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3年第9期(总第15期)
时间:2003-09-04 17:10:27来源:点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9月10日
  
  目 录
  
  战略举措 思想基础 精神动力………………………李忠杰(1)
  用一流的眼光紧盯机制和内涵发展……………………朱清时(7)
  高校办学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晏扬(10)
  从人才“高消费”现象看高校人才培养………………秦国民(12)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孙德彪(13)
  
  
  战略举措 思想基础 精神动力
  ——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李忠杰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首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促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全党的兴起,本报从今天起在一版陆续发表几位专家学者撰写的理论文章,就干部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以“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内容,着重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问题,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最近,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兴起新高潮作了全面部署。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对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了进一步动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个更加广泛深入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正在以蓬勃之势展开,这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
    十六大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提出要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总结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经验,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党的发展总是与党的指导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
    党要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80多年来,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无论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还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都对党的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
    按照党章的规定,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代会的决策在党内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党代会的每一个决策,尤其是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决策,都是按照党章的规定,经过一定的程序作出的,对全党都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一旦形成决定,全党都必须严肃、自觉地加以坚持和实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形成决定之后,它还有一个回到全党组织和党员中去的问题。指导思想要处于指导地位,指导思想要发挥指导作用。一支好箭,拿在手里,连声赞叹“好箭!好箭!”就是不射出去,这支箭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一捆好箭,虽锋利无比,却不分发到射手手里,射手无箭可射,技术再高明,也不会形成任何实际的战斗力。所以,好的思想一定要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掌握,并能够自觉地加以运用。这就有一个进行理论武装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武装,让全体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自觉地认同这个理论,掌握这个理论,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使这个理论成为全党指导性的认识,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理论才能发挥指导性的作用,这个指导思想的威力才能真正充分地发挥出来。
    从党的历史经验看,注重理论武装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每当确立了一个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之后,我们党都非常重视组织全党乃至全国的理论学习,曾经掀起了多次理论学习的高潮。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以后,我们党多次广泛地组织学习,使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以后,我们党采取有力措施,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邓小平理论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了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那些深刻、形象、简练、生动的名言警句,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在并将长期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指导思想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从全党的意志中来,又成为全党的意志;从人民群众中来,又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一系列的双向转化、交互运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的过程。在这种转化中,理论武装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抓好理论武装,才能使全党更好地掌握党的指导思想,保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统一;也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牢固地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新形势下的理论武装,最根本的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新形势下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通过这样的理论武装,不仅能进一步统一全党的认识,充分发挥指导思想对于全党的指导作用,而且能在全民族的范围内进一步汇聚人民的意愿,弘扬时代的精神,发挥理论的力量,巩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使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统领和指导全局工作的战略需要
    新世纪的世界是一盘大棋局,新世纪的中国也是一盘大棋局。怎样下好国际国内交错纵横的这盘大棋,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大考验。风云翻卷,激流奔腾,每一只棋子都可能有千钧之重,每一个举措都需要精心谋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科学的战略思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更是极为重要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从最现实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来说,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我们在新世纪的伟大事业,指导党和国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使我们牢牢掌握新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新的理论为什么会产生?归根结底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新的理论何以被运用?归根结底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纵览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所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壮丽宏伟,振奋党心民心。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不仅有可以预见的很多困难,还会有难以预料的种种风险。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国际、国内和党自身建设的三个重大课题;同时强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无论是完成新世纪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是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解决三个重大课题,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是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因此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首先就要认真地学习这个指针,熟练地掌握这个指针,正确地运用这个指针。为此,就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登高可望远,极目在远眺。要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从世界发展的大局看问题,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看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局看问题。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正是大局发展的需要,是为了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实际,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用以统领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所以,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这四个“关系”,突出说明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兴起新高潮,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党全国人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的战略要求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谓之“新”,不仅首先在于它的重要性以及新形势、新内容、新要求之“新”,同时在于它是在几年来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继续和深化,因而也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战略要求。
    自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党全国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活动。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作的划分,几年来的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都逐步深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几年来的学习,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成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成效非常显著。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党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还是不平衡的,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统一。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理论创新无止境,理论学习也无止境。根据十六大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要深化,宣传要深化,研究要深化,认识更要深化。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有助于把我们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把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高潮有新举措,新高潮更要有新要求。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一定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一个是“新的高度”,一个是“新的成效”,这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所提的要求。从“新的高度”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必须不断深化学习,而不能浅尝辄止。要通过兴起学习新高潮,更加全面地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牢固地掌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和熟练地运用这个理论,推动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
    从“新的成效”来说,江泽民同志在起草十六大报告过程中曾经指出:在“七一”讲话的基础上,对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作进一步论述。论述的重点不是再作多大的理论阐述,而是对如何贯彻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个要求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实践,贵在落实。所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能当作一种形式,关键是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使广大党员真正在思想上有所提高,使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切实得到改进,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学习,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坚持“两个务必”,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反对腐败,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新高潮不是对以往学习的简单重复,必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学习贯彻的水准,争取有更大的收获。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二是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三是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三个结合”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坚持这“三个结合”,新高潮就能有新的成效,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就能进一步深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就能有新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能有新的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用一流的眼光紧盯机制和内涵发展
  朱清时
  
