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深度 | 看过最多的流星雨,这位85岁不求浪漫的通信学者,一生却成就了这场盛大的科学“浪漫”
2023-07-07 09:56  

许多人知道刘增基老师,因为他是中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主研人之一。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深耕通信领域六十余年;也不知道,他作为综合业务网(ISN)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带领着团队完成了多项先进科研成果;更不知道,他在通信系统教学、通信专业教材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

见到刘增基老师的那个下午,时光仿佛定格,仿佛看见了背着书包初到张家口的少年目光坚毅、充满向往,仿佛看见了扎根西电、胸怀宇宙的青年科学家无数夜晚无畏困难、坚持登攀,又仿佛看见了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伏案批阅论文、亲切与学生交流探讨。

IMG_256

▲刘增基教授

六十余年间,他脚踏实地,认真做好科研;不断学习,辛勤培育学生;笔耕不辍,精心参与编撰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四部六个版次的教材。

流星划过一瞬,刘增基对科研、对教学的热爱持续了一生。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

1937年,刘增基生于浙江丽水,兄弟二人学习都很好。哥哥在1952年便考上了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56年毕业,组织分配到上海工作,后来成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生在抗日烽火年代、长在红旗下的刘增基,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填写高考志愿时,刘增基选择了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上的师范类专业,老师得知后却把他叫去谈话,老师认为,刘增基成绩优秀,应该填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于是,他将高考志愿改成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专业。

然而命运似乎有它自己的安排。高考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无线系政委段洪勋带队到浙江丽水招收保送生,成绩优异的刘增基被选中。1955年,在经过40多天的入伍训练之后,他进入学校无线工程系学习。

IMG_256

▲1955年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学员——刘增基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增基丝毫没有放弃了更高学府的遗憾,时光似乎回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时的少年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当时学校属于总参,我满心欢喜满怀热情地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的刘增基从未想过,正是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IMG_256

▲1958年下学期无线电工程系的课表(西电档案馆馆藏)

从浙江丽水到张家口,从江南水乡到塞外名城,学习生活条件比想象的更加艰苦:住的房子是日寇占领时期留下的房子,几十个人住在一个房间;即使是零下28度的寒冬,也依旧要外出进行军事训练。

但当时学习的课程在学校领导和教员们的精心安排下丰富而又系统: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外语(当时是俄语)、电工理论基础等公共理论课,以及无线电理论基础、电子管、电子线路、脉冲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和以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军用机等设备展开教学的专业课。此外,还有工程制图、画法几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内燃机、电机(含变压器、发动机、电动机)等辅助课程;还有射击、军事地形学、战术、通信组织、军事体育等军事课。从那时起,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956年他参加了学校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并在会上发言,介绍了学习经验。

IMG_259

IMG_256

▲通信学院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事迹——严格要求自己取得优秀成绩的刘增基同志(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8年夏,学校响应国家国防战略和建设大西北的需要,实施迁校西安的工作。8月的西安,小雨淅沥,从闷罐车上下来的学员们打着背包、穿着军衣军帽冒雨步行,一路高歌,经过大差市、钟楼、南门,来到了位于边家村附近的新校园。环境艰苦,却无法磨灭同学们对新校园、新生活的向往。

IMG_256

▲离别张家口,西迁西安(图片来源于西军电文库)

从张家口迁校到西安后,学校办学的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的培养目标也从培养“维护使用工程师”提升为“培养研究设计工程师”。于是学校对原有的工程系着手加强理论基础的教学工作。

“1959年陈太一老师用20个小时给我们讲授了信息论,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通信当中的技术问题。”这20个小时用刘增基的话来讲,作用很大,受益终身。自此之后,以信息论为指导,他的一生与通信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IMG_256

▲青年时期的陈太一(西电档案馆馆藏)

