多地开展企业行活动,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社会服务能力;

•举办青年人才研修班、教职工课堂、新教工入职培训等专项班,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西迁精神,开展党情、国情、校情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火炬讲师”系列报告会,开展“青年学术沙龙”活动;

•开展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导师产学研”研习等培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2.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持续推进“领军学者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坚决破除“五唯”,始终坚持“看业绩、看未来发展潜力”的人才选拔理念,广开进贤之路。2018年,学校新增领军学者10人,目前已聘用高端学者130人,在学校布局的基础学科、战略必争学科及传统优势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增青年拔尖人才120人,目前共有352名青年学者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快速集聚了一批高水平青年人才,为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储备了良好的人才资源。

3.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增强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建“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增强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实施“夯实基础、骨干培养、拔尖培养”三段式培养,使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思想先进、原始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学校以国际化培养为主要手段,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类出国资助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以及“新教师科研支持计划”,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能力,2018年共选派125人;通过实施校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鼓励申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选拔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4.以学科交叉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科研团队建设

学校通过设立团队培育专项、学科交叉专项,制定交叉学科学生联合培养制度等,为科研团队,特别是学科交叉团队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鼓励团队联合攻关,提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水平,强化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能力。学校探索“科学家工作室”模式,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先后成立了“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和“高静怀科学家工作室”,承担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及重大国际合作课题,不断产生重要原创性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对相关学科及科研基地的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2018年8月,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1.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夯实科研工作基础

坚持争取新建科研基地与建强现有科研基地两手抓,持续提升学校科技竞争力。

(1)争取新建科研基地。围绕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重点科研基地;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科研基地建设布局。2018年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3个,连续三年实现国家级科研基地的新增,基本实现了二级学科至少有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支撑的目标。

(2)建强现有科研基地。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强化对重点科研基地的保障支撑和管理服务,2018年学校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3个获评优秀;4个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参加评估,2个获评优秀。

2.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强化解决国家和行业重大问题的能力

坚持“三个面向”,瞄准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合作,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

2018年建设成效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五,其中以主持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以参与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含专用项目1项);

•发表SCI论文4305篇,同比增长9%,居全国高校第七;ESI高被引论文数同比增长18%;

•《药物分析学报(英文)》获评“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被SCI收录,为学校主办的第一本进入SCI数据库的期刊;

•申请发明专利超过2000件,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000件;

•科研经费继续保持15%以上速度增长,到款突破15亿;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居高校前十,直接资助经费4.97亿元,居高校第七;

•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居全国高校第二;

•新增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获资助直接经费1.875亿元,成为获批该项目的四所高校之一;钠冷快堆项目获得国拨经费3.165亿元。

3.搭建一流智库,提高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能力

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向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面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问题建设中国特色国家级科技智库,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中国在当代世界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做出交大贡献,为提升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重大决策中的支撑性地位。

2018年建设成效

•新增文科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际合作智库1个;

•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已成为陕西省自由贸易实验区政策依赖智库,入选全国高校智库百强;

•5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数据库;

•智库成果获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批示或被部门文件采纳30余篇,其中中央办公厅采用9篇,中央网信办采用5篇,省部级领导批示6篇;

•持续组织发布《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欧亚经济论坛发展报告》和《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等系列蓝皮书;

•获得7项智库类重大科研项目,5项专项和重点项目。

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

结合创新港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构建了“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科技创新平台+创业基金+孵化器”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出台《关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基层科研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改进科研组织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科技贡献力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顶层设计+支撑保障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为持续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1.大力传扬西迁精神,凝聚交大文化内核

(1)推进西迁精神的理论阐释,传承和挖掘西迁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了大学精神与文化内涵。成立了西迁精神研究中心,设立了西迁精神专项研究,组织召开首届全国“爱国奋斗”精神论坛。

(2)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发文推进、理论宣讲、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全国上下迅速掀起西迁精神学习宣传热潮,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人民大会堂,并在全国巡讲,引起强烈反响;以专题报告、实景教育、零距离面对面微宣讲等方式,在全校展开“爱国奋斗”主题教育活动。

(3)推进西迁精神系列文化建设项目,加强西迁精神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交大西迁博物馆建成开放、西迁精神纪念碑落成,同时规划推进西迁主题纪念园和南洋文脉主题纪念园建设;西迁精神出版工程、文化标识系统等系列文化建设项目落地生根。

