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学子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陈峰:为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传递“生命之光”
时间:2023-07-18 16:00:15来源:新闻中心点击:

■记者 史倩云

“我现在感觉很好,希望这次捐献能帮助患者快点好起来!”6月30日上午,青岛市中心医院的病房里,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硕士陈峰同学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为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传递“生命之光”,成为青岛市第167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在此之前,陈峰已经坚持了7年爱心献血、完成了18次血小板捐献。西电青年用自己的爱心与善良,以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不可再生的鲜活生命。

能与患者匹配成功也是我的幸运”

今年三月的一天,陈峰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朋友夜爬泰山回到宿舍,正准备休息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陈峰同学吗?我是太原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愿不愿意做进一步配型?”

配型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乍听到这个消息,陈峰还有些将信将疑,在反复跟工作人员确认、得知确实是自己与患者初配成功后,他特别高兴,“没想到,三年前的留样,真的能成为现实。”

原来,在2020年的一次献血过程中,陈峰偶然看到了中华骨髓库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并向采样医生详细询问了解了相关捐献知识。“医生告诉我,只要留下一个血样,将来也许就可以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毅然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知情同意书签下自己的名字,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大学本科毕业后,陈峰考入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进入西电青岛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习。虽然几经辗转,但他从未更换过自己的联系方式,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当初的留样能够为一位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带来好运。

“能与患者匹配成功是患者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挽救一条生命,带给一个家庭希望。从签字留样的那一刻起,为这位患者带来希望和幸福,也有我的一份责任”,陈峰说。

“学校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特别支持我”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等待,6月中旬,陈峰再次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征询具体捐献时间等安排。为了尽快捐献救人,他立刻向学院、老师汇报说明,并于第二天正式和红十字会定下捐献时间———而这一天,2023年6月14日,正好是第二十个世界献血者日。

“真的很巧,冥冥中也是一种对我的鼓舞吧。”在体检、各项检查达标后,6月26日-29日,陈峰正式入院,并接受了为期4天的动员针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随后的整个捐献过程中,陈峰都显得异常地坚定和冷静。

“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想法和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与献血一样,只要能给患者提供帮助就行!”

为了支持他安心完成捐献,连月来,学校、学院、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陈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满满的支持。

“像我的辅导员赵越老师,生怕我营养不够,在我入院当天带了一个特别大特别重的果篮来看我。真不知道她一路上是怎么提过来的?”陈峰一边说一边感叹。

负责照顾陈峰的医生,更是直接将自己的办公桌都挪进了陈峰的病房,整个采集过程都陪在他身边,随时观察他的情况、不停询问他的感受。

大家的悉心照顾,让陈峰很是感动,“采集全程都没有不适。有了大家的支持,让我更有信心、更决心去认真做好这件事,特别感谢这一路上支持我、担心我、为我提供帮助的每一个人!”

汩汩流动的鲜血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的过滤,点滴汇聚成生命的火种,西电青年用自己的爱心与善良,以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再生的鲜活生命,体现出了新时代西电青年崇尚奉献、勇于担当的美好品质。“真诚地希望这次捐献能够帮助到他,希望我们能携手抵抗病魔!”陈峰说。

此次与陈峰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是一位普通家庭的汽修工人。在得知陈峰的坚定帮助后,他特意写信向陈峰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只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让大爱传递,为生命续航,可这些在陈峰眼里,都只是“在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样朴素的想法,支撑着他坚持7年以青春的热血奉献守护生命。

陈峰第一次接触捐献是在2016年,“我刚上大一,在校园的流动献血车上第一次献血,觉得可以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帮助别人,很有意义。”

一次,在市中心献血站献血时,陈峰进一步了解到,捐献血小板比捐献全血每次间隔周期更短、恢复更快。后来的他,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会去参加血小板捐献。截至目前,他已经完成18次血小板捐献。“捐献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损伤,花一点自己的时间,为病人带来巨大的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7年来,陈峰还阅读了不少专业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助人能力和助人水平。他还将手头的各类捐献资料文献分享给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向他们科普捐献常识。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陈峰是一个“平时低调谦虚,埋头做科研项目”的人,平日里不仅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还积极参加研究院组织的党建、文娱活动,曾作为科普传播者为城阳区育才小学160余名学生带来VR主题科普。

得知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弟师妹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跟电视剧里一样,师兄好样的!”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包括陈峰父母在内的许多人也开始主动了解和学习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相关知识。“他们之前会有一些担心,正好借此机会,让大家更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让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这个概念更为普及。”

最让陈峰高兴的是,他的萤火微光正逐渐带动影响一批身边人加入献爱心的行列,“我那天发了朋友圈后,一个师姐专门私聊我,还说也要去留个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就在陈峰住院观察期间,他光荣地被党组织批准接收,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能在这个时间入党非常巧,也非常感恩。我也把这次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看作是党组织对我成为预备党员后的第一次考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圆满完成党交给自己的任务!”

