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机械电子行业的排头兵
2015-05-12 09:43  

■本报记者 秦 明

“沧桑岁月”访谈之机电工程学院篇

特邀嘉宾 叶尚辉教授,著名天线设计专家、原电子机械系主任

特邀嘉宾 王德满教授,著名结构力学专家

特邀嘉宾张平教授,原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主任

特邀嘉宾 贾建援教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今天的机电工程学院,是1999年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电子机械系(以下简称4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以下简称12系)和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2系)的3个教研室合并之后组建的一个新学院。然而,回顾她的历史,特别是学院电子机械类学科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建国初的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我校前身)时期。1950年,孙俊人亲自在军委工程学校抽调了20多名青年学生学习电子机械方面的知识,他亲自为这个班讲授《电工原理》课……岁月沧桑,经过几代学人的艰苦创业,如今的机电工程学院,已成为学校一个学科覆盖面最广、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的教学、科研重地。

10年时间,机电工程学院科研经费从不到200万增长到了2400万,增幅达12倍!

 

记 者:首先非常荣幸您能够接受《西电科大报》的采访。从1998年至今,您担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已有10年时间,请介绍一下学院的现状。

贾建援:机电工程学院是以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为主,培养高层次人才及科学研究的基地。学院下设电子机械、工业设计、自动控制、电气工程、测控工程与仪器五个系和机电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建有“电子装备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以现任校长段宝岩教授为带头人的“先进电子机械工程”是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的6个重点学科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余人,在读本科生28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博士生100余人。无论是师资数量还是学生数量,学院在校内各学院中均属大院之一。

记 者:1999年的院系调整,机电工程学院情况怎样?这次合并给机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贾建援:当时,合并到机电工程学院来的主要有3部分,一部分是2系的205、206和207教研室,也就是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这3个专业,另一部分是12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全部。这两部分加上原有的4系,就是机电工程学院创建时的所有家底!

我们学校的机电工程学院,与其他高校的机电工程学院还有所区别。别的高校的这个学院,大都是纯机械性质的,而我们是机电结合。这次合并,给机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过优化调整,学院成立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5个本科专业,学科面一下子扩展到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力学等5个一级学科。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拥有9个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的科研经费也已从10年前不到200万,增长到了去年的2400万!

可以说,与校内大部分学科方向相比,机电工程学院的特点在于,它是学校将来拓宽学科面、发展新学科的基础所在。因为所属的5个一级学科,分属于机械、控制、仪器仪表、电气工程和力学等5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虽然目前我们的实力还算不上很强,但只要肯努力,并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扎扎实实做工作,相信前景会非常光明!

记 者:总结机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变化,您觉得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

贾建援:对一个学院、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高端人才是重中之重,是核心因素!学科的发展,需要有领头人,需要高端人才的带领,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前赴后继。

只有解决好了高端人才的衔接工作,才能避免学科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脆弱性,避免因为人才断层对学科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而作为学科的带头人,需要有长远的目光,要有预见性,能够知道未来2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在哪些方向可能会有大的突破,以确保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一句话,既要重视学科当前的研究课题,又要注重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国内最早建立了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无线电结构专业,也就是今天的电子机械工程专业。

记 者:作为原4系的创始人之一,请您回顾一下当年电子机械工程专业创建的背景?

叶尚辉:电子机械工程专业,原来叫无线电设备结构专业。这个专业创建的大背景是:1958年,国家开始自行研制军事电子装备,因为涉及机械、电子方面的知识,如果只让传统的从事机械研究的人来做,不合适,因为他们不懂得机械与电的耦合问题,曾经闹出过笑话。所以,国家提出来要办这个专业。

西电是从1960年开始酝酿建设这个专业的。1963年,副校长韩克树正式命令我创办这个专业。但专业究竟如何设立,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这个专业,前苏联和北理工曾经设立了类似的专业,但因为电的课程设置太多,学生毕业后只能够从事与电有关的工作,算是失败了。

为此,我们开始走访工厂,采访机械结构设计人员,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探索如何建设这个专业、开设哪些课程,等等。1965年,我们甚至到南京14所去蹲点,与设计人员同吃同住,整整用了两个月时间,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另外,为了使专业的设置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我们还去过23所,以及712、784、786厂等单位开展调查研究。

