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的沟通和交流,凝聚校友力量,传递母校情感,扩大校友影响,提升学校声誉,在校长基金特别支持下,由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学生工作处等单位联合,日前正式启动了面向各行各业优秀西电人的专访工作。这一专访工作是继“西电往事”之后,学校在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方面推出的第二个重要策划。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校友”栏目,对专访内容进行刊载。欢迎广大师生为本栏目提供采访线索,联系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9。
母校甘霖博汲取,发挥专长广益人
——专访80级校友、成都通译翻译机构总经理贺晓荣
■ 文字整理/记者 田敬权
2015年4月11日,西电校友工作组一行赴成都对80级校友、成都通译翻译机构总经理贺晓荣进行了专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贺晓荣(右)正在接受专访组成员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肖刚(左)采访
母校记忆:不止“高大上”,还有真情谊
记者:请讲一下您的基本情况,以及当时填报志愿因何选择西电?
贺晓荣:我是陕西人,父亲在铜川的监狱系统工作。高中在当地最好的高中铜川一中读的。当年高考我爸单位就两个子弟考上了大学,实属不易,所以在选大学的时候我也立志要去最好的学校。而且那个时代受的教育就是要当科学家,为实现四化做贡献,所以就报了清华和西电。
当时习惯称“西电”为“西军电”,名声在外、十分响亮,听起来很神气、也很神秘。感觉如果男孩子在里面学个电子科技类的专业一定很“高大上”。专业也选的较为“新潮”的电子精密机械专业,严格的说应该叫做计算机外围设备,我们是第一届。
记者:您是否还记得初到西电时的情景?
贺晓荣:我上大学比较早,16岁入学,在我们班也算年龄比较小的。当时我们从火车站下车,学校大巴来接我们。从边家村过来的时候,有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书记,指着前面说:“你看,咱们学校到了”。我一看,好大好长的楼。我们从东门进去后,发现里边居然还可以跑大巴!不禁感叹西电的建筑和地届之大,当时心里就在想,这确实是大学。
我住的是48号楼,在西区,现在还在。去年9月份毕业30周年我们回去,段宝岩、陈勇都来了,因为我们一个系,陈勇是79级,当时跟我们挨着住。我们住一楼,第二学期搬到二楼,到第三年的时候就搬到三楼最右边,一直就在那个楼里边转。
当时西电部队的印记还是比较明显,每个人发一个小板凳,到大操场看电影也要排队。那时候把辅导员叫指导员,我们的指导员是胡宗祥,他是4803的。好多老师穿的衣服都是旧军装,虽然那个时候军衔已经没有了,但还是让人倍感军校之作风。这些都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辈子都忘不了。
记者:您对当年西电的教学环境有哪些印象呢?
贺晓荣:学校当时要求非常严格,不论是学风还是校风,跟其他学校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我们是803班,34个人,还有个大概120人的802,我们两个班入学前两年在一个大教室上课。上大课有固定的大教室,也有自己班固定的小教室,就是现在机电工程学院那个地方。那个楼特别漂亮,而且确确实实是西电的名片。
西电那个时候有两个比较骄傲的地方,一就是游泳池非常漂亮,其他高校好像不可比;还有西电当时的暖气非常足,很多高校没有暖气。西电的宿舍、主楼、教学楼条件也特别好。
记者:是否有印象深的领导、老师、同学?课余生活是怎样的?
贺晓荣:印象特别深的领导就是当时我们的系主任、书记,他们全都是部队下来的老革命。系主任是男的,名字叫田贵芳,现在应该都是离休干部了。还有一个比较牛的教授叫叶尚辉,他是学术大咖,当时我们看了都觉得教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田贵芳管行政,叶尚辉则正儿八经的搞学术,都很有自己的范儿,见到他们确实让人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我们那个时候的课余生活基本上是以踢球为主,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下雪都不耽误。一次踢球的过程中,同学陈剑锋腿被踢断了。因为我家离西安不远,我专门跑回去,恳求我爸找木匠帮我做一副拐杖,然后赶回来送给他。陈剑锋上学的时候身体特别好,但毕业后他回家工作没几年就肾衰竭,换肾后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是一个奇迹。后来他换的活体也面临衰竭,准备第二次换肾,我们班同学还倡议为他捐款。可见西电同学之间的感情多么纯真。这么多年过去,感情最深的,是同学;牵挂最多的,也还是同学。
求学路上:一次额外的选择,受益终生
记者:在西电收获的最管用的技能和本领是什么?
