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楠楠
站上讲台,他可以侃侃而谈,而当面对镜头时,他也会略显局促。2001年第一次参观西电校园,便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二十多年的时光,“西电情结”早已深深印入他的心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子工程学院教师——张伟涛的西电故事。
“逸夫图书馆”开启的人生新篇章
“当时作为即将高考的学生,高中组织我们参观西电校园。”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走进校园的场景,张伟涛还觉得历历在目。“当时的北校区还没有太多新建筑,唯一只有一栋逸夫图书馆是新楼。我常常在电视听到逸夫图书馆,我以为全国只有一座逸夫图书馆,就在西电。于是果断报考了西电!”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张伟涛开启了他在西电的人生新篇章。
张伟涛在电子工程学院用九年时间完成了本科与硕博连读,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如果说入学西电是因为逸夫图书馆,那么让张伟涛选择留下来的是他心中那份深深的“西电情结”。“读书的时候,我们要上晚自习,教室的座位非常抢手,同学们都会提前占座。我还记得,大家有时候甚至会为了一个座位起争执”,除了教室的座位,在张伟涛的记忆中,校园里的石凳也很抢手,尤其是夏天,大家都愿意在石凳上学习,他自己也有过“石凳学习”的经历。除了西电优良的学风,西电的老师们对张伟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授课老师中年纪最大、已然满头白发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孙肖子,讲课时依旧热情满满,行云流水,她激发了张伟涛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风趣幽默……周佳社老师对于课堂的投入影响了张伟涛日后任教的风格;楼顺天老师作为张伟涛的硕博连读导师,他擅长用简单的程序指令实现复杂的操作,甚至能够绘制出精美的图案,他凭着兴趣做研究,解决问题力求全面彻底的严谨治学态度激励着张伟涛的科研道路。
西电的物和西电的人成为张伟涛留在西电的理由,而当他走上讲台,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他与西电的故事序幕才缓缓拉开。
让课堂成为“波涛汹涌的海面”
10年前从电子信息工程11班毕业,10年后给11班的同学们上课,这也许就是妙不可言的缘分。张伟涛回忆起人生中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上课我非常紧张,比学生年长不了几岁的我走上讲台,学生都以为是助教。虽然做好了备课和各种预案,一节课下来自己还是满身大汗。”十多年的时间匆匆流走,曾经那个略显青涩的张伟涛如今也能够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课堂板书
“课堂应该如同波涛汹涌的海面,而不是平静的湖面。”课堂最重要的是活跃气氛,如何将课堂掀起波澜,张伟涛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特别方式。“我在上课时会利用班上的‘刺儿头’学生,他们经常会在课堂上提出反对意见,引起课堂辩论,其他同学在围观时也会有所判断,而判断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张伟涛不用成绩来评定学生,偏爱班级里喜欢提问题的学生,让他们担任课代表,在课堂上协助他调动课堂气氛。这样一来,既能使学生做到真正地主动思考,也能够达到本科生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当中,张伟涛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微机原理》教学过程中,张伟涛和课题组的其他老师意识到原先课本的知识点陈旧,并且这一课程本身与《数字电路》联系甚密,却因为两门课程被安排在不同学期,使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更好地将二者融合,因此张伟涛与其他老师决定对参考教材进行更新迭代。2020年,课程改革项目启动,包括张伟涛在内的三位老师,带领三个班级首先进行试点改革。“那一年,对我们三个来说是相当痛苦的”,张伟涛说道,“因为要给学生讲课,我们必须把不熟悉的课程自学通透,还要做到将两门课程有机融合。我们三个人先要互相学习彼此的课程,再将课程编写教案,然后制作PPT。任务量非常大,好在我们相互鼓励,一学期下来课程改革的效果十分显著。”经过学生反馈、试点教学总结、与课题组所有老师进行讨论后,2022年,电子工程学院所有专业开始正式实施新改革课程。2019级“毕德显班”学生黄佩文在谈自己的学习感受时说道:“这门课学到后半部分,整个课程框架逐渐清晰起来,确实感觉到数电和微原是密不可分的。我现在能理解老师为什么要把两门课合并在一起教学,数电的基础知识直接应用于微原部分,微原部分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也让我加深了对数电基础知识的理解,我觉得这样非常好。”
被学生“培养”出来的爱好
“本科生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而研究生则需要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对待不同的学生,张伟涛有着不同的培养方式。“在指导研究生时,我经常会强调,不要完全陷入他人的论文当中。如果被别人的思想所主导,就不会发现问题,自然无法进行创新。”工作中,张伟涛会花大量的时间与研究生们和博士生在一起,也经常给学生讲述学术大师们的故事。居里夫人、香农、巴丁、沃森、胡正明……鼓励他们对现有的科学保留质疑和批判精神。“虽然创新确实很难,但我们的一生只需要拥有一个,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崔坚是张伟涛的研究生之一,研二的他正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张老师对待学术很严谨。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参数不清楚,他会严格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数值。”
学生竞赛指导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张伟涛的研究领域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盲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另一个是遥感图像处理。提及第一个研究方向时,他举了“鸡尾酒会问题”的例子:一群人在家里办Party,在放着音乐还伴随其他各种嘈杂声音的情况下,如果想听清楚三两人间的交谈内容,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如果运用盲信号处理中的盲信号分离技术,利用多个麦克风收集环境中的声音,再通过技术将这些声音分离,这个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近年来,他的研究方向逐渐偏向于遥感图像处理,电子工程学院在2019年成立遥感系,张伟涛也是在那时加入到遥感系当中。
除了日常工作,当张伟涛抛开老师的身份,他也有着自己的爱好。他坦言,喜欢爬山是被学生感染的。“我们经常会在进行团建的时候邀请张老师,大家一起组织爬山或者找一个地方烹饪美食”,研究生刘璐说道。“和年轻人在一起,便可以一直保持年轻”,张伟涛在学生们的带动下,经常能够接触新的事物,也为他繁忙的工作增添了一丝别样的色彩。
张伟涛说:“人生有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我们需要的就是做好当前阶段的工作。”学生时的他是好学的,工作时的他是敬业的,做研究时的他是严谨的。在西电的这些年,张伟涛经历了人生中的不同阶段,西电的人和物是他人生风景的点缀。采访后,张伟涛继续回到讲台面对莘莘学子言传身教,他与西电的故事也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