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中”开展教育扶贫:第22届研支团汉中工作侧记
西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孙嘉仪 何文鑫)在距离西安295公里外的汉中市汉王镇,坐落着一所幽静的小学。已经来这里支教两个多月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22届研支团汉中分团的五名成员,用粉笔和讲台丈量着孩子们与未来的距离。
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积极承担学校教学工作
9月1日一早,学校外面就排起了长龙,来报道的学生听说本学年又要来新的老师,都既兴奋又紧张,而比他们还紧张的就是今年来支教的五位新老师。由于今年疫情影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没能如愿参加线下听课培训,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既熟悉又陌生的事情,难的不仅是要从学生的身份变为教师的身份,还要用自己二十多年以来积累的知识文化、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来影响孩子们,做到以德树人。为此,他们前期认真参加全国全省组织的培训,并向之前支教的学长学姐们积极讨教。
支教团的五位成员结合自身优势特长积极承担学校教学工作,五人一共承担了八门主课十一门副课,包括了全校三四年级共四个班的英语课。课堂上,他们严谨认真,努力在三尺讲台上发光发热;课堂后,他们毫不松懈,咨询并解决孩子心里的“小困惑”、辅导作业、家校沟通,力争将时间利用“最大化”;生活中,他们严于律己,同时也在思考“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呢?”
我想送你一双翅膀,用来放飞梦想
“我想学跳舞!”“美术课!”“要报电脑课!”孩子们个个激情高涨,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自己心仪的兴趣班。为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全面育人的精神要求,汉台区汉王镇九年制学校于2020年开设了拉丁舞、美术、手工制作、合唱、硬笔书法等13个兴趣小组。据悉,汉王镇九年制学校少年宫自2010年创办以来,共开设过二十多门兴趣班,涵盖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六大类,覆盖学生达一千人次。学校在每周三开展少年宫活动,届时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走出教室,参加一节节令人期待的兴趣课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22届研支团的五位新老师,也接下了少年宫辅导老师的接力棒。他们五人有人按照自身兴趣开展的呼啦圈和手工兴趣小组,有人根据特长开展的象棋、乒乓球兴趣小组,也有人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的电脑编程兴趣小组。
由于学生缺乏专业的舞蹈服,在这里支教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22届研支团在今年10月联系捐助了百余套舞蹈服,为学校的少年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学穿着捐赠的舞蹈衣为大家表演拉丁舞
今年学校专门开设了电脑编程兴趣小组,由支教老师发挥自身特长,讲解基础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编程意识和逻辑思维。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支团联系母校捐赠了数百盒“编程积木”,引入到电脑编程兴趣小组的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电脑编程兴趣小组
爱心送教,服务接力
除了每周三带给学生们少年宫的多彩体验,西电研支团每周配合学校工作安排,给不能来校上学的孩子带去知识与希望的种子。虽然每次授课时间只有两个课时,但老师们精心准备、耐心讲解,将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在被送教的过程中,面对相差四年的课程,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让每一位前去送教的研支团成员都松了口气。通过和家长以及学校领导沟通,研支团成员们了解到该名学生原来在学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她面对生活仍不气馁,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课业方面,我们是她的老师;在心态方面,她也教会了我们很多”研支团成员如是说。
研支团成员送教上门
体艺结合、全面发展
西电研支团积极参与并协助完成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如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师德师风朗诵活动、运动会等,通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一年的时间虽然短暂,能做的事也着实有限,但西电研支团的成员们坚持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这将是对支教这一年最好的诠释!
