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有情怀的“蜗牛”
——记陕西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佳导师杨刚教授
■记者 王格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嵌入式基础实践教程》的封面图案是一只与书名看起来格格不入的卡通蜗牛,它的原型是一位小女孩儿的涂鸦作品。“这只蜗牛原本是我女儿随手画的,北大出版社美术编辑给加了色彩。你看,书里面还有很多表情各异的小蜗牛。不管是北大的、清华的、还是电子社的书,只要看到这只蜗牛,就知道是我们团队的作品”,说到这里,杨刚的脸上洋溢着一位父亲特有的自豪的微笑。
杨刚曾分别在国内与德国攻读电路与系统、通信工程的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路设计研究所教授,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也是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家委员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健康工程分会、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专家委员会等多家学术机构的创始委员。杨刚负责的嵌入式创新实验室,提供开放性实验、开发平台,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的锻炼,提高专业素养,为研究生创新与软件设计大赛提供实践平台,为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多次获得微软创新杯竞赛国际大奖,全国一等奖,OpenHW开源硬件大赛全国一等奖等。
连在一起的电脑桌上五个显示屏呈环形摆放,左右手同时操作,熟练切换着屏幕内容的杨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位正在指挥卫星发射的指挥员,而休闲鞋、牛仔裤的朴素衣着配上小平头与柔和的眼眸,乍看又像是在学校里的一位普通青年研究生,沉静,儒雅。素净的办公室里,数百本嵌入式、物联网、移动通信方面的中英文专业书籍整齐陈列在书柜里。然而,更吸引我注意的是被称为“实验原型”的各类电子产品,看到我对这些产品充满了好奇,杨刚很大方地让我体验了几件,产品中各种不同的创新点让我不得不赞叹研发者的奇思妙想。
关注学生竞赛
要么有用,要么有趣
作为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唯一的最佳导师奖获得者,近年来,杨刚指导过很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团队。很多学生怀揣着对创新创业的一腔热血,却对如何确定参赛选题毫无头绪。“要么有用,要么有趣。”杨刚支的招只有如此简单的八个字。他解释道:“有用,别人会期待你去做;有趣,你自己会去做。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有用又有趣,这样外在的拉力和内在的驱动力就可以形成合力,更容易从大赛中脱颖而出。”“有趣”不难,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去寻找,而“有用”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要寻找“有用”的选题,就需要与应用紧密结合。“深入生活”是杨刚认为寻找应用点,并将之做得更为专业的最佳途径。不管是帮助残障群体的“高科技”,还是融入皮影、剪纸等传统文化的APP,杨刚都鼓励学生们到一线去体会,与残疾人、皮影艺人、剪纸艺人等深入交流,在了解他们切实需求、掌握文化深刻内涵之后,再与技术融合在一起,这样的作品才更具生命力,更有竞争力。
谈到近两年越发激烈的竞争,杨刚指出,很多高校的行业优势逐渐凸显,成为我们强有力的对手。农业的院校可以和农业相结合,交通、桥梁、建筑的院校可以和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相结合,石油、化工院校可以和中石油、中石化等行业领域内的企业合作,在众多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的高校面前,西电学生的优势在哪里?“电子信息技术就是我们的‘杀手锏’,技术的针尖一定要扎得深,要做到‘人无我有’并且优。”单纯的技术创新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大的难度,与应用点的结合是出创新成果较快的途径,但在行业优势明显的高校面前,我们对应用点的钻研程度自是略显浅薄,因此,杨刚一再强调,不管是有用或是有趣,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杨刚说,他并不鼓励学生纯粹为了比赛而比赛,这其实是毫无目的地浪费时间。谁的青春不迷茫?但在这样的迷茫中止步不前或是迷失方向,都是杨刚不愿看到的事情。他强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不同的比赛,这是为了通过不同比赛提出的不同要求发现问题、逐步打磨作品,要慢、要细致、要有耐心。”
创立嵌牛团队
Be good. Do right!
