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学科建设是学校之旗是研究生教育之基
2015-05-12 09:26  

■本报记者 秦明

“沧桑岁月”访谈系列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篇

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西电以通信和雷达起家,如今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西电的研究生教育,虽然起始于1956年,但真正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今天,让我们共同回眸,去审视和反思那一段难忘的沧桑岁月,同时也展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更加灿烂的明天。

特邀嘉宾 焦李成教授1996年至2002年任研究生部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办主任,现任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特邀嘉宾 姬红兵教授2002年至2006年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发展规划处处长,211工程办公室主任

特邀嘉宾 李建东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老一辈学人,曾经为西电的研究生教育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 者:请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情况。

焦李成:西电的研究生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12月21日,经上级批准,学校开始招收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教育部取消副博士衔后,通称研究生。我校第一批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为毕德显教授、朱曾赏教授、陈太一副教授、李祖承副教授,当年招收了6人。1957年2月开始学习,研究方向分别为无线电接收、电话、抗干扰、超高频传输、超高频发射机。入学不久,反右运动开始,正常教学工作陷于停顿状态,研究生工作也因此中止。

1965年,学校招收了第二届研究生,指导教师有蔡希尧、茅于宽副教授,录取研究生2人。因文化革命开始,这一期的研究生也未完成学习计划而终止。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学校当年招收研究生14人。1981年,我校首批被批准为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1978年这次研究生招收,人数虽然少,但这是学校正式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开始。此后,这一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记 者:研究生教育与学校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您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时,学校的情况如何?到您离开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焦李成:研究生的培养涉及到学校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的提高,可以说,研究生事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命运息息相关。我是1996年到研究生院工作的,当时的研究生院还设有党委。因为学生数少,研究生的就业、分配、招生、管理都归口研究生院管理,研究生管理全部实行一级管理。另外,当时学科办虽然是单独建制,但也挂靠在研究生院。那一年,学校共招收了300多名研究生,规模不小,但与别的高校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在研究生院工作那几年,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快,连续多年都以10-20%的速度增长,这为我们后来建设研究生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的时候,学校的博士点还不多,只有5-6个,硕士点也只有20多个,这和学科发展很不适应。因此,我们特别重视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硕士点、博士点数量实现了重大突破。以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例,截止1998年,我们就增加到了11个,这对学校后来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学校教师的博士化进程做出了一定贡献。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这为学校继续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1年年底的时候,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下子拿到5个国家重点学科。也就是说,在IT领域的两个一级学科中,我们和清华的数量一样。学科面的扩展,对研究生招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到我离开研究生院那年,我们的硕士生招生量已经达到1800人,博士生的招生量也接近200人。2004年,我校研究生院正式通过验收,这是我离开研究生院以后的事情。

记 者: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关键发展的阶段上,哪些人的贡献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焦李成: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关键发展的阶段,不得不提到老一辈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贡献。他们有胡征教授、保铮院士、樊昌信教授、蔡希尧教授、叶尚辉教授、陈开周教授、肖国镇教授、谢维信教授、陈怀琛教授、戴树荪教授、石宝魁教授、茅于宽教授、王一平教授、梁昌洪教授等等,这些人对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西电不应该忘记他们。可以说,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西电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今天,他们在西电的历史上曾经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稳定本科生规模,完善研究生结构,稳步提升培养质量,使研究生教育基本满足我校发展的要求。

记 者:“十五”期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姬红兵: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1999年本科教育扩招以后,为了顺应本科教育的发展,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势在必行。实际上,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规模与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本科生规模取决于国家的整体经济规模,硕士生规模与国家的科研规模相适应,而博士生的规模则应与国家的创新能力相适应。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规模的扩大也带来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投入没有适应规模的增长,包括导师队伍、科研和经费、教学和科研场地、图书资料和网络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担心也相应增加,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我校的情况,虽然减小规模有利于缓减教育资源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从宏观层面看待研究生教育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学校发展规划的大局出发,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

实际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健全,需要对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质量的内涵也需要明晰。99年以前,我们是精英教育,扩招以后再用以前的标准去衡量教育,自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对于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我一直持有积极的心态。

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来说,我们趁着扩招把规模搞上去了。要知道,规模也是一种实力,没有足够的规模,要想发展很难。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稳定本科生规模,完善研究生结构,适应国家发展的步子,稳步提升培养质量,使得研究生教育基本满足我校发展的要求。

记 者:创新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创新能力受什么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姬红兵:当前,我校研究生规模很大,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超过9000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学校发展对研究生的需求。规模上来以后,必须把对数量的关注转到培养质量上,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创新能力是质量的核心。