从全国第一到新一代

他见过最多夜晚的星光

“我是幸运的。”谈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刘增基说道:“毕业留校是服从组织分配,但确实让我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完全充分地运用到了我所热爱的事业中。”

六十年前,初到沙井村试验站的二十四岁的刘增基一定也这么认为。

1960年,根据上级指示和学校党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以教好、学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拟将学院科研任务进行一次调整,将学院全年承担与自选的科研项目由61项缩减为11项,保留的项目中流星余迹通信机位列第一。

1961年,毕业留校的刘增基接受系里安排,进入沙井村试验站,进行流星余迹通信的研究工作。彼时的试验站条件艰苦、人员短缺。当时除了即将调回教学岗位的技术总负责人杨千里讲师以外,只有吴海洋和还在见习期的刘增基两位教员,除此之外就是一批来自通信团的战士。

艰苦的生活条件从来没有消磨大家对事业的热爱,抬头仰望的是更加辽阔的天空。

刘增基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实验,观察流星信号和实际通信效果。从1961至1962年北京至西安单向传输试验报文的效果来看,一是通信量较少,二是差错率高。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观察,试验往往在凌晨1点到7点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观察之后,刘增基开始认识到差错的主要原因,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流星余迹通信体系中的控制设备及迟延分析”,后来发表在《电子学报》上。

IMG_256

▲刘增基的本科毕业证书

1962年暑假,系里请胡征教授和樊昌信老师到沙井村试验站调研和指导工作。他们建议从基础抓起,着手准备流星余迹传播规律的研究。胡征老师给了刘增基一本关于统计数学的英文书。按照该书提供的数理统计方法,刘增基用一周时间写出了“流星余迹前向散射传播测试方案”,确定了需要测试的项目、每个项目的测试方法、所需的设备、数据记录及整理的方法等。

IMG_256

▲1962年,学院科学研究工作总结中有关流星余迹的记载。(西电档案馆馆藏)

IMG_256

▲刘增基教授(西电档案馆馆藏)

1963年,完整的流星余迹全双工通信系统正式开始研制,1965年中国第一套双向流星余迹通信机诞生,命名为HX101-A,HX代表红星,101代表101室,ABCD则代表不同的机型。整个设备基于电子管分立元件,共分为五个部分,刘增基和包洲负责控制部分、参与总体设计,收发信机主要由缪锦标负责,收发天线由荣彰涛负责,总体和终端设备由吴海洋负责。

IMG_256

▲1965年HX101-A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达到的水平(西电档案馆馆藏)

“用相对落后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先进而复杂的电子信息系统,这就是我们当时的处境。”

1966年后由于文革的冲击,科研工作时断时续。1973年,第二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HX101-B完成,主要实现了控制终端小型化,用晶体管分立元件取代电子管分立元件,两个终端大机柜加一个控制台缩小为一个小机柜,发送终端、接收终端、控制器和稳压电源各占一个抽屉,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维持不变,其电性能基本不变。1973年在北京通过六机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后来投入小批量生产试用,又将其做了一些改进,命名为HX101-C,曾在海军、空军进行过试用。

IMG_256

▲1966年刘增基在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技术员101研究室(转业前)

1975年,为了解决某些时间通信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研究团队提出采用自适应变速的方法用同一套设备综合利用大小流星余迹和电离层散射的思想。基于此1976年利用全部国产的小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HX101-D,并在北京和西安之间试验成功。千载难逢,1976年罗布泊的高空核爆试验验证了其对流星余迹通信的改善效果。

IMG_256

▲HX101-D型流星余迹和电离层散射通信设备(西电档案馆馆藏)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设备”作为重大研究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4月23日,在陕西省召开的科学大会上,包洲、刘增基被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设备”项目组被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IMG_256

▲1978年,学院为先进集体单位代表颁奖。(西电档案馆馆藏)

IMG_256

▲1978年陕西省委对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设备项目组进行表彰(西电档案馆馆藏)

