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3年第6期(总第12期)
时间:2003-09-04 17:06:56来源:点击:
2003年第6期
  (总第12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目 录
  
  n 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1)
  n 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舒扬 (2)
  n 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韩延明 (4)
  n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蒋树声(6)
  n 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王宗光(9)
  n 美国大学的本科课堂教学………………………………别敦荣(13)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为进一步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这是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教育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该计划包括六项计划、十项举措。
    这六项计划是:重大课题攻关计划;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学术精品奖励计划;文科教育改革计划;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十项举措包括: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继续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新人培养培训计划;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特聘教授岗位,增加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所占的比例,将高校文科教师列入“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奖励计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资料、基础研究资料库、应用研究数据库、“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以及外文原版图书期刊中心书库建设,重点支持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大刊工程;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专项基金。
    为了保证“繁荣计划”的顺利实施,《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领导和改进管理的具体措施,这包括: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和领导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工作;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发挥专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参谋咨询作用;适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合理配备高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等等。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周济在讲话中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部将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经费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逐年增加而相应增长。要努力营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氛围。
    在谈到如何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发展措施时,周济指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的党委和行政负责同志,要在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克服“重理轻文”的偏向。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切实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决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他指出,教育部已决定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各项子计划的经费需求,纳入正在积极组织研究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新的行动计划实施之前,决定先拿出一部分经费,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也应该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措施,并落到实处。周济表示,教育部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推出一系列有利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研究机构开放和研究人员流动;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审制度;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同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制定有关的管理文件。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介绍了《若干意见》起草的背景、《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以及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基本思考。他还希望新闻界更加关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宣传,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作出新贡献。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同志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教育部即将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将采取招投标的组织方式,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严格管理,铸造精品”的要求进行管理。项目研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并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联合研究;鼓励吸收高校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包括国外专家)参加课题组研究工作。目前,教育部正在征集重大攻关项目的选题,制定项目招投标管理试行办法,近期将在有关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来源: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2003年3月3日)
  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
   舒扬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可以说,大学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来构建它的人文精神。中国的大学在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分拆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后,如何重新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已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教育由四大柱支撑”的现代教育观念,它们是:学会认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也就是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各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最广泛的意义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集体工作的能力;学会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发展,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了人文教育,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使两个方面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强化人文教育。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强化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进行院系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具有理、工、文、医、管理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专业性大学;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关注人文学科及人文教育,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竞相辉映。
   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的营造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二要通过科技节、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剧社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创新大学教育管理体制。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大学是学者自我管理、以自由为基本价值的一种组织。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奠定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并成为世界各大学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学习自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但其维护学者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非学术力量的干预,从而保持学术的丰富性、多样性的基本精神是清晰和坚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现于两个方面,即界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和建立由大学的学术专家组成的组织实行学术自治。在当代中国,学校应由行政型管理向学术型管理过渡,建立“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大学的自由与活力,才能赋予大学追求真理、培植人文精神的条件。只有自由探索,才有科学创造;只有教学的自由,才能养成选择、责任、自主、应变、决策的能力,才能养成德性。
   大学的使命神圣而崇高,大学人文精神深邃而悠远,构建、张扬大学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为进步与发展而发出的声音。
  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
  ——创建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韩延明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近日,江泽民同志又为山东大学建校百年发表贺词:“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这对我国各级各类大学来说,实在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对于“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人们从科研、教学、管理各方面提出了诸多衡量标志,我认为,除此之外,“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还必须特别注重塑造大学精神和强化做人教育。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University的本意,便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而相互切磋与研究。如果一所大学没有独特的精神,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
    大学精神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之功能。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人们做过各种各样的概括,有人把“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作为“大学精神”;有人认为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于北大的精神和传统说过这样一段话,“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我认为,这是对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所应具有的大学精神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它将大学的特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精华相统一,为我国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人之为人的特质,因为人如果没有了精神追求,就难以成为一个健全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说,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于核云盖顶,而在于人的心灵的残缺、道德的堕落和人性的泯灭。大学,作为知识青年最集中的场所,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科技传播的圣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成功的教育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赋予人以应有的精神含量,应该能够丰富、提升、纯净学生的气质、人格和境界,成为一个教育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精神领地。但是,由于近年来大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大学精神在一些高校也黯然失色甚或悄然失落。因此,追寻大学精神,塑造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是激励和推进大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重铸和升华大学理念的需要。
