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宣传 > 媒体聚“交” > 正文

【新丝路上的追梦人】袁晓玲:进一步深化拓展西安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15-06-23 15:16:44 作者: 点击: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找到新的增长点,已经十分迫切。除了刺激需求之外,我们不能一味坚持产能过剩就关、停、并、转,我们需要通过寻找更广阔的市场来扩大需求。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实施背景下,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对于西安而言,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西安是东、西、南、北与丝绸之路的衔接和枢纽,利用这一优势,可通过丝路各国到大陆各地的往来中转,发展空港经济、高铁服务产业,进一步拉动国际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西安与中亚各国合作的诸多优势

西安的交通优势、产业优势、港口优势,决定了它是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开展国际贸易中最便捷的物流中转枢纽。

首先,西安拥有完善的陆空网络,有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和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有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交通枢纽优势明显。西安将以国际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为建设目标,当西安建设成为中国至中亚国际货运集散地之后,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陕西、西安与中亚地区的合作项目领域。

其次,从产业结构上看,以陕西为起点到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的层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总体来看是从高端的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过渡到中低端的采掘业和资源加工业。陕西具有特殊的产业区位优势,陕西的能源加工、装配制造、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文化旅游业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亚各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它们要实施进口替代,需要技术和装备,陕西的支柱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尤其是西安高新区经过23年的发展,是中国确定的六个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丝绸之路沿线产业规模最大的高新区,日益成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要聚集区。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通信、光伏与LED、电子元器件、电力设备与能源技术、汽车、生物制药、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陕西省企业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已经展开,并呈逐年攀升之势就是产业结构互补最好的证明。这也是陕西省支柱产业与经济带沿线经济结构的互补带来的直接效果。

再次,西安具有很强的港口优势。除国际港务区外,西安的综合保税区、西安公路港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是西安对中亚开放的重要依托平台。

最后,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间合作与交流。欧亚经济论坛是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为主体,面向上合组织所覆盖的广大欧亚地区的、开放性的高层次国际会议。欧亚经济论坛致力于探求和发展新型区域对话与合作模式,促进中国中西部与中亚及俄罗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是一个立足高端、务实合作、品牌化运作的论坛。陕西在欧亚经济论坛逐渐发挥区域经济合作新渠道的前提下,与中亚国家合作具有很强的软实力。

当前西安与中亚国家合作最为紧迫的几大问题

就目前而言,实现道路畅通、信息畅通、语言畅通“三通”是最为迫切的。但从这三个方面看,道路建设的周期长,语言畅通需要一个认知、学习的过程,信息畅通的实现的易得性更强,并且信息畅通可以服务于其他两个方面。

在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方面,除哈萨克斯坦将把西安作为中国发往该国货物及过境货物集散地外,西安至哈萨克斯坦国际航线的开通工作也在进行中,目的是为了拓展西安至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城市的国际直达航线,逐步开通定期货运航班。另外,国内各城市开往中亚、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有望进行整合,形成一条中欧快运干线,“长安号”将成为中国连接中亚、欧洲的主要干线。然而,真正实现“西安走出去,让中亚国家走进来” 除了建立由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高效运输通道外,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西安与中亚的贸易通道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与中亚国家存在语言差异的条件下,对物流信息及时有效的分享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与中亚国家的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逐渐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形成信息化支撑和系统化服务的现代物流,搭建高效有影响力的物流信息平台是解决的必要路径之一。随着西安与中亚国家合作与交流的加深,物流、商流、信息流也会在陕西聚合,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信息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西安在与中亚国家合作中的影响力和战略地位。也就是说要想实现陕西与中亚国家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要集聚国内高端物流,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开通中亚国际运输通道,形成连通内地、直通中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还要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及时沟通和传播,为商品提供集结和中转的物流平台和信息平台。只有实现物流与信息流在陕西与中亚国家间的畅通,才能真正实现“西安走出去,让中亚国家走进来”。

西安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与物流业

一个区域如果想快速发展,其交通运输与物流问题需要首先解决,因为交通与物流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外开放交流等问题都与一个城市的物流运输紧密相关。整合交通与物流资源是西安打造内陆型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当务之急,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与道路联通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将西安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就必须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辐射中亚乃至欧洲的商贸物流网络大格局,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国际中转枢纽港,也必须以强大的物流通道作为后盾。目前来看,西安拥有完善的陆空网络,有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和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有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在近期又成为中国至中亚国际货运集散地,可见交通枢纽优势明显。然而,在现代物流与信息流分离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西安的交通优势,将西安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物流集散地,还必须重视物流信息的应用,搭建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西安的国际交通枢纽地位及已有的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为基础,搭建丝绸之路物流信息平台可以进一步强化西安国际枢纽城市的战略地位与国际影响力。物流信息在经济带中快速高效的传递和分享,不仅可以提高丝绸之路交通通道的物流运输效率,为通道的规划提供有效信息,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共享产业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物流信息,形成并优化供应链,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发挥其产业优势,促进沿线共同繁荣。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先进的物流体系将会成为西安吸引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沿线各国的重要因素。

西安在对外开放和交流方面的瓶颈与应对措施

第一,西安地处内陆。地处内陆对于“海洋时代”的城市发展是一个天然的劣势。由于西安地处内陆,不临海、不沿边、不靠江,多年来西安走的都是投资拉动的内生式发展道路,而不是靠出口拉动实现跨越和飞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经济外向度低,国际化程度不高的较为封闭的格局。西安原本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人文历史条件和其他优势都无法很好的发挥出来。第二,西安国际影响力不足。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受到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竞争,深圳、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也一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城市凭借着优良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广泛的国际联络和全球声誉,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进驻、建设科技和金融中心等方面存在许多优势。具体表现为西安市在外商直接投资占本地投资比重、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和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比重这三个反映西安城市经济和社会对外开放度的指标上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此外,西安市进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外资银行,国际会议次数等等也是寥寥无几。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西安市应该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带来的发展机遇,优先发展商贸物流业,弱化地理位置对西安发展的制约;大力发展会展业,加快发展金融业,缩小与国际城市的差距;除了加强与中亚地区的贸易交往外,还要重视与欧洲各国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建立并完善与欧洲地区的陆空网络和信息网,将西安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        

(袁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文章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5-06/23/content_372582.htm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