2.推行思想交大建设,发挥思想文化引领

(1)着力推进思想交大建设。构建特色思想文化育人体系,制定并推进“四面旗帜”“四种文化”为核心的新时代师生行为规范建设。通过制度化加强师生的行为规范,陶养新时代交大学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2)发挥思想交大的思想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实施“思想领航计划”“交大精神传承与创新计划”“科学创新学术引领计划”“‘四个一百’育人行动”等大学文化系列研究计划,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研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文化涵养。

(3)系统挖掘交大思想文化载体,形成交大思想文化品牌。举办文创大赛,探索文创育人新机制,规划建成了“交大文化品牌馆”和“交大万象”文创体验馆为核心的学校文创展示平台。

3.做西迁精神新传人,绘创新文化新蓝图

(1)推进创新港思想文化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以关中文脉和南洋文脉为基础的交大文化历史根系,以爱国奋斗为内核的西迁精神、抗战迁陕精神、“四面旗帜”“四种文化”为基础的新时代交大精神谱系,以创新港文化建设探索交大未来精神塑形。

(2)掀起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建功立业建设创新港的大学新风尚。启动“院士林”创新港文化育人载体项目,设立“植百名院士林,育西迁新传人”文化内涵建设基金,赋予西迁精神新传人“不要等、不能等、不需等、不可等”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追求,将践行西迁精神和大学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3)通过创新港系列文化建设项目,打造创新港“传承、创新、奋斗、攀登”的创新文化新内涵。完成创新港文化功能布局规划、导视系统设计方案、雕塑景观建设方案等,为新起点传承创新交大优秀文化绘就新蓝图。

(五)国际合作交流

1.创新合作交流模式,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机构全方位、高层次、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2018年建设成效

•与25所国(境)外一流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和国际科研合作,学校协议国(境)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达44个国家和地区的310个单位;

•打造“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日”“荷兰莱顿大学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等世界知名大学日品牌;

•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推进,现已落户创新港并进入实施阶段,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设立的建筑学专业古迹与遗址保护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已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网评;

•新增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心)4个、“111基地”1项、“111计划”2.0项目2项、“111计划”培育项目1项;

•举办各类高水平国际会议71个。

2.不断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学校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目标,吸引国际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人才,同时大力支持师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从事学习研究。

2018年建设成效

•长、短期来访外籍专家逾4000人,其中诺奖得主1名,外籍院士等高端学者31名;长期外籍专家131人,较2017年增长22%;

•与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140项,获得CSC资助人数连续3年全国第三;

•留学生人数已达2804人,较2017年增长13.9%,生源国达136个,增加4个;其中硕士生818人,增长16.9%,博士生354人,增长24.2%,授予学位347人。

3.拓展“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服务国家战略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学校于2015年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目前联盟已有38个

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高校成员,并成立能源、航空航天、化工等9个子联盟。

2018年建设成效

•联盟通过打造校长论坛、世界知名大学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共聚集2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代表齐聚交大;

•与盟校合作实施开展包括交流学习、社会实践、科研竞赛、专业培训等多层次、多主题的学生交流项目;

•联盟平台下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丝路培训基地在2018年已培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科技人才1226人次;

•联盟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三、制度建设

(一)组织领导

1.全面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并构建校领导牵头抓督办,党、校办综合协调,各单位分工负责的大督办工作格局,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2)加强思想武装。坚持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理论学习作为常委会首要议题,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举办校管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现33个分党委、960个党支部和18000余名师生党员全覆盖。

(3)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约法十则》《十要干》《用权十要》等,从严从实锻造好领导班子。坚持“常委进支部”活动,坚持民主生活会常态化,促进班子成员党性修养、作风改进和能力提升。

(4)加强师生思政工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开展“四个一百”育人行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号召师生争当“西迁精神新传人”,争创历史印记新贡献。

(5)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施“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年”工程,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施6大培训计划,举办30余班次;成立20余个师生联合党支部,探索基层党建与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相结合的新路径;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全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覆盖率超过94%。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切实落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制定《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细则》,落实《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对6家基层单位开展巡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巡视整改十追问”,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活动。

2.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管理体系与学科载体

学校坚持深化改革,竭力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机制体制桎梏,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构建以党委常委会为决策机构、校长办公会为领导机构、学科规划与发展委员会提供学术指导的一流大学建设管理决策体系;建立健全依法治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18年围绕《西安交通大学章程》制定修订包括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内部治理等各类制度39项。

学校将“双一流”建设、“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和创新港内涵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不断完善学校“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管理服务单位“动态监测、组织保障”,学院“建设主体、全面落实”的三级管理体制。

三级管理体制

学校层面

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布局交叉学科方向,实施资源后配给制,激发基层活力。

管理服务单位

建立一流大学建设任务清单,强化绩效考核,提出“服务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和“共同性指标”,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学院层面

