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我的大学·杨随平
2015-05-05 17:08  

在写作回忆赵伟的文章时,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另一位同学的身影。因为大学时同他交流不多,毕业后也一直没有联系,所以我不知道是否能完成一篇有关他的短文,但我的内心有一股强烈的话语冲动,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在得到几位同学的帮助后,我还是决定为他写点什么。

杨随平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那是一双透着几许天真和胆怯的眼睛,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头幼鹿从安静的森林中闯入喧闹的街市,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种交错着新奇和茫然的眼神。相识日久,我发现杨随平是位很有教养的人--安安静静,彬彬有礼,个性随和,自爱自尊。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表面印象。事实上,我和杨随平未曾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大学四年,我们从未在同一小班学习,也从未在同一宿舍作息。如果说我和他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我能想像到的就是我们都属于谨小慎微,安分守己,不惹麻烦的小人物。这样的性格特点帮助我顺利毕业,但却没有给杨随平带来好运气,反而为他的悲剧预设了伏笔。

大学第一学期的画法几何课对有绘图天份的学生来说易如反掌,而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来说却比登天还难。那一学期,我的制图课勉强及格,而杨随平则被挡在及格线之外,补考也未获通过。在1981年入学的同学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中学直接进入大学。中学课程和大学课程有许多衔接上的断层,让许多人一时难以适应。另外,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学习方法、教学方式、个人偏好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需要时间来调整的。

在毕业分配上,杨随平又一次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在481班的一百多人中,虽然来自陕西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但户籍在西安的同学不过七、八位而已。杨随平本是西安户籍而且有资格参加毕业分配,那么按照就近原则,他应该被留在有着十几个名额的西安。即便不能留在西安,他也应该被留在有着十几个名额的郊区。但善良的杨随平总是得不到善良的结果,他最后被发配到距离西安一百三十公里之遥的蔡家坡!

杨随平后来的境遇也许还不为许多人所了解。毕业之初,他尚能经常回西安照料生病的母亲和弱年的弟弟。后来,当他没有精力、时间和金钱耗费在旅途的时候,他便只好从蔡家坡的西北机器厂辞职回来,在本属于他的城市做起了城市边缘人。后来,他娶了一位来自湖北的姑娘,俩人一起过着不稳定的打工生活。数年之后,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位脆弱的同学身上。1995年春节,杨随平在维修电梯时惨遭横祸,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还有哀恸无助的母亲。

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有两样东西至为重要:一是城市户口,它是身份、地位和待遇的象征;二是档案,里面记录着个人的生老病死,奖惩功过。杨随平因为上了大学而失去了本就拥有的城市户口。至于他的档案,也许还静静地躺在某个人才交流中心的角落。如果我有机会看到的话,我当会看到这样的文字:

对于这些,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又还能做什么呢?

我同杨随平可以说萍水之交。对他而言,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献上同样是弱者的满怀同情,还有就是上面的这些文字,让他早逝的灵魂知道,至少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十五年后,还有一位同学在万里之外对他表示发自内心的悼念!

2010722日于蒙特利尔

本文主要信息由张晓萍,任保国,孙建民提供,谨致谢忱!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西电记忆>>我的大学>>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