    塑造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卓有成效地抓好“做人教育”。要抓好“做人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大学必须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德育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学科,是实施做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国家而言,“德者,国之基也”;就群体而言,“德者,民之信也”;就个人而言,“德者,才之帅也”。道德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离开了有道德的人,社会就没有合理的秩序。鉴于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又再次重申:“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新”等理念迅速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强劲的术语。但我们认为,大学承担着召唤心灵觉醒的重任。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从校园的陶冶中、从个人的感悟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之道。大学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对21世纪的大学而言,这个“指南针”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要求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人。高校学生、“法轮功”痴迷者陈果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惨剧警示我们,大学只有在为学生输送知识的同时,致力于人生信念、志趣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才能减少或遏止伦理道德失范、人际关系失衡等现象的发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是新世纪对高等院校的深切呼唤和必然要求,更是大学教育理想的具体体现。
    二、大学必须强化德育管理。大学德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万物之灵;它所从事的,是开拓与提升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在学校可谓人人有份、个个有责。学校应认真选拔德才兼备的富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德育管理岗位,优化队伍结构,改善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真正把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在实处,科学组织考评,量化德育绩效,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到师生中间解疑释难、明德晓理,把高校德育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之中。
    三、大学必须优化德育内容。一流大学所追求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基础宽、专业精、素质高、能力强、体魄健的“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大学作为提前进入网络时代的社区,学生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因此,21世纪的一流大学应走在信息革命和知识发展的前沿,充分运用网络这一载体广泛传播文明,抵御不良影响,以引导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运行;应加速知识的生产、传递与转化的一体化进程,并创造条件在促进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扮演主角;应有全球视野,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发挥桥梁作用。总之,一流大学应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走出“象牙之塔”,洞开校门、步入社会、服务大众、推进人类文明。
    我们之所以将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并称为创建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因为二者从本质上说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扎实的做人教育必将产生崇高的大学精神,而崇高的大学精神又支撑和推动着做人教育的深入。大学精神要依赖于做人教育而绵延,做人教育又借助于大学精神而深化。通过做人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进而通过学会做人充实和完善大学精神,是大学教育的宗旨。就此而言,“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根本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大写的人”。(作者: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副院长)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南京大学百年传统与校训
  校长 蒋树声
  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科学、人文之传统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所在,缺少了这些,大学就失去了灵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由于历史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如北大之自由民主,清华之厚德载物,南大之诚朴坚毅,这是在共性之外的特色与个性。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那个学校的校训,因为校训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凝炼和概括。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百年来,南京大学历经沧桑,校名屡经更迭,校址一再搬迁,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学校传统精神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在一代又一代南大人身上传承延续,发扬光大,且历久弥新。正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和校风,使南京大学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沃土,形成了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南大人诚恳朴实、坚毅自强的品格,使学校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能展现南大传统精神的是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校训和校风。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以“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南大历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质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南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南高师时江谦校长以“诚”为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以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将校风确立为“民族、民主、科学的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态度。”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校长提出“三育并举”和“四平衡”的办学方针,要求师生树立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兼顾文理、沟通中西,努力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学校的学风和校训,希望中大学子承担起兴民族的重任,埋头用功,不计名利,诚心向学,放开眼界,努力做出伟大事业。我认为,“诚朴雄伟”,四字立意高远,气势磅薄,对中央大学及其后来的南京大学的传统和校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京大学另一个重要源头是金陵大学,金大以“诚、真、勤、仁”为校训,与中央大学的传统和校风在本质上有神似之处,都把“诚”作为精神内核。
   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在南京大学继续得以发扬光大。1978年,刚刚复职的匡亚明校长针对“文革”中南大校风、学风遭到破坏的状况,果断整顿校风、学风,提出南京大学的校风、学风应该具有“强烈的政治空气、浓厚的学术空气、高度的文明空气、活泼的文娱体育空气”。1991年,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总结南大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曲钦岳校长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确定为南大校风,体现了学校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可见,南大历史上确定的校训校风,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锐意进取,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有用之材。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以后的南京大学一直没有确立自己的校训。
   去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南大传统和大学精神”的讨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讨论,或撰写文章,或参加座谈,抒发自己对南大传统、精神的理解和感受,许多人在讨论过程中建议学校在百年校庆之际能够确定南京大学新的校训。根据广大师生员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弘扬南大优良传统与校风,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前夕进行校训的征集工作。学校对这一工作极为重视,我提出了校训三条基本原则:一是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反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二是要能概括南大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具有南大特色和个性;三是征集工作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根据这三条原则,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学风和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二为一,作为今日南京大学校训,既彰显我校百年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今日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章,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诚朴”是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我校历史上大多数校训、校风中都有这两个字出现。“诚朴”是诚恳朴实的意思,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者,真也。为人诚朴,就是讲诚心诚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诚朴”强调高尚的人格,得势不霸道,不仗势欺人,失意不媚俗,不趋炎附势。“诚”是个人和社会一切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基础,如果个人与社会都不讲“诚”,那么任何道德与行为规范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信誉乃至整个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大学绝不只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应是教人诚实端正、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我校校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学问“诚朴”,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不把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和获取文凭的工具,诚心诚意,求真求实,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才实学,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雄伟”的意思主要是讲:一是为人、为学要有远大志向,立志“做得大事”,养浩然之气,要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一定要有大雄无畏、不惧困难、坚毅自强、开拓进取、敢于争先的精神和气概。这样,志存高远,才会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的远大抱负。一百年来,南京大学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这种不屈不挠,坚毅自强的传统精神。毫无疑问,南京大学在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发扬光大这种传统精神。