坚持“紧盯弱项找差距,精准发力补短板”“一院一策”,制定推进方案和路线图,改革基层学术组织,落实学科建设责任人,扎实推动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

学校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创新学科组织与管理模式,明确学科建设载体。成立电子与信息学部,构建“学部-学院”新型学科建设组织与管理架构,探索有利于新兴、交叉、前沿学科发展的管理模式,抢占未来学科制高点。

3.积极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学校按照“内强实力、以团结求发展,外拓空间、以贡献求支持”发展思路,围绕创新港建设,加强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的沟通对接,着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

(1)积极推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三方共建西安交通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学校主动与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沟通,构建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多元支持的长效机制,推动机制创新。

(2)全面推进与各地方政府合作。全面加强与甘肃省、广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江西省的合作,推动与西安市、咸阳市及陕西省12市区合作向纵深发展,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挖掘和争取社会资源,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保障。

(3)完善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分别与国家电网、正泰集团、三花控股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推进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与西安市合作成立西安企业家学院,着力建设市校合作发展、产学研融合发展和企业家成长服务平台。

(4)积极参与国家医改。全国首家网络医院率先运行,托管代管一批基层医院,主动输送优质医疗资源到群众身边。

(二)考核评价机制

1.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学校实施“优劳优酬、贡献奖励、负面惩罚”的绩效分配导向,面向学院改革资源配置办法,建立贡献导向、追求卓越的绩效后配给机制,引导学院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面向教师改革绩效考核办法,将奖励性绩效与教学质量挂钩,并将教学质量评价和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2.完善教师考核及职称评聘、学术科研评价

(1)建立正确的考核评价导向和体系。在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聘期考核等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业绩为王、择优聘用”原则,强化学术水平、业绩和贡献导向,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着重以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公共服务以及学科建设的实质性贡献为核心观测点,既允许“全能冠军”,也允许“单项能手”,更加符合教师的发展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人尽其才的学术环境。

(2)构建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体系,全面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制定出台《教师考核实施办法》,坚持做到“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年度与聘期相结合、个人与团队相结合”,根据学科类别、教师岗位,分类分层进行考核;出台《教职工绩效分配改革实施办法》,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为核心,以贡献为衡量的动态分配制度,将单位、个人分配额度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推进实质性合同考核和人才的分类评价。

3.建立多元化综合性学科评价方法及自我调整机制

(1)引入有效的反馈-改进机制,建立规划-布局-建设-评估-反馈-改进的学科建设闭环管理体系,将学科建设从规划、建设到评价的全过程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加强学科水平的动态监测,建立学科预警和约谈机制;将学科年度绩效考核、中期检查等与资源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院基层的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给效率。

(2)围绕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动态监测“双一流”建设进展。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学科国际评估,用国际通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全方位对学科建设成效进行评估。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总体投入不足、建设资金短缺

当前国家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西部高等教育面临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的困境,尽管所在省、市政府多年来倾力支持学校发展,但现有资源仍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此外,创新港立项尚待批复,投入渠道不畅,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困境。尽管如此,西安交通大学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对口帮扶政策,承担了5个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为西部教育事业发展及科技创新作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但资源短缺已制约了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以及服务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人才队伍总量尚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高层次人才规模距离学校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难以发挥对一流大学建设的引领作用,支撑创新港内涵建设;引进人才数量特别是领军学者和青年拔尖人才数量不足,尚不能满足一流大学建设和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内涵建设需求;同时引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人才引进的难度逐年加大。

(二)改进措施

1.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重要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学校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以改革为第一发展动力的意识,进一步破除不利于学校和学科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以资源配给和绩效改革为核心完善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创新港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探索机制体制创新,为引领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建设西部人才高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学校大胆实践,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创新港建设更多支持,助力学校打造21世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全新形态,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范式。

2.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引才聚才力度,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核心骨干教师队伍

充分调动院系积极性,压实基层单位队伍建设的责任,调动院系在人才工作中的积极性、创新力,激励基层单位根据学科规划主动全球引才;依托“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等已形成品牌效应的引才聚才平台,充分借助新媒体,加大宣传人才工作的政策规定、工作举措、实践成果,扩展受众覆盖面,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校;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留住并用好人才。

3.加快推动教育部、陕西省和西安市三方共建西安交通大学,探索“双一流”高校共建新机制

加快推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三方共建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共建协议。一方面,争取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建立部省市协同支持“双一流”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的大力支持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将高擎西迁精神大旗,弘扬爱国奉献、无怨无悔的光荣传统,扎根西部,改革创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