创新能力培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研究生阶段就能解决的。创新能力和基础教育有关,与导师质量和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关,也和社会大环境相关!它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要有浓厚的探索未知兴趣和求知欲望。第二,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三,要有好的导师、良好的科研、学术、人文环境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第四,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

总之,创新能力培养涉及到方方面面,研究生教育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后一道工序上。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扬长避短、个性培养,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是统一规格,忽视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自然成了空中楼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息息相关。

记 者:从2002年至2006年,您担任了4年的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这期间,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姬红兵:2002~2006年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推进研究生两级管理的改革、试办研究生院验收转正、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2002年7月5日我到研究生院上任之时,正是研究生规模快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原来实行的一级管理模式已不相适应。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推行研究生两级管理模式。由于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责权利关系没有理顺,这项工作的阻力较大。我们首先明确了研究生院和各学院的责、权、利关系。例如在招生改革上,从前是研究生院一揽子包揽,不利于发挥学院的积极性。改革以后,各学院可按照各自的招生规模自行划定各学科的复试线,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各学院在招生方面的自主权。另外,研究生院将每个学生经费中的大部分下拨给学院。在工程硕士教育的创收上,也进行了合理的分配。这样下来,学院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研究生的两级管理逐渐落到了实处。此外,通过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两级管理的成功推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功不可没。

200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当时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有33所,2000年又批准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在三年试办期内,学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招生复试方式改革、培养方案修订、学位评价体系完善、研究生专业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于2004年4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考核评估,主要指标在22所试办研究生院中位于前列,并于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正式建立标志着我校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我校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是教育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与西安高新区的产业优势,于2004年3月我校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建立了研究生创新基地。2004年12月,我校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生创新基地”获得了教育部创新计划的专项资助。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重在探索新时期高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互动的一种新模式,强调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的有机结合。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与管委会密切合作、大胆开拓,积极探索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合作发展的新模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学科给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环境。

记 者:我们知道,学校的学科办以前设在研究生院,后来为什么要分家?当前学科建设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和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姬红兵:2002年之前,学校的学科办公室是挂靠在研究生院的,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学科办主任,别的高校也大都如此。这种做法,在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学科点规模较小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随着研究生和学科规模增加,就管理层面而言,学科发展需要从宏观着眼,而研究生培养则需要细致入微。因此,将学科建设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分开,有利于强化各自的职能。

从2002年职能调整以后,学科建设归到了发展规划处。当前,各个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龙头,我们也不例外。实际上,学科的发展也真正到了需要思考和规划的时候。再也不能够像过去那样,走到哪算哪。过去由于国家规划少、指令多,因此一旦进行学科申报,就全民皆兵,获批之后却不重视建设,重申报轻建设,普遍都把学科点认为是一种资源,很少真正从学科发展的内在来考虑学科建设。现在,这一情况已经得到很大改善,高校普遍已经把学科的建设作为重点,加强了学科建设的规划工作,从重申报逐步转移到重建设上来。

记 者:西电的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才能够做好学科建设?

姬红兵:西电的学科建设一直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们的学科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主干优势学科。这是最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学科,是我们在全国立足的学科;第二,支撑学科。主干优势学科要发展,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持,为此,我们在主干学科下发展了一些支撑学科;第三,基础学科。基础学科包括物理、数学、人文、外语等等,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工科院校,基础学科很重要,没有强大的数学和物理学科,就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工科;第四,新兴交叉学科。科技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科也有新陈代谢,不断会产生新的学科,有些学科也会逐渐消亡,我们必须注重新兴交叉学科,使他们成为学校的学科增长点。

我认为学科建设的核心有三个问题,即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和构筑平台。一个学科,之所以和别的有不同,应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凝练方向很重要。要想真正做好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必须要做到瞄准学科前沿、明确国家需求。另外,学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汇聚队伍当然也是核心内容。有了前面两个条件,就需要投资,这就是构筑学科发展的良好平台。有了平台,才能够使得人的作用得以发挥。除此之外,还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机制不好,有再好的人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一个良性循环是:构筑大平台、汇聚大队伍、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产生大影响。

记 者: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 “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情况。