   如果说“诚朴雄伟”体现的是办学理念与目标,那么“励学敦行”强调的则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励”是勉励、激励的意思,“励学”就是勉励师生勤奋求学,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敦”有多重释义,这里的“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是实践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学一定要身体力行,远大抱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只有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
   简言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南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和更高追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我相信,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学校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对于激励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弘扬南大传统,增强南大人的荣誉感、使命感,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高水平大学,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王宗光
  一、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作为现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催生出一大批现代化大都市。然而,工业化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程序化的节奏、人们精神的空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等城市通病。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反思,形成共识: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现代工业,更需要有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当今世界上知名的城市,无一不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纽约等城市之所以著名,不仅依赖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更依赖这些城市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沉积下来的城市文化。巴黎成为历史文化的名城,罗马被誉为艺术的殿堂,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誉,纽约则被称为“数字”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已经成为这些著名城市的标志和名片。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正是基于对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的深刻理解。让生活更加美好,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更需要丰富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不仅需要衣食的富足、住行的便利,更需要人们心灵的安宁和精神世界的满足。城市文化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食粮,是人们赖以立身存命的精神归宿和家园。
   在城市的发展中,经济和文化是两大推动力。经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硬件保证,设施的完备、城市能级的提升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文化则是城市发展的软资源,文化所塑造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由此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了这些精神气,城市才有生气,才能灵动,才能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今天,在城市的发展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其重要的推动力。美国的波士顿、皮兹堡等先前衰落的中心城市通过发展城市文化,带动了城市新的繁荣。巴塞罗那通过与城市设计相联系的文化计划和举办城市文化节,推动城市再创辉煌。悉尼利用2000年奥运会,通过扩展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造新的画廊、博物馆和信息中心,推动城市品级攀上新的台阶。汉城乃至整个韩国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委员会在其文化战略研究报告中断言,“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报告指出“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未来的竞争中,信息与知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那些学会如何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经济连续十几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市民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当前,上海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一些地利的、物质的、外显的优势条件几乎被挖掘殆尽的时候,人的精神力量、城市文化潜力的发掘就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正是在这样一个当口,陈良宇同志提出了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课题,并毫不留情地指出:“上海的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提高与城市面貌的变化还不相适应。”上海要进一步发展,要成为世界级的大城市,要增强四大核心竞争力,实现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8000美元跨跃,必须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从眼睛只盯着土地、高楼、道路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转移到“三个文明一起抓”,通过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爆发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内在的坚实的精神支撑。申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提前把创造先进文化和塑造城市精神的课题摆到了全市人们面前。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站在国际高度和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将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作用
   大学的诞生始终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伴随,大学和城市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大学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文化中最亮丽的部分。大学文化是社会物质文化、人类精神文化深厚积淀的产物,它以其特有的超越性、超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超越、引领和辐射作用。
   首先,大学文化的超越性,决定了它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具有超越作用。
  大学所从事的活动,大部分是一种精神活动,无论是师生之间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活动,还是他们之间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和熏陶,都是一种学理性、价值性、意义性极强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比翼双飞,人类的精神得以驰骋激励,人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大学文化也就具有了超越世俗文化的特点。它来源于城市文化,又高于城市文化的一般形态,并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处于快速转型期的现代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精神方面的诉求便日益迫切,它需要超越羁绊,就要注意克服世俗文化的即时、感性、躁动、沉靡的倾向,大学文化的理性品格具有匡正时弊的作用,从而导引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大学文化的超前性决定了对城市文化具有引领作用。
  大学是社会、城市的思想库,是社会和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大学文化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为未来培养输送人才,还要为未来创造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打造新的精神和灵魂。大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团体意识和气质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文化的社会参与性空前加强。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新文化要素。正是这些人本的、超前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在一起,得以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精神的塑造。
   第三,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发挥辐射作用。
   开放性是所有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共同特征,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反观历史的过程中融于现实生活,不断吐故纳新,生机盎然。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大学文化不会只在自身的“场”里传递能量,它必然会将自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聚和创造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辐射到整个城市,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辐射。
   正因为大学文化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说,一个有着文化精神、文化品味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拥有诸多大学的城市。正如我们谈到北京、上海的城市精神,自然会想到北大清华和复旦交大的文化一样。城市哺育大学,大学引领城市,两者的关系如鱼如水,水乳交融。
   那么,大学文化为什么能够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首先,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从而也就成为社会文明和城市精神的源泉和宝库。大学里往往聚集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不仅掌握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大学文化的长期浸润中形成了独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方面,通过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著书立说等活动,充实和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和人文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和身体力行,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辐射到社会,在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弘扬光大,成为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
   其次,大学具有育人的功能。城市精神归根到底是城市中“人”的精神,城市精神的塑造最终归结到人的精神的塑造。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教育对于人们来说,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子们的学识水平,而且影响他们的人格品质、思想意识甚至一生的行为。大学通过育人的功能,塑造一代又一代具有独立人格、丰富心灵、敏感的创造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他们进入社会,自然会带着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烙印,开时代风气之先,树民族精神新貌。文化靠“人化”,一代一代新人的造就和传承,使城市文化生生不息,持续不断。
  三、以一流的大学文化引领和助推城市精神
   在交大百年历史上,交大文化一直和社会文化紧密互动。洋务派代表之一盛宣怀从“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观念出发,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为我国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变奠基铺路。唐文治担任校长期间,特别强调:“立国之要,以教育为命根,必学术日新,而国家乃有振兴之望。”黎照寰校长在1929年专门制定《学则》,规定本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交通建设专才为宗旨。学校创办之初即以自强、爱民、救国为旗帜,以求实务实的精神培养实业人才,高高树立了“实业救国”的旗帜;建国初期,又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大规模工业建设, 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以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入21世纪,交大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新的人才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创新和实践能力俱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培养目标不断贴近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日趋紧密。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迁,交大在文化上形成了许多积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团结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三个社会公认的特点:(1)坚持传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2)放眼世界,不断吸取和融入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3)与时俱进,以社会和时代需求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建校一百多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出类拔萃、引领社会风骚的人才。交大文化和交大人对社会发展、对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已载入史册。
