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刘三阳教授的“教”与“学”之道
2015-07-06 15:49  

学有佳境无止境 教有良法无定法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刘三阳教授的“教”与“学”之道

“名师不过是一个标签,贴不贴这个标签,人还是原来的人,水平和能力还是以前的样子,并不因为贴了这个标签而马上提高。说实话,读书、教书、做研究不仅是自己的职业要求,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些已经成为我生活甚至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内心崇尚‘不因果报方行善,岂因功名始读书?’和‘只顾攀登莫问高’的精神境界。治学贵在兴趣,不应有太多功利色彩,这样才能无须扬鞭自奋蹄,我至少可以不用扬鞭自己走……”

这是20089月从北京领奖返校的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刘三阳在学校欢迎会上即席发言的一段话,获此殊荣的他依然那样淡泊宁静。

然而,淡定平实的背后却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

刘三阳从读本科、硕士、博士,赴法国做博士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到成为学校当时最年轻的系主任,担任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一路走来,他的人生可谓色彩斑斓。

逆境成才,演绎传奇家庭

周围的不少人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10多年间,多家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等新闻传媒报道过刘三阳的传奇家庭。

1990年《女友》杂志第2期上一篇题为《高原·土屋·亲情》的文章,讲述了陕西临潼一对农民夫妇5个子女全部上大学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段温暖而充满亲情的文字:

“切不要匆忙断言,以为他们是名门望族,抑或一定家境优裕。不,这是地道的一个普通农家,在陕西临潼县乡村有他们温暖的家,如今,偏僻的贾村那座土屋里,仍然有着他们慈祥、宽厚的爸爸和妈妈。”

文章压题的是一张老照片和表格,表中列举了刘三阳兄妹五人的学历,照片是他们和父母的合影。

表格中第三行写道:刘三阳,29岁,1982年初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之后又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年过去了,穿越时空隧道的,依然是那浓浓的亲情、暖暖的笔墨和农家子弟自强不息的奋斗足迹。如今,刘三阳兄妹5人的事业都有了发展:大哥刘池阳是西北大学博导、国家“973”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二哥刘重阳在美国大学任教,四弟刘会阳在北京某大型科技企业任总经理,妹妹刘惠侠在深圳某制药公司任高工。1995年,陕西省评出50名科技新星,刘三阳和大哥双双入选,一时传为佳话。

刘三阳出生在陕西三原县城,3年困难时期随父母返回临潼县农村老家。他的父亲知书达理,写得一手好字,3年私塾的学力加上生性好学,使他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大哥刘池阳,从小就是一个书迷,从各种渠道搜集和购买了许多书,包括文、史、哲、数、理、化和字帖等等。小时候的刘三阳受到父亲和大哥的影响,有空就看书、习字、写作文、做习题,养成了爱书爱学的好习惯。他说:“我们兄妹喜欢读书,我从小对教师和有学问的人有一种本能的崇敬。”

从小学到高中,刘三阳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读高中时,刘三阳曾因不愿执笔给老师写大字报而受到一些同学的责难。在读书无用论盛行、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刘三阳毅然背着馒头走10多里路,翻两道沟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他回忆说:“从中学开始到文革结束,我对当时的很多政策和做法看不惯,总觉得宣扬的许多东西不对,被批判的许多东西反而是对的。”

在刘三阳的记忆里,当时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功利驱动。没有书桌、电灯,他只能在柜子上学习,晚上点煤油灯,鼻孔常被熏黑,油灯烧着头发的那种焦味至今仍记忆犹新。因为生活艰苦、劳动繁重且营养不足,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已成少白头,直到后来读硕士有工资之后头发才慢慢复黑。

“苦难也是一种财富,是人生成长的垫脚石!”谈起30多年前艰辛的求学经历,刘三阳深有感慨。

考入师大,走进数学天地

197712月,骊山脚下的临潼县城与往年一样寒冷,但却充满生机与活力。刘三阳和二哥进城赶考,晚上和考生们躺在铺着麦菅的大教室睡觉。发榜下来,全公社共考上5人,他们兄弟俩双双考中且年龄最小,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时全国师资奇缺,师大首批录生,刘三阳被录取到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

“我本来对文理没有偏科,对文史哲兴趣更大,但考虑到文科易受政治牵连,数学不大依赖环境和其它条件,所以第一志愿报考了数学专业。”这就是刘三阳选择报考数学专业的原因。殊不知这种特殊背景下的选择竟成了永久的邂逅,他爱上了数学。

