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包括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个学科。生理学科随同原西安医学院创建于1937年,主要由原生理学教研室和生理学研究室组成;原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54年。原生理学教研室首届主任是我国近代生理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濂教授,他还曾担任首届及多届原西安医学院院长及生理学研究室主任。原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首届主任为陈作纪教授。2000年4月原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4年6月生理学教研室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合并为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隶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科于1972年被确定为全国“针麻-穴位与针感”专题研究的牵头单位,1978年该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2项,个人奖1项。生理学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1和2007年先后被评为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成为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之一。2004年生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生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3年《生理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978年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成立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室;1986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成立,卢兴教授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博士生学位授予资格。

近年来,本系通过培养和引进两条途径,建立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其中教授9名、特聘研究员1名、副教授22名、讲师5名、博士后6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4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和2年以上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自1980年以来,本系两个学科已培养了一批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多名优秀人才已成为国内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领军人才。原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为我系病理生理学科毕业的首届研究生。目前,生理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闫剑群教授、刘健教授、康玉明教授、霍福权教授和徐佳曦教授;病理生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邓秀玲教授和孙宏志教授。

教学工作:本系两个学科面向临床、口腔、药学、护理、预防、法医、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七年制和八年制,以及留学生开设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课程。还承担硕、博士研究生、留学生研究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任务,开设课程包括神经生理学、感觉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自2004年以来,本系共承担国家级、部省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12项。主编、参编教材40部,其中主编和副主编规划教材5部,主编英文版“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论文50余篇。获国家二级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获陕西省微课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后备教学名师1人。

科学研究:目前主要有6个研究方向,分别是:(1)味觉生理学与摄食调控机制;(2)帕金森病的神经生物学;(3)心血管生理学;(4)痛觉生理学与发育生物学研究;(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6)内分泌代谢调控机制。在上述研究领域,我们得到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持,并开展了一些列创新性的工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近5年来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

在新的形势下,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必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诸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味觉生理学与摄食调控机制

学术带头人闫剑群教授带领的味觉生理学与摄食调控机制研究课题组,综合应用电生理学、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探索味觉信息传递与整合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与摄食机制的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脉络,较系统研究了1)脑干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活动特性及其在脑干水平味觉信息传递机制中的作用,证实桥脑是味觉信息传递、整合的重要驿站及高位中枢调制欣快性味觉与厌恶性味觉的重要作用部位;2)分析了杏仁及边缘前脑其他结构在味觉及摄食调控机制中的地位,初步揭示了Leptin、GABA等递质/调质在中枢摄食调控机制中的作用;3)研究了机体在不同营养或能量需求状态下的摄食机制及中枢味觉神经元活动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在味觉调制与摄食调控机制中的意义;4)研究了围产期营养失衡对子代代谢及味觉的影响;5)探讨了味觉与摄食调控异常在体重控制、肥胖发生、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研究获得30余项国家级、部省级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先后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30余名,获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和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Genome Biology、Diabetes等国际SCI收录论文60余篇。

本课题组在闫剑群教授带领下,现有副教授3人(孟凯、罗肖、孙波),讲师3人(陈坷、魏晓静、宋琳),在读研究生6人。

2.帕金森病的神经生物学

学术带头人刘健教授带领的帕金森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采用行为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透析、光遗传和化学遗传等方法,研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变性后导致的抑郁、焦虑和认知障碍所涉及的递质、受体,特别是单胺类递质系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及这些神经精神表现涉及的神经通路,以期了解帕金森病相关的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机制。(2)左旋多巴引起的异动症和神经保护的研究。(3)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治疗帕金森病相关抑郁和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于认识帕金森病状态下神经精神障碍产生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了解这些受体亚型在其他精神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在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和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60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16名。这些研究得到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陕西省科学基金的支持。此外,课题组指导完成本科生创新性研究8项。

本课题组在刘健教授带领下,现有教授1人(张莉),副教授5人(王勇,陈丽,郭媛,王涛,姚璐),在读研究生8人。

3.心血管生理学

学术带头人康玉明教授、徐佳曦教授和刘进军副教授带领的心脑血管生理学研究团队从神经内分泌等角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包括:1) 揭示了心衰和高血压时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影响中枢的机制,发现了下丘脑室旁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激素兴奋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在心衰和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对环境代谢因素通过下丘脑和脑干中的相关核团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类疾病的机制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发现了下丘脑弓状核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团队的工作丰富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内容,为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干预靶点。2010年以来本研究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承担多项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在本领域国际一流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等SCI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副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和教材多部,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和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培养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65名。

