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以来,从学科理论到批评实践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11月26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协办的“对话与融通:比较文学研究新趋势”学术会议线上召开。
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Stephen Roddy教授就法国哲学家朱利安有关中西哲学比较的想法作出回应。他认为中国诗歌与欧美诗歌之间的“隔阂”并不如朱氏所说的那么宽广,甚至连朱氏所提的“隔阂”一词也不甚恰当。Stephen Roddy教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西哲学进行对话与融通的方法。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比较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期刊》主编Christopher Lupke教授提出了“世界文学”新概念,认为“世界文学”是文本跟世界大事最具有直接和互动关系的文学,“世界文学”的作家想要作品得到全球读者的重视。他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为例,证明“世界文学”与文本的历史特点,特殊情况,及本人社会有密切的辩证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教授梁展则对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进行探讨,指出历史化已经成为当前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明显趋势之一。历史化是指将文学文本诸如小说、诗歌和戏剧文本“语境化”,文学创作不是出自于作家个人主观经验的简单表达,而是发生在语言符号层面、超越作家个人之上和之外的、非个人与超个人的“话语实践”。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兼旧金山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桐山教授”Chia-ju Chang教授以《百丈野狐》为例,探讨在应对二十一世界的人类世危机时,人类需要禅宗的公案作为生态疗法来改变我们的心灵生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金才教授的发言题为《比较视野中的美国文学研究》,他认为当前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过于亦步亦趋,难免出现照搬国外视角、观点和立场等倾向,这就需要进一步凸显比较视野,立足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立场,通过中外比较深化对读,对话与互动,不断打造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外视角”。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立新教授通过“西奈叙事”以小见大地说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传统与犹太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个根本性的差异。通过对以“十诫”为代表的西奈叙事文本和《论语》中孔子之言的比较分析,言简意赅地揭示中西文化观念之间的这一本质不同。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相占教授认为中国生态美学借鉴了西方生态美学注重生态科学的总体思路,西方生态美学借鉴了中国生态美学重视生态伦理的思路。他将中国生态美学西方生态美学之间的总体关系概括为“互鉴并进”,认为这将是国际生态美学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孙霄教授指出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超验主义者梭罗在接触儒家的生态智慧后,结合美国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体现出中国儒家生态智慧与美国超验主义生态思想的融合。这种中西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现象,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互鉴创新”现象。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苏仲乐、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韩伟等近四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范式与新趋势,以全球化语境观照比较文学,考察比较文学中的域外元素,以跨学科视角解读中西方文艺作品,以理论实践双结合的方式对比较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在主旨发言后,共有十二个平行论坛同时展开学术讨论。这十二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范式、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比较视阈中的文学与文化、中外文学关系与影响、西方文学中的中国书写研究、中国文论视角下的西方文学、全球视野中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等话题展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一百七十余名专家和学者与会发言。