80年代以后,一系101室在包洲老师的主持下,成功研制出了HX101-E,这是一套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单板机代替了原来的大柜机,体积大大缩小,对流星的利用率却提高了2-3倍。

IMG_256

▲HX101-E型流星余迹和电离层散射相结合的通信设备天线(西电档案馆馆藏)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编码调制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又有了提升的空间,学校开展了新一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在金力军、李赞等老师的努力下,新一代全双工流星余迹通信系统于2007年研制成功,并完成了多次野外通信实验。从HX101-A到新一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时光似乎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定格,闪烁的繁星见证了无数西电人的钻研和拼搏。时间的长河从未停止流淌,为国家、为科学发展做贡献的初心亦从来不曾改变。没有流星余迹通信就没有轻型快速通信

上世纪80年代初,总参二部为了满足侦察分队深入敌后回传情报的需求,要求电子部研制出一种重量轻、体积小、传送距离远的轻型快速通信设备。为了提高通信效率,保证通信安全,总参二部对这种轻型快速通信设备的要求主要有三个:传输距离0-200公里、每次通信时间不超过1秒、重量小于10公斤。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要求都显得苛刻而又超前。

IMG_256

▲通信工程学院研制的轻型快速通信设备(西电档案馆馆藏)

任务下达给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之前,电子部已经找过好几个研究单位,都因为难以实现被拒绝了。电子部找到我校,科研处将这一项目分配给了101室。似乎是命中注定般的,刘增基挑起了负责人的重担。

历史的偶然总是存在着必然,命运总是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经过缜密的分析,刘增基认为,这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方面,0~200公里传输距离可以通过短波电离反射实现,快速通信可以借鉴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本来就有的实现瞬间突发这一特性。难点在于如何减轻重量,经过调研,10公斤重的短波通信设备中,电池重量占到4公斤。但刘增基看到,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整机重量的进一步减轻是可以实现的。

尽管已经预料到了研究注定困难重重,但实施起来的难度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从1983年开始到1985年,通过从方案制定、到试验设备研制,做过一个20多公里的模拟实验,实验的结果相当不好。“这个时候,电子部分管这个项目的同志就觉得你们也干不了,反正这个项目是科研,可以失败,难度也很大,所以劝我们不要干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这个时候就是要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教训,看失败在什么地方。”

IMG_256

▲刘增基教授在实验室工作(西电档案馆馆藏)

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服输的勇气,刘增基和项目组成员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改进,根据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的特征,采用时频调制加调频技术对抗多径和衰落,利用混合二型ARQ技术对抗干扰,利用微机控制实现瞬间突发传输,终于在1987年研制成功性能样机,并通过技术鉴定。然后进入设计定型样机研制阶段。

IMG_256

▲1989年夏刘增基在广东某地做轻型快速通信设备的野外通信试验

八年奋战,终得成功。经历了失败、总结、调整,从1983到1990,从试验样机、性能样机到设计定型样机,到最后转厂投入使用。给电子部的答卷最终满意上交,这个设备由总参二部定名为BCT-605型快速通信机,1991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IMG_256

▲通信学院研制的BCT-605型快速通信机(西电档案馆馆藏)

要始终占领通信技术的制高点

1984年,国际通信会议(ICCC)提出的“科学、系统与服务”的口号,揭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现代通信发展的深远影响。从阿姆斯特丹参会回来的刘增基明显感觉到,综合业务网将成为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

为了加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1985年,一系(通信工程学院前身)开办计算机通信专业。1987年,刘增基从101室调到108室,开始从事计算机通信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IMG_277

▲刘增基教授在鉴定会上介绍情况(西电档案馆馆藏)

1988年,在学校的支持下,系里开始组织力量申办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申办成功,由刘增基担任实验室主任,樊昌信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1991年开始筹建,到1995年正式投入运行,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网络与交换”,网络主要指的就是宽带综合业务网。