本研究团队在康玉明教授、徐佳曦教授和刘进军副教授带领下,团队成员有副教授3人(于晓静、李宏宝、齐杰),讲师1人(李迎),博士后3人(苏青、高红丽、张燕),在读研究生16人。

4.痛觉生理学与发育生物学研究

1)痛觉调制的中枢和外周机制:学术带头人霍福权教授在以往课题组业已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一个由“脊髓-丘脑中央下核(Sm)-腹外侧眶皮层(VLO)-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脊髓”构成一个内源性的痛觉调制的反馈环路,阿片、谷氨酸和GABA等多种神经递质及相关受体参与该通路的痛觉调制作用的基础上,以坐骨神经部分分支结扎(SNI)及慢性压迫背根节(CCD)等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和化疗痛为模型,采用多种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深入的研究前额叶皮层(含VLO)、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及其相应受体受体参与下行抗神经病理性痛的中枢机制和外周痛敏化机制以及多种表观遗传学相关酶类如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1)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SUV39H1)、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参与神经病理性痛和化疗痛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近年来,课题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基金和横向课题7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青年科技奖和陕西青年科技标兵。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Cerebral Cortex、Pain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75篇被SCI收录。

本课题组在霍福权教授带领下,现有副教授2人(王玉英,梁玲利),博士后2人(苑小翠,赵玉珑),实验员2人,在读研究生4人。

2)发育生物学:学术带头人丁毅特聘研究员(校青拔人才),主要以斑马鱼和小鼠为模型研究出生缺陷的发病机制。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该课题组与国内多家医院开展合作,使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筛查致病基因,建立致病基因的动物模型,并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课题组在PNAS等高水平国际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本课题组在丁毅研究员带领下,现有研究生1人。

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

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邓秀玲教授和杜晓军教授,团队主要应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重点研究钙激活钾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心肌病的分子机制。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包括:①确立了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心脏纤维化发生中的核心作用;②阐明了氧化应激和AMPK对血管内皮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超极化的调节机制;③明确了平滑肌钙激活钾通道转化参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④发现了雌马酚激活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相关应用;⑤证实了心脏-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导致心肌损伤的新分子机制;⑥揭示了HIPPO-YAP通路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成果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团队成员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基金5项、博士后基金5项、其他项目15项,累计资助金额超500万元。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Hypertension, Br J Pharmacol, J Mol Cardiol Cell, FASEB J, Mol Pharmacol, Biochem Pharmacol 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并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本课题组在邓秀玲和杜晓军教授带领下,现有副教授4人(张伊、庞正达、王新凤、王燕),博士后1人(佘刚),统招在读研究生6人。其中,张伊获医学部攀登人才计划资助,庞正达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佘刚为青年优秀人才计划B类。

6.内分泌代谢调控机制

学术带头人孙宏志教授,课题组发现IRS可转移至细胞核、发挥重要调控功能的现象,从非经典途径阐明了IRS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了胰岛素信号通路传导的具体过程及相关机制;确定自噬失调在胰岛素抵抗的关键作用环节;研究骨骼组织反馈调节机体糖脂代谢的相关机制;阐明骨骼衍生激素-骨钙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干预效应机制和重要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本课题组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西安交通大学“腾飞特聘教授”支持计划等科研项目,在本领域重要期刊Autophagy、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Endocrinology、Molecular Endocrinology、JBC、Cell Research等发科研论文50余篇,引用次数1195次,代表性论文被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Nature Protocols、Endocrine Reviews等权威期刊引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包括李会霞副教授、晋鑫鑫博士后,培养博士生/硕士生15人,在读研究生5人。

联系信息:

系主任:张莉: 029-82657490-829 E-mail: zhangli1998@mail.xjtu.edu.cn

系副主任:刘进军: E-mail: jupet@163.com

孙波:029-82657490-805 E-mail: sunbo1217@mail.xjtu.edu.cn

系支部书记:陈丽: 029-82657490-828 E-mail: chenli2000@mail.xjtu.edu.cn

系支部委员:王勇: 029-82657490 E-mail: yongwang@mail.xjtu.edu.cn

系支部委员:罗肖: 029-82657490-805 E-mail: xluo@mail.xjtu.edu.cn

系行政秘书:王会生:029-82657490-814 E-mail: wanghs@mail.xjtu.edu.cn

系教学秘书:贾红: 029-82657490-818 E-mail: hjia@mail.xjtu.edu.cn

杨予白: 029-82657497 E-mail: bingshen@mail.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