物光院师生赴蒲城县城南学校举办“科创小屋”开班仪式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海涛 王纲 林芰荷)11月26日上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师生赴蒲城县开展扶贫对接工作,城南学校“科创小屋”正式落成开班。学院党委书记独国社、副院长辛红、团委书记陈海涛、本科生辅导员王纲、科创小屋建设负责人姬策同“春雨志愿者服务队”本科生志愿者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蒲城县城南学校党支部书记苏安文、办公室副主任王永刚热情接待,活动由副校长李涛主持。
活动伊始,苏安文首先对西电物光院师生们的关怀牵挂表示诚挚感谢,他谈到,自西电物光院与学校建立对接帮扶关系以来,从物资捐赠、励志宣讲、引进帮扶资金等多方面对学校进行帮助,尤其是为学校援建科技活动室,大学生多次进校开展科技实践讲堂、举办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创热情。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筑梦杯”科创小屋实力赛中,城南学校师生收获满满,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让孩子们在了解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让人工智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种兴趣爱好的不断积累,必将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学校始终教导孩子们要感恩党的脱贫政策,感恩西电物光院等社会各界在物质、经济和智力方面提供的帮扶,勉励同学们通过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
独国社在讲话中谈到,今天两校共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创小屋”正式开班,为青少年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科学技术提供了便利。“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本是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的同期实践活动,由西电实施承办,当时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大赛获奖项目、团队成员和部分乡村创客代表分赴延安,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期间,西电创业团队发起给习总书记汇报实践活动感受,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回信勉励。对于此项“科创小屋”建成,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广泛涉猎,培养兴趣爱好,并以院友王中林院士的勤学事迹自勉,在青少年时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随后,独国社、辛红代表学院向城南学校捐赠了学校特色文创产品,同时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有机会来学校参观交流,以后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紧接着,姬策面向“科创小屋”第一期学生开展了CIE机器人实践课程,学生们分成小组动手实操,结合教师讲解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辨别,同学们配合下完成组装,历时一个半小时最终形成了小组作品,城南学校教师就3D打印机组装使用维护等同西电教师展开交流。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前往七年级教室开展科学知识讲堂,他们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西电精美小礼物,结合学院专业特色,通过日出颜色变化、季节与农作物生长等日常科普知识,对光线折射、温度传递等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与小朋友们进行充分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予以奖励。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将准备的两个书包分别送给了本节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同学和班级期中考试的第一名,鼓励他们发奋学习,天天向上。
本次“科创小屋”落成开班,为学院与城南学校结对联系加强了新的稳固基础,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让同学们拓展了视野,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也更加增进了两校师生的友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学院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加强对接联系,不仅致力于城南学校的教育发展,更是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锻炼提升,实现两校合作共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蒲城县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屈娇)11月24日,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支持建设的蒲城县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揭牌仪式在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举行。蒲城县副县长、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武军,蒲城县扶贫办主任兼农业农村局局长麻胜民,苏坊镇党委书记朱忠民,苏坊镇副镇长兼党定村第一书记郑杰,党定村党总支书记胡宏社,学校扶贫办主任沈强以及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魏峻,党委副书记高晖以及李甫教授,牛毅副教授等共同参加本次挂牌仪式。
挂牌仪式上,张武军充分肯定了西电对蒲城县脱贫攻坚做出的积极贡献,对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的建成付出巨大努力的学院领导、专家教授、学生表示感谢,希望学校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科技优势,加强校地合作,带动蒲城县奶山羊产业更好地发展。校扶贫办主任沈强讲到,科技扶贫是西电的一大特色,也是西电的优势,今后学校扶贫办将进一步加强学院和蒲城县各产业扶贫基地的联系和交流,推动科技扶贫深入发展,为蒲城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贡献西电力量。魏峻表示,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发挥学院学科特色,将人工智能与扶贫工作紧密相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为蒲城脱贫攻坚事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进一步助力蒲城县脱贫攻坚工作。
随后,大家一起听取了专家团队关于奶山羊智慧养殖系统的详细报告。目前大数据中心已经建成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化平台和网络化改造,实现了网络化和云服务,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的建成有利于提升蒲城奶山羊的智能化管理效率和产能,降低奶山羊的发病率,提高奶山羊羊奶质量,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奶山羊规模化养殖效益。下一步,学院专家团队将安装羊奶自动检测系统,提高羊奶检测精准度,为奶山羊智慧养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挂牌仪式结束后,学院专家团队一行前往党定村奶山羊养殖基地现场观摩,对羊奶自动检测系统相关设备进行了实地检测和调试。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人工智能学院将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将人工智能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扶贫,把人工智能发展成果运用到脱贫攻坚战一线,将科技扶贫创新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孕育“芯”希望 静待蓓蕾开