杨刚创立“嵌牛”的初衷只是想要带着学生们踏踏实实做技术,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从“嵌牛•学苑”到“嵌牛•乐居”,“嵌牛”团队从校园走向社会,用技术“硬壳”下包裹的“柔软”爱心去探索更多可能的领域。“Be good. Do right!”这不仅是“嵌牛”的核心价值观,更是杨刚的人生感悟。“做好人,做好事,就像中国哲学里面讲的‘敬天,爱人’”。
很多人都对杨刚的“嵌牛”好奇,首先感兴趣的就是“嵌牛”这个名字。“其实这是中英混合的,英文叫New Embedded,新的嵌入式的意思,他们就说换成中文要前后颠倒,类似外国人名儿的翻译似的,再加上谐音,所以就有了‘嵌牛’这个名字。”
“嵌牛•学苑”最初是一个对参加竞赛队伍进行相关课程培训的学苑式线上交互平台,100多门课程涵盖如何选题、如何组队、如何提升产品性能等软件、硬件的各个方面,学生以实名制登录学习平台,行业领域内的相关专业人员授课,很多还都是西电毕业的学生。杨刚说:“现在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对行业领域内的前沿信息都不了解,有的是因为根本不看,有的则是因为信息太多看不过来。”他对此表示忧心,嵌牛•学苑是他依靠协作的力量应对知识爆炸的产物,但又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信息汇聚点,说它是一个信息的加工平台似乎更为准确。
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由个人奋斗变团队协作,杨刚期望能看到学生切实的转变。“小时候吃的糖很甜,我们回想起来都会觉得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现在,我们能带给学生什么体验呢?”学生很重要的青春时光在学校度过,如何让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从容面对工作、结婚、房子等现实问题,是学校应该担负的职责。嵌牛•学苑或许只是一个极小范围内的尝试,但杨刚在尽其所能地让学生绽放青春活力、探索生命边界。“不犯错就是最大的错。要让学生在最有条件试错的时候拥有一种追赶理想、把握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他才会永远记得、珍惜他的大学时光”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浏览着陈列在实验室里的奖状、奖杯和作品,老师的辛勤培育和学生的踏实勤奋不言而明。实验室外的过道墙壁上挂着历届学生参赛及获奖情况,微软创新杯、研电赛、全志杯……各种大中赛事佳绩不断。切实的应用、技术的综合,三年的磨练使实验室的研究生在毕业时都能得到质的改变。
彰显教师本色
教育的本质是让社会变得更好
让被教育者以一个“时代者”的心态离开校园,这是杨刚认为教育应该做到的。“教育不仅是某个学校、机构、领导或老师的事儿,而是每个人的事儿,作为被教育者,就要变得更主动,要做自己的教育者。”
作为参赛学生团队的指导教师,杨刚很懂得团队协作的力量,也十分注重团队中的人员配比,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部分,就需要用团队的力量进行弥补。团队的互补性往往可以达到“1+1>2”的效果,或许我们对于个人的关注应该逐步转变为对团队的重视。
但是对每个人的发展来说,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竞赛都很激烈,除了技术过硬,美观度、可操作性、商业包装等也成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能更早地开展合作的、多学科融合的训练和实践,那他们就可能比别人更有觉悟和市场敏锐度。”杨刚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做技术开始,但一般不可能一辈子做技术,可能过个几年、十几年要走上管理岗位,到那个时候,抽象的、更高层面的引领团队才是更重要的素质,不是当了领导才具备这样的素质,而是你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当领导。”
对于时下有人提出的“STEAM”教育模式,杨刚表示认同,科学、技术、工程、艺术、逻辑,每个方面都是必须。学校是培养人才、肩负国家使命的地方,在国家创新转型升级的大任务下,西电作为一所有担当的高校,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反映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上,即是调动一切资源,将新的、跨学科的思想引进来,人才培养更要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
对学生而言,杨刚却有温馨提醒:“各方面条件都具备,并不意味着各方面都要拿第一。很多学生给自己设定诸多所谓的标准,有一项没拿第一就觉得自己很失败,甚至于最终怀着一个‘失败者’的心态走出校园,这是很危险的。”他说,有一句话让他感触颇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尊重自己、爱自己,也尊重别人、爱别人。”
爱心回馈社会
技术只是手段,爱心才是根本
对杨刚而言,近期让他高兴的事情或许就是物联网智能康复设备研发中心的成立。根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目前约有8500余万残疾人,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心便捷是杨刚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教师,或许无法做大事,但可以怀着大爱做“小事”,正如杨刚所说:“我能帮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能帮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家庭。”
其实,对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是杨刚的团队近几年集结各方面力量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国人对健康、老龄化的关注凸显出这一领域的庞大需求。“嵌牛•乐居”是他们团队打造并逐步推广、完善的健康服务系统,力图能为家居式医疗系统的广泛应用出一点力。通过嵌牛健康终端、健康监护配套设备、数据分析等环节,可实现血压、血氧测量,并完成物业报修、小区通知传达及水电费缴纳等事宜。
杨刚展示的智能手环看起来很是简洁,红色软硅胶的腕带,矩形圆角的黑色表盘,只有标识“SOS”的红色按钮和标识对话气泡的绿色按钮,戴在手上很轻,而且圆润的弧度也避免了与皮肤的磕碰。这个看似简单的手环却有诸多功能,“SOS”摁键可在紧急情况下直接拨打急救电话并精准定位,也可摁下绿色摁纽拨打绑定手机号码;通过与手环绑定的手机,就可测量心率及血压、查询活动轨迹等。杨刚介绍道:“这个手环可以在手机APP上建立家庭圈,实时查看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路线。对单独在家的老年人的安全及防止老人走失等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这个产品还在不断完善。”
在杨刚的心里,装的是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需要帮助的人群的需求,他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他心中的理想。“嵌牛”是他创建的一个平台,也是他自身的写照。“据说,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登顶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我们更像蜗牛,虽然慢,但踏踏实实、不曾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