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玲 张伟)为贯彻落实新生导师制对学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增进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前沿的了解,拓展学生视野,电子工程学院联合海棠3号书院开展学科导论系列讲座第四期活动。5月26日下午,电子工程学院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英教授来到海棠3号书院,为学生作“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专题报告。
以生活中大家接触最多的手机为例,刘英教授向大家说明天线与微波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刘英教授利用直观的图形、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形象地解释了天线的功能与作用。
接着,刘英教授从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平台建设等方面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针对国家卡脖子问题,取得基础性、原创性成果。西电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研制了国内第一套近场测量系统;开发了国内自主可控的超级电磁仿真计算系统,填补了国内大规模电磁仿真系统的空白;首创国内外领先的超大规模阵列优化技术,支撑我国第一代自主可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在前沿技术方面,布局信息超材料、电磁空间感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瞄准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创新平台,推动天线与微波技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最后刘英教授表示,希望同学们传承西电艰苦奋斗的精神,肩负起历史使命,敢于挑大梁,勇于担大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在交流提问环节,陈幸同学提出“在本科阶段想要接触并学好天线与微波技术该做些什么”的问题。刘英教授表示,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兴趣为导向;其次可以提前接触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能力培养方面,需要打下良好的英文基础,并通过竞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最后要牢记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果。孙家纯同学则关注天线与微波技术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刘英教授指出,在未来实验室努力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卡脖子问题开展攻关,并引育西电英才,以人为本,人尽其才,为中国的天线技术发展作出西电贡献。
通过此次报告,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在专业选择、学习生活方面也都得到了刘英教授的指导,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据悉,电子工程学院学科导论系列活动以新生导师制为依托,帮助学生建立对学科专业的基本认知和初步体验,塑造学科、专业和学术素养,让学生提前接触并参与相关科学问题,激发研究兴趣,提升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打牢信仰之基、铺就成才之路,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为电子信息领域的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