捐献完成后,陈峰短暂地回到新乡的家里,向父母当面报了平安,又将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实习和找工作之中,“即将步入研究生三年级,学习生活节奏很快,这个假期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上一条:白子轩:以赤子之心发自己的光
下一条:2022年优秀大学生共产党员风采(一)

陈峰:为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传递“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3-07-18 16:00:15来源:新闻中心点击:我要评论:

■记者 史倩云

“我现在感觉很好,希望这次捐献能帮助患者快点好起来!”6月30日上午,青岛市中心医院的病房里,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硕士陈峰同学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为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传递“生命之光”,成为青岛市第167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在此之前,陈峰已经坚持了7年爱心献血、完成了18次血小板捐献。西电青年用自己的爱心与善良,以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不可再生的鲜活生命。

能与患者匹配成功也是我的幸运”

今年三月的一天,陈峰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朋友夜爬泰山回到宿舍,正准备休息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陈峰同学吗?我是太原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愿不愿意做进一步配型?”

配型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乍听到这个消息,陈峰还有些将信将疑,在反复跟工作人员确认、得知确实是自己与患者初配成功后,他特别高兴,“没想到,三年前的留样,真的能成为现实。”

原来,在2020年的一次献血过程中,陈峰偶然看到了中华骨髓库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并向采样医生详细询问了解了相关捐献知识。“医生告诉我,只要留下一个血样,将来也许就可以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毅然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知情同意书签下自己的名字,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大学本科毕业后,陈峰考入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进入西电青岛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习。虽然几经辗转,但他从未更换过自己的联系方式,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当初的留样能够为一位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带来好运。

“能与患者匹配成功是患者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挽救一条生命,带给一个家庭希望。从签字留样的那一刻起,为这位患者带来希望和幸福,也有我的一份责任”,陈峰说。

“学校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特别支持我”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等待,6月中旬,陈峰再次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征询具体捐献时间等安排。为了尽快捐献救人,他立刻向学院、老师汇报说明,并于第二天正式和红十字会定下捐献时间———而这一天,2023年6月14日,正好是第二十个世界献血者日。

“真的很巧,冥冥中也是一种对我的鼓舞吧。”在体检、各项检查达标后,6月26日-29日,陈峰正式入院,并接受了为期4天的动员针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随后的整个捐献过程中,陈峰都显得异常地坚定和冷静。

“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想法和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与献血一样,只要能给患者提供帮助就行!”

为了支持他安心完成捐献,连月来,学校、学院、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陈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满满的支持。

“像我的辅导员赵越老师,生怕我营养不够,在我入院当天带了一个特别大特别重的果篮来看我。真不知道她一路上是怎么提过来的?”陈峰一边说一边感叹。

负责照顾陈峰的医生,更是直接将自己的办公桌都挪进了陈峰的病房,整个采集过程都陪在他身边,随时观察他的情况、不停询问他的感受。

大家的悉心照顾,让陈峰很是感动,“采集全程都没有不适。有了大家的支持,让我更有信心、更决心去认真做好这件事,特别感谢这一路上支持我、担心我、为我提供帮助的每一个人!”

汩汩流动的鲜血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的过滤,点滴汇聚成生命的火种,西电青年用自己的爱心与善良,以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再生的鲜活生命,体现出了新时代西电青年崇尚奉献、勇于担当的美好品质。“真诚地希望这次捐献能够帮助到他,希望我们能携手抵抗病魔!”陈峰说。

此次与陈峰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是一位普通家庭的汽修工人。在得知陈峰的坚定帮助后,他特意写信向陈峰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只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让大爱传递,为生命续航,可这些在陈峰眼里,都只是“在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样朴素的想法,支撑着他坚持7年以青春的热血奉献守护生命。

陈峰第一次接触捐献是在2016年,“我刚上大一,在校园的流动献血车上第一次献血,觉得可以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帮助别人,很有意义。”

一次,在市中心献血站献血时,陈峰进一步了解到,捐献血小板比捐献全血每次间隔周期更短、恢复更快。后来的他,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会去参加血小板捐献。截至目前,他已经完成18次血小板捐献。“捐献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损伤,花一点自己的时间,为病人带来巨大的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7年来,陈峰还阅读了不少专业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助人能力和助人水平。他还将手头的各类捐献资料文献分享给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向他们科普捐献常识。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陈峰是一个“平时低调谦虚,埋头做科研项目”的人,平日里不仅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还积极参加研究院组织的党建、文娱活动,曾作为科普传播者为城阳区育才小学160余名学生带来VR主题科普。

得知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弟师妹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跟电视剧里一样,师兄好样的!”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包括陈峰父母在内的许多人也开始主动了解和学习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相关知识。“他们之前会有一些担心,正好借此机会,让大家更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让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这个概念更为普及。”

最让陈峰高兴的是,他的萤火微光正逐渐带动影响一批身边人加入献爱心的行列,“我那天发了朋友圈后,一个师姐专门私聊我,还说也要去留个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就在陈峰住院观察期间,他光荣地被党组织批准接收,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能在这个时间入党非常巧,也非常感恩。我也把这次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看作是党组织对我成为预备党员后的第一次考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圆满完成党交给自己的任务!”

捐献完成后,陈峰短暂地回到新乡的家里,向父母当面报了平安,又将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实习和找工作之中,“即将步入研究生三年级,学习生活节奏很快,这个假期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责任编辑:冯毓璇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