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工程》课程的实践性环节非常重要。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康复工程是个陌生的领域,缺乏感性认识。经过几年的筹备与建设,我们具备了为本科生开设出《康复工程实践课程》的条件:
1. 在教育部985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经费的支持下,我们引进了一些科研用设备,并用于康复领域的科学研究。例如:用人体三维运动跟踪检测系统评价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前后步态,和评价截肢者适配假肢前后的步态;用压力阵列系统评价轮椅用户坐姿下压力分布,进而为研究和评价防压疮坐具系统、轮椅适配技术提供依据;用128导脑电采集系统检测人体脑电时空信息,进行行为意识特征信息提取、分类,注意力相关特征信息实时提取与分类、针对环境控制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等等;
2. 在国家、部、省、市和学校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自行研发了一系列康复工程产品。包括一种在体软组织动态负载响应参数采集系统(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26354.X)用于防压疮坐具系统的研制;一种多导脑生物信息反馈仪(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510124550.5)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智能脑神经核团电刺激系统(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017675.1)用于帕金森病振颤的治疗;还研发了系列防压疮坐垫,包括无源自适应式记忆垫子(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510096064.7)、个体性压力均布型防压疮坐垫、智能化压力波动防压疮坐垫等等;以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颈椎病治疗仪(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26361.X);防颈椎病电脑工作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2 2 24994.X);一种在体基因转导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018828X)等等。
3. 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康复工程》精品课程拨出专项建设经费。我们用这些经费购置的《康复工程》课程教学设备,如:可适配多功能儿童坐姿椅、坐姿评估配件箱、携带型微电脑语言沟通板、头控红外线鼠标、一体式电子助视器等一批小型设备已经进入实验室。我们已安排了20个实验平台,以便学生可任意选做5个实验。另外,学生还可自带课题,进入实验室,经教师审核批准后,由实验室提供实验材料,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设计,教师答疑解惑。
上述这些实验室条件和实验设备,为开设《康复工程实践》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在《康复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力争做到课堂演示与课外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自主学习相结合,启发学生开拓创新,追踪康复领域国际研究前沿,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我国功能障碍者设计出价廉、实用的康复工程产品与辅助技术装置,造福于社会和广大功能障碍者,从而为广大学生学习《康复工程》课程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
实践课程教学条件的进一步建设计划如下:
1. 继续筹措资金,择优选购辅助技术装置和教学实验设备,建设和完善康复工程产品和辅助技术装置的多功能教学演示和教学实践实验室;
2. 完成《康复工程实践教程》的编写工作,切实发挥课堂演示实验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现有辅助技术装置和实践设备,增加课堂演示实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为本科生开设《康复工程实践》课程,增加青年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类演示实验技能。结合学生课外学习需求,进一步加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
4. 开放我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康复和辅助技术设备的实验室,为广大学生学习《康复工程》课程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5. 筹建网上虚拟教学实践平台,建立《康复工程》网上实践教学演示基地,设计和布局起点较高,演示手段多元化;
6. 在网站中,建立“知识百问”和“实践百问”栏目,为同学们自学、实验设计和课外作品设计答疑解惑;
7. 针对《康复工程》涉及到医工结合、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特点,我们将在网站的答疑解惑栏目中,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广泛邀请各个专题领域的专家、教授、各科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问题探讨、交流经验与信息,答疑解惑。对康复工程感兴趣的人士均可选择专题注册,成为专题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加入群发网络组,可以通过邮件咨询、探讨问题,交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