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历史记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温百年峥嵘岁月、追寻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12月16日至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组织师生代表前往北京,开启了为期四天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邱辰带队,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晓燕教授,刘源副教授,博士生教学秘书吕浦叶,硕士生教学秘书王争,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梁佳艺以及28名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
以史鉴今 双院育人
16日上午,师生代表前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教授主持。会上,胡长栓首先对基地师生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出席座谈会的主要人员、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第四研究部的主要工作职责。邱辰简要汇报了学校、学院基本概况和基地建设情况,并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刘亮从历史沿革、新时代新成就、未来愿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的进展,第五研究部综合处处长付哲分享了马恩列著作编译情况,第四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处副处长李百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处副处长范为,第四研究部综合处三级调研员刘思妗分别介绍了第四研究部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智库建设情况。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围绕马恩经典著作阅读建议、前沿问题追踪渠道、原文引用方法、学术交叉研究等内容与研究院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让同学们深受启迪,收获颇丰。
16日下午,基地师生走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参观学习。信息资料馆流通服务处副处长柳宁介绍道:“这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图书馆’。这里不仅有真理的味道——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先生所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也有历史的味道,涵盖了丰富的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书籍;更有着经典的味道,书架上陈列的经典原著无疑会吸引每一位热爱阅读的同学。”据了解,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收藏有多语种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中国化相关文献100多万册,是国内权威、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图书馆。同学们在书架间流连忘返,沉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肉眼看见的是有形的、富含极高学术价值的文献丛书,内心感受到的则是无形的信仰、理论和话语的力量。
师生还参观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该展览馆始建于2011年,是我国首个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包括主展厅、《共产党宣言》主要版本陈列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要成果展示厅和珍贵藏品展示厅四个展厅。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同学们仿佛回到了百年之前,通过图片、报刊、档案与雕像等多种载体,依次走入“革命伟人、历史选择、星火燎原、艰难岁月、延河之光、理论宝库、时代强音和继往开来”八个展览单元的历史画卷之中,深刻体味马克思主义在饱经苦难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艰苦历程。基地师生表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编译、研究和传播过程,是一代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翻译家与理论家不畏牺牲、皓首穷经、无私奉献等崇高精神的生动展现,通过参访研学,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脉络有了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也进一步坚定了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决心,今后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红色印记 精神传承
17日上午,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马院师生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这座总建筑面积达14.7万平方米的历史展览馆,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光辉历程。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界限与领袖伟人对话,沉浸式追寻红色记忆。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白双航表示,一座展馆,承载的不仅是百年的峥嵘岁月,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一件展品,诉说的不仅是过去的岁月篇章,更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百年沧海桑田,但未曾改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伫立在展馆中看到的不仅是辉煌的历史印记,更感受到伟大征程中蕴含的使命担当。
19日黎明之际,师生们赶赴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当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响起,全场已然鸦雀无声。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在天安门的上空缓缓升起,师生庄严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这一刻,现场的每个人好像都触摸到了祖国的心跳,心中激荡着无尽的民族自豪感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产业焕新 创新赋能
17日下午,为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并增强实践能力,学院还特意组织了一次校友企业的参观活动。此次参观活动共分为三站。第一站是BOM嘻番里项目参观。BOM嘻番里的前身是五道口服装市场,在塔院股份社与首创朗园的联合打造下,精准捕捉Z世代对于次元潮流文化的兴趣爱好,变传统的购物场所为潮流聚集地。通过零售动漫IP产品、举办“嘻番潮玩展”和二次元宅舞等主题活动,嘻番里成功吸引大量垂直领域受众,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Z世代消费生态。第二站是T8 Space创新中心参观。不同于普通的写字楼,T8 Space不仅为小微企业提供办公空间,还在后期通过项目评估入股优质项目,助力其成长和发展。这一创新模式帮助许多初创企业克服了资金和技术瓶颈,加速了项目的孵化进程。最后一站是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内的东畔科创中心。同学们首先来到位于16层的顶层露台,俯瞰整个北京市的城市美景,感受这座科技创新之城的魅力。随后,工作人员借助迷你沙盘详细介绍了整个东畔科创中心的区域位置、基本构造与发展理念。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就下午企业参观过程中涉及的优势资源、创业策略、投资导向等问题踊跃探讨交流,全场气氛活跃。双方表示,期待后续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
博物致知 文以化成
18日上午,师生一行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古代中国”展厅大家不时驻足讨论。该展厅以王朝的更迭为轴心,将展览内容精细划分为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及明清八大历史阶段。上至琳琅满目的青铜器与瓷器,下至古朴典雅的书籍与雕塑,每件展品的背后都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故事。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中,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任怡之表示,翻阅国博这本立体的史书,近距离接触到教科书里耳熟能详的宝贵文物,感受到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和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才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历史长河的厚重与绵延。博物馆里的文物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此次北京研学之旅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更坚定了马院学子为强国建设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信心与决心。未来,我院师生将继续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磅礴力量,从丰富历史经验中启迪智慧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强不息、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谱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据悉,2022年11月26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我院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学院每年组织师生代表赴京开展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共有70余名师生参与,为丰富学院师生实践经历与拓展视野提供了重要平台。
文字︱李思萱
图片︱苏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