   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因素很多。我认为用一流的眼光和水准,紧紧盯住建立好的机制,关注质量和内涵的发展,实行高层次办学,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一流大学需要一套好的机制和校风。我曾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巴尔的摩先生,加州理工学院是如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他说很简单,只有两句话:一是把世界一流的人请来;二是给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条件。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复杂,用不着成套的理论。但是我在考察中发现,有一个问题或许他没有意识到:美国大学的运转已经制度化了,形成了好的校风、传统和共同的理念。校长的权利很有限,学校实行教授治校,每个到加州理工学院工作的教授,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前景是什么。建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是学校的运转机制,有了这样的机制,无论校长是谁,学校都可以正常运转;
   而我国的大学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甚至相反。例如我校目前正在换届,几乎所有领导都强调,选好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大学关键中的关键。这符合中国国情,但与加州理工学院等美国的一流大学的作法不一样。领导班子一换,很多做法就会改变,教授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支持,因此,教授到学校来就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他知道现在的领导班子很爱才,会支持他,但不知道下届会怎样,一旦下届不支持,他的事业将会受到挫折。这几年我当校长想吸引优秀人才时,发现这正是最为他们所担心的。真正的优秀人才并不只重视待遇,超过一个阈值后待遇就不重要了。他们更重视学术生涯有没有制度保证,能不能保证只要干得好就能够得到支持,不管谁当校长都一样。我认为这是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吸引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
   正因为有好的运转机制,美国的大学校长不大负责具体事务。只抓两件大事:一是筹集赞助经费,二是说服优秀人才来学校工作。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校长告诉我,学者当校长不能清高,应多结交企业界朋友,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出经费。如这位校长曾想请日本从事发光二极管研究的专家——一位世界真正一流的人才到学校工作,但需要几百万美元起动费,而学校没有这个预算,政府也不能拨款,最后是企业界朋友帮了他。这位科学家到了圣巴巴拉分校后,有媒体说:“世界上发光二极管的研究中心转到了圣巴巴拉”。在美国,每个学校的校长都集中精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尽量筹钱,不能陷进日常事务中。
   我国要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重视从运转机制和学校文化开始。学校文化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改变整个风气,改为以教授为本,以人才为本,不是领导说了算。要有一套制度约束各级领导,使得不管谁当领导,学校都要按照同一个方向运转。这样可以避免选错领导带来的风险。历史已经证明,看清楚一个人很不容易,选准一个领导更不容易。我国有首古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讲的就是看清一个人要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建设好一个学校的机制和文化,比靠选好领导“人治”更重要。我希望有机会和能力建好科大的运行机制,使之制度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干部接受这种理念,要求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应自己说了算,而要认为自己是为第一线服务的。要改变学校文化和建立新的运转机制不是很容易,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第二,质量和内涵的发展是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大跨越,但这个跨越还没有完成,只是把左脚迈出去了,右脚必须跟上才能站稳。右脚就是质量和内涵。前半步的跨越比较容易,主要是规模、资金,包括学校的名称、学科种类等等。这个跨越是必要的,但质量和内涵必须紧跟上。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大学教学、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要的一点是理顺专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关系。我国的专业科研机构,包括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工业部门等,有几十万人的队伍。这些队伍自成体系,自招研究生,自授学位。但是国际上成功的做法是,专业科研机构不能招研究生,不给他们这个权利,否则他们就没有内在动力同大学合作,要逼着他们到大学去招研究生,这样他们的设施就能够充分使用,可以提高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的多元文化也有助于研究机构招的研究生的素质全面提高。而研究机构招研究生,专业面单一,也没有校园气氛和多元文化的气氛,不利于研究生素质提高。此外,专业研究人员适合讲专业课而不适合讲基础课,他们的兴趣高度集中在个人所喜爱和从事的领域。
  目前我国难以推进这项改革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深受传统文化——几千年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化的影响。而西方是商业文化,强调优势互补。自给自足和“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阻碍了我们科教界的发展。如果在今后五年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学扩招后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条件,至少是研究生的水平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这样做并不是把专业科研机构并人大学,只是需要和大学紧密结合。德国和法国的经验是,研究所独立运转、独立报成果和分配经费,但培养研究生必须与大学合作。研究所和大学有分工,研究所主要培养博土后人才,博士之前的学生需要大学多元文化的培养。大学与专业科研机构的关系理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就会大大提高,这不只是1+1=2,一定会是1十1>2。
  第三,必须下决心多层次、多种类办学。国际上的一流大学是多种多样的,有像哈佛那样的综合大学,也有规模很小的学院,如加州理工学院,只有六个系。一个学校不管什么类型,都有长处和弱点。人类已经认识到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而我们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重要性。不管什么层次的学校都希望成为大学,变成大学后都想能授博士学位。所有学校都采用一个模式,挤一个独木桥。而这个独木桥很窄,能授博士学位,需要巨额经费建设研究基地,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这只有少数学校能做到,而且国家也只需要少数这样的学校。国家需要的人才构成中,博士只占少数。各校都争上一流,第一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国家不需要所有学校都办成研究型大学,而需要大量学校能提高劳动者素质。我相信,过一段时间后我国的博士将会贬值,许多博士难找工作;而高级技工、熟练工人和技术员将稀缺,培养的渠道已越来越少。应该多办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那样的学校,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期两年,学费低廉。两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业,或者就业当工人和技术员。(《教育科研参考》2003年第14期)
  