在陕西师大,刘三阳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原校长王国俊教授。“王老师和我们同时进入师大,他从中学调来任教,我们是新生。他在中学执教20年,在模糊拓扑和模糊逻辑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那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在艰难条件下执着钻研数学的传奇经历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许多同学。”刘三阳充满感情地说。

“大学后期,我还与当时数学系唯一的研究生杜鸿科老师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他大我十五、六岁,在学业上给过我许多启发帮助。”刘三阳回忆说,“师大重视基础、重视教学,有不少教学很好的老师,我听课时既注重讲课内容,也留意老师的讲法。好教师、好教法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宿舍里唯独他没有蚊帐,班里唯独他没有手表,这些都未能影响刘三阳对学业的执着和对数学的痴迷。大学毕业那年,陕西师大数学系146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刘三阳位列其中。

攻读硕士,初入教坛学林

“我常常把别人认为简单的事情看得很难,总有一种敬畏之心。人家充满自信,我却常感自卑。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曾问杜鸿科老师:‘研究生要写论文,如果写不出论文怎么办?’性格中的这种缺点也有歪打正着的一面,就是重视困难和问题,不盲目高估自己,不好高骛远,喜欢稳扎稳打。”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刘三阳和他的内心世界!

19822月,刘三阳进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陈开周教授,主攻应用数学和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优化,即在众多选择中寻找最佳方案的理论和方法。

读硕士期间,刘三阳暗自为自己鼓劲,除了上课、吃饭、休息,他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总希望每天都能收获新的知识。除了阅读专业书刊,他也常常浏览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科学史、自然辩证法、人物传记、科普等广泛的图书资料。西北大学、西安交大和陕西师大的图书馆不知留下了他多少足迹,他还是书店的常客。

刘三阳读硕士的第二学期,陈开周教授因为出国,他主讲的研究生公共课《最优化计算方法》需找人代课,由于是新课,不好找代课教师,便让踏实好学的刘三阳承担了部分授课任务。初上讲台,边学边讲,对刘三阳无疑是一个考验,陈教授亲自听了他的第一次讲课。面对一教室的研究生同学和多位旁听的中年教师,刘三阳的表现让大家眼睛一亮——脱稿讲授,有条有理,思路清晰,板书工整。试讲的成功让一向认真的陈教授对刘三阳潜在的教学才能刮目,放心地让尚是学生的刘三阳代课讲授。

当问到为什么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人能将临时自学的东西讲好时,他说:“当了10多年学生,听过那么多老师讲课,只要注意观察,正反两方面的教学经验多得很,可以学习、借鉴。处处留心皆学问,听课既关注内容也留意讲法,读书、读文章既关注内容也留意写法。”无论在中学时期还是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刘三阳喜欢打听那些课讲得好、学问做得好的教师。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对全国哪些高校数学比较强、有哪些数学牛人,几乎可以如数家珍地一一说出名字来。

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很快过去,刘三阳以优异的成绩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1985年,他又边工作边学习,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厚积薄发,铸就名师风范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沿着刘三阳成长的轨迹寻找答案。

“他在教学、科研方面总能提出一些问题,爱思考。我们交流很多,我看他作风认真,当时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很不简单。”应用数学系原副主任、年届76岁的退休教师祝向荣教授这样评价刚刚参加工作的刘三阳。

刘三阳博士毕业不久,祝向荣教授提议安排年仅30岁的他为数学系89级新生讲授《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贯穿三学期,课时超过300学时,历来是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对学生数学基本功的训练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影响甚大,国内外名校数学系从来都是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主讲此课。领导安排刘三阳担任主讲并兼任教学班辅导员,足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刘三阳毫不懈怠,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教材,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仔细揣摩教学方法,加之学生时代打下的扎实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系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试谈教学艺术”、“从数学发现谈数学教学”等教学研究文章。

1990年,学校举行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经过选拔赛、初赛和复赛,刘三阳脱颖而出,成为全校荣获一等奖的两名青年教师之一。在初赛中,刘三阳刚一讲完,便在评委中引起不小轰动,有评委说:“没想到我们学校还有讲课这么好的青年教师。”

时任应用数学系主任的屈家淦教授曾在全系大会上感慨地说:“我当了几十年教师,刘三阳是我遇到的教学最好、功底最扎实的年轻教师……。”

“教学是良心活!”刘三阳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着这句大实话。1992年冬天,他因喉咙发炎化脓,连续几天发高烧,医生告诫他尽量少说话,更不能上课。当时也在看病的谢维信副校长说:“听大夫的,别去上课,我给你们系主任说一下。”刘三阳当面点头应允,可出了医院还是急匆匆地赶往教室,他说不想因一点小病耽误学生。