  结合上海市新一轮发展,交大要以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心、城市文化的整合中心、城市文化的传播中心三个定位,整合交大历史文化、人力智力、教育培训等资源,积极为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构筑城市精神助推的立体式平台。
   (1)建设开放式校园,辐射先进文化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交大每年都举办300多场院士讲座、名师论坛、文化论坛等各类重要学术讲座和报告,并正在筹办“交大与上海世博”系列学术报告和“文治讲坛”,这些讲座和报告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市民开放的力度。交大还拥有“五卅”纪念柱、史穆烈士墓、董浩云船舶历史博物馆、交大百年里程碑等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条街;交大校史博物馆已被确定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及交大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研究所、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等科研基地都将向社会开放,融合成为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网络化平台,让社会共享高校先进文化资源。学校已与新浪网合作,精选集成、录制编辑了部分学术报告,在新浪网上推出了“交大讲坛”专题。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让社会共享高校先进文化资源。在“交大论坛”专栏上,将每天有学术新闻,每周有学术视频报告,每月有学术互动沙龙推出;学校目前和文化有关的院系网站、学生网站共有十多个,这些先进文化资源将通过网络平台予以辐射和传播。
   (3)借助平面、影视媒体,形成对城市精神的动力源。学校正筹划编写《交大百名教授谈大学文化》;并正在考虑筹办一个开放性的文化杂志,广邀文化大家撰稿,使之成为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渗透的一个阵地。学校还将抓住上海电视部门改革的机会,在影视媒体上有所作为:以高清晰电视为技术支撑,成立高清晰电视中介;结合媒体设计学院新成立的美国电影文化研究中心,从影视媒体上介入,加大对城市精神塑造的参与力度。
   第二,为构建学习型城市做贡献。交大将向社会有选择、有重点地开放公共教育资源。上海交大图书馆目前已与上海市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已向社会专业人士和部分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开放。在交大校园里,每天晚上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来学习听课。学校正在考虑面向社会培养中高级英语口译、会展、旅游、金融与管理等专门人才,为城市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储备人才。
   第三,加大对社会文化、城市精神的相关研究。重点建设一批包括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等在内的文化研究基地或中心,在文化研究上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学校已投入力量,重点研究交大的历史文化及交大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学校将积极承接上海的一些决策咨询项目;在国际化办学中,也将注意和国外高校联合,加强城市文化的横向比较研究。
  美国大学的本科课堂教学
  别敦荣
  尽管美国的网络很发达,尽管有规模很大的虚拟大学,尽管各大学都十分重视远距离教育,但是,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美国大学本课课堂教学很有特点:
   l、教室“灵活机动”。
   本科教学的教室有大有小,大的如学术报告厅,可容上百人;小的如同会议室,仅够十来人听讲;但多数教室是中型的,可容20到30人上课。教室的设备也有所不同。学术报告厅一般是固定的桌椅,阶梯式,有的呈半圆形。有的房子并不是不规则的,但也
  被装修成扇面报告厅。报告厅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配备了多媒体设施、投影仪等。中小型教室有的放置了条桌和椅子,有的是拐手椅。这些桌、椅都是可以移动的,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灵活组合。这些教室里有的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安装了闭路电视,但都有投影仪。黑板是各类教室必不可少的,有的还放置了白板,有的教室里两面墙上都装上了黑板,上课的时候教师在两面黑板上板书,既可节约擦黑板的时间,又可在黑板上保留必要的教学内容,还可通过调整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美国大学的教学班规模通常都不大,除有的学术报告规模较大外,一般课堂的规模在20到30人。如果有更多学生选修某一门课程,就可能分班上课。所以,有的教师一学期可能承担一门课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不过,这并不是很重的教学任务。美国大学教师每周的教学时数一般要求至少6课时,所以,一名教师通常都要承担两门课或每周6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有的资深讲座教授科研课题较多,研究任务很重,每学期也必须至少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桌椅是灵活的,所以课堂也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来讲,教师们比较喜欢圆桌会议的形式,即使是在配备拐手椅的教室,教师也较多地让学生呈弧形坐在自己的周围。这样能够方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也便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如果安排分组讨论或小组工作,学生们就顺势移动桌椅,在教室的各个方位形成不同的组合,开展小组工作。
   2、课堂生动活泼,但井然有序。
   据调查,美国大学83%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尽管如此,讲授法并不是教师们使用的唯一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讲,在一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会穿插使用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验等教学方法。就教学技术而言,在使用传统的板书、幻灯、投影等技术设施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开始为教师们所普遍采用。在第一堂课上,教师都要将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以方便师生通过E—mail进行交流。有的教师不仅通过Powerpoint Presentation向学生授课,而且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不过,现在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一门课程的全部课堂教学的教师还只是极少数。一些大学正通过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更新网络设施、开展新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和典型经验示范等方式支持和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技术。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大致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和回顾上一次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本次课学习内容介绍、要点讲解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信息等。在讲授结束后,教师通常都要安排讨论或小组工作等活动。小组工作可能是居讲授法之后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通常将一个教学班分为三到四个小组,课堂上组织小组工作时,可以是按这三、四个小组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分组。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提出问题供小组讨论,或布置案例由小组研究,或由小组汇报前此课布置的课外小组工作的结果。这时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解答老师、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看法和相关经验,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的参与通常都非常积极,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参与较少的,外国留学生一般发言不多。
   不论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提问已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一景,教师也十分欢迎学生提问,哪怕是在讲授中,教师也会不时地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教师并不在意自己的讲授为学生提问打断,相反,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到学生清楚、满意为止。正因为课堂上有较多的师生问答交流,所以,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
   每一次课结束前,教师都要针对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正是这种承上启下的安排,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有备”而来,师生都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交流
  解决各种问题,使教学富有成效。
   3、教师考学生,学生评教师,各尽其责。
   考试仍然是美国大学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不仅有例行的期中、期末考试,而且有的课程还举行月考,有的即使不举行月考,教师也会布置一些需要上交的作业,且这些作业的好坏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绩。考试的方式有当堂闭卷考试,开卷课后答题或撰写课程论文等,在课程考试中采用口试的较为少见。学生一门课的最终成绩往往由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几部分构成。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期中、期末考试情况,教师都要将评阅意见及时告诉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由于美国大学在一些主要宗教节日和政治性节日都停课放假,有的课程遇上节日就要停课,所以,各门课程的期中考试时间有先有后,但期末考试时间则是统一的,通常利用一学期的最后一周的课时进行课程考试。采用当堂闭卷考试的,当堂答题,当堂交卷;开卷课后答题或撰写课程论文的,往往在一周前公布题目或要求,最后一次课时交卷。学生对考试成绩非常重视,因为各门课程成绩综合后的优劣,将决定学生能否评优,能否享受某些特殊的待遇。
   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除了考试以外,就是课程教学评价,由全体修课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课程教学评价一般在最后一次课的前一周上课时进行,教师在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也就是完成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后,留下5到10分钟,发给学生统一印制的课程教学评价表,由学生填写。评价表既有选项题,也有表述填充题,但都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填写。波士顿学院的课程教学评价是这样进行的:教师将评价表发给学生之前,要选出一位学生志愿者,他(或她)负责将学生填好的评价表收集起来装袋并封好后,直接交给系主任办公室。教师发完评价表和填表铅笔后,即离开教室,学生独立填写评价表,互不讨论,互不交流,学生志愿者收齐评价表后,即装袋密封,然后连同填表铅笔一并交给系主任办公室。波士顿学院的课程教学评价表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回答,主要问题是该教师的长处是什么,该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第二部分是选项题,主要选项内容是该教师可以评为哪一等级(优秀、很好、好、可以接受或差),该教师能定期接待学生来访吗(是或否),一般而言,该教师有否缺课现象(有或无),在学校教学手册和注册资料中关于该课程内容与方法的介绍是否清晰(是或否);第三部分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14个问题,如课程组织是否良好,教师是否清楚明白地解释资料,作业是否对学习很有帮助,教师对教学是否负责,教师对课程内容是否充满热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敏感,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心学生,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是否公平,等等;第四部分也是选项题,包括8个问题,分五种程度,学生选其一。主要问题有:每次上课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是必要的吗,这门课有助于你获取实际信息吗,这门课有助于你掌握有关原理和概念吗,这门课有助于你获得学术技能吗,这门课有助于你获得实用技能吗,这门课有助于你的人格发展吗,教师在课外是否提供帮助,与其他相同学分和学时的课程相比,这门课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等;第五部分是留给教师提问的。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补充回答,学生可以在这部分所留空间予以回答;如果没有,则不必填写。(本文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学习参考》2003年第7期(总第13期)
下一条:《学习参考》2003年第5期(总第11期)