  高校办学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晏扬
  
  今年,广东省将首次建立“三个适度挂钩”的高校运行管理机制,其中把就业率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三个适度挂钩”是指:将就业工作与高校的事业发展适度挂钩,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将作为高校扩大规模、增加经费等的重要参考指标;将就业工作与专业设置适度挂钩,对于那些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将就业工作与高校水平评估适度挂钩,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青年报》4月15日)
   显然,“三个适度挂钩”政策的出台,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然而笔者认为,对于这“三个适度挂钩”,还需要辩证地看待。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理解“适度”,以及各高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适度”。笔者甚为担心的是,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与其今后办学规模大小、办学经费多少挂钩时,当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其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评价时,一些高校会不会因此把眼睛盯在“就业率”这一项指标上,或者过分看重“就业率”而完全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
   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人才之外,还承担着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责任;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之外,还要站在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这些基础学科的毕业生,短时期内也许不受就业市场青睐,但是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对于保持各门学科的发展后劲也极为重要。像历史、考古、人类学、地理研究等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可能比较大,但是这些学科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所必需的。我们显然不能因为这些学科毕业生就业率低,就把这些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科淘汰掉。
   实际上,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于大学教育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它在促进教育与社会(市场)密切结合的同时,也会使得大学教育趋于工具化、功利化。这就要求各高校在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时,既要面向社会,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又要超脱于市场之上。对于应用学科,可以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招生规模和资金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于基础学科和长线专业,则不宜过分看重就业率,不能完全围绕着就业市场打转。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而人才培养和高校专业设置,则不宜、也不可能变化得过于频繁。换句话说,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速度永远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如果高校办学一味跟随市场,必将导致各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调整上的“一窝蜂”,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譬如,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曾一度供不应求,于是各高校竞相设置这方面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其结果是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很快就出现过剩,已经很难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理想的工作。再譬如,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曾一度很难就业,于是各高校纷纷削减招生数量,而现在数学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极受欢迎,甚至呈现“一才难求”之势。类似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人才培养领域屡见不鲜,这就是高校办学一味追逐市场所引发的后遗症,是功利化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中国青年报》 2003年4月18日)
  
