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季炜晔)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赛促学、以学促干,提升青年学子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12月6日上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届“时代之声”研究生宣讲比赛决赛在南校区会议中心101报告厅举行。我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雨菲荣获一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王雨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团支部书记,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本硕博师第一联合党支部党员,“时代之声”研究生宣讲团成员。王雨菲借助宣讲作品《赓续西电红色血脉,传承计科“三系”精神》回顾西电“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的光辉校史,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三系精神”,呼吁青年学子以“胸怀祖国、科学求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答好“教育强国、西电何为”时代之问,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继承西电红色基因,发展形成“三系”精神,激励师生做到:胸怀祖国、科学求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西电基因 红色血脉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一段是毛泽东主席喜闻龙冈大捷时所做《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上半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红色血脉也正始于此:在战斗中,我军缴获一部军用电台,虽仅剩收报机,但西电正以这半部电台起家。
我党我军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就在这炮火硝烟中诞生,枪林弹雨中成长。西电人在长征路上办学,以胸怀祖国的信仰伴随永不消逝的电波,紧跟党的步伐,从瑞金到延安、获鹿,再到张家口,最后迁址西安,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
一路上,西电承蒙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悉心关怀。毛泽东同志三次为西电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时刻提醒西电人以扎实严谨的作风与行动谱写敬业报国的生动实践。江泽民同志在访问学校期间,为西电题词:“精心培育优秀人才,努力攀登电子信息科学高峰”,鼓励学校不断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西电建立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觅音计划”作出重要指示,给我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对我校以十位老教师为代表的全校师生致以亲切问候和嘱托。
西电也没有辜负这些殷切期望,开创了我党我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先河和中国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先河:在革命时期,培养出新的技术兵种——通信兵,作为“长征路上的灯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西电顺应时代需求,创立了一批新兴学科和专业,如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紧跟科学前沿,为国铸剑。
历经九十多年的积累,西电“五多”现象已蔚然成风: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总师校友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通信工作开山鼻祖”王诤中将、“国防之眼”保铮院士、“遨游苍穹”航天三总师正是杰出代表。
三系精神 赓续前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最早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早在1958年,即学校迁址西安的同一年,“自动控制系”以保密代号“三系”之名出现在了西电的历史上,其中的导弹系统专用计算机方向就是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前身。
彼时,老一辈计算机人在无专业课老师、无专业实验设备、无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将老三系建设成为当年的“命根子系”、“刀把子系”,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任务顺利完成做出了卓越贡献。
回顾计科院多年的发展历程,西电计算机人梳理建设计算机课程和实践体系,出版的核心课程教材在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影响广泛,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优秀的计算机和软件专业毕业生,仅59、60级就培养出了9位将军,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西电力量”。
以搬迁南校区为契机,计科院凝练中国精神与大学精神中的丰富内涵,追溯西电三系的历史沿革,最终形成了“胸怀祖国、科学求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三系精神。
胸怀祖国源于西电三系自诞生以来的红色基因。西电扎根西北,大量毕业生进入服务国家型单位就业,很多成为科研院所所长、总工、企事业技术骨干。同时,西电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其中刘志镜"农掌门"扶贫事迹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志愿者扶贫50佳,展现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科学求实源于西电三系对事实真理的不懈追求。老三系人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的态度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三系学子形成过硬的专业基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如78级杰出校友杨孟飞院士:他为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和卫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展示了计科学子科学求实的专业素养。
敢为人先源于西电三系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风貌。西电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梳理建设计算机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编写出《面向对象技术》等大批经典教材。改革开放后,西电率先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邀请国外计算机专家到访。正是敢为人先的精神让三系能够取得一系列成功的重要原因。
追求卓越源于西电三系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作风。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根据最新公布的ESI学科统计数据显示,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院在各领域培养了一大批的杰出院友,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海康威视名誉董事长郭生荣、研究导弹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等人。
履践致远 砥砺奋斗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础应用快速发展,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计算机学科也迎来新的变革。面对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未来,计科学子更应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崇德向善,强基固本;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的方向,脚踏实地,勇于攀登;传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求真务实,爱国为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新时代西电人,要自觉做“三系精神”的传承者,把“一流”作为人生态度,把“卓越”作为衡量标尺,把“最好”作为奋斗目标,勇立时代潮头,向计算机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发起冲击,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