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西电人 | 盘点2023年两会中的西电之声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拉开帷幕。

本届“两会”中,多位西电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履职尽责、献计献策,责任重大。

西电77级校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学院教授郝跃强调,2022年,陕西半导体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700亿元,要在半导体芯片产业国际竞争中发挥科技力量。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是大国博弈的重点,也是高技术博弈的重点。陕西是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省份,形成了很重要的产业链,对国家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大有好处。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全球60%的集成电路芯片应用在我们国家,在这种大的市场驱动下,相信只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公关,我们的芯片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西电78级校友、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景俊海在吉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与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面加强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系统提升应对战略风险、维护战略利益、实现战略目的的整体实力,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西电80级校友、全国人大代表,中电科西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二十所所长张修社表示,修改立法法是新时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法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执行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我将认真学习贯彻立法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电83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电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崔铁军建议,要自上而下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体制。崔铁军认为:“科技的自立自强要真正能实现,科技的评价体制要做一些改进或变革。”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

西电91级校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建议,研究生异地借考常态化实行,从而减轻考生经济负担。吴仁彪说,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比高考要复杂得多,除了全国统考科目外,还有大量自命题科目,并且有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按照国家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初试组考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参加考试,其他考生应该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参加考试。这种组考方式就使得部分考生需要跨省市参加考试。

西电88级校友、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李明远认为,融入国内大循环关键要靠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也就是4个省区的省会(首府)城市西安、兰州、西宁、银川。近年来,4个城市积极沟通联络、共谋高质量发展,但更多处在行业层面,跨省区协作的系统性、广泛性和紧密性还不够强,整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李明远代表建议国家支持构建西北4市联动发展经济协作区,协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断提升对整个西北地区的综合带动能力。

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由西向东横贯陕西省安康市。西电07级校友、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安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王浩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要立足安康实际,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

王浩代表说,安康市今年在加快生态优先绿色升级方面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例如,大力实施绿色工业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行动;围绕加快推动生态价值有效转化,用好生态资源公司平台,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西电78级校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认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已经提了很多年。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主体。科技部一直在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在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承担中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方面都把企业作为主体。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还要使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都能发挥主体作用。

西电7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系统总设计师杨孟飞认为,地月空间开发利用已呈现出全球化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太空服务等地月空间产业正在萌发,要实现有关目标,必须构建地月空间基础设施。“我们已经具备建设地月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当前正是空间基础设施向地月空间扩展的关键时机。”杨孟飞指出,我国探月工程、高分工程、北斗工程和空间站工程已圆满完成,为我国后续大规模地月空间探索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管理、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但杨孟飞也从顶层规划、空间资源和产业市场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月空间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西电82级校友、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表示随着疫情影响的减退,消费提振,中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将呈现强大的韧性。多地出台了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其中既有纾困的政策,也有扩内需、促消费、提能力和调结构的一揽子政策,这为中小企业加速恢复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强,地区经济才会强。这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得以论证的。新的征程中,中小企业的作用更加重要,是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的主力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市场主体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互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通过多种政策、举措,不断地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电84级校友、全国政协常委、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海南省科协主席康耀红建议:一是设立国家礼仪日。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组织编写如“三字经”一样的好学易记的教材,在学校和家庭大力开展礼仪文化教育,要求青少年熟记硬背。三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礼仪文化建设条例》,提出公民应遵循的基本公共礼仪规范,倡导廉洁严肃的婚丧嫁娶仪式,对日常主要的言行进行规范,制定对严重礼仪缺失行为的处罚措施。

西电90级校友、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校地协同发展,促进实战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同时,高新波建议国家加快支持国产化ChatGPT的研发,推进其在教育领域的规范应用,打造“人机混合”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针对邮政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西电校友、西安邮电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常委、陕西省委会主委范九伦建议,应在教育部和国家邮政局统筹部署指导下,建立邮政类教材专编委员会,梳理教材体系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构建邮政类系列教材编写框架,共编共用教材,扩大教材市场使用面,形成与出版社的共赢局面;整合校企资源,建立邮政类特色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委员会和跨校共享辐射机制,以资源共享、虚实融合的方式构筑跨区域校际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邮政业领军企业资源,促使其吸纳邮政管理和邮政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推行邮政快递企业高管或技术总监与青年教师的结对子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对邮政行业的了解,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范九伦同时建议,在研究生学位授予目录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邮政工程与管理一级学科,进一步优化邮政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培养环境,为邮政工程和邮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继续在邮政学科领域深入学习提供机会。

西电博士后、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海峰建议,应明确校内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与专业优势,保障其专业工作及研究时间,提升学校管理的精准性,编制教师课后服务工作细则;增强课后服务内容和时间安排的科学性,注重教师承担课内课后工作的关联配合,通过合作开发等方式,提升教师课后服务能力。

在健全评价机制方面,杜海峰表示,应鼓励第三方机构或独立研究机构介入,多主体多角度进行周期性评价和反馈,以促进课后服务的持续改进、健康发展。

西电01级校友、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石家庄市委主委,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建议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更加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地位与作用,契合区域行业企业需求,围绕区域产业生态圈,优化专业(群)结构,打造技术技能人才“新生态”,建设具有高阶化发展形态的现代产业学院,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同时,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作用,尽快打破在学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单一模式,将现代产业学院建在产业园、科技园等生产场域,延伸与拓展职业院校办学空间,凸显企业办学主体优势,持续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最后,应尽快出台着力解决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难题的相关配套政策,给予产教融合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激励机制。

(编辑:余修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