  从人才“高消费”现象看高校人才培养
  徐志伟
  
   一段时期以来,人才招聘市场盛行的“高消费”风潮愈演愈烈。这种“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的“高消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导向。对此,社会各界评说不一。在用人单位看来,招聘高学历人才,不仅可以一次补上人才缺口,同时也为本单位未来的发展储备后劲,并且因支付不同层次学历者的报酬差别不大,故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划得来。而教育界内部以及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则普遍认为,人才结构合理的标准形式是“宝塔”型(即学历层次越高,需求量越少),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消费,必将导致人才结构呈现“倒宝塔”状态,其后果必然是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人才浪费,这不仅使人才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而且严重地导致了高投入、低回报。那么,对于人才“高消费”现象,人才中介机构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一位人才中心主任对笔者说:“这种现象既不正常又正常。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条规则,学历层次高者一般情况下智商高、后劲足,同样的工作岗位,招聘单位优先录用高学历者,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学校来说,怎样使自己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接轨,不至于使毕业生成为‘滞销产品’,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也许这位主任的看法更加客观一些。
   人才市场是教育改革的“晴雨表”。姑且不论人才“高消费”带给“高层次学历”求职者的苦恼以及这种人才需求“误导”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透过这一现象,却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从而引发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
   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通常讲高等本科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要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专科教育则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这些总体要求如何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中予以体现和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多方听取各界意见,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起点。目前高校这方面的工作尚有待于改进完善,否则“起点”不准,不免陷入人才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僵局。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从高教发展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经验看,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是高校实现其培养人才根本任务和取得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目前产学研结合涉及的学校和企业面还很小,结合的深度还比较浅,特别对教学工作支持力度还很小。为此,高校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背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为高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同的高校可以在层次、类型、科类专业方面办出特色,集中到一点,就是培养的人才具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水平,高校一旦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就能以其特色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形成办学特色,很重要的一点,高校要重视个性教育,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富有特色的人才无疑会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光明日报》2000年2月9日)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孙德彪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了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教育,要求培养各种专家的框架,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人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和创造能力差。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一是拓宽专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二是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四是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五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作者系北华大学副教授)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 政治学习辅导光盘目录
下一条:《学习参考》2003年第8期(总第14期)

《学习参考》2003年第9期(总第15期)
发布时间:2003-09-04 17:10:27来源:点击:我要评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9月10日
  
  目 录
  
  战略举措 思想基础 精神动力………………………李忠杰(1)
  用一流的眼光紧盯机制和内涵发展……………………朱清时(7)
  高校办学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晏扬(10)
  从人才“高消费”现象看高校人才培养………………秦国民(12)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孙德彪(13)
  