贺晓荣:我收获了两个最管用的技能和本领。
一个是专业课。表面上看在西电所学的专业和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关系非常密切。在我看来“凡有所学,必有所用”。我开工厂的那几年,主要是做精密铸造、翻砂,比如做诸葛亮的铜像,给西藏供菩萨。铸造时我想起精工实习学到的翻砂、挂砂,什么温度什么结构,要加什么配料,这些知识最后都派上了用场。
另一个就是日语。那个时候学校要求很严,规定大二结束英语成绩达到90分以上才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选二外,第二个选择是读英语提高班。当时我英语学得比较好,就两个都选了。83年我们班就我一个人选修日语,另外一个班大概有十几个人学日语,我就跟着他们一块学。
记者:为什么说日语是你学到的最管用的技能和本领之一?
贺晓荣:我20岁毕业,当时是包分配的,面向全国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西安也有,像黄河厂,还有隔壁一墙之隔的20所,都可以选。当时我就想跑远点,好男儿志在四方。本来想选广州,可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要照顾军婚,他就优先去了。后来剩下的一看觉得成都也可以,我就选了国营766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主要是做军品,像频谱仪这些东西。
我分到成都以后,单位要上一个项目,从日本引进一条生产线,需要日语翻译。单位看我的档案里面有二外日语,而且就我这一个人学过,有基础,9月份就公费派我学习日语。我领的是全工资,到川大脱产学习,学了大概一年的时间,还没学完就把我派到日本工作。我的职位是翻译,速成,虽然之前拼了命在学,但刚去日本两三个月,还是觉得比较难受。人家大学学四年都不能做翻译,我学一年就要做翻译,还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还是把它克服了,最终把工作顺利的做下来。现在回想起来,外语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未来的人生轨迹。可见在西电选二外多么关键。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喜欢外语?
贺晓荣:我在学校最优秀的是两样,第一样是踢球,第二样是外语。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有点苗头,偶尔能见到老外。每次见老外夸夸其谈的时候,就觉得如果能和他们沟通交流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就很洋气,所以我立志要把外语学好。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荣誉。我不知道现在学校还有没有校级英语大赛,那个时候全校组织公共外语大赛,因为我特别喜欢英语,我就报名参加,还得了奖,发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英语大赛几等奖。之后还在48号楼的楼下贴了一个公告,全校英语大赛获得几等奖,有我名字,这个荣誉是无上的。同学们说贺晓荣平常很普通,人家参加大赛还可以拿奖。那个时候应该没有口语,只是笔试。这个对我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学校现在假如没有这类活动,可以考虑多开展这类活动。因为有时候一件小事情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职场风云:文理兼修,不惧摸爬滚打
记者:您本科学的是电子精密机械专业,毕业后去的是766厂,为什么后来转行进入了翻译行业?
贺晓荣:原来我在对外经济处,后来单位对外联络逐渐少了,就让我下车间。刚好我学机电一体化,就把我弄到工厂一个模具车间做工艺员。这个对个人的技能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说编工艺卡,再比如说制作一个零件,下料,热处理完锻造,锻造完高速刨,刨完铣,铣完磨,对这个工艺要很熟悉才行。我大概做了一年时间,很快就上手了,毕竟有基础,对这一套很熟悉,就全部用上了。后来我工艺熟了,单位要买一套高精尖的设备,是个数控加工中心。以前要加工一个零件要多人接力制作完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加工中心有一个大转盘,上面有几十把刀,各种各样的刀,把零件毛坯放上去以后,程序编好它就自动换刀。这个就要求操作人员熟悉工艺且会编程。我有这样的基础,又懂工艺,单位又把我送到北京精密机床研究所学编程,回来后由我来负责这个加工中心。
我在业余时间始终还是在做翻译,对我来说做翻译的吸引力比做工程、技术更大。后来我就逐渐的不愿意做技术了,被调到成都市政府一个部门做外事,外事做了几年以后,90年代的时候对外的联络交往非常少,在92年小平南巡那段时间我就下海了。