第一组的评议人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李永平教授与华北电力大学的贺梵老师。李永平作了题为《通天“唱和”:宝卷宣卷的说唱大传统发微》的发言,探讨儒学所代表的理性化方向并没有完成“哲学突破”;贺梵以艾青与马雅可夫斯基作比,虑及艾青创作中的“马雅可夫斯基烙印”。第二组的评议人是来自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的陈文静老师,她集中讨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母神崇拜因素,作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母神崇拜因素论析》的汇报。第三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内蒙古大学的魏莉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陶文文。魏莉教授文在《加拿大左翼戏剧:政治动因与艺术创新》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溯加拿大左翼戏剧的发端与发展,评析左翼戏剧家们的革命勇气与艺术贡献。陶文文则从民间歌谣俗语看越南槟榔文化,提出槟榔在越南文化中被赋予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是由于地域位置、物质价值、获取方式、自然崇拜、生殖崇拜、阴阳和谐观和审美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本论第四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顾宏哲教授与扬州大学的熊庆元教授,顾宏哲教授的发言题为《托尔斯泰第一部汉译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她认为《有光明的时候要追随光明——早期基督徒的故事》不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引进之初以为的普通意义上的传教作品,而是传“道”之书,是托尔斯泰宗教道德思想的寓言式表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熊庆元教授则在《“斯坦尼体系”的沉浮:全面抗战时期延安戏剧改革的内在理路》中集中思考战时延安戏剧改革的内在理路,认为斯坦尼体系”反映了人民战争条件下抗日根据地文化变革与社会改造之间复杂的内在关联。第五组的评议人是来自石河子大学的欧光安教授与天津师范大学的张璐教授。欧光安教授的《“样貌与神韵”:茅盾对格雷戈里夫人作品的译介》主要是从茅盾对格雷戈里夫人作品的译介中看茅盾的翻译观;张璐教授作题为《中国当代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以<萨勒姆的女巫>中国之旅为例》,探讨自1981起的十年里中国戏剧家的艺术主体意识。第六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南开大学的刘治中老师,他对布鲁姆的圣经文学批评争议性作品《J书》中的重大的语文学问题进行反思,作题为《批评家之爪与语文学之刺:反思哈罗德·布鲁姆及其圣经文学批评》的发言。第七组的评议人是长安大学的汪翠萍老师,她对西方牧歌的哲理内涵及当代价值进行讨论。第八组的评议人是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苏锑平教授与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林辰老师。苏锑平教授所作报告题为《一只瓦罐的文本旅行:从比较到侨易》,他认为从比较到侨易可以说是一种研究范式的变革,这种范式的变革或许可以终结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之争,使两者互相兼容,既能消除传统比较文学的精英主义之嫌,又能使其关联现实世界,而不再是精英学者书斋里文字游戏,同时也切合了现代社会的实用主义需求。林辰老师所作汇报为《“阿里斯托芬结构”:T.S.艾略特仪式化戏剧理论与古希腊传统》,她认为艾略特对“阿里斯托芬结构”的重视集中体现了在20世纪初自然主义戏剧向现代主义戏剧的转向期间,以叶芝、艾略特为代表的“非自然主义派”的仪式化戏剧倾向,预示着新现代主义戏剧艺术风潮的形成。第九组的评议人陈兰薰老师在《威廉·豪夫<冷酷的心>中的荷兰形象书写研究》中论述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荷兰作为他者形象,服务于德国本土形象的塑造。第十组的评议人是来自闽南师范大学的唐梅花教授与来自南阳理工学院的王臻教授。唐梅花教授论述了环境传播研究中的生态文学经典论述策略,王臻教授通过以华人林强尼为代表的马来西亚热带丛林和以皮特·沃姆伍德为代表的英国阴郁荒凉的自然景象的鲜明对比,重点关注作品中的生态问题,尤其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内在德性,探讨作家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社会生态的深刻反思以及精神生态的深刻探索,构建其“天人合一”视角下的生态哲学。第十一组的评议人是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的郭星教授与闽南师范大学的徐向英教授。郭星教授以《史记》与《埃涅阿斯纪》作比,指出两部作品在塑造祖先形象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呈现出一种内在矛盾。矛盾的存在昭示着时代变革背景下,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帝国的构想。徐向英教授提出马修森从深受禅宗影响的水墨画留白手法中获得灵感,以精简的手法呈现世界,让读者在直觉体验中领悟人类在宇宙的位置,洞见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一体本质,以此唤醒人类与其世界的联系感,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十二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田思悦老师,她在《阿道夫·艾利森与中国文化》中详细稽考艾利森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情况,重塑学界对艾利森汉学水平的认识,挖掘艾利森在中德文化交往过程中的意义与局限。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刚认为,自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起,跨文明与文化间文学的影响、对话与融通就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比较文学研究承担着文明互鉴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间理解与沟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本次会议的举为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推动国内外学术界交流,彰显新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宏观视角与全球视野,探讨新形势下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址链接:以全球化语境观照比较文学-中国社会科学网 (cs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