  
  战略举措 思想基础 精神动力
  ——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李忠杰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首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促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全党的兴起,本报从今天起在一版陆续发表几位专家学者撰写的理论文章,就干部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以“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内容,着重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问题,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最近,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兴起新高潮作了全面部署。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对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了进一步动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个更加广泛深入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正在以蓬勃之势展开,这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
    十六大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提出要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总结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经验,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党的发展总是与党的指导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
    党要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80多年来,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无论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还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都对党的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
    按照党章的规定,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代会的决策在党内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党代会的每一个决策,尤其是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决策,都是按照党章的规定,经过一定的程序作出的,对全党都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一旦形成决定,全党都必须严肃、自觉地加以坚持和实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形成决定之后,它还有一个回到全党组织和党员中去的问题。指导思想要处于指导地位,指导思想要发挥指导作用。一支好箭,拿在手里,连声赞叹“好箭!好箭!”就是不射出去,这支箭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一捆好箭,虽锋利无比,却不分发到射手手里,射手无箭可射,技术再高明,也不会形成任何实际的战斗力。所以,好的思想一定要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掌握,并能够自觉地加以运用。这就有一个进行理论武装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武装,让全体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自觉地认同这个理论,掌握这个理论,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使这个理论成为全党指导性的认识,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理论才能发挥指导性的作用,这个指导思想的威力才能真正充分地发挥出来。
    从党的历史经验看,注重理论武装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每当确立了一个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之后,我们党都非常重视组织全党乃至全国的理论学习,曾经掀起了多次理论学习的高潮。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以后,我们党多次广泛地组织学习,使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以后,我们党采取有力措施,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邓小平理论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了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那些深刻、形象、简练、生动的名言警句,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在并将长期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指导思想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从全党的意志中来,又成为全党的意志;从人民群众中来,又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一系列的双向转化、交互运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的过程。在这种转化中,理论武装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抓好理论武装,才能使全党更好地掌握党的指导思想,保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统一;也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牢固地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新形势下的理论武装,最根本的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新形势下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通过这样的理论武装,不仅能进一步统一全党的认识,充分发挥指导思想对于全党的指导作用,而且能在全民族的范围内进一步汇聚人民的意愿,弘扬时代的精神,发挥理论的力量,巩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使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统领和指导全局工作的战略需要
    新世纪的世界是一盘大棋局,新世纪的中国也是一盘大棋局。怎样下好国际国内交错纵横的这盘大棋,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大考验。风云翻卷,激流奔腾,每一只棋子都可能有千钧之重,每一个举措都需要精心谋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科学的战略思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更是极为重要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从最现实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来说,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我们在新世纪的伟大事业,指导党和国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使我们牢牢掌握新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新的理论为什么会产生?归根结底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新的理论何以被运用?归根结底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纵览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所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壮丽宏伟,振奋党心民心。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不仅有可以预见的很多困难,还会有难以预料的种种风险。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国际、国内和党自身建设的三个重大课题;同时强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无论是完成新世纪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是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解决三个重大课题,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是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因此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首先就要认真地学习这个指针,熟练地掌握这个指针,正确地运用这个指针。为此,就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登高可望远,极目在远眺。要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从世界发展的大局看问题,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看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局看问题。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正是大局发展的需要,是为了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实际,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用以统领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所以,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这四个“关系”,突出说明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兴起新高潮,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党全国人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的战略要求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谓之“新”,不仅首先在于它的重要性以及新形势、新内容、新要求之“新”,同时在于它是在几年来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继续和深化,因而也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战略要求。
    自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党全国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活动。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作的划分,几年来的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都逐步深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几年来的学习,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成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成效非常显著。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党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还是不平衡的,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统一。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理论创新无止境,理论学习也无止境。根据十六大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要深化,宣传要深化,研究要深化,认识更要深化。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有助于把我们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把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高潮有新举措,新高潮更要有新要求。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一定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一个是“新的高度”,一个是“新的成效”,这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所提的要求。从“新的高度”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必须不断深化学习,而不能浅尝辄止。要通过兴起学习新高潮,更加全面地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牢固地掌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和熟练地运用这个理论,推动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
    从“新的成效”来说,江泽民同志在起草十六大报告过程中曾经指出:在“七一”讲话的基础上,对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作进一步论述。论述的重点不是再作多大的理论阐述,而是对如何贯彻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个要求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实践,贵在落实。所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能当作一种形式,关键是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使广大党员真正在思想上有所提高,使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切实得到改进,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学习,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坚持“两个务必”,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反对腐败,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新高潮不是对以往学习的简单重复,必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学习贯彻的水准,争取有更大的收获。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二是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三是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三个结合”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坚持这“三个结合”,新高潮就能有新的成效,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就能进一步深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就能有新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能有新的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用一流的眼光紧盯机制和内涵发展
  朱清时
  
