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研途先锋】张曦:研究生摄影师 双身份完美演绎
时间:2015-12-21 14:15:44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点击:

前言: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研途先锋——向优秀同学学习”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西电研究生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研究生行有示范、追有目标。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卢毅,联系电话:88202308,邮箱:luyi@xidian.edu.cn

张曦:研究生与摄影师,双重身份的完美演绎

卢毅 特约记者 金潇

 

“我们团队研究的项目是手写维吾尔语和藏语识别技术,目标是建立自然书写的联机手写维吾尔语字识别系统。并在此识别系统上,开发基于Android系统智能终端的维吾尔语和藏语手写输入法。”张曦向记者详细的介绍着团队科研项目--少数民族语言手写识别输入法。为实现项目的应用与推广,他和实验室小伙伴组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获国家一等奖、省级特等奖,在张家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并获得10万元项目基金。

看似一副标准的工科男思维表象下,他却有着另一面文艺情怀。背着相机行走在学校间,记录西电的每一缕阳光微风、每一次阴晴雨雪。学生期间,张曦担任学校“小光小影”社长,兼顾西电新闻网学生摄影,举办个人主题摄影展,制作明信片寄送校友等。

在学术科研与课余爱好两者之间,合理安排均衡发展,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浓墨重彩的印记。本期的“研途先锋”走进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三年级的张曦,让我们一起探究他双重身份的完美演绎。

【人物故事】

“维语和藏语手写识别输入法”项目获第十四届国家挑战杯一等奖

身着格子衬衣的张曦,略带文艺气息。高高的个子,深邃的眉眼,谈吐间透露着本质的理性思维。

“我的研究生方向是藏语识别,主要包括字符识别、字符分割和单词识别。我们团队研究的项目是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文字识别领域,提出手写维吾尔语字符识别中的多部件自适应融合算法。”张曦补充道:“其创新点是提出了基于手写与按键相结合的新型输入法,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填补了维吾尔语和藏语手写识别领域产品的空白。”

2015年5月,手写识别输入法项目获得第十届西安高新“挑战杯”特等奖,同年11月,第十四届国家“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殊荣。谈起团队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张曦说:“维语和藏语是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其手写体文字的形变非常复杂,使用者有近千万,但维语与藏语的识别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他有些感概地说:“藏语文献是我国除汉语之外,历史最悠久、文献最丰富的语言文化遗产。我们想要做到的,更多是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历史,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过目前这项研究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还在申报中,项目也需要后期美工和推广宣传。”

【行者无疆】

开办个人主题摄影展《西电24节气》

“常常因为不会拍照,美景都留在了回忆里。”张曦笑着说:“美学大师罗素不是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从大二加入西电小光小影开始,我便跟着当时的掌门人杨晓光往返于新老校区拍照。拍过许多照片,也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浏览曾经拍过的照片,才发现自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学习。”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记录6年之间西电的春夏秋冬,拍摄6年间的欢声笑语。”《西电24节气》是张曦做的第一个主题摄影,他很感谢校党委宣传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让他一直坚持拍摄,成功举办个人影展。“粗略的算下,我来到西电差不多6年的时间。看着属于校园的一张张照片,在春光明媚中,清风扶柳别具一格;在秋风萧瑟中,梧桐叶落风情独特。选定农历节气,定格西电,我想用照片记录属于西电的每一个地方。”除了这个主题摄影,张曦还拍过其他的,比如《当西电遇上世界名画》,是用PS抠图将世界名画与西电标志性建筑融合。“摄影之美不止于照片之美,美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内心之美源自于爱。这也是我作为学子,体现对校园之爱吧!”

【他人眼中】

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兴趣上始终如一

实验室的小伙伴,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研三的郎潇说起张曦,笑称他为实验室的“扛把子”。郎潇说:“大家都是实验室的一员,我主要研究维语的文字识别,张曦主要负责藏语。他学识丰富,在学习科研上秉承着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对朋友十分热心且乐于助人,所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都会找他。”

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研三的郝绪祥说:“研发维语、藏语手写输入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字符部件库、采集手写体字符样本。”他说:“为了这个科研项目,张曦和团队成员拜访过西藏民族学院、请教过新疆大学的教授。在200余名维吾尔族和藏族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海量的采集工作。”

