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学中,面对的是90后学生们,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对于他们的生活无处不在。网络资源、电子教案的运用逐渐和黑板、粉笔一样必不可少。无论是对网络名校公开课MOOC , Khan Academy这些新颖的形式她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如饥似渴地吸收积累着这些知识,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每次想好主题后,王丽莉会根据设想利用各种软件,多种媒体格式制作成学生喜欢的电子课件。运用各种各样形象生动,有趣的网络图片和精彩的影视片段,结合各种诙谐的语言和热门的话题,只要站在讲台上就感觉自己有着使不完的劲头,课堂上常常洋溢着同学们的欢笑声。利用网络和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出的教学课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导航性,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学生通过课件的学习培养起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她每次都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需要自己动手在网络上调查的课题。特别是对于感觉吃不饱,还有余力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种很好的机会。
她一直认为,学生的外语能力是习得而非学得。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作用时,他们才有可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他们完全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自己做的最重要的只是他们的引路人。
“真心感谢你老师,听你的课真的感觉很好!”当收到同学们的明信片,读到上面热情洋溢的话语,王丽莉感觉这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大肯定。能站在这个讲台上绽放自己的青春,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
王丽莉每天下班后,家里的小女儿会缠着她,片刻不离身,家里的家务事很多,但她回想起来对宝宝的教育也对自己平时的工作大有裨益。因为宝宝特别爱看书的缘故,她已经买了很多英语经典绘本。看似简单的形式却蕴含着让人深思的哲理,她把自己的简单生活感悟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常常会获得听众的强烈共鸣。
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包括参加陕西省比赛时准备的资料恰当的引入这些都对主题有点睛之笔。比如安东尼‧布朗《我爸爸》,作者曾说:“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在针对全国初赛时候的教案中她引入了它,有了点睛之笔的《我永远爱你》。从王丽莉的个人经历来看,她觉得看似生活中的琐碎的所思所想,恰恰给了自己的工作无穷的灵感和帮助。
为梦想而飞翔:永远没有终点
2013年4月,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正式启动了。大赛历时六个月,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组织了分赛区的复赛与决赛。
总决赛于2013年11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从全国1500所高校脱颖而出的58位各省分赛区冠军选手汇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角逐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最高奖项。当王丽莉看到决赛的题目《我们正在培养溺爱的一代吗?》这个让人有无限想象空间的题目时,不禁眼前一亮。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感悟所思所想豁然开朗。走上讲台之前,心里激动又充满期待,这次还能再次创造奇迹么?比赛中,台下同学们心领神会的微笑,评委老师们的每一次点头,每一个赞许,都激发了她无限的劲头也给了扎实的肯定和鼓舞。
谈起比赛的感受,王丽莉说,“感觉每一位参赛者都是那么优秀,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展现的精彩让我感觉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真的很庆幸,全心投入地站在讲台上就已经是胜利者了。”这次比赛是对自己平时的努力,学校大力支持的一个肯定。带来的感动、欢乐和精彩的体验对她个人来说是永远难以忘记的经历。带着比赛的积累和收获,王丽莉会继续在自己的三寸讲台上燃烧小宇宙,释放能量,教授学生也提升自己。
(陕西省教育厅网/责任编辑·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