《学习参考》2003年第6期(总第12期)
发布时间:2003-09-04 17:06:56来源:点击:我要评论:
2003年第6期
  (总第12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目 录
  
  n 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1)
  n 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舒扬 (2)
  n 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韩延明 (4)
  n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蒋树声(6)
  n 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王宗光(9)
  n 美国大学的本科课堂教学………………………………别敦荣(13)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为进一步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这是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教育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该计划包括六项计划、十项举措。
    这六项计划是:重大课题攻关计划;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学术精品奖励计划;文科教育改革计划;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十项举措包括: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继续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新人培养培训计划;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特聘教授岗位,增加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所占的比例,将高校文科教师列入“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奖励计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资料、基础研究资料库、应用研究数据库、“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以及外文原版图书期刊中心书库建设,重点支持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大刊工程;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专项基金。
    为了保证“繁荣计划”的顺利实施,《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领导和改进管理的具体措施,这包括: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和领导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工作;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发挥专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参谋咨询作用;适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合理配备高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等等。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周济在讲话中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部将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经费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逐年增加而相应增长。要努力营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氛围。
    在谈到如何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发展措施时,周济指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的党委和行政负责同志,要在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克服“重理轻文”的偏向。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切实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决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他指出,教育部已决定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各项子计划的经费需求,纳入正在积极组织研究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新的行动计划实施之前,决定先拿出一部分经费,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也应该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措施,并落到实处。周济表示,教育部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推出一系列有利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研究机构开放和研究人员流动;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审制度;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同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制定有关的管理文件。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介绍了《若干意见》起草的背景、《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以及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基本思考。他还希望新闻界更加关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宣传,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作出新贡献。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同志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教育部即将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将采取招投标的组织方式,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严格管理,铸造精品”的要求进行管理。项目研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并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联合研究;鼓励吸收高校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包括国外专家)参加课题组研究工作。目前,教育部正在征集重大攻关项目的选题,制定项目招投标管理试行办法,近期将在有关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来源: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2003年3月3日)
  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
   舒扬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可以说,大学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来构建它的人文精神。中国的大学在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分拆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后,如何重新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已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教育由四大柱支撑”的现代教育观念,它们是:学会认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也就是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各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最广泛的意义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集体工作的能力;学会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发展,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了人文教育,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使两个方面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强化人文教育。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强化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进行院系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具有理、工、文、医、管理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专业性大学;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关注人文学科及人文教育,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竞相辉映。
   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的营造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二要通过科技节、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剧社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创新大学教育管理体制。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大学是学者自我管理、以自由为基本价值的一种组织。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奠定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并成为世界各大学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学习自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但其维护学者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非学术力量的干预,从而保持学术的丰富性、多样性的基本精神是清晰和坚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现于两个方面,即界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和建立由大学的学术专家组成的组织实行学术自治。在当代中国,学校应由行政型管理向学术型管理过渡,建立“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大学的自由与活力,才能赋予大学追求真理、培植人文精神的条件。只有自由探索,才有科学创造;只有教学的自由,才能养成选择、责任、自主、应变、决策的能力,才能养成德性。
   大学的使命神圣而崇高,大学人文精神深邃而悠远,构建、张扬大学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为进步与发展而发出的声音。
  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
  ——创建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韩延明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近日,江泽民同志又为山东大学建校百年发表贺词:“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这对我国各级各类大学来说,实在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对于“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人们从科研、教学、管理各方面提出了诸多衡量标志,我认为,除此之外,“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还必须特别注重塑造大学精神和强化做人教育。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University的本意,便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而相互切磋与研究。如果一所大学没有独特的精神,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
    大学精神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之功能。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人们做过各种各样的概括,有人把“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作为“大学精神”;有人认为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于北大的精神和传统说过这样一段话,“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我认为,这是对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所应具有的大学精神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它将大学的特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精华相统一,为我国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人之为人的特质,因为人如果没有了精神追求,就难以成为一个健全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说,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于核云盖顶,而在于人的心灵的残缺、道德的堕落和人性的泯灭。大学,作为知识青年最集中的场所,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科技传播的圣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成功的教育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赋予人以应有的精神含量,应该能够丰富、提升、纯净学生的气质、人格和境界,成为一个教育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精神领地。但是,由于近年来大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大学精神在一些高校也黯然失色甚或悄然失落。因此,追寻大学精神,塑造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是激励和推进大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重铸和升华大学理念的需要。