IMG_278

▲任命刘增基为“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电档案馆馆藏)

历史趋势和现实都将综合业务网推到了通信专业研究的最前沿,关键技术之一是异步转移模式ATM。这是世界流行的先进技术,同时也是通信技术的一个制高点。“我们一定要占领这个制高点,不管以后用途怎样。”当时看似一句豪言壮语,却准确地预估了通信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自此之后,1996年作为主研人之一,与周代琪老师等一起,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单节点ATM试验模型”中ATM交换机的研制,并于“863计划”十年成果展之前完成了宽带综合业务通信实验,实现了包括数字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高速数据通信,这也是我国第一台“具有信令功能的ATM交换机”,获1997年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IMG_279

▲ATM交换机研制(西电档案馆馆藏)

“九五”期间,与石家庄电子54所合作研制成功了一种区域机动通信网,实现了数字的多业务ATM复接分接设备。联合实验阶段,当时担任实验室主任以及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的刘增基,在联试现场逗留半年多,终于实现了ATM技术的完整功能。该机动网系统获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IMG_256

▲2001年刘增基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创业维艰,玉汝于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ISN)至今已顺利通过四轮评估,2017年考核成绩为优秀。实验室聚焦网络通信领域开展探索研究和原始创新,力求引领空天领域的新型网络技术,已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IMG_256

▲ISN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电档案馆馆藏)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独立自主、坚持不懈,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写教材就像搞科研要追求卓越1985年,刘增基获评“电子高等教育优秀教师”;1991年,他被机械电子工业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六十年来,他始终站在科研的第一线、教学的第一线、育人的第一线,他始终将自己的个人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中,他始终将学生的需要、教学的需要摆在工作的第一位。精心参与编撰的四部六个版次的教材,便是他辛勤耕耘一生的生动注解。

IMG_282

▲1991年,刘增基被机械电子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电档案馆馆藏)

《礼记·学记》中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刘增基始终如一个渴求知识的少年,在教与学之中不断汲取、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沙井村试验站上,为了让初中文化的通信团战士们更了解基础通信技术相关的知识,刘增基利用业余时间给战士们“上课”。通俗讲解无线电元器件和设备的知识。

1972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回想起当时的教学,刘增基对一系74班印象深刻,结合相关科研经验,他主讲《数字逻辑电路》和《概率论与数字信息传输》这两门课。在1980年后主讲过“科技英语”、“传输原理”、“交换理论基础”、“计算机通信网”等本科生课程和“通信理论”、“计算机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网络理论”等研究生课程。所有这些教学活动都为集体编著的科技图书或教材打下扎实的基础。

1986年,中国通信学会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协作,组织出版了一套《通信工程丛书》。作为该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的老师郭梯云、刘增基、王新梅、詹道庸、杨洽共同编著了《数据传输》一书。这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力求兼顾理论的完整性、先进性与工程实用性,强调“数据传输系统的设备及各项技术措施都是以信道的客观规律为转移的”这一基本原理。

IMG_256

▲《数据传输》(修订本)(西电图书馆馆藏)

1980年代中后期,通信网络逐渐呈现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的特点。视频通信和高速数据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用户数量的激增要求整个网络要承载宽带业务,光纤通信成为必然的选择。梁昌洪校长和谢维信副校长找到了刘增基,要求信息工程系(一系)“把光纤通信搞上去”。但一系在光纤通信方面缺乏基础。当时一系主要有两个专业:通信工程和信息工程,二者都侧重于无线通信,而且集中于编码、调制、同步等关键技术。而光纤通信则要依靠微波通信技术的基础。尽管如此,考虑到通信学科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求,刘增基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网络与交换,所谓网络,主要就是宽带综合业务网,光纤便是其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作为该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光纤通信的教学和研究自然要落到刘增基头上。

IMG_284

▲1994年8月刘增基与樊昌信老师一起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光纤与无线通信研讨会。会期期间,与光纤通信创始人高锟合影留念。(左一为刘增基)