   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因素很多。我认为用一流的眼光和水准,紧紧盯住建立好的机制,关注质量和内涵的发展,实行高层次办学,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一流大学需要一套好的机制和校风。我曾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巴尔的摩先生,加州理工学院是如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他说很简单,只有两句话:一是把世界一流的人请来;二是给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条件。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复杂,用不着成套的理论。但是我在考察中发现,有一个问题或许他没有意识到:美国大学的运转已经制度化了,形成了好的校风、传统和共同的理念。校长的权利很有限,学校实行教授治校,每个到加州理工学院工作的教授,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前景是什么。建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是学校的运转机制,有了这样的机制,无论校长是谁,学校都可以正常运转;
   而我国的大学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甚至相反。例如我校目前正在换届,几乎所有领导都强调,选好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大学关键中的关键。这符合中国国情,但与加州理工学院等美国的一流大学的作法不一样。领导班子一换,很多做法就会改变,教授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支持,因此,教授到学校来就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他知道现在的领导班子很爱才,会支持他,但不知道下届会怎样,一旦下届不支持,他的事业将会受到挫折。这几年我当校长想吸引优秀人才时,发现这正是最为他们所担心的。真正的优秀人才并不只重视待遇,超过一个阈值后待遇就不重要了。他们更重视学术生涯有没有制度保证,能不能保证只要干得好就能够得到支持,不管谁当校长都一样。我认为这是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吸引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
   正因为有好的运转机制,美国的大学校长不大负责具体事务。只抓两件大事:一是筹集赞助经费,二是说服优秀人才来学校工作。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校长告诉我,学者当校长不能清高,应多结交企业界朋友,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出经费。如这位校长曾想请日本从事发光二极管研究的专家——一位世界真正一流的人才到学校工作,但需要几百万美元起动费,而学校没有这个预算,政府也不能拨款,最后是企业界朋友帮了他。这位科学家到了圣巴巴拉分校后,有媒体说:“世界上发光二极管的研究中心转到了圣巴巴拉”。在美国,每个学校的校长都集中精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尽量筹钱,不能陷进日常事务中。
   我国要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重视从运转机制和学校文化开始。学校文化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改变整个风气,改为以教授为本,以人才为本,不是领导说了算。要有一套制度约束各级领导,使得不管谁当领导,学校都要按照同一个方向运转。这样可以避免选错领导带来的风险。历史已经证明,看清楚一个人很不容易,选准一个领导更不容易。我国有首古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讲的就是看清一个人要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建设好一个学校的机制和文化,比靠选好领导“人治”更重要。我希望有机会和能力建好科大的运行机制,使之制度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干部接受这种理念,要求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应自己说了算,而要认为自己是为第一线服务的。要改变学校文化和建立新的运转机制不是很容易,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第二,质量和内涵的发展是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大跨越,但这个跨越还没有完成,只是把左脚迈出去了,右脚必须跟上才能站稳。右脚就是质量和内涵。前半步的跨越比较容易,主要是规模、资金,包括学校的名称、学科种类等等。这个跨越是必要的,但质量和内涵必须紧跟上。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大学教学、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要的一点是理顺专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关系。我国的专业科研机构,包括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工业部门等,有几十万人的队伍。这些队伍自成体系,自招研究生,自授学位。但是国际上成功的做法是,专业科研机构不能招研究生,不给他们这个权利,否则他们就没有内在动力同大学合作,要逼着他们到大学去招研究生,这样他们的设施就能够充分使用,可以提高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的多元文化也有助于研究机构招的研究生的素质全面提高。而研究机构招研究生,专业面单一,也没有校园气氛和多元文化的气氛,不利于研究生素质提高。此外,专业研究人员适合讲专业课而不适合讲基础课,他们的兴趣高度集中在个人所喜爱和从事的领域。
  目前我国难以推进这项改革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深受传统文化——几千年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化的影响。而西方是商业文化,强调优势互补。自给自足和“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阻碍了我们科教界的发展。如果在今后五年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学扩招后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条件,至少是研究生的水平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这样做并不是把专业科研机构并人大学,只是需要和大学紧密结合。德国和法国的经验是,研究所独立运转、独立报成果和分配经费,但培养研究生必须与大学合作。研究所和大学有分工,研究所主要培养博土后人才,博士之前的学生需要大学多元文化的培养。大学与专业科研机构的关系理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就会大大提高,这不只是1+1=2,一定会是1十1>2。
  第三,必须下决心多层次、多种类办学。国际上的一流大学是多种多样的,有像哈佛那样的综合大学,也有规模很小的学院,如加州理工学院,只有六个系。一个学校不管什么类型,都有长处和弱点。人类已经认识到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而我们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重要性。不管什么层次的学校都希望成为大学,变成大学后都想能授博士学位。所有学校都采用一个模式,挤一个独木桥。而这个独木桥很窄,能授博士学位,需要巨额经费建设研究基地,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这只有少数学校能做到,而且国家也只需要少数这样的学校。国家需要的人才构成中,博士只占少数。各校都争上一流,第一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国家不需要所有学校都办成研究型大学,而需要大量学校能提高劳动者素质。我相信,过一段时间后我国的博士将会贬值,许多博士难找工作;而高级技工、熟练工人和技术员将稀缺,培养的渠道已越来越少。应该多办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那样的学校,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期两年,学费低廉。两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业,或者就业当工人和技术员。(《教育科研参考》2003年第14期)
  