另一方面,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专业究竟应该包括什么内容,最终确定这个专业是一个机电结合的专业,以机为主,以电为辅。课程设置中,机电知识的比例明确为7:3,同时把电子组装、电子设备环境防护、散热、减振、电磁屏蔽技术等作为学科的研究方向。这个专业建立起来之后,迅速受到工厂、研究所的欢迎!我们在国内最早建立了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无线电设备结构专业!成电、东南大学类似专业的建设,都是1966年以后的事情。

今天看来,这种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经过大量实地调研,从而设置新专业的做法,是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发扬的。

记 者:文革期间,在电子机械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撑着您和您的同事一路走来,对本学科发展充满信心?

叶尚辉:专业建立起来后,紧接着就是十年动乱。不过,期间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首先,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好,但是只要基础学好了就行。其次,通过科研锻炼队伍。当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要设计一个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直径达15米。因为要求太高,国内很多单位都不敢承担。找到我们,虽然我们心里也没有底,但还是把它承担下来了,最后设计取得成功,还编制出了国内第一个计算抛物面天线的通用计算机程序。承担这个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我们最大的收获是,锻炼出了一支队伍。这个时期,当大家什么都不做,不接触业务、书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却对业务和科学有一种爱好!我想,这种爱好就是我们的原动力!

记 者:电子机械学科从创建到壮大,期间最关键的节点有哪些?

叶尚辉:首先是1978年招收研究生。78年的时候,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学校一共有14个指标,我们一下子招收了6个。实际上,我们自己也都只念过本科,没有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但是我觉得,招收研究生是提高学科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也需要通过招收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虽然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我始终有一个信念:一个学科乃至一个学校,要提高科研水平,一定要重视研究生培养;而通过抓研究生培养,师资水平也能够向前迈进一步!

之后,为了弥补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导师组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就这样,通过招收研究生,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陆续从这个学科走出,如施浒立、陈树勋、陈建军、段宝岩等等,成为当时乃至今天这个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回过头来看,可以这样说,机械制造这个硕士点的取得,不是因为我们力量最强、水平最高,而是因为我们胆子大,抓得早!

其次是电子机械专业博士点的取得。我们的博士点是1986年的时候取得的,这个博士点取得的背后,也是困难重重。当时,由于学校长期在部队系统,不被外界了解;而且,由于我们是电子机械,而评议组的专家大都是从事纯机械研究的,对这个领域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只得逐一向专家介绍、汇报学科的情况,如都承担过哪些项目,获得过哪些成绩,以期获得别人的认可。

记 者:请您总结一下一个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

叶尚辉:一个学科的发展,学术带头人很重要。另外也还需要重视以下两个问题:培养青年教师,扩展研究视野。

早期力学学科的发展,研究课题都是和国际同步,在国内处于前沿水平的!

记 者:从1949年分配到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至今,您见证了学校迁址西安、扎根西北、发展壮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请给我们讲一讲当年的情况。

王德满:我是1949年9月12日到达张家口的,被分配到三大队。之前我在北大念了1年法律系,就开始在第四野战军学习政治,所在部队叫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1949年9月份分配,我们本来应该南下,结果反而北上张家口,到了军委工程学校。这一年,我刚19岁。

分配到军委工程学校以后,我们又学习了半年的政治。一直到1950年的春天,才被孙俊人先生挑选出来学习电子机械。孙先生对我们特别照顾。我们这个班有20多个人,他亲自上《电工原理》这门课。那时候,孙先生有严重的胃病,大冬天里,他上课经常揉着胃,下课后还带着我们做实验。

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我随着大部队来到了这里,之后主要从事与雷达、天线结构等相关的力学研究工作。

记 者:请您简单给我们说一下4系的发展历史。

王德满:西电的机械系和雷达系长期是在一起的,从张家口时期就是这样。第一次分离是在1970年9月,雷达系分成了两个系,一个是以保铮院士为主的2系,一个是搞机械结构设计的4系。其中,4系有3个专业:1专业是防空自动化,2专业是机械,3专业是电子对抗,也就是侦查干扰。

大约是在1977年左右,4系经过了第二次分离,搞小型计算机的1专业防空自动化,在蔡希尧教授带领下,剥离出去到了3系;3专业电子对抗重新回到2系。就这样,4系只剩下了叶尚辉教授带领的搞电子机械的2专业。加上我所在的力学教研室和其他一些专业,这就是1999年院系调整时4系的主体。

记 者:力学和机械之间有什么联系?您当年都从事过哪些科研项目?