姬红兵:“九五”“211工程”,我校完全依靠自筹经费进行建设。“十五”“211工程”,国家投入了4000万元,学校配套了4000万元,加上校三级学科体系的4400万元建设经费,我们在学科建设上的真正投入是1.24亿元。我校“211工程”经过十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整体实力显著提高;重点学科特色更加突出,优势稳中有升,学科布局更趋于合理;科研装备条件明显改善,提升和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取得重要突破,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体系高效快捷;创新人才培养、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211工程”三期建设已经启动,建设期为2007~2011年,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带动发展。具体体现在: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学校“十一五”及第二小步提升期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强化优势与特色,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实现重点突破为目标,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加快推进若干重点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二、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造就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着力提高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三、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整合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进一步提高“211工程”的建设效益。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学科发展和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人才创造性发挥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营造优秀人才和重大成果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

“211工程”三期建设目标是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和学科前沿,以集成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为核心进行重点学科建设。通过重点学科领域和重要方向上的突破,使优势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若干符合国家建设目标和国防重大需求的特色学科成为重点学科。通过学科体系、创新团队、科研基地建设,以及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显著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大幅度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为实现学校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包括:6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无线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通信与信息系统、密码学)、“先进雷达系统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现代智能信息系统与技术”(电路与系统)、“宽禁带半导体与系统芯片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复杂电磁环境与天线微波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先进电子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国家投入5600万元,学校配套5600万元,校三级学科体系的4200万元,学科建设总共投入1.54亿元。目前,学校“211工程”三期建设方案、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创新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已获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批准,正式启动建设。

记 者:当前学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姬红兵:存在的问题,第一就是优势学科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对手都是“985”院校,他们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的投入比我们大得多。第二是学科面窄的现象没有根本改观,新生的优势学科竞争力不强,实力还很弱。第三是我们的青年学术骨干参与学科建设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缺乏良好的机制和环境使得他们愿意去做这个事情。最后是整个学科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只有做一些我们不太会做的事情,解决了某个学科最基础的核心问题,这才是高水平的研究,才是科学问题。

记 者:2006年您到研究生院工作以后,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改革和措施?

李建东:到研究生院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研究生的数理基础。因为研究生的数理基础,能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此,我们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此外,还做了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计划。第一,举办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吸引了大批博士生前来交流成果,还邀请到了20多位院士为博士生做高水平学术报告。第二,举办信息与通信暑期学校,聘请国外知名的教授来给学生上课,内容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也穿插了如何做论文等话题。第三,加强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对整个学科发展比较有用的实验,比如说60%以上的学生能够受益的实验,我们就加强对他们的建设。此外,在规划中的还有研究生创新基金,可以让学生自由申请,经费一万左右,让学生自己做一些事情,进一步提升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还有就是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希望把一些名牌的研究生课程,例如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信号系统做成精品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方面,从2007年开始,我们已经陆续派出10个学生参加国际会议,2008年则有20个学生参加了国际会议,明年还会增加到30个以上的名额。让学生能够到国际上去看看,参加顶尖的会议,知道顶尖的教授正在做什么,扩大他们的学术视野,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另外就是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合作,准备接收国外的硕士、博士留学生。最后是加强了和友好院校的联系,进一步加大了公派出国留学的力度。

还有一个大的事情,就是培养机制的改革。一方面是调动研究生导师在招生、录取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权,使得老师和学生配合得更加紧密,推动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待遇,博士生除了委培的之外都是公费,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博士生最高能够拿到每个月2000元的补贴,最低的也有650元!同时,使得硕士生90%以上都有奖助金,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研究生都能够体体面面地在学校安心念书。

总之,在研究生教育整体上,我们将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依托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群,以研究生培养机制作为保障,积极开拓内外交流资源,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创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研究生。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每年建设10门左右的研究生精品课程或教材、10门以上的研究型课程、10项以上的创新基金以及8个以上的公共实验平台。

记 者: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李建东:首先,要重视研究生的数理基础学习。目前,学校的工科氛围太重,美国的大学,要求每个博士生都要到数学专业去念4-5门课,这样非常好,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其次,研究生的科研一定要做真正的科学问题,而不是技术开发。很多学生做事,没有做科学问题,或者思考和深度都不够,对科学的贡献不大。重复已经会做的事情叫技术开发,这对社会发展没有太大贡献,对科学进步也没有太大贡献。只有做一些我们不太会做的事情,解决了某个学科最基础的核心问题,这才是高水平的研究,才是科学问题。一个高校,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必须向理科化的方向发展,这是长久兴旺的要素。第三,技术的发明和创新都是理科的进步,因此研究生教育要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比如物理学的进展,导致了通信技术的进步等。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理科的教育比较少。学校要抓大项目,这很对,但是我们更应该从事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后劲比较大。工程项目是整体实力的体现,然而要想实现学科突破,必须面向基础开展研究。

来源:西电科大报2008年12月20日 总第383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沧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