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宣讲是一门讲道理的艺术,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理论武装群众、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本版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当前,进一步提升理论宣讲效果,切实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实践孕育形成了伟大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在宣讲中,只有讲清楚理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所回答的时代课题,才能使听众深入理解理论的“所以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中,只有着力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清楚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使听众增强理论自信,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全面与深入相结合
全面吃透精神实质是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的前提。作为宣讲者,要原原本本读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逐字逐句理解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要善用《〈决定〉辅导读本》《〈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等权威辅导材料,深化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要在悟原理上下功夫,深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理解《决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目标任务、重大战略举措,准确把握《决定》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为做好宣传宣讲打牢理论基础。同时,要在精深上下功夫。《决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领域、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每一个领域和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没有在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是很难讲深讲透的。而我们的宣讲人员往往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某个方面的工作人员,在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要立足自身的工作领域,对相关改革举措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才能使理论政策宣讲更加深入。要做到统筹谋划,组建好覆盖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理论宣讲团,分专题分领域深入开展宣讲,才能保证理论宣讲的深入性。例如,陕西省精选了不同领域的30多位专家围绕28个专题精心准备和深入解读。
此外,《决定》中的改革举措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党员领导干部是政策制定和推动政策执行的骨干力量,让党员领导干部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开展宣讲,有助于推进政策深入人心。把专家团队和党员领导干部团队结合起来,专家讲理论,党员领导干部讲政策,更能做到讲深讲透,入心入行。
坚持分众化与大众化相结合
要将人民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把各方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就必须坚持分众化与大众化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社会大众能够听得懂、说得清、记得牢、用得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使之由封闭而至开放、精英而至大众、和寡而至和众。
第一,要针对不同宣讲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分众化的宣讲方案。党员干部、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军人、自由职业者,群体不同,关注的内容就有所不同,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就有差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充分的调研准备,宣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宣讲前要针对听众做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听众关注什么,想了解什么,困惑在哪里,针对听众的需求和思想困惑制定好宣讲方案,从听众最关心最困惑最期盼的方向入手,提供丰富的宣讲“菜单”、开展“菜单式”宣讲与“定制式”宣讲,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切实提升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匹配度。例如,碑林区打造基层理论宣讲“分众课堂”,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宣讲“菜单”,让群众按需点单,实现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第二,要用贴近群众的语言开展宣讲。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专业的术语转化为平实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尤其是到村镇、社区基层一线,要会用方言、“土语”讲理论、说政策,老百姓才能听得懂。“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要把理论政策具象化、形象化,把深奥的理论、宏大的政策转化为典型案例、生动故事、具体实践,群众才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要做好本土化表达,善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引导群众,使大道理更具感染力。此外,还要适应互联网传播和表达方式,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在线上进行宣讲,进一步拉近网民与理论的距离。总之,只有用老百姓愿听爱听的话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要用群众喜欢的方式开展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通过理论宣讲的不断实践,各地开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新方式,例如,在空间上,走出报告厅,把宣传宣讲的场所搬到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场馆广场、工地车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等,让理论走进生活、走近群众身边;再如将传统的“你讲我听”单向输出,优化为座谈、讨论、问答、角色扮演等互动参与的方式,让群众沉浸式参与理论学习;也可以采取融合式宣讲模式,如西安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中采用“理论+志愿服务”“理论+非遗传承”“理论+文艺演出”等融合方式,让群众在享受体验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政策的温度。
(作者季庆阳,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来源:西安日报2024年12月16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