张曦的直系学弟,研二的白磊讲起他的学长,略有惬意地说:“我和张曦是在小光小影社团里认识的,学长不仅学习优异,在摄影上也是有真知灼见。我们一起去拍过汉城湖、城墙等,跟着他学到很多摄影技巧。”

【导师评价】

博学多识,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在导师卢朝阳教授的眼中,张曦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等生。“研究维语、藏语手写输入法,这是他作为学生的本职,能因此获得国家奖项,我替他感到高兴。同时,他还能利用课余时间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学校开办摄影展、将西电与世界名画结合、制作明信片寄送校友等,不遗余力的宣传母校,充分展示他的反哺之情。”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梁玮老师谈起张曦,连连夸奖地说:“在我们老师眼中,张曦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对学术工作精益求精,在课下丰富精神世界。为人诚恳,热情大方,并且博学多识,是同学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他这样说】

我并不一定是千里马,但我感谢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伯乐们  

“清楚记得我的导师,卢朝阳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摄影和科研一样,需要一个正确的课题或主题,坚持下去,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建成为一个里程碑一样的图像库。’不管是课题选择还是主题摄影,卢老师的言行令我的思路豁然开阔。”

“所以,在科研项目上我有明确清晰的方向,寻找少数民族学生、拜访造诣极深的教授、建立数据库、研发手写输入法等,都是顺着线索逐步进行。在课余摄影中,我不再漫无目的取材,而是有针对有主题的记录。”

言语中,张曦无不透露着曾经对他言传身教的老师们、共同进退的朋友们一种深刻的感激之情。“可能我不一定是一匹千里马,但我遇见到老师能够指导我、支持我、欣赏我,对我而言,他们就像智者一样,给予我宝贵的人生意见。”

张曦作品:

西电二十四节气图

当西电遇上世界名画

青春励志微电影《寄给266号的梦想

往期链接:

胡鸿运:要做红木家具界的京东阿里

徐 航:创新创业路上用坚持点亮梦想

王 群:“学霸路由器”方便宿舍上网

上一条:【西电学者】李雁妮:汇聚点滴坚毅 突破经典难题
下一条:老校长梁昌洪夫妻:自弱冠到古稀 幸福是相伴相依

【研途先锋】张曦:研究生摄影师 双身份完美演绎
发布时间:2015-12-21 14:15:44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点击:我要评论:

前言: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研途先锋——向优秀同学学习”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西电研究生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研究生行有示范、追有目标。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卢毅,联系电话:88202308,邮箱:luyi@xidian.edu.cn

张曦:研究生与摄影师,双重身份的完美演绎

卢毅 特约记者 金潇

 

“我们团队研究的项目是手写维吾尔语和藏语识别技术,目标是建立自然书写的联机手写维吾尔语字识别系统。并在此识别系统上,开发基于Android系统智能终端的维吾尔语和藏语手写输入法。”张曦向记者详细的介绍着团队科研项目--少数民族语言手写识别输入法。为实现项目的应用与推广,他和实验室小伙伴组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获国家一等奖、省级特等奖,在张家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并获得10万元项目基金。

看似一副标准的工科男思维表象下,他却有着另一面文艺情怀。背着相机行走在学校间,记录西电的每一缕阳光微风、每一次阴晴雨雪。学生期间,张曦担任学校“小光小影”社长,兼顾西电新闻网学生摄影,举办个人主题摄影展,制作明信片寄送校友等。

在学术科研与课余爱好两者之间,合理安排均衡发展,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浓墨重彩的印记。本期的“研途先锋”走进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三年级的张曦,让我们一起探究他双重身份的完美演绎。

【人物故事】

“维语和藏语手写识别输入法”项目获第十四届国家挑战杯一等奖

身着格子衬衣的张曦,略带文艺气息。高高的个子,深邃的眉眼,谈吐间透露着本质的理性思维。

“我的研究生方向是藏语识别,主要包括字符识别、字符分割和单词识别。我们团队研究的项目是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文字识别领域,提出手写维吾尔语字符识别中的多部件自适应融合算法。”张曦补充道:“其创新点是提出了基于手写与按键相结合的新型输入法,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填补了维吾尔语和藏语手写识别领域产品的空白。”