作为多年的院系领导,刘三阳具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他说:“提高个别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别班级的数学成绩并不难,难的是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随着青年教师的大量增加,年轻教师成为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他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制订了相关政策机制和考评体系。学院经常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交流经验和成果,组织观摩教学、青年教师轮流试讲和讲课竞赛等活动。刘三阳经常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进行抽查、指导和督促,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时常询问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力为年轻教师创造条件,经常在多种场合呼吁学校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为他们排忧解难。

齐小刚博士说:“刘老师一旦有什么学术信息和想法,就会在第一时间告知有关学生或年轻教师,我们随时会收到他交给的小纸片或邮件,上面写着要读的文献和要做的事情。”张鹏鸽博士说:“我刚上博士不久,有一次接到刘老师的电话,说他正在图书大厦,看到一本与我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书,问我有没有,要不要,我当时特别感动。”博士生尹小艳说:“刘老师很勤奋,不管什么时候,走进他的办公室,总是看见他处于看文章看书的状态。我们遇到某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他能很快指出哪个文献中有这方面的讨论。”张鹏鸽、尹小艳也和她们的导师一样,先后获得全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祝向荣教授评价说:“不管是写教材或写评价,他都特别认真,仔细斟酌,他对教师的评价非常到位、具体,能说到点子上,从不笼统地发表意见,提的建议比较恰当。”

刘三阳感慨道:“要真正做一名好教师很不容易,需要有师德爱心、专业学问、方法艺术和综合素养,也可简述为德、学、才、识。这些都是无止境的。”他谦虚地表示,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刘三阳正是朝着这样的方向,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多年过去,刘三阳先后培养了46名博士和70多名硕士,目前已有20多人成为国内多所大学的教授……

长期养成的广采博览、勤学好思的习惯,为他治学、教学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在阅读书刊文献时,只要发现与教学相关的新例子、好题目或简洁巧妙的证明,他会立即记下来;若与其他老师所教的课程有关,他也会及时告知共享。

在阅读科学史和名家传记的过程中,刘三阳既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也联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他举例说:“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克斯和杨振宁的老师泰勒水平都很高,但往往无暇备课,上课时总是现想现推,有时就会陷入困境或误入歧途,恰恰是在他们摆脱困境和纠错反正的探索中,让细心的学生有机会亲眼看到大师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刘三阳深刻意识到其中的正面意义,认为是活生生的启发式或发现式教学。又如,数学王子高斯的论著写得简练费解,阿贝尔说“他像只狐狸,用尾巴抹平了自己在沙地上走过的脚印。”而高产数学家欧拉说:“一个科学家如果只是做出了给科学宝库增加财富的发现,而不能坦率阐述那引导他做出发现的思想,那么他就没有给科学做出足够的贡献。”因此,当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在前辈数学家中,欧拉对我的影响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欧拉做了一些跟他才能相当的伟大数学家从没有做过的事情,即他解释了他是如何发现他的结果的。对此,我如获至宝。”

刘三阳说:“当看到这些论述正好支持了自己1990年的文章‘从数学发现谈数学教学’的观点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只可惜当时没有看到这些。”

一谈到教学法,刘三阳滔滔不绝:“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常留遗憾的艺术,因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如同将一部小说、一段历史改编成剧本,然后搬上荧屏或屏幕,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和再创作,尽量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数学思维,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每个环节和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性、创造性和个性。”

刘三阳的教学观点也是鞭辟入里、发人深思:

“教什么、怎么教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

“学贵生疑,学贵自得,教贵释疑,教贵得法。”

“于无疑处教有疑,在有疑处教无疑。”

“讲课的功夫在课外。”

“教是为了不教。”

……

出于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刘三阳喜欢探索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并善于用精炼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例如,他在“讲课十法”中写道:“投石问路,对症下药;欲擒故纵,引而不发”,在“讲课廿忌”中写道:“忌无源之水、从天而降,应搭桥铺路、水到渠成;忌狂抄乱写、随写随擦,应巧布板书、简明美观”,在值得重视的“十个关系”中探讨“教与学”、“学与用”、“抽象与形象”、“学会与会学”的关系,在“十重十轻”中指出“重结果轻过程,重推理轻道理”等现象。

在陕西省大学数学教学委员会2007年年会上,刘三阳应邀做了题为“教有良法无定法”的报告,他从名家名言、名人轶事谈起,引经据典、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提炼了一系列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在年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主持人情不自禁地说:“和刘三阳交往这么多年,没有想到他对教学有这样深刻的研究,文学水平这么高。”会后,与会教师纷纷拷贝报告提纲。有人甚至说,刘三阳的教学法就像“三字经”一样,朗朗上口。有些名师、教授也索要报告的PPT,作为培训本校青年教师的材料。

近几年,刘三阳的教学法心得不胫而走,在校内外同行和青年教师中流传。《西电科大报》刊登了他的有关文章后,立即引来许多人,包括退休老教授的好评,一位老师在网上留言,“刘教授对教学的研究匪夷所思,他思考得这么深入细致,有这么多独到见解,而且表达得精彩传神!”

