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中心

聆听公益之星的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聆听公益之星的声音 > 正文

【聆听来自公益之星的声音】凌梓涵: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发布时间:2021-03-31

“饮水思源”是百年交大的精神传统,交大毕业学子关爱母校、热心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校内,交大师生同样积极开展着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深刻传承和践行着“饮水思源”精神。为弘扬公益精神,倡导公益活动,促进公益育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校园楷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表彰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模范学生及组织,传承西迁精神,推动学校公益事业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团委、校友关系发展部共同发起“公益之星”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三届,截至2020年底资助表现突出的优秀志愿者个人24人,优秀志愿者团队10组,团队组涵盖志愿者人数千余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真情,传递温暖。2020年11月,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关注之下,西安交大第三届“公益之星”在万众瞩目中脱颖而出。10位个人、4支队伍,用青春谱写公益之歌,用付出带给他人爱与希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届“公益之星”个人奖获得者——凌梓涵的世界。

他是英仔爱心社沉淀两年的优秀志愿者,也是英仔爱心社副社长,是无止桥团队宣传部部长,也是校内外众多公益活动的组织策划人。两年的支教经历中,他不仅积累了上百的工时,策划了近三百人参与的大学游活动,更在与孩子们的相处里逐渐找回单纯。他所参与的公益项目涉及广泛,包括支教、敬老、环保、特殊关怀、基层民生等等。他,就是公益之星个人奖获得者——凌梓涵。


初心不变,从一而终

初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凌梓涵对此有自己的理解。高中时,凌梓涵因为个人原因错过了去支教的机会,这让他倍感遗憾。初入大学,对周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凌梓涵首先选择加入英仔爱心社,弥补高中错失的支教机会。最初,凌梓涵对支教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怀揣着好奇与探索之心,便开始了自己的支教旅程。

一年的志愿活动结束后,凌梓涵逐渐认识到,做公益不仅仅是图一时的新鲜,而是长期的坚守与传承,也正是这份初心与坚守,让他在大一结束后继续选择留在英仔爱心社,继续帮助更多的人。“该体验的都体验完了,留下来就是因为责任。”凌梓涵讲到。担任英仔爱心社副社长后,公益对自己而言不再停留于当初的好奇那么简单,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公益促进同学们与社会的接轨,进而提升更多同学的公益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让公益之光温暖更多的人。

谈及最令人难忘的经历,凌梓涵不由得想起了玉树支教之行。“山高路远,舟车劳顿,要坐整整32个小时的密闭大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凌梓涵对玉树的初印象。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凌梓涵讲到,“玉树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整个学校只有一个大水槽提供每日的生活用水,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保障。面对物质条件差、师资力量缺失、教学任务繁重等等问题,玉树的老师们却仍能保持热情,不由得让人动容。”

“玉树的孩子都是小学生,活泼又调皮,所以教学模式上得有一些改进才能和他们更好相处。”凌梓涵谈到。度过了最初的磨合期,他凭借着温和的性格和丰富的知识很快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也慢慢琢磨出与孩子们友好相处的最好方式,即平等相识,长久相交。“虽然现在支教已经结束了,不能像以前那么频繁的辅导孩子们,但是自己还是会和很多孩子保持日常联系,也会在空间里转发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激起孩子们对大学的向往。”凌梓涵说。


行无止境,终有所获

在凌梓涵的想象中,如果没能遇见英仔爱心社,可能他每天只是在宿舍和教室间两点一线,过着无聊而平常的生活,但是公益活动改变了一切。参与公益活动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让他结识了一些值得交一辈子的朋友。

不仅如此,凌梓涵提到,他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情冷暖,他见到了更多人的人生百态,这些都会成为自己日后设计工作中的素材,帮助他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凌梓涵强调,作为志愿者,最重要的是不能在心态上把公益活动功利化,在他看来,优秀的志愿者应该在日常的志愿活动中捕捉到快乐,而不是不要抱着功利心去参加活动。

当我们向凌梓涵请教他是如何平衡学习与公益之间的关系时,凌梓涵说:“其实也没有太多好的方法,只是把学习抓紧一点,平时刻苦一点,这样就能够有一些剩余的时间去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学业与公益活动是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平衡的,当你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公益活动时,它对于学习和生活就是一种正向的促进。”

走在志愿公益的道路上,除了自我激励,身边亲人的鼓励也必不可少。“爸妈十分开明,我经常需要转发推送、宣传公益活动,爸妈和其他亲人们都会给我点赞、鼓励,他们也觉得我一直坚持做的志愿活动是值得称赞的事情。”凌梓涵开心地讲到,家人们的心里应该也会为我感到自豪吧。

在参与公益之星比赛与答辩的过程中,凌梓涵认识了许许多多热爱公益的伙伴,“有身边的同学,有已毕业的师兄师姐,还有很多公益组织与团体,从他们哪里,自己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凌梓涵期待,未来的公益路上,能够与他们继续相伴前行,收获更好的自己。


策划、审核:教育基金会 校团委

作者:刘沣醌 何宇航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