王德满:可以这样说,力学是属于理科和工科之间的学科,它处于中间位置,它服务的对象是工程方面的东西,和工程实际联系尤为密切。4系是机械系,但主要是搞天线结构设计的,因为涉及结构,牵涉了大量力学问题。1978我们招收了6个研究生,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是雷达机构,其中有4人都与大天线机构有关,这也是我们力学学科前期的一个很主要的研究方向。

谈到科研项目,197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直径15米的射电望远镜算是一个。这个项目牵涉到了全国很多单位,我们学校主要负责这个天线的结构设计。这是一个抛物面天线,要求比较高,其中一个变形参数要控制在0.16毫米之内。这是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涉及大量力学问题。后来,我们从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编制出了国内第一个计算抛物面天线的通用计算机程序,发表了一篇题为《圆抛物面天线主力骨架计算程序及说明》的论文,在国内影响很大。因为有大量的程序,这篇论文还被作为四系头几届天线结构方向研究生的教材。

此外,我们还和核工业部585所合作,解决了一个有关核聚变环流器的应力问题,从理论上证明了项目的安全性,甚至连计算出磁场分布也和他们的要求一致!而这个问题,有研究所用了几乎2年都没有解决。另外一个项目是电磁炮。简单地说就是用电磁能代替化学能为炮弹提供动力。当时,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一公斤的炮弹,打出来的速度是每秒100米,和理论计算的104米差不多。这和当时的国际水平是同步的。

早期力学学科的发展,我们从事的那些研究课题,基本都是和国际同步、在国内处于前沿水平的!可惜由于人员变动等客观因素,没有能够坚持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记 者:您对今天的研究工作人员有什么建议?你觉得学校的长远发展,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王德满:做科学研究工作,希望同志们能够踏踏实实钻进去,别想太多!要有一头扎进去,不计成败的精神。只要感觉这个研究方向好,就要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此外,希望学校的学科面能够更大一些,起码要在理工科这个方面再大一点,这对学校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最后,我感觉我们虽然在西北,但是对西部的支持还不够,还应该多为地方做些贡献!

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是为了报酬去做,和你是因为喜欢它、热爱它而去做,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记 者:测控系也就是原12系,是今天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之一,作为测控系老主任,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测控系当时的情况。

张 平:1993年去12系之前,我一直在2系雷达教研室工作。原来的12系是由1系、2系、6系基础部的教师组成的。相比于学校其他的学科、专业,测控系的教学、科研都比较薄弱,更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我到了12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抓学科建设。到1999年12系并入机电工程学院时,我们已经发展到拥有检测技术与仪器、智能仪器与仪表两个硕士点和测控仪器仪表一个博士点的规模,师资水平、学生数量都较从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和增长。

刚到12系的时候,我们发现本科生中普遍有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毕业以后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非常小,充其量只有30%!大多数都从事了与本专业关系不大,或者根本不相关的管理,甚至外贸、财经、销售等工作。为此,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我们感觉到在本科教学中,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在拓宽专业上下了很大功夫,新增了测控技术与仪器、视频测试、空间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研究方向。

记 者:从测控学科的发展来看,值得总结的经验有哪些?

张 平:测控学科的发展,得益于四个因素: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的水平提不高,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更无从谈起。第二是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只有科研才能够带动学科的发展。第三是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只有学科和学科交叉和融合,才能够产生新的思想,带来新的学科生长点!最后是要扩大视野,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让名教授名专家支持学科的发展!

记 者:您觉得今天的青年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 平:首先,青年教师要加强责任心,要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除了知识之外,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样一来,即使他们将来不直接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也能够迅速在新的天地里得心应手。

其次,要有敬业精神、不计报酬!五、六十年代的西电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任劳任怨、团结合作,造就了那个时代学校的辉煌!这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特点!他们干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持!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是为了报酬去做,和你是因为喜欢它、热爱它而去做,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来源:西电科大报2008年11月20日 总第381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沧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