    塑造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卓有成效地抓好“做人教育”。要抓好“做人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大学必须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德育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学科,是实施做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国家而言,“德者,国之基也”;就群体而言,“德者,民之信也”;就个人而言,“德者,才之帅也”。道德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离开了有道德的人,社会就没有合理的秩序。鉴于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又再次重申:“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新”等理念迅速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强劲的术语。但我们认为,大学承担着召唤心灵觉醒的重任。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从校园的陶冶中、从个人的感悟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之道。大学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对21世纪的大学而言,这个“指南针”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要求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人。高校学生、“法轮功”痴迷者陈果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惨剧警示我们,大学只有在为学生输送知识的同时,致力于人生信念、志趣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才能减少或遏止伦理道德失范、人际关系失衡等现象的发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是新世纪对高等院校的深切呼唤和必然要求,更是大学教育理想的具体体现。
    二、大学必须强化德育管理。大学德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万物之灵;它所从事的,是开拓与提升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在学校可谓人人有份、个个有责。学校应认真选拔德才兼备的富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德育管理岗位,优化队伍结构,改善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真正把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在实处,科学组织考评,量化德育绩效,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到师生中间解疑释难、明德晓理,把高校德育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之中。
    三、大学必须优化德育内容。一流大学所追求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基础宽、专业精、素质高、能力强、体魄健的“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大学作为提前进入网络时代的社区,学生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因此,21世纪的一流大学应走在信息革命和知识发展的前沿,充分运用网络这一载体广泛传播文明,抵御不良影响,以引导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运行;应加速知识的生产、传递与转化的一体化进程,并创造条件在促进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扮演主角;应有全球视野,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发挥桥梁作用。总之,一流大学应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走出“象牙之塔”,洞开校门、步入社会、服务大众、推进人类文明。
    我们之所以将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并称为创建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因为二者从本质上说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扎实的做人教育必将产生崇高的大学精神,而崇高的大学精神又支撑和推动着做人教育的深入。大学精神要依赖于做人教育而绵延,做人教育又借助于大学精神而深化。通过做人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进而通过学会做人充实和完善大学精神,是大学教育的宗旨。就此而言,“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根本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大写的人”。(作者: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副院长)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南京大学百年传统与校训
  校长 蒋树声
  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科学、人文之传统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所在,缺少了这些,大学就失去了灵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由于历史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如北大之自由民主,清华之厚德载物,南大之诚朴坚毅,这是在共性之外的特色与个性。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那个学校的校训,因为校训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凝炼和概括。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百年来,南京大学历经沧桑,校名屡经更迭,校址一再搬迁,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学校传统精神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在一代又一代南大人身上传承延续,发扬光大,且历久弥新。正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和校风,使南京大学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沃土,形成了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南大人诚恳朴实、坚毅自强的品格,使学校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能展现南大传统精神的是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校训和校风。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以“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南大历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质朴传统的基础,生动体现了南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南高师时江谦校长以“诚”为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以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将校风确立为“民族、民主、科学的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态度。”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校长提出“三育并举”和“四平衡”的办学方针,要求师生树立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兼顾文理、沟通中西,努力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学校的学风和校训,希望中大学子承担起兴民族的重任,埋头用功,不计名利,诚心向学,放开眼界,努力做出伟大事业。我认为,“诚朴雄伟”,四字立意高远,气势磅薄,对中央大学及其后来的南京大学的传统和校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京大学另一个重要源头是金陵大学,金大以“诚、真、勤、仁”为校训,与中央大学的传统和校风在本质上有神似之处,都把“诚”作为精神内核。
   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在南京大学继续得以发扬光大。1978年,刚刚复职的匡亚明校长针对“文革”中南大校风、学风遭到破坏的状况,果断整顿校风、学风,提出南京大学的校风、学风应该具有“强烈的政治空气、浓厚的学术空气、高度的文明空气、活泼的文娱体育空气”。1991年,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总结南大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曲钦岳校长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确定为南大校风,体现了学校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可见,南大历史上确定的校训校风,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锐意进取,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有用之材。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以后的南京大学一直没有确立自己的校训。
   去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南大传统和大学精神”的讨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讨论,或撰写文章,或参加座谈,抒发自己对南大传统、精神的理解和感受,许多人在讨论过程中建议学校在百年校庆之际能够确定南京大学新的校训。根据广大师生员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弘扬南大优良传统与校风,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前夕进行校训的征集工作。学校对这一工作极为重视,我提出了校训三条基本原则:一是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要反映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二是要能概括南大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具有南大特色和个性;三是征集工作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根据这三条原则,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决定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作为南京大学新的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学风和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二为一,作为今日南京大学校训,既彰显我校百年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今日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章,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诚朴”是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我校历史上大多数校训、校风中都有这两个字出现。“诚朴”是诚恳朴实的意思,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者,真也。为人诚朴,就是讲诚心诚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诚朴”强调高尚的人格,得势不霸道,不仗势欺人,失意不媚俗,不趋炎附势。“诚”是个人和社会一切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基础,如果个人与社会都不讲“诚”,那么任何道德与行为规范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信誉乃至整个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大学绝不只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应是教人诚实端正、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我校校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学问“诚朴”,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不把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和获取文凭的工具,诚心诚意,求真求实,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才实学,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雄伟”的意思主要是讲:一是为人、为学要有远大志向,立志“做得大事”,养浩然之气,要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一定要有大雄无畏、不惧困难、坚毅自强、开拓进取、敢于争先的精神和气概。这样,志存高远,才会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的远大抱负。一百年来,南京大学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这种不屈不挠,坚毅自强的传统精神。毫无疑问,南京大学在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发扬光大这种传统精神。
