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丨61级校友杨元惺“世界从这里出发”摄影展开幕

“母校是我成长的摇篮,母校是我人生启航的地方,母校是我不能割舍的惦念……”被媒体评为“中国摄影界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这位年逾古稀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老校友,在母校举办的个人摄影展开幕式上,述说起自己对母校的拳拳深情。

10月9日上午,西电南校区图书馆外秋雨微凉,馆内却升腾着温暖的校友情,弥漫着温雅的艺术气息。西电61级校友、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主席杨元惺“世界从这里出发”主题摄影展开幕式在这里举行。继6年前以影展献礼母校80华诞之后,杨元惺再一次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回到母校,与师生共同分享这场视觉艺术的盛宴。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西电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院士,与杨元惺一起点亮摄影展启动球

西电61级校友、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主席杨元惺讲话

党委副书记龙建成致辞

副校长杨银堂主持仪式

开幕式上,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西电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院士,与杨元惺一起点亮了启动球。党委副书记龙建成在仪式上致辞。副校长杨银堂主持仪式。校总会计师谢军占,副校长李建东、蒋舜浩、刘延平,校长助理高新波、姚波、张赟等出席了开幕式。

摄影人的“西电情怀”:

用镜头书写人生,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温暖自然

“摄影之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空气、水一样不可或缺。”杨元惺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自己50余年的摄影生涯及自己与母校的不解情缘。他说:“我在西电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岁月,再次回到母校,非常激动,看到母校为国家培养出了很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感到十分欣慰和骄傲。我之所以有今天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价值观,都得益于母校的培养教育。我一直都感激自己上了如此好的一所学校,所以想为母校尽点微薄之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点贡献。值此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在母校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之后的今天,为践行习总书记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精神,我再次带着最新创作的作品回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能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水天一色》《九曲十八弯》《流金岁月》《北极天际》……一幅幅诗情画意、流光溢彩被定格了的美妙瞬间,步入视野,更闯进心间,奏响了一曲色彩与光影的交响乐。

将持续展出至11月8日的此次影展,共展出杨元惺的104幅摄影作品,按两条主线布展。一是镜头中的四季,展现大美自然风光;二是人文小品片,展示世界的角角落落,希望能拓宽观展者的视野,进而拓宽思路。“在这个快速读图的时代,我希望大家能放慢脚步,思考图片背后更多的故事。”杨元惺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指出,高校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龙建成在致辞中表示,杨元惺校友用镜头书写人生,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温暖自然,充分展现了西电人“情怀家国、抱负河山”的精神风范。举办此次影展,正是要展现当代西电人铭记并传承老一代西电人优秀的精神品质、宏阔的思想境界、宽广的人生格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行动,是巩固具有西电特色大学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大学文化建设内涵质量的生动实践。

“摄影不仅是光与影的记录,更是知识的拓展、人生的历练。”杨银堂在主持仪式时表示,杨元惺校友有着50余年的摄影经历,作品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此次影展的举办,不仅为西电师生带来一次摄影艺术的盛会,更是杨元惺校友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心。

全校各部门、各学院负责人,部分校友同学代表以及师生摄影爱好者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参加开幕式的全体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摄影展。

随后,杨元惺与校友同学代表一起参观了西军电文库及学校主雕塑,并接受了学校宣传部的专访。“母校历经86年风云流变,经受长征精神的洗礼、延安精神的滋养,近一甲子扎根祖国西部大地,铸就了永恒的西电精神和特有的文化自信。希望大家能砥砺奋进,共创西电的美好明天!”杨元惺说。

据了解,本次摄影展在筹备阶段得到了党政办公室、校友总会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图书馆、后勤处、信息化建设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团委、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和校摄影协会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老学长的“摄影哲学”:

视角求新,戒除浮躁,让科学家坚韧碰撞艺术家情怀

下午2时20分,杨元惺在图书馆与50余名西电摄影协会教师代表和大学生摄影爱好者代表进行座谈,分享自己的摄影人生,勉励青年学子以开阔眼界和宽大胸怀去拥抱世界。

“坐下说,咱们是校友,不用站起来!”当2016级通信工程学院衣伟航同学正欲起身问问题时,杨元惺连忙微笑着摆手,示意他坐下聊。40后老学长的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90后年轻人的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摄影、说大学、谈读书、品生活、侃人生……似乎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杨元惺的话语在同学们间引发了阵阵共鸣——

“如今漫步校园,忆起当年大学读书时光,让人不由感叹‘换了人间’!”在谈到母校数十年间悄然发生的变化时,杨元惺感慨万分,“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没有止境,学校的发展也永无止境。从校园的建设、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图书馆的布置等方方面面,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发生了飞跃,所以,我感到我们学校离出‘大人才’的日子不远了!”

“摄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它结合了旅行、户外运动,摄影过程中还能欣赏美景、了解人文、了解民众,是件能给人带来莫大快乐的事。上了摄影这条路,就是不归路了,我们永远在路上。”

“出好片子关键不在于设备,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要看你是否动了脑子、花了心思、选了不同于人的角度,只有标新立异才能不千篇一律,拍片子做展览一定要有新视角,这和老师同学们做科研、搞创新也是一样的。”

“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摄影师,除了有毅力、勤奋,还要有耐心,我去了29趟新疆、28次云南,去四川多少回已经记不住了,有时一张好照片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魄力才能熬出来,状态浮躁是肯定不行的。”

“去不同的地方拍照会给我不同的生活感悟,比如我去过西藏很多次,看到藏民的生活很粗线条,我觉得挺好,如果刮风怕吹、下雨怕淋、天晴怕晒,日子过得太细就没意思了,有时粗线条一些,心境大一些,你会发现生活简单又美好。”

“年轻人在科学研究的同时离不开艺术的熏陶,科学和艺术要结合起来,在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年轻人更应该热爱生活,做一个有艺术气息、有文化品味、科学家坚韧碰撞艺术家情怀的人。”

……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朱宪民,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任国恩等,一同参加了座谈。

相关链接:杨元惺部分参展摄影作品

(编辑:赵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