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大新闻 > 正文

【校史故事365】218 王景槐:西北联大医学院临时附属诊所首任所长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时间:2015-11-11 16:25:00 作者: 点击:

王景槐,1900年1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此年学制改为6年),因家境贫寒,通过工读完成大学学业。1927年夏,以相当于医学院校毕业二年的同等学历参加东北官费留德考试(10人只取1人,6天6门考试全用德文答卷),王景槐因成绩第一被批准录取。1927年9月以插班生进入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和图宾根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7月毕业。1929年9月至1932年10月在图宾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工作,1930年获博士学位并担任外科助教。九一八事变后于1932年10月离开德国回国。时值日本进攻热河,张学良派兵抵抗,王景槐在北平大学医学院主持的抗日伤兵救护委员会中负责后方收治伤员的救护院工作。蒋日订立“塘沽协定”后,张学良被免职,王景槐经徐诵明介绍和甘肃主席朱绍良邀请,1934年前往甘肃任甘肃学院医科主任并兼省立医院院长。1938年2月应徐诵明之邀来到西安,担任西安临大医学院外科学教授并参加举校南迁。

经蹇先器代院长积极筹备,1938年6月18日西北联大医学院经西北联大常委会批准备案成立临时附属诊所,诊所设在南郑县城内的县卫生院,拨借房屋32间。王景槐教授被聘为首任所长并兼外科主任。当时卫生院具有卫生行政职能,除诊治疾病外还对各乡村卫生工作进行指导。附属诊所成立后,医学院临床教师不但收治患者,对学生带教实习,还对卫生院进行工作指导,进行下乡巡回医疗。王景槐组织诊所开展业务活动,担任高年级学生外科学教学。在日机对南郑县城频繁轰炸期间,王景槐成功组织了附属诊所1939年5月向县城东郊文家庙的迁移和对迁移后诊所的修缮和扩建。

西北联大解散后,他在四川乐山担任乐山县华新丝厂、嘉乐纸厂厂医和武汉大学校医。抗战胜利后,应徐诵明教授邀请,1946年前往沈阳参与接收满州医大。1949年5月王景槐到中国医科大学(原沈阳医学院)任教。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景槐于1950年7月前往黑龙江首府齐齐哈尔医士学校(齐齐哈尔医学院前身)负责培训医护人员,战争结束后留该校担任解剖学教学和基础部主任,成为该校解剖教研室奠基人。1994年5月逝世,享年95岁。

王景槐教授一生命运与国家紧紧相连,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回国,加入全民抗战行列,为西北联大医学院附属诊所的建立及其后来附属医院发展做出奠基性贡献。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