  高校办学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晏扬
  
  今年,广东省将首次建立“三个适度挂钩”的高校运行管理机制,其中把就业率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三个适度挂钩”是指:将就业工作与高校的事业发展适度挂钩,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将作为高校扩大规模、增加经费等的重要参考指标;将就业工作与专业设置适度挂钩,对于那些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将就业工作与高校水平评估适度挂钩,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青年报》4月15日)
   显然,“三个适度挂钩”政策的出台,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然而笔者认为,对于这“三个适度挂钩”,还需要辩证地看待。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理解“适度”,以及各高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适度”。笔者甚为担心的是,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与其今后办学规模大小、办学经费多少挂钩时,当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其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评价时,一些高校会不会因此把眼睛盯在“就业率”这一项指标上,或者过分看重“就业率”而完全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
   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人才之外,还承担着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责任;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之外,还要站在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这些基础学科的毕业生,短时期内也许不受就业市场青睐,但是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对于保持各门学科的发展后劲也极为重要。像历史、考古、人类学、地理研究等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可能比较大,但是这些学科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所必需的。我们显然不能因为这些学科毕业生就业率低,就把这些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科淘汰掉。
   实际上,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于大学教育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它在促进教育与社会(市场)密切结合的同时,也会使得大学教育趋于工具化、功利化。这就要求各高校在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时,既要面向社会,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又要超脱于市场之上。对于应用学科,可以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招生规模和资金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于基础学科和长线专业,则不宜过分看重就业率,不能完全围绕着就业市场打转。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而人才培养和高校专业设置,则不宜、也不可能变化得过于频繁。换句话说,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速度永远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如果高校办学一味跟随市场,必将导致各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调整上的“一窝蜂”,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譬如,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曾一度供不应求,于是各高校竞相设置这方面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其结果是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很快就出现过剩,已经很难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理想的工作。再譬如,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曾一度很难就业,于是各高校纷纷削减招生数量,而现在数学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极受欢迎,甚至呈现“一才难求”之势。类似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人才培养领域屡见不鲜,这就是高校办学一味追逐市场所引发的后遗症,是功利化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中国青年报》 2003年4月18日)
  
  从人才“高消费”现象看高校人才培养
  徐志伟
  
   一段时期以来,人才招聘市场盛行的“高消费”风潮愈演愈烈。这种“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的“高消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导向。对此,社会各界评说不一。在用人单位看来,招聘高学历人才,不仅可以一次补上人才缺口,同时也为本单位未来的发展储备后劲,并且因支付不同层次学历者的报酬差别不大,故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划得来。而教育界内部以及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则普遍认为,人才结构合理的标准形式是“宝塔”型(即学历层次越高,需求量越少),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消费,必将导致人才结构呈现“倒宝塔”状态,其后果必然是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人才浪费,这不仅使人才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而且严重地导致了高投入、低回报。那么,对于人才“高消费”现象,人才中介机构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一位人才中心主任对笔者说:“这种现象既不正常又正常。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条规则,学历层次高者一般情况下智商高、后劲足,同样的工作岗位,招聘单位优先录用高学历者,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学校来说,怎样使自己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接轨,不至于使毕业生成为‘滞销产品’,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也许这位主任的看法更加客观一些。
   人才市场是教育改革的“晴雨表”。姑且不论人才“高消费”带给“高层次学历”求职者的苦恼以及这种人才需求“误导”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透过这一现象,却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从而引发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
   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通常讲高等本科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要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专科教育则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这些总体要求如何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中予以体现和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多方听取各界意见,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起点。目前高校这方面的工作尚有待于改进完善,否则“起点”不准,不免陷入人才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僵局。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从高教发展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经验看,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是高校实现其培养人才根本任务和取得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目前产学研结合涉及的学校和企业面还很小,结合的深度还比较浅,特别对教学工作支持力度还很小。为此,高校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背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为高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同的高校可以在层次、类型、科类专业方面办出特色,集中到一点,就是培养的人才具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水平,高校一旦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就能以其特色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形成办学特色,很重要的一点,高校要重视个性教育,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富有特色的人才无疑会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光明日报》2000年2月9日)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孙德彪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了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教育,要求培养各种专家的框架,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人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和创造能力差。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一是拓宽专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二是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四是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五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作者系北华大学副教授)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