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阳
免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或方向:神经免疫与抗感染免疫
自1994年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抗感染免疫学和神经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1篇。科技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xjtu/mu_bms/info/1102/2543.htm
季延红
免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或方向:调控抗原受体多样性形成机制及淋巴系统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机制
学术科研
研究成果丰富了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理论。在研究抗原受体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中,发现淋巴细胞特有的重组酶RAG1 和RAG2结合抗原受体基因位点的形式,首次提出V(D)J重组中心模型; 直接证实了基因转录与 V(D)J重组有关的“可结性(accessibility)”假说;阐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对V(D)J重组的调节作用。这些研究为正常淋巴细胞发育和V(D)J重组异常造成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上述原创性成果发表在Cell、J Exp Med、Nat Immunol等免疫学顶级期刊上。
/xjtu/mu_bms/info/1102/2497.htm
马运峰
免疫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或方向:肿瘤的免疫治疗及免疫逃逸机制
1.B细胞与炎症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通过研究炎性信号对B细胞的长期刺激,揭示调节性B细胞表型发生变化的机制。
2.基于B细胞的肿瘤疫苗:通过靶向肿瘤相关抗原至B细胞,不但诱导抗肿瘤抗体产生,而且增强体内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能力,达到抗肿瘤效果。
/xjtu/mu_bms/info/1102/2416.htm
史霖
免疫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或方向:抗病毒免疫
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主持和参与多项教研项目,发表SCI论文逾十篇。专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改革,编写了多部教材。
周晓勃
免疫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或方向:肿瘤免疫、T细胞功能
长期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学基金和省基金。研究成果首次发现哺乳动物的长链非编码RNA作为microRNA的“吸附海绵”作用,丰富了对非编码RNA的认知。主持和参与多项教改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孙晨鸣
免疫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或方向:肿瘤免疫、T细胞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青拔B类引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
吴峰
高级实验师
长期从事研究生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参与了实验课内容的设计、实验课教学改革,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张丹
初级实验师
负责实验教学的后勤保障。
张文涛
初级实验师
负责实验教学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