   如果说“诚朴雄伟”体现的是办学理念与目标,那么“励学敦行”强调的则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励”是勉励、激励的意思,“励学”就是勉励师生勤奋求学,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敦”有多重释义,这里的“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是实践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学一定要身体力行,远大抱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只有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
   简言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南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和更高追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我相信,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学校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对于激励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弘扬南大传统,增强南大人的荣誉感、使命感,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高水平大学,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王宗光
  一、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作为现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催生出一大批现代化大都市。然而,工业化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程序化的节奏、人们精神的空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等城市通病。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反思,形成共识: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现代工业,更需要有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当今世界上知名的城市,无一不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纽约等城市之所以著名,不仅依赖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更依赖这些城市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沉积下来的城市文化。巴黎成为历史文化的名城,罗马被誉为艺术的殿堂,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誉,纽约则被称为“数字”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已经成为这些著名城市的标志和名片。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正是基于对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的深刻理解。让生活更加美好,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更需要丰富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不仅需要衣食的富足、住行的便利,更需要人们心灵的安宁和精神世界的满足。城市文化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食粮,是人们赖以立身存命的精神归宿和家园。
   在城市的发展中,经济和文化是两大推动力。经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硬件保证,设施的完备、城市能级的提升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文化则是城市发展的软资源,文化所塑造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由此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了这些精神气,城市才有生气,才能灵动,才能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今天,在城市的发展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其重要的推动力。美国的波士顿、皮兹堡等先前衰落的中心城市通过发展城市文化,带动了城市新的繁荣。巴塞罗那通过与城市设计相联系的文化计划和举办城市文化节,推动城市再创辉煌。悉尼利用2000年奥运会,通过扩展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造新的画廊、博物馆和信息中心,推动城市品级攀上新的台阶。汉城乃至整个韩国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委员会在其文化战略研究报告中断言,“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报告指出“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未来的竞争中,信息与知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那些学会如何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经济连续十几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市民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当前,上海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一些地利的、物质的、外显的优势条件几乎被挖掘殆尽的时候,人的精神力量、城市文化潜力的发掘就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正是在这样一个当口,陈良宇同志提出了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课题,并毫不留情地指出:“上海的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提高与城市面貌的变化还不相适应。”上海要进一步发展,要成为世界级的大城市,要增强四大核心竞争力,实现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8000美元跨跃,必须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从眼睛只盯着土地、高楼、道路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转移到“三个文明一起抓”,通过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爆发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内在的坚实的精神支撑。申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提前把创造先进文化和塑造城市精神的课题摆到了全市人们面前。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站在国际高度和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将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作用
   大学的诞生始终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伴随,大学和城市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大学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文化中最亮丽的部分。大学文化是社会物质文化、人类精神文化深厚积淀的产物,它以其特有的超越性、超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超越、引领和辐射作用。
   首先,大学文化的超越性,决定了它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具有超越作用。
  大学所从事的活动,大部分是一种精神活动,无论是师生之间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活动,还是他们之间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和熏陶,都是一种学理性、价值性、意义性极强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比翼双飞,人类的精神得以驰骋激励,人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大学文化也就具有了超越世俗文化的特点。它来源于城市文化,又高于城市文化的一般形态,并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处于快速转型期的现代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精神方面的诉求便日益迫切,它需要超越羁绊,就要注意克服世俗文化的即时、感性、躁动、沉靡的倾向,大学文化的理性品格具有匡正时弊的作用,从而导引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大学文化的超前性决定了对城市文化具有引领作用。
  大学是社会、城市的思想库,是社会和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大学文化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为未来培养输送人才,还要为未来创造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打造新的精神和灵魂。大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团体意识和气质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文化的社会参与性空前加强。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新文化要素。正是这些人本的、超前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在一起,得以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精神的塑造。
   第三,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发挥辐射作用。
   开放性是所有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共同特征,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反观历史的过程中融于现实生活,不断吐故纳新,生机盎然。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大学文化不会只在自身的“场”里传递能量,它必然会将自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聚和创造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辐射到整个城市,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辐射。
   正因为大学文化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说,一个有着文化精神、文化品味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拥有诸多大学的城市。正如我们谈到北京、上海的城市精神,自然会想到北大清华和复旦交大的文化一样。城市哺育大学,大学引领城市,两者的关系如鱼如水,水乳交融。
   那么,大学文化为什么能够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首先,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从而也就成为社会文明和城市精神的源泉和宝库。大学里往往聚集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不仅掌握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大学文化的长期浸润中形成了独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方面,通过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著书立说等活动,充实和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和人文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和身体力行,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辐射到社会,在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弘扬光大,成为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
   其次,大学具有育人的功能。城市精神归根到底是城市中“人”的精神,城市精神的塑造最终归结到人的精神的塑造。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教育对于人们来说,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子们的学识水平,而且影响他们的人格品质、思想意识甚至一生的行为。大学通过育人的功能,塑造一代又一代具有独立人格、丰富心灵、敏感的创造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他们进入社会,自然会带着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烙印,开时代风气之先,树民族精神新貌。文化靠“人化”,一代一代新人的造就和传承,使城市文化生生不息,持续不断。
  三、以一流的大学文化引领和助推城市精神
   在交大百年历史上,交大文化一直和社会文化紧密互动。洋务派代表之一盛宣怀从“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观念出发,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为我国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变奠基铺路。唐文治担任校长期间,特别强调:“立国之要,以教育为命根,必学术日新,而国家乃有振兴之望。”黎照寰校长在1929年专门制定《学则》,规定本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交通建设专才为宗旨。学校创办之初即以自强、爱民、救国为旗帜,以求实务实的精神培养实业人才,高高树立了“实业救国”的旗帜;建国初期,又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大规模工业建设, 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以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入21世纪,交大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新的人才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创新和实践能力俱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培养目标不断贴近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日趋紧密。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迁,交大在文化上形成了许多积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团结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三个社会公认的特点:(1)坚持传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2)放眼世界,不断吸取和融入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3)与时俱进,以社会和时代需求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建校一百多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出类拔萃、引领社会风骚的人才。交大文化和交大人对社会发展、对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已载入史册。
