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陕西日报】健康周刊《 X射线下的“铅衣天使 ”》-西安交大新闻网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7-03-08 14:33:00 作者: 点击:

3月6日,陕西日报健康周刊“用我的温暖疗愈你的创伤”栏目刊登《 X射线下的“铅衣天使 ”》,介绍了西安交大二附院医学影像科彭玉萍副主任医师的故事,全文如下:

X射线下的“铅衣天使 ”

3月1日上午9点,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内,一位身材娇小的医生刚刚走出手术室大门。看到记者,她匆匆收起脸上的倦容,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我的工作,是我理所应当干的事情。”彭玉萍一边说,一边脱下身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

今年57岁的彭玉萍是西安交大第二附院普放科副主任医师。1983年,她从交大医学院毕业后便一直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自1991年开始做起介入治疗,至今已有26年。

据彭玉萍介绍,介入治疗就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导丝等设备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我们现在主要针对各科的急诊病人做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以及血管造影。

据了解,每周周一、周三是彭玉萍的固定手术日,一天至少要做4例手术,普通病人一台手术需1-2个小时,危重病人则需要4-5个小时甚至更久。由于介入治疗需要在射线下进行手术,因此每次手术彭玉萍要穿着铅衣,戴上铅帽、铅围脖等重达30多斤的装备在手术台前操作。病人多的时候,往往一站就是一整天。

“虽然有固定的手术日,但是急诊病人等不急,经常会半夜临时通知急诊手术。”彭玉萍回忆说,“记得是在2013年春节,大年初二晚上一位病人术后出血,接到医院电话我便急忙从老家乾县赶回来,做完手术已是第二天清晨了。这种情况,平常节假日期间更是多得记不清了。”

因工作的特殊性,彭玉萍与家人往往聚少离多。2013年,彭玉萍的丈夫不幸罹患肺癌。在两年的化疗期间,彭玉萍几乎没有休过假,甚至都没有好好给丈夫做过几顿饭,陪在身边照顾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说到这里,彭玉萍眼里泛起了泪花。

由于常年受射线影响,放射科的医生们普遍身体免疫力下降、血象异常,且容易发生病变。彭玉萍告诉记者,虽然有防护装备,但胳膊、腿还是裸露在射线之下的。影像科从原来的46人减少到20多人,工作量比原来大了不少,如今在射线下坚持做手术的也仅剩下我一人。

即便如此,彭玉萍依旧选择了坚守。“病人需要我,我也一定会坚持下去。”临行前,彭玉萍还不忘叮嘱,“我没什么好宣传的,还是多介绍一下介入治疗,让更多患者知道这种治疗方法。”说罢,穿起铅衣,走进手术室。

作者:陕西日报记者 雷魏添 实习生 惠泽宇
编辑:力 行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