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化雨润桃李,培根铸魂育新人。3月18日对于思政教师而言是一个铭记于心的历史时刻。五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如何“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大变局中向新出发,在新学期开启新征程、开出新气象、谋划新思路、展现新作为、共绘新愿景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课堂是思政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师将“思想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的主阵地。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如此复杂的当下,守好主阵地、深入主战场、打好主动仗,关系着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拥有“大智慧”,进而呈现一堂有立场、有观点、有情怀、有远见、有新意、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透、讲活思政课的内生动力。需要教师在课前精磨细研手中的教学利器——教案。
为师当若水,天道自酬勤。撰写教案时要秉持五大思维:第一,战略思维。毛泽东指出,“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备课时教师要对教材的全部内容有宏观的把控能力,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整体上把握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内在关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收放自如,掌控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和课堂把控能力。第二,历史思维。历史思维能力要求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原理课”是思政课的基础课程,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和中国历史中的世界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将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会贯通,而且还要紧跟时代话语,灵活运用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精准甄别网络话语,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做到入心入脑入行。第三,辩证思维。教师在选择各章节重要知识点的引入案例或突破口时,要有辩证思维能力。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科背景和知识预期,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作出选择。所选择的引入案例或突破口要有足够的知识包容性和内容的可阐释度,能够将学生代入课程内容中,和老师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知识在共生共创中产生和拓展。第四,创新思维。“原理课”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新闻学、文学、东方学等诸多领域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内容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在学时安排、教学步骤、教学组织、课后作业、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已有的思政课知识内容成为后边要展开内容的支撑和依托,解决教学的关联性、体系性和实效性问题,牢牢把握教学的主控权。第五,底线思维。在每节课课后,教师需要及时而有选择地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及时在教案的教学总结部分展开教学反思和总结,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做好充分而周详的准备,要保证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有机会、有能力、有期待、有收获,提高师生共创知识的深度、广度、力度、厚度。
思政课不是“物质意义下的职业”,而是培根铸魂的“志业”,书写灵魂没有草稿纸,所以,思政课教师务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理性自觉,“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找准政治站位,紧握手中利器,守好主阵地、深入主战场、打好主动仗,做到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作者侯晓丽 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