2015年5月,手写识别输入法项目获得第十届西安高新“挑战杯”特等奖,同年11月,第十四届国家“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殊荣。谈起团队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张曦说:“维语和藏语是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其手写体文字的形变非常复杂,使用者有近千万,但维语与藏语的识别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他有些感概地说:“藏语文献是我国除汉语之外,历史最悠久、文献最丰富的语言文化遗产。我们想要做到的,更多是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历史,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过目前这项研究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还在申报中,项目也需要后期美工和推广宣传。”

【行者无疆】

开办个人主题摄影展《西电24节气》

“常常因为不会拍照,美景都留在了回忆里。”张曦笑着说:“美学大师罗素不是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从大二加入西电小光小影开始,我便跟着当时的掌门人杨晓光往返于新老校区拍照。拍过许多照片,也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浏览曾经拍过的照片,才发现自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学习。”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记录6年之间西电的春夏秋冬,拍摄6年间的欢声笑语。”《西电24节气》是张曦做的第一个主题摄影,他很感谢校党委宣传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让他一直坚持拍摄,成功举办个人影展。“粗略的算下,我来到西电差不多6年的时间。看着属于校园的一张张照片,在春光明媚中,清风扶柳别具一格;在秋风萧瑟中,梧桐叶落风情独特。选定农历节气,定格西电,我想用照片记录属于西电的每一个地方。”除了这个主题摄影,张曦还拍过其他的,比如《当西电遇上世界名画》,是用PS抠图将世界名画与西电标志性建筑融合。“摄影之美不止于照片之美,美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内心之美源自于爱。这也是我作为学子,体现对校园之爱吧!”

【他人眼中】

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兴趣上始终如一

实验室的小伙伴,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研三的郎潇说起张曦,笑称他为实验室的“扛把子”。郎潇说:“大家都是实验室的一员,我主要研究维语的文字识别,张曦主要负责藏语。他学识丰富,在学习科研上秉承着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对朋友十分热心且乐于助人,所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都会找他。”

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研三的郝绪祥说:“研发维语、藏语手写输入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字符部件库、采集手写体字符样本。”他说:“为了这个科研项目,张曦和团队成员拜访过西藏民族学院、请教过新疆大学的教授。在200余名维吾尔族和藏族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海量的采集工作。”

张曦的直系学弟,研二的白磊讲起他的学长,略有惬意地说:“我和张曦是在小光小影社团里认识的,学长不仅学习优异,在摄影上也是有真知灼见。我们一起去拍过汉城湖、城墙等,跟着他学到很多摄影技巧。”

【导师评价】

博学多识,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在导师卢朝阳教授的眼中,张曦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等生。“研究维语、藏语手写输入法,这是他作为学生的本职,能因此获得国家奖项,我替他感到高兴。同时,他还能利用课余时间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学校开办摄影展、将西电与世界名画结合、制作明信片寄送校友等,不遗余力的宣传母校,充分展示他的反哺之情。”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梁玮老师谈起张曦,连连夸奖地说:“在我们老师眼中,张曦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对学术工作精益求精,在课下丰富精神世界。为人诚恳,热情大方,并且博学多识,是同学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他这样说】

我并不一定是千里马,但我感谢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伯乐们  

“清楚记得我的导师,卢朝阳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摄影和科研一样,需要一个正确的课题或主题,坚持下去,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建成为一个里程碑一样的图像库。’不管是课题选择还是主题摄影,卢老师的言行令我的思路豁然开阔。”

“所以,在科研项目上我有明确清晰的方向,寻找少数民族学生、拜访造诣极深的教授、建立数据库、研发手写输入法等,都是顺着线索逐步进行。在课余摄影中,我不再漫无目的取材,而是有针对有主题的记录。”

言语中,张曦无不透露着曾经对他言传身教的老师们、共同进退的朋友们一种深刻的感激之情。“可能我不一定是一匹千里马,但我遇见到老师能够指导我、支持我、欣赏我,对我而言,他们就像智者一样,给予我宝贵的人生意见。”

张曦作品:

西电二十四节气图

当西电遇上世界名画

青春励志微电影《寄给266号的梦想

往期链接:

胡鸿运:要做红木家具界的京东阿里

徐 航:创新创业路上用坚持点亮梦想

王 群:“学霸路由器”方便宿舍上网

责任编辑:付一枫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