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办学一甲子|秦荻辉:潜心研究守初心

前言:军令如山!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从河北张家口迁址北京的原定计划,献身大西北建设,西迁古城西安,自此开启了扎根西部育人育才的办学征程,这是西电历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重要一步。2018年,学校在西安办学已整整60周年。在这纪念与回望历史的日子,学校决定策划举办“牢记国家使命,古城再显担当”系列活动。为此,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西安办学一甲子”专栏,专访迁址西安之后学校建设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挖掘搜集相关历史资料。通过与他们的对话,追寻学校在西安砥砺奋进的足迹,梳理学校为陕西发展所做的贡献,展现西电人始终服从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欢迎师生校友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联系人:付一枫,联系电话:81891713,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

秦荻辉:学校西迁六十载,潜心研究守初心

■记者 李直

“我于1959年8月从上海高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系,成为了学校从张家口搬迁到西安的首届学生。”响应国家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号召,理工科出身的秦荻辉离开心爱的无线电专业,投身科技英语的研究,孜孜以求60年,见证了西电迁校到西安这60载的发展历程。

记者:了解到您是学校从张家口迁到西安之后的第一批学生,您了解学校迁校过程中的哪些故事呢?

秦荻辉:迁校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但有一件事对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保铮校长爱人的姐姐,也是就是学校二系电子工程专业的余雄南教授和戴树荪教授夫妻二人作为先头部队来到西安,安排随后同志们的生活和教学工作。

那时,余雄南教授刚生了女儿,并没有给予过多的照顾就送到了上海,他们夫妻缺席了孩子成长中的教育和陪伴,致使女儿对他们也有一些怨言。后来,他们女儿结婚的时候,老两口虽然买了很多东西,但是女儿似乎也不能完全原谅父母。

这些同志很年轻,为了国家的利益,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了在南方相对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义不容辞来到西安,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

记者:您刚入校的时候,学校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秦荻辉:车辆停在学校门口的那一刻,给我的第一感就是学校很大,就在现在北校区主教学楼西侧的位置放置着学校的防空雷达,在周围的空地上还放置着几部苏联的雷达,很有部队的气氛。

在学科建设方面,当时学校只有4个系:一系是指挥系,培养了很多指挥人员和系领导;我所在的二系是电信工程系,当时就有3000名学生左右,所以都叫大二系;三系是导弹控制专业,属于绝密专业,他们的主大楼三楼都有站岗的战士,四系是雷达系。除了三系之外,其他的系是机密专业。

到1961年时,学校大发展,从大二系分出去了五系半导体专业和六系微波专业。因为当时很多学生都是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大城市来的,来到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西安的时候,所以心理落差还是很大的,都觉得条件差,生活苦。不过,我当时是工人家庭的孩子,条件没有他们好,反而觉得来到西电很满意,所以我在1960年暑期回校时让我们所有的老兵带领上海录取的新生到西安,在上海火车站一些家长认为西安是大西北很苦,我就现身说法,跟他们讲我们部队各方面都很好,打消他们思想上的顾虑,放下心里的负担。

记者:学校迁到西安后最初一段时间,学校建设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

秦荻辉:在硬件设施上,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学校还是比较乱,土建工程还没有完成,师生们除了上课、科研之外还要平整土地。我们还参加了建造西大楼、东大楼和20所的劳动(当时20所是西军电的一部分)。

部队的老传统就是需要自己种菜、养猪,当时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只有教学楼、宿舍、食堂还有军人服务社。其实,像我这种穷孩子来到这里要求并不高,我觉得还很满意的。

在学业上,当时部队的政委王赤军将军提出不能让一个人落下,要求每个班,每名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都要得优秀,所以几乎没有考试成绩得良好的学生。所以要求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叫做“一帮一,一对红”,学校的学习风气很好。

后来由于西电规模扩大了,大约到了1962年,学校就一分为二,西军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设计人员,我们叫“总字411部队”;另一部分学生就到重庆的一所军校,他们主要培养维修、制造的技术人员,他们叫“总字412部队”,一部分老师也到重庆去了。

记者:开始在西安办学后,学校为陕西、西安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有什么典型的故事?

秦荻辉:当时部队和地方基本上是隔绝的,学校研究的东西都是保密性质的,由于这种特性,学校迁到西安的前期和西安市的联系很少。文革结束后,保铮院士当了校长这才和地方的联系频繁起来。

学校为部队做出了很多贡献,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当时二系的老师发明了一种钢盔电台,解放军戴的钢盔在脖子系绳处有一个装置,通过声带的震动就把信息发送出去了。第二件事是通院的刘增基教授等研制了第一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原理是把信号压缩然后很快发出去,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记者:您是作为一个理科生考入大学的,为什么后来从事了外文研究?

秦荻辉:西电大发展之后,教师数量逐渐变得缺乏,学校就把二年级以上的尖子生抽调出来,在教研室里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当时,我当了2个月的超高频发射机的辅导老师,后来因为中苏关系破裂,国家政策发生变动,军委要求哈军工、西军电的学生尽快改成学习英语,所以之前的俄语教学就逐渐改成英语教学了。

由于那个时候的英语教师极少,有的是刚从解放军外语学院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不是很牢固,就更谈不上会讲课了。我当时上高中的时候很巧的是我们年级4个班只有我们这个班学的是英语,其他三个班都学的是俄语,高中学了3年的英语,有一些基础,当时西电英语老师说我英语成绩很好,经常考100分,所以后来学校领导就把我借调到外语教研室教英语,当时说暂借五年。

当时我是不愿意的,因为我的学习兴趣是无线电方面,在高中业余的时候还和同学们组了一个无线电小组,一起做过相关的兴趣研究。我在高中毕业时看到了西军电和哈军工的招生广告,觉得无线电很神奇,所以主动报考了西军电。

我在外文教研室一待就是几十年。我还曾经想回到通信工程专业,但是由于当时校领导不同意我回到通院,所以只好教英语一直教到退休。

记者:您在从教英语、创立科技英语的过程中,践行了怎样的办学精神?您认为如今的西电人还应遵循哪些西电精神?

秦荻辉: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从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教研室每年都要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里面强调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那么,我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为学生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宗旨就是,学生不会什么,我就要潜心研究并琢磨怎么把我懂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不久前,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各学院由专业教师承担的科技英语教师大多缺乏传授英语知识的技巧,他们理解很好,但是怎么教会学生去正确理解原文就缺乏英语知识,讲不出所以然来,而且语法分析往往是错的。

我自己是工科出身,发现公式法、推导法、功能图法等对工科的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特别有用,所以我的想法就是,精神上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行动上要想办法怎么样让学生更为便捷地掌握英语这个工具,这不仅是为西电学生,同样也是为了社会上的科研工作者和广大的读者。为了学校增添一点光采,我在所写的三十多本著作的序言中都要写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我来说,教学工作就是要认真备课、讲好课、编写好的教材,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在教材上、写在教案中。当今西电教师仍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研究精神,多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记者:您对做好当前的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纪念西电在西安办学60周年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秦荻辉:西电近几年的宣传声势还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很大进步,效果也非常好,我希望学校做出的成绩要尽快宣传,改变之前只埋头干活,不注重推荐自己的局面。

今年恰逢学校迁校60周年,还是要把握这个契机,把宣传工作做好做实。要努力通过国家级媒体和省市媒体大力宣传西电,形成声势,提升学校品牌形象。

人物简介

秦荻辉,江苏无锡人,1942年9月生,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系。1985年5月至1999年6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主任;自1999年6月起任人文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英语专业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自学考试英语(工科)命题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先后被授予“电子部先进教育工作者”“电子部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机电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