——西电微电子学院“芯·蕾杯”奖教金捐赠仪式举行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森 庞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微电子学院在与定点帮扶单位沟通交流中,了解到蒲城县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教师队伍不稳定、一线教师引进困难、教师能力提升途径有限等主要问题,学院除积极落实物资帮扶和科技扶贫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努力帮助全县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协助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信息技术应用娴熟、教育教学技能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也是学院在蒲城县设立“芯·蕾杯”奖教金的初衷。
鼓励一线教师,弥补教育短板
缘于对蒲城教育帮扶的牵念,6月23日,学校扶贫办主任沈强,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黄伟、院长张玉明、副院长曹立砥一同前往蒲城县教育局落实引进帮扶资金,对接一线教师奖教金设立事宜。学院向蒲城县教育局捐赠15万元,分两年在全县举办西电“芯·蕾杯”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旨在提升青年教师普通话水平、多媒体使用能力、粉笔字与钢笔字基本功等综合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扎根基层,奉献服务农村教育。
落实帮扶资金,支持教育发展
7月初,首届西电“芯·蕾杯”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蒲城全面启动,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全县各地区中小学的青年教师共计500余人报名参加。为跟进捐赠资金落实情况,11月20日,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黄伟、副院长曹立砥在扶贫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蒲城参加“芯·蕾杯”奖教金资金捐赠仪式。
仪式上,蒲城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来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此次西电“芯·蕾杯”大赛覆盖范围之广,参赛人员之多,教师反响之热烈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微电子学院帮扶捐赠对全县教育工作可谓是雪中送炭,不仅缓解了全县教育财政压力,更是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黄伟一行到蒲城尧山中学比赛现场参观后感触颇深,他表示,“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些年轻教师能够选择乡村基层教育真心不易,我们要想办法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进行双鼓励。此次捐赠希望真正能给年轻人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通过以赛促教,更好展示自我,加快促进蒲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授之以渔,实现智志双扶
近年来,微电子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围绕扶贫工作要点,牢牢把握“扶智”与“扶志”精神内涵,采取了一系列推动蒲城县教育发展的切实举措,先后向蒲城县椿林中心学校捐赠30台电脑,捐赠智能交互一体机1台,帮助其打造学校机房、图书阅览室、智慧教室等,力图通过提升硬件设施来实现教育科技化和教学智能化。
学院更希望通过理念影响与技能提升,激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造血功能”,“授之以渔”实现“智志双扶”,捐助只是形式,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软实力的长效机制,才是学院扶贫工作的美好夙愿。
人文学院赴蒲城举办大学生音乐文化扶贫项目捐赠仪式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吕坤宁 吕佩葇 杨凡)星火点亮乡村,音乐助力脱贫。11月20日上午,人文学院近二十位师生乘车前往蒲城县桥陵镇三合小学,举办“音乐点燃梦想 青春助力脱贫”大学生音乐文化扶贫项目捐赠仪式及研究生宣讲团主题宣讲活动。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兴、副书记史耀媛、副院长韩光、潘明娟和三合小学的领导老师以及全部6个年级370多名小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兴以十九届五中全会为背景,结合2020年为决胜全面小康目标实现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的实际情况,为三合小学各位师生介绍了本次大学生音乐文化扶贫音乐项目。李文兴首先肯定了同学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在此次项目中展现出的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同时对本次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希望与要求,真诚希望此项目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热爱音乐的孩子,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通过专业的音乐指导与训练激活他们的音乐梦想,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长大后用音乐回馈社会,用知识建设家乡。
随后,本项目负责人人文学院录音艺术系2018级吕佩葇同学阐述了“音乐点燃梦想 青春助力脱贫”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本项目是由人文学院本科生自发组织、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门针对学院扶贫对接的三合小学而设计的。她从十三五规划的脱贫收官实际出发,将项目背景与国家政策紧密关联;进一步结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新时代科技强国、科技网络的融入等方面概述了本次项目的重大意义。紧接着她介绍了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计划,即通过“线上+线下”交叉进行,开展小班教学。同时,向大家展示了项目的前景与预期成果,前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三个阶段目标清晰,张弛有度。最后,她向双方学校的领导表示感谢,充分展现出了人文学子不忘初心的青春风采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随后,大学生扶贫团队的同学们为各位师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民乐表演。顶着室外凛冽的寒风,孩子们端正地坐在小板凳上,沉浸在悠扬绵长的音乐世界中。琵琶独奏《琵琶行》、笛子独奏《梦里水乡》、二胡二重奏《赛马》以及民乐合奏《敦煌》,每一首曲目莫不给孩子们带来新鲜而又神奇的美感体验。在经历了这些民族乐器的初体验后,孩子们蜂拥而上围住表演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触摸和尝试这些难得一见的新鲜之物,眼睛里充满了对音乐和知识的渴望。
在乐器捐赠仪式环节,由人文学院师生将精选的8件民族乐器赠予三合小学校长及音乐教师与学生代表,衷心希望这些乐器能够开启孩子们的音乐之门,帮助他们实现音乐梦想。
捐赠仪式后,由人文学院承担的西电研究生宣讲团杨凡同学给孩子们带来以“勤能补拙修其身,俭以养德感其恩”为题的主题宣讲,从勤奋学习、勤于劳动、勤俭节约、感恩祖国四个方面展开宣讲。她结合自身支教和研辅带班经历,依托人文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优势资源,以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背景,循循善诱,层层深入,讲述了四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提出“三个做到”,号召同学们在思想上做到热爱祖国、心怀感恩;在学习上做到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最后,人文学院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与三合小学校长、音乐老师进行了具体座谈,对项目后续进展与具体实施计划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与对接。至此,大学生音乐文化扶贫项目捐赠仪式活动圆满完成。临走前,孩子们依依不舍的脸庞与留恋的目光深深感动了扶贫团队的同学,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的初心和信念,相信他们会以一颗更加热忱的心去开展音乐文化扶贫项目,让孩子们用音乐点亮梦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