尽管早在青年时代,刘三阳就对教学情有独钟,30多岁时就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先后5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但他之所以较早被外界和同行所熟知,却缘于他在科研上的成绩。

多年来,刘三阳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等10多个科研项目,在优化理论与算法、非线性分析、数学与信息网络的交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先后获得原国家教委、电子工业部、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和首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在刘三阳看来,科研和教学应该相辅相成,科研是做学问的应有之义,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的必由之路,这正是教学所需要的。而且,教师从事科研的创造性经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具有熏陶和引导作用,同时,也便于将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渗透到教学内容中。通过教学,可以使教师温故知新,根基更坚实,知识更系统。

刘三阳不愿道来的一项项荣誉,正好记录并印证了他成长、攀登的一串串足迹——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1993年初,经原国家教委选拔推荐,欧洲共同体(欧盟前身)大学校长联络委员会审定录取,赴法国图鲁兹三大作博士后研究;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初,不到36岁的他出任应用数学系主任,成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系主任,也是当时国内高校少有的年轻系主任之一;1995年评为陕西省科技新星;1996年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应用数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评为全国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2001年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6年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2008年获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奖;2009年又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他负责的线性代数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文理渗透,数学融入生活

刘三阳的学养不单表现在他深爱的数学领域,还有他的文科功底和开阔视野。无论是讲课、作报告还是传达人大会议精神,他逻辑严密、条理清楚、出口成章、诙谐自如,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和听众的注意力,不知情的人常以为他是文科出身。

刘三阳说:“人常说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从高处看无不相通,各门学科、各种职业虽有区别,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共同的要求。”他的同事于力教授说:“有一次听到老校长、全国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向一位外校专家介绍刘三阳时说:‘刘三阳是陕西才子。’确实,他不但博学,还能够把各种知识,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融入具体工作中,追求高效完美,把千头万绪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她还回忆道:“老教师都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刘三阳参与高等数学考试命题并负责抄写,那几年的试卷写得非常漂亮工整,不比现在打印的效果差。”

刘三阳说:“数学不仅是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模式、思想方法,是理性思维的典范、训练智力的体操;数学不仅是科学,还是一种高雅文化;数学不仅有用,而且美妙有趣,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极好载体;以前称数学是高贵的皇后,现在她已经走下神坛,走进生活的各个角落。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他的科普报告《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吸引和影响了许多听众。

2008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前夕,原定做大会主题报告的专家因故不能到会,组委会主任临时请刘三阳救急。刘三阳的《用数学武装头脑,让数模伴助成长》的主题报告旁征博引、浅入深出,激起阵阵掌声。

1998年开始,刘三阳担任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先后提交了约百件议案、建议和意见,内容涉及法律、司法、经济、改革、科技、教育、税收、社会等,有不少人对他作为一个大学数学教师能对社会上那么多问题提出见解感到惊奇,更有不少人大代表和听过他发言的同志对他的正直、良知和真知灼见给予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他因指出司法不公和案件久拖不决这一敏感问题,曾引起公众的强烈共鸣,全国很多报刊转载,刘三阳被一些群众称作“刘青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纷至沓来,电话和来访者不断,学校不少教工在校园里都碰见过外面来人,说要找刘三阳帮忙。有的群众来信告诉他,有上访者拿着登有他言论的报纸在最高法院前面大声朗读。刘三阳也尽力为那些求助的人们提供帮助。经他奔走呼吁,也确实为一些当事人解决了问题。

刘三阳“教”与“学”的故事还在继续着……让我们以他出席国家教学名师表彰大会返校后即兴发言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从上大学算起,至今已有30年,从事教育工作也20多年了,自己不断摸索总结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也时有所感、所悟,我曾经概括了自己的一个人生信条: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对读书治学、教书育人总结了两句话:学有佳境无止境,教有良法无定法。”

(来源/强建周 秦明)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我是教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