但归根结底,光纤通信是个新技术、新领域,要搞明白、弄清楚,还是要从头学起。刘增基从来不畏惧新知识、新挑战。“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就需要学习,要认认真真学习”。

IMG_285

▲刘增基教授与学生交谈中(西电档案馆馆藏)

他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一是有选择地阅读相关书籍,他大量地阅读了包括国内的《光纤通信原理》(张煦著)、《光纤通信工程》(赵梓森著),以及国外R.L.Freeman所写的Tele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Handbook(电信传输手册)等相关资料;二是通过科研工作在干中学习,92年至99年间,与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诸多项目,为光纤通信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知识;三是通过指导研究生论文进行学习,博士生胡辽林、秦浩及姚明旿等的论文涉及光纤通信的调制、光网络与光交换等,通过阅读文献、整理探讨、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多次阅改论文等环节,进一步掌握了光纤通信的调制、复用、交换等技术;四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进行学习,“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信息高速公路”、“光纤通信及其发展”、“未来的互联网”等多场讲座的准备、讲授和交流中,他更全面、深入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IMG_286

▲1996-1997年度刘增基被授予优秀教师称号(西电档案馆馆藏)

“我们始终铭记:必须写出一本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来,否则不如不写。”经过编写组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2001年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之一,《光纤通信》的出版填补了学校在这一领域的空白。2008年,《光纤通信》(第二版)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

截止2023年,两个版本的《光纤通信》共印刷35次,发行23.3万册,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全国三十余所高校的科研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IMG_256

▲《光纤通信》第一版及第二版(西电图书馆馆藏)

1996年,根据教育部安排,学校撤销了计算机通信专业,将其并入通信工程专业。但网络通信的重要性并不会因此降低,为了防止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退回到原先的状态,学院及ISN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发展优势、主攻网络、开拓新域”的行动口号。

通院将原有的计算机通信专业的三门课程“交换理论基础”、“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网原理”中有关交换工程的内容提取出来,按照“交换理论基础-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快速分组交换-特种交换”的顺序合并成为一门新的课程,取名为“交换原理与技术”。

为了应付教学急需,老师们先编写出了讲义。

IMG_256

▲1997年通院成立教材委员会,刘增基任委员。(西电档案馆馆藏)

“刘老师等写的书稿很好,不需改动,可直接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责任编辑滑玉将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刘增基,审稿顺利通过。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交换原理与技术》出版。

IMG_289

▲《交换原理与技术》讲义及教材(西电图书馆馆藏)

一本好的教材,如一座灯塔,可以指引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然而,要写出一本好的教材仍然是有相当难度的。如何兼顾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增基有自己的方法。他认为写教材与搞科研十分相似,其方法论和实际操作是共通的。大致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需求调查、对象分析、收集及消化相关参考资料;二是讨论并编写大纲,这一步相当于科研项目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是保证教材系统性、完整性的最重要的环节;三是分工负责,相当于科研项目的部件研制,每个作者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部分质量;四是统稿,相当于系统联调,由负责人对内容把关,力求做到思路清晰、文风一致,这是保证教材质量的最后一环。

IMG_290

▲刘增基与首次培养毕业的两位硕士生王江舟、熊鹰的合影(中间为刘增基)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11年,根据老一辈专家有关流星余迹通信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李赞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编著了《流星余迹通信理论与应用》一书。2015年,因为在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研究中的杰出贡献,李赞荣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颁奖词这样写道:“她研制出了我国独立自主的新一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出版了国内该领域第一本专著。”

IMG_291

▲李赞、刘增基、沈健编著的《流星余迹通信理论与应用》(西电图书馆馆藏)

IMG_292

▲李赞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

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西电人爱国奋斗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85岁荣获“最美教师”退而不休继续发光发热