  结合上海市新一轮发展,交大要以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心、城市文化的整合中心、城市文化的传播中心三个定位,整合交大历史文化、人力智力、教育培训等资源,积极为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构筑城市精神助推的立体式平台。
   (1)建设开放式校园,辐射先进文化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交大每年都举办300多场院士讲座、名师论坛、文化论坛等各类重要学术讲座和报告,并正在筹办“交大与上海世博”系列学术报告和“文治讲坛”,这些讲座和报告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市民开放的力度。交大还拥有“五卅”纪念柱、史穆烈士墓、董浩云船舶历史博物馆、交大百年里程碑等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条街;交大校史博物馆已被确定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及交大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研究所、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等科研基地都将向社会开放,融合成为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网络化平台,让社会共享高校先进文化资源。学校已与新浪网合作,精选集成、录制编辑了部分学术报告,在新浪网上推出了“交大讲坛”专题。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让社会共享高校先进文化资源。在“交大论坛”专栏上,将每天有学术新闻,每周有学术视频报告,每月有学术互动沙龙推出;学校目前和文化有关的院系网站、学生网站共有十多个,这些先进文化资源将通过网络平台予以辐射和传播。
   (3)借助平面、影视媒体,形成对城市精神的动力源。学校正筹划编写《交大百名教授谈大学文化》;并正在考虑筹办一个开放性的文化杂志,广邀文化大家撰稿,使之成为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渗透的一个阵地。学校还将抓住上海电视部门改革的机会,在影视媒体上有所作为:以高清晰电视为技术支撑,成立高清晰电视中介;结合媒体设计学院新成立的美国电影文化研究中心,从影视媒体上介入,加大对城市精神塑造的参与力度。
   第二,为构建学习型城市做贡献。交大将向社会有选择、有重点地开放公共教育资源。上海交大图书馆目前已与上海市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已向社会专业人士和部分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开放。在交大校园里,每天晚上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来学习听课。学校正在考虑面向社会培养中高级英语口译、会展、旅游、金融与管理等专门人才,为城市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储备人才。
   第三,加大对社会文化、城市精神的相关研究。重点建设一批包括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等在内的文化研究基地或中心,在文化研究上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学校已投入力量,重点研究交大的历史文化及交大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学校将积极承接上海的一些决策咨询项目;在国际化办学中,也将注意和国外高校联合,加强城市文化的横向比较研究。
  美国大学的本科课堂教学
  别敦荣
  尽管美国的网络很发达,尽管有规模很大的虚拟大学,尽管各大学都十分重视远距离教育,但是,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美国大学本课课堂教学很有特点:
   l、教室“灵活机动”。
   本科教学的教室有大有小,大的如学术报告厅,可容上百人;小的如同会议室,仅够十来人听讲;但多数教室是中型的,可容20到30人上课。教室的设备也有所不同。学术报告厅一般是固定的桌椅,阶梯式,有的呈半圆形。有的房子并不是不规则的,但也
  被装修成扇面报告厅。报告厅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配备了多媒体设施、投影仪等。中小型教室有的放置了条桌和椅子,有的是拐手椅。这些桌、椅都是可以移动的,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灵活组合。这些教室里有的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安装了闭路电视,但都有投影仪。黑板是各类教室必不可少的,有的还放置了白板,有的教室里两面墙上都装上了黑板,上课的时候教师在两面黑板上板书,既可节约擦黑板的时间,又可在黑板上保留必要的教学内容,还可通过调整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美国大学的教学班规模通常都不大,除有的学术报告规模较大外,一般课堂的规模在20到30人。如果有更多学生选修某一门课程,就可能分班上课。所以,有的教师一学期可能承担一门课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不过,这并不是很重的教学任务。美国大学教师每周的教学时数一般要求至少6课时,所以,一名教师通常都要承担两门课或每周6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有的资深讲座教授科研课题较多,研究任务很重,每学期也必须至少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桌椅是灵活的,所以课堂也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来讲,教师们比较喜欢圆桌会议的形式,即使是在配备拐手椅的教室,教师也较多地让学生呈弧形坐在自己的周围。这样能够方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也便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如果安排分组讨论或小组工作,学生们就顺势移动桌椅,在教室的各个方位形成不同的组合,开展小组工作。
   2、课堂生动活泼,但井然有序。
   据调查,美国大学83%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尽管如此,讲授法并不是教师们使用的唯一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讲,在一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会穿插使用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验等教学方法。就教学技术而言,在使用传统的板书、幻灯、投影等技术设施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开始为教师们所普遍采用。在第一堂课上,教师都要将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以方便师生通过E—mail进行交流。有的教师不仅通过Powerpoint Presentation向学生授课,而且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不过,现在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一门课程的全部课堂教学的教师还只是极少数。一些大学正通过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更新网络设施、开展新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和典型经验示范等方式支持和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技术。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大致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和回顾上一次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本次课学习内容介绍、要点讲解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信息等。在讲授结束后,教师通常都要安排讨论或小组工作等活动。小组工作可能是居讲授法之后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通常将一个教学班分为三到四个小组,课堂上组织小组工作时,可以是按这三、四个小组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分组。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提出问题供小组讨论,或布置案例由小组研究,或由小组汇报前此课布置的课外小组工作的结果。这时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解答老师、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看法和相关经验,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的参与通常都非常积极,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参与较少的,外国留学生一般发言不多。
   不论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提问已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一景,教师也十分欢迎学生提问,哪怕是在讲授中,教师也会不时地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教师并不在意自己的讲授为学生提问打断,相反,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到学生清楚、满意为止。正因为课堂上有较多的师生问答交流,所以,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
   每一次课结束前,教师都要针对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正是这种承上启下的安排,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有备”而来,师生都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交流
  解决各种问题,使教学富有成效。
   3、教师考学生,学生评教师,各尽其责。
   考试仍然是美国大学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不仅有例行的期中、期末考试,而且有的课程还举行月考,有的即使不举行月考,教师也会布置一些需要上交的作业,且这些作业的好坏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绩。考试的方式有当堂闭卷考试,开卷课后答题或撰写课程论文等,在课程考试中采用口试的较为少见。学生一门课的最终成绩往往由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几部分构成。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期中、期末考试情况,教师都要将评阅意见及时告诉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由于美国大学在一些主要宗教节日和政治性节日都停课放假,有的课程遇上节日就要停课,所以,各门课程的期中考试时间有先有后,但期末考试时间则是统一的,通常利用一学期的最后一周的课时进行课程考试。采用当堂闭卷考试的,当堂答题,当堂交卷;开卷课后答题或撰写课程论文的,往往在一周前公布题目或要求,最后一次课时交卷。学生对考试成绩非常重视,因为各门课程成绩综合后的优劣,将决定学生能否评优,能否享受某些特殊的待遇。
   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除了考试以外,就是课程教学评价,由全体修课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课程教学评价一般在最后一次课的前一周上课时进行,教师在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也就是完成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后,留下5到10分钟,发给学生统一印制的课程教学评价表,由学生填写。评价表既有选项题,也有表述填充题,但都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填写。波士顿学院的课程教学评价是这样进行的:教师将评价表发给学生之前,要选出一位学生志愿者,他(或她)负责将学生填好的评价表收集起来装袋并封好后,直接交给系主任办公室。教师发完评价表和填表铅笔后,即离开教室,学生独立填写评价表,互不讨论,互不交流,学生志愿者收齐评价表后,即装袋密封,然后连同填表铅笔一并交给系主任办公室。波士顿学院的课程教学评价表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回答,主要问题是该教师的长处是什么,该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第二部分是选项题,主要选项内容是该教师可以评为哪一等级(优秀、很好、好、可以接受或差),该教师能定期接待学生来访吗(是或否),一般而言,该教师有否缺课现象(有或无),在学校教学手册和注册资料中关于该课程内容与方法的介绍是否清晰(是或否);第三部分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14个问题,如课程组织是否良好,教师是否清楚明白地解释资料,作业是否对学习很有帮助,教师对教学是否负责,教师对课程内容是否充满热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敏感,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心学生,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是否公平,等等;第四部分也是选项题,包括8个问题,分五种程度,学生选其一。主要问题有:每次上课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是必要的吗,这门课有助于你获取实际信息吗,这门课有助于你掌握有关原理和概念吗,这门课有助于你获得学术技能吗,这门课有助于你获得实用技能吗,这门课有助于你的人格发展吗,教师在课外是否提供帮助,与其他相同学分和学时的课程相比,这门课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等;第五部分是留给教师提问的。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补充回答,学生可以在这部分所留空间予以回答;如果没有,则不必填写。(本文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