我最开始创业是开工厂,但由于技术含量低,没有竞争力,开了几年就不做了。在家待业的一年时间里,我也在反复思考今后的职业方向。这期间,一次打零工的经历无意中引领我走上了现在职业的道路。当时,成都一家电子工业部的红光电子管厂(773厂)引进了日本电视显像管生产线,有大量的资料需要翻译。给这个厂做翻译的时候,觉得翻译这一块市场潜力挺大的,于是我从98年开始决定自己开翻译公司。现在回想起公司开办后的第一单生意,仍然是记忆犹新。当时,成都引进世界五百强之一的日本神户制钢,找我过去翻译资料。起初,他们不知我有强大的工科背景及日本深造经历,对我的能力心存疑虑,后来看到我是既有机械加工功底又懂日语,当即拍板让我来接这个单子。从神户制刚的材料到出版社约稿,一系列的笔译工作我都亲自动手,一本本厚厚的翻译资料是对我们公司工作最大的肯定。
记者:请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您从事的工作。
贺晓荣:98年时,成都翻译公司只有我们一家。当时公司定位主要以笔译为主,即翻译资料和书籍。之后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同类翻译公司逐渐增多,竞争日益激烈。面临新形势,我们决定放弃单纯翻译文字的低端市场,积极求变,探寻高级细分市场。成都现在号称会展之都,极力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获得会议方面很多奖项,政府专门配有成都市博览局,全球很多著名的国际会议都被邀请到此举办。一个国际会议可以带动很多产业发展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就做同声传译,现在在成都或者在四川我们做得是最好的。每年都召开西部国际博览会,尤其08年地震那次,温家宝来参加,国家总理这一级的同声传译都是我在负责,我记得王岐山、王兆国、李克强都来了,这么重要的外事活动大会,我们不光翻译,还提供同声传译的设备,这个收效高得多。2013年的时候全球财富论坛又在成都召开,类似这些大会的翻译供应商都是我们公司。
名气打响后,在成都翻译、外事这个圈子,“通译”两个字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另外政府对我的工作也十分信任,有这样的单子就直接给我做。因为类似有国家领导人的会议,不光要求翻译水平高,还要政治上可靠。现在成都会展联盟和四川省服务业促进会,我都是理事单位。最近我们成都会展联盟还计划成立一个国际会展专业委员会,准备请我来出谋划策,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推进成都国际会展这一块的产业,促进、提高这方面的服务质量。
所以纵观我的职业生涯,是我个人“敢拼敢闯”的性格使然,更离不开在学校时学到的专业知识。是知识和能力的雄厚储备,才让我经历了种种“运气”,终有今天。
把蛋糕做大:拉长产业链,实现广育人
记者:您对您所从事的事业有何进一步打算?
贺晓荣:我认为好的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同时也要与高校等单位合作,拓宽市场,拓展受益面。
我们举办的四川省翻译大赛今年已经是第四届,全称叫《四川省翻译大赛暨会展之都翻译人才高峰论坛》,参赛的是全省高校的外语学院。我们是他们的翻译实习基地。我们的翻译也是他们MTI(翻译硕士)的导师。另外我们也跟很多高校协作,他们现在每年要有一个几十学时的MTI课程,必须让校外导师授课,我们就安排老师去。
翻译大赛这件事情在四川还是比较轰动的,我们网站上有,我也曾接受过电视台采访。直至今年,政府看到了我们已有的成绩,承诺给我们政府资源的支持,包括经费的支持。其实这个活动是“会展之都”的软件配套,旨在烘托国际会议的一种气氛,所以政府现在就非常支持,让我们加大力度实施。2014年,成都市的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等很多政府部门,还有很多知名企业都参加了论坛,有些企业可以现场来选人,这件事情我们做得比较好。目前大赛面向的群体都是在校大学生,下一步我们想把在职的年轻的人和中学生都纳入进来。
政府让我们以后把这个范围再扩大,把深度再做广一些,做成一个四川省比较大的品牌,范围可以辐射到西南、西北。目前的定位是公益,将来还要利用积累的资源自我造血,比如国际会议肯定来很多重要嘉宾,找一些赞助商支持一下我们的活动经费,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现在做的事情都是比较高大上的事情。
谈到公益,在四川各个高校尤其是外语学院,我们的名声比较大,每年他们都要邀请我们去做讲座,这种讲座我觉得大一、大二的学生比较受用,因为很多学生一考进来就觉得大学考上了,就不需要再集中精力了,就散漫了。另外我们现在培训也做得非常好,完全是凭着良心非常尽心尽力的去做,将来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感恩母校,建言献策
记者:采访最后,有没有什么话要对母校说?