六十多年以来,刘增基始终追随学校发展和国防需要的脚步,始终关注和关心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成长。

2006年,刘增基退休。“我现在身体还可以,耳不聋、脑子还比较灵活,记忆力还没有衰退。”退而不休,刘增基持续关注着通信技术发展的最前沿。2010年被聘任为学校“学术振兴计划”工程系统(通信系统)首席专家。2007至2010年作为负责人完成了“激光通信总体技术”的预研项目。2017年,已经80岁高龄的刘增基受邀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基于多域智能宽带机动自组网应急通信系统”,在这个项目中,他参与了项目的策划、总体方案的论证和部分野外试验工作。

IMG_293

▲2010年刘增基被聘任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振兴计划”工程系统(通信系统)首席专家

2022年,85岁高龄的他被评为西电“最美教师”。这一奖项让他惊喜又意外,虽然已经有了众多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通信人,谦虚而又低调的他说的最多的却是,“这是对老同志的优待”。

重要的事情在于

不断学习

在谈到对青年学子的期望时,刘增基强调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在通院的历史上,前辈们曾举办过多次讨论班,这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个好办法。讨论班围绕某项新理论或新技术,分头准备、相互交流讨论和争论,促进共同提高。在1960年前后陈太一、胡征老师曾办过一个“信息论”讨论班,培养出了国内著名的信息论与编码专家肖国镇、王育民和王新梅等。后来胡征和樊昌信老师等还举办过“通信系统理论讲座”“统计通信理论”讨论班;在1980年代初郭梯云老师举办过“移动通信”讨论班。刘增基就参与了“统计通信理论”和“移动通信”讨论班,获益匪浅。由于深感随机过程理论对通信工程非常重要,刘增基曾在101室举办了“通信工程中的随机过程”讨论班,重点研讨马尔科夫链和马尔科夫过程及其在同步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IMG_294

▲刘增基向采访小组展示并向档案馆捐赠他在讨论班上所记的笔记

谈到与学生的关系,刘增基始终将指导学生看作是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过程。他向保铮老师学习,对学生提交的博士论文严格把关,一般要看三遍,反复修改完善,尽力做到无懈可击。第一遍看大纲、看哪些内容该写、哪些内容不该写、有哪些创新点;第二遍看内容是否正确、哪些需要修改、哪些需要补充;第三部分是看细节,对行文规范和文字表达进行最后审定。

他深刻体会到学生完成论文及科研成果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归纳、整理、消化,创新,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也正是这些艰苦而有趣的过程,使学生和老师的学术和科研水平都得以提高。

最后,刘增基对于当代青年人,他情真意切、充满信心。他以自己即将耄耋之年的积淀,化作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三点嘱托:

一是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学习。否则,可能赶不上智能机器人。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要讲究方法,要泛读、精读和研读相结合。不要应付作业、不要应付考试。

二是一定要注重基本,不要过分注重于解难题、偏题,最重要的是做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知识牢固、基本技能熟练。

三是一定要做到数学、外语、计算机“三个不断线”,数学和英语是必备工具,只有学好了数学和英语,才能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及技术,也才能具备管你一辈子的自学能力。

低调、谦逊、实干、奋进,在刘增基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西电人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国家最重大、最关键、最急需科学技术问题的担当和实力,更看到了西电学人凝心聚力、勇往无前,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突破的拼搏和决心!

IMG_295

▲刘增基教授与采访小组合影(左起:雷崇鸽、刘增基、杨舒丹、田鸽)

刘增基教授编写的教材

IMG_296

刘增基简介

刘增基,1937年11月生于浙江丽水,1955年7月高中毕业后志愿入伍,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196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我校前身),并留校任教。

刘增基教授在1961至1980年期间主要从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科研工作,作为主研人之一,于197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系统(HX-101D),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1980年后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宽带综合业务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成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1991~2002年期间,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1997年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西电记忆>>永恒的记忆>>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