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 9月9日、10日,北京交通大学举办庆祝建校120周年大会,陈治亚书记受邀参加大会并在“2016全球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
陈治亚在以“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协同”为题的发言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也一直被世界一流大学视为学校发展战略的第一要务,作为坚持不懈的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根据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部署,确立了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三个一流”的建设发展目标,就是充分考虑了人才培养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谈到教育协同,他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要协同,要处理好教与育、网络与阅读等关系,积极培养世界公民。
他认为,“教”“育”要结合,不能分离,教主要是口传、身授,显声而有行;育不但可以通过口传身授,还可通过师表模范、道德操守、人格魅力等方式影响学生,达到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协调,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基础与应用等关系,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加强校校、校企、校所、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等多样合作,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聚集、转化为教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协同育人,形成全社会支持人才培养良好生态环境。他认为,网络的优点之一是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但要避免让年轻一代把时间沉迷网络,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博览群书。他认为,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世界公民”,即具备四个三分之二:有2/3以上的人类认同的品行,通晓2/3以上人类的语言,掌握服务2/3以上人类的知识技能,了解2/3以上人类的风俗习惯。他引用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话指出,未来一千年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科学,而是来自道德;道德决定我们是创造奇迹还是创造怪物,是让人类更加幸福还是毁灭人类。以德为先是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核,如果没有对人类发展的道德良知和底线,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据悉,“2016全球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主题为“助力‘一带一路’——大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是北京交通大学庆祝建校12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所高校及相关国家驻华大使馆的嘉宾参加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