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李永胜 张紫君: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西安交大新闻网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7-05-27 15:34:00 作者: 点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这其中,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自觉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第一,恪守人民立场,强化价值自觉,为人民事业服务。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有一个为谁服务、坚持什么方向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使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成为做学问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与科学性、人民性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做学问必须恪守人民立场,为人民述学立论。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研究目的为了人民,研究主题来自人民,研究成果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期盼。要把自觉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做学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校正自己的学术研究。人民立场应当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成为一种价值自觉,并用来指导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从而端正个人的学术追求与价值选择,不断提升学术研究境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我们不能一头钻进象牙塔而对现实社会不闻不问,也不能使学术成果成为精致而无用的小摆设。研究者要担负起关怀现实的责任,使学术研究对人民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志存高远,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民情怀,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回馈给社会和人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助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融入时代潮流。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实践是做学问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创新的现实素材与精神宝库。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孕育着巨大的创造潜能,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包含着社会的内在本质,生动的人民实践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规律。真正的学问要用勤劳的双脚来丈量,要靠丰富的社会实践去感知和体验,要以耐心细致的实际调查来支撑。唯有深入生活,从学术角度梳理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提炼、概括和升华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才能形成一定的思想理论创新成果。我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仅要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提炼思想、升华理论,而且要让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理论成果普及化、大众化,让理论能够指导和引领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是历史的看客,而是时代变革的参与者、时代精神的塑造者、时代风尚的引领者。我们要聆听历史的回响,深刻感受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读懂读透丰富复杂的中国历史和现实,这样才能号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获取思想创造的丰富灵感,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在此过程中,个人的学术选题与研究领域要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时代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以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对中国道路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具有理论穿透力的学术观点。只有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才能在破解时代难题中砥砺奋进,使个人的学术研究与时代潮流产生强烈的共鸣。

第三,沉潜学术,精耕细作,为人民创造精品。“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耕耘,才能创作出学术精品。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树立学术精品意识,精益求精,严谨治学,不断创新。学术研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已有成果,而是要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理论观点。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精品往往是在回应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产生的。广大学者要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历史、人生和社会的真知灼见。二要舍得下“笨”功夫,用老老实实的态度潜心摸索,以专注、执着、敬业、负责的精神做学问,厚积薄发,久久为功。三要淡泊名利,怀着赤子之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真诚地为人民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大学问。四要运用人民语言,保持清新文风。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语言并从中汲取营养,以鲜活而又朴实的文风增强表达效果,使学术研究更接地气,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附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hx/zx_zxrd/201705/t20170525_3530969.shtml?bsh_bid=170948325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永胜 张紫君
编辑:力 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