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

《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全面优化与思教融合五年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5-13   点击:

      《非电量电测技术》为1983年开课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全校历史最为悠久的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之一,以全校硕博本学生为主,覆盖了学校多个学院的多个专业。以“讲传承、重基础、强实践、广受益、受欢迎”为己任持续进行课程的建设与优化。本课程今后5年建设采取分步骤、逐递进、稳推进的方式进行。

1、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教材建设

(1)深入调研传感器应用与发展中,行业跌宕起伏的事迹与国内该行业的发展史,多维度、多角度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

(2)研究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在国家新能源战略、物联网发展、人工智能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应用,润入更新更多的课程思政案例,优化思政教案;

(3)结合国内外最新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动态,对授课和实践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教材内容更具科学性、前沿型和实用性。

2、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坚持线下/线上教学的同时,邀请传感器与测试技术领域的专家参与讲座和研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基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现有案例分析同时,进行角色互换以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点与应用的理解和思考;

(3)用虚拟仪器为传感器进行数字赋能,开发“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用“以虚带实,以实促虚”的教学手段,再实施研讨式、翻转式等个性化教学改革展开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拓展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

1)推进实践微课、微视频等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为学生打造立体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鼓励多专业学生积极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 从“补短板、争发展、求创新”为抓手,建设标准化非电量电测技术实验室。

4、增强过程评估与反馈

(1)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课堂签到与表现、互动答题与解析、实验预习与安全、实验操作与报告、学科竞赛与分享等多个方面,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鼓励学生提供课程反馈意见,广泛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开展课程建设、学生科研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5、营造互助友爱的学术氛围

1)在学生的课题研究、实验探究等活动中,互动时教师给予行之有效的互动和帮助,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举办学术报告、讲座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3)扩展线上沟通渠道,完善微信群、公众号、实验网站、公共教学平台等线上交流平台,便于师生沟通交流,共享学术资源。

未来五年内,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经过逐步规划实施与建设,不断提高《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有担当的测试技术人才做贡献。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