贺晓荣:西电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学校,众所周知,她培养出了好多院士。我也非常感激我的母校,没有母校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经常跟家人说,幸好我考上了西电,因为读了西电,后来整个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样。读了西电,毕业来到四川,通过企业到国外工作、学习、培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要不然可能我也会和我的父母兄弟一样在监狱系统上班。读了西电,结识了很多真情实意的同学朋友,也使他们在我未来的人生中,扮演了很多重要的角色。
不光我这样认为,我有一个同班同学叫方乃纯,现在在中共中央统战部,我们一块进校,读了大一以后他因为对文科很有兴趣,恰恰这个时候学校要建基础部,在各个系抽人来加强基础部的建设,他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在我们班读了大概一年都不到,抽上去以后西电马上把他派到西北大学英语系去学习。他现在回来参加校友会只参加西电的校友会,尽管在西北大学读了三年,他不认为那是他的母校,虽然在西电只读了一年都不到的时间,西电仍是他的母校。
作为回报,如果西电需要,我可以回去给外语学院的学生做一场讲座。因为我知道怎么样启发学生、怎么样做这个讲座,保证他们喜欢。我本人在日语方面做得多一些,以前年轻的时候体力又好,精力又充沛,有很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涉及到创业的问题,这种讲座我给MBA也讲过。
记者: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校友的关心支持,今天的西电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您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贺晓荣:如果要提建议,我建议学校从规划上,尤其是老校区,有些地方该保留的要保留,这个要向国外的大学学习,拆了就没有归属感、没有记忆载体、没有精神寄托了,可能校友们就不愿意回去了。我和原班同学们都说,我们都想回母校,却不太爱去新校区,因为什么都不认识,没有任何留过的痕迹,而到了老校区,当年我们住哪,在哪个食堂出现,在哪经常踢球,什么都在,就会觉得很亲切。
因为我是搞外语翻译的,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学校应该严格MTI口译老师的准入制度,以免误人子弟。同时建议学校允许教口译或者笔译的老师到外面兼职,有必要增加学校和外部翻译机构的合作。因为老师的实践锻炼可以让他不断的吸收新的东西,反哺回来用在教学上会促使教学更好。成都很多高校思路就比较开阔,电子科大专门给我写了一个师资力量,大概是多少人;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结构可以胜任什么样的工作。我们碰到合适的case,就会有意安排这些老师去做,有适合学生做的,我就安排他们的学生去做,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参与了实践。几个月完了以后再回去,水平肯定有提高,这个我们做了很多期了,都觉得很有用。比如西门子的一个case,里边就有很多学生。要跟一年、两年,学生就不可能,那也没关系,一般都是研究生,他们就把课程调整一下,每个学生可以去3、4个月,完了以后再换。有些学生通过四个月的实习以后,回来写的论文就是关于电站翻译的实践。
记者:您对在校生有什么建议吗?
贺晓荣:我建议学生多去外面实践或者找实践性的导师带。
我觉得学校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些想法、有一些规划,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具备什么能力?自己将来能干什么?当然这个规划说起来空洞,如果没有办法实现,可以听类似于我们这些在社会上从业很多年的人做的一些课程,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说不定哪一句话会有触动。
另外,在校的时候不能与社会脱节,学校也应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实践非常重要,学校本地可以找一些实践性导师,另外也可以找外面的能力很突出的从业者,请实践老师来给他们上课,学时不要太长。不能到其他大学找没做过实践的老师来做,没有任何意义,实践和理论是两回事。把学生关在学校是不行的,尤其翻译偏向实战性的。用人单位现在对一个翻译的能力考核一般是这样的,初步很简单的谈话就可以,比如问他做同声传译大概做了多少小时。像驾驶飞机一样,就可以知道驾驶水平如何,就基本知道开的是什么机型。再问大概参加的会议规模是什么样的,参加的层次和人数,水平如何就差不多知道了。我就提这些建议,但愿对学生有一些帮助。
(本次专访组成员: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肖刚、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卢毅)
【个人简介】
贺晓荣,成都通译翻译机构创始人、总经理。先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早年研修日本。四川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成都会展联盟理事、国际青年创业计划YBC导师。一手打造四川国际大会同声传译等高端翻译领域第一品牌,资深的同声传译经理人,四川翻译外事人才职业教育与职业规划专家,四川多所重点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