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中俄纳米科学与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
二、项目实施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三、项目简介
为庆祝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秉承饮水思源的精神传承,促进纳米科学与储能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高新技术经济产业的发展,雷厉先生向西安交通大学捐资设立“中俄纳米科学与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用于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纳米科学与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其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目标为:
1.联合实验室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实验室为发展目标,以基础科学研发带动应用科学研发和产业化;
2.联合实验室采用平台化设计,结合离岸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扩充和开展国际项目,积极引入其他合作伙伴;
3.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为西安交通大学引入世界学术前沿领域的科研技术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研人才、科研机构,建立国际科研合作新模式,增强科技研发与创新实力。
四、开展时间及流程
开展时间:2021.01-2021.12
开展目的:
1.1联合实验室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实验室为发展目标,以基础科学研发带动应用科学研发和产业化;
1.2联合实验室采用平台化设计,结合离岸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扩充和开展国际项目,积极引入其他合作伙伴;
1.3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为西安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引入世界学术前沿领域的科研技术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研人才、科研机构,建立国际科研合作新模式,增强科技研发与创新实力。
联合实验室以纳米科学与储能技术的相关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将在以下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2.1石墨烯及石墨改性材料的研发与制备;
2.2基于新型材料的超级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研发;
2.3新型复合材料的其他应用研究。
五、项目成果
中俄联合实验室立足国际技术合作,致力于攻克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突破基础材料底层技术及应用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关乎国家战略的“卡脖子"技术问题。聚焦轻质金属材料表面陶瓷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努力突破实现先进功能陶瓷材料和复合绝缘材料进口替代。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和运营,在雷厉先生带领中俄科学家、工程师组成实验室团队,在西安交通大学王建华教授、耿英三教授、王曙鸿教授的鼎立支持下,聚焦以热电化学氧化技术为核心的材料科学与表面处理技术,交叉、综合多个学科,建设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研发团队,实现自主可控,前沿创新,突破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助力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目前已积累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1、关键自主技术研发与转化。
实验室在关键自主可控技术应用方向取得较大的阶段性成果。实现材料结构可控可调,产品功能多样化;材料制备实现连续全自动化;贯通底层材料、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链条。完成新型陶瓷绝缘电磁线、新型陶瓷绝缘电力设备、新型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等几大产品方向的多台样机试制,并与多家标杆企业开展切实合作项目。完成核心技术在医用植入材料处理(钛合金材料表面处理)的验证和测试。
在自主研发的扎实推进中,加快了知识产权全面保护力度,截止2020年底完成26项知识产权申请,其中授权10项,发明专利14项,申请5项PCT,另有十余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2、国际人才团队融合与协作。
着眼于全球化、国际化的研发团队搭建,围绕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方向,现已搭建起一支具有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队伍。目前,在花桥国际创新港办公的研发团队40余人,另有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合作研发团队15人支持研发工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深入合作,目前有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任研发中心重要岗位,多位电气电机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负责重要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本项目在国内吸收、转化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产业化推进与生态建设
实验室在新型耐电晕陶瓷电磁线作为核心产品之一,积极推动该产品在高铁、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的应用推广。申请了新的中式生产线厂房用地。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公司顾问,建立和完善上下游合作生态体系,开展联合研发试制与合作。
在花桥科技局支持下,实验室与昆山花桥供电所达成创新项目合作,将实验室新产品引入挂网试运行。
4、产学研合作的深入推进
2020年在原有国际国内高校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
国内,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在某一项关键技术难点上进一步突破。
国际,与俄罗斯科学院材料冶金学院、俄罗斯鲍曼理工大学、俄罗斯高校联合会、中俄人文合作发展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科研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国际高水平人才交流和引进等方面有更多的成果。
同时发起设立了“昆山中俄联合新材料研究中心”,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将更好的开展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与产业化合作。
2021年主要目标:加快产业化步伐,完善中试生产线建设,力争年内投产,为横向合作和产品推广提供物质保障;拓展市场渠道,参加亚洲电动车大会等渠道方法,打开产品销路;加强研发投入和研发合作。公司将在已有的技术、人才等资源基础上,加强对新设立产学研平台的支持和投入,从科研机构和产品市场两个方向寻找研发合作伙伴;加大国内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加速壮大研发团队,着手打造市场团队,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俄联合实验室立足于“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的战略制高点,紧跟“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要求,聚焦国际前沿新材料技术,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对内转移、对内转化,促进内外“双循环”合作,将进一步深挖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向合金材料本体设计技术、材料超精密加工及制造技术方向拓展。
六、财务报告
支出时间 |
列支科目 |
列支金额(元) |
2021-01-04 |
差旅费 |
500000 |
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