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电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承担了中央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点课题《重要办学时期西电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经过一年的研究,现已形成研究报告《西电重要办学时期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院士当年亦青春——八位电子信息领域院士求学记》(样书),推出《院士读大学》系列推文13篇,生动讲述了在西电延安和张家口时期成长起来的8位院士的求学经历。近期,西电政策研究室联合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推出《破译铸就“西电现象”的深层密码:延安和张家口时期西电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启示》一文,以飨读者。
引言
长期以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其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蜚声海内。自1931年建校起,西电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0余万余名优秀人才,80%以上的毕业生到国家急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大批校友成为行业领军人才,“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在业内形成重大影响,成为西电最亮的名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能够取得累累硕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事实上,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在艰苦创业的新中国建设中,西电人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战争胜利和国防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在烽烟战火中凝练出的办学经验,历经一代代西电人薪火相传,已成为西电文化基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当代继续发挥其内在价值。
延安和张家口是西电两个重要办学时期,这两段时期内学校培养了8位院士,为党和国家输送了一批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力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政策研究室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梳理,试图通过分析这一时期西电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破译铸就“西电现象”的深层密码,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更好传承精神财富,从西电光辉校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奋力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延安时期(1935-1948):烽火硝烟,艰苦创业
1935年,西电前身原红军通校随中央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从江西瑞金抵达陕北。自此以后,学校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开启13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在这个历史阶段,为了保证战争的需要,学校在艰苦的教学实践条件下,针对不同的训练对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方法,成为输送战争通信人员的重要基地,为我军通信事业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延安通校旧址——川口(西电档案馆馆藏)
教育为中心任务服务:办好学校、多出人才、保证战争胜利。延安时期,学校的办学方针自始至终都是教育为中心任务服务。学校一直围绕“办好学校、多出人才、保证战争胜利”为目标,积极展开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方针对学员产生了深刻影响,绝大多数学员自入学第一天,就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好本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共同的奋斗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强大的使命感和内驱力,因此可以排除私心杂念,忘我学习、立志成才。
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产学一体的教学方式。战场实践经验证明,学员必须同时掌握扎实的无线电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否则无法保证在千钧一发之际通信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因此,学校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学员一方面在通校内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在通信材料厂制作电台,进行实际操作,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产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抗战时期,办学条件艰苦,物资供应匮乏,通校教师自力更生,自编教材,自制教学用具。1938年5月建立实验室,设备绝大多数是缴获敌人的器材及少量自制的仪器。此外,还有少量从敌战区购买的,经过辗转托运,送到了通校。自从有了实验室,学生可以做各种电路实验,装配、调试收发报机、收音机、手摇发电机等。
1942年,军委从美军那里得到20吨无线电器材。军委三局将这些电台视为珍宝。为充分发挥其作用,抽调各大解放区的通信负责人及技术领导到通校学习。先由孙俊人讲解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校长王诤决定拿出10部电台,让参加学习的同学分组将其拆卸打开,以实物进行教学,然后再分组重新装好。毕业后,学员把这批先进电台带回各解放区,此后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报务班的学生在上装机实习课(西电档案馆馆藏)
因材施教:战争条件下独特的多层次循环式教学模式。在战争年代的革命根据地,招收的学员社会背景千差万别、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在这种条件下要把学员都培养成满足战争需求的通信技术人才,只能因材施教、多层次办学。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分成若干层次,分别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在战争条件下,需要学员迅速掌握通信技术,因此教授的内容必须少而精。因此,在学制不能设置过长的条件下,学校采取循环教学的学制,即学员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经过一段时间实际锻炼后,再“回炉深造”,轮流调回学校进修。这种灵活的学制既满足了战争的人才急需,又使得学员的能力水平能够在学习-应用-再学习-再应用的螺旋式轨迹中不断提高。
根据战争的需要,教学一般分为速成班,普通班、轮训班和干训班4种。速成班是抗战初期的主要教学形式,是为了适应当时迅速发展及扩充电台的需要。但自1939年上半年后,大多以普通班为主,后两种则是在1942年以后开设的。速成班训练期限为3到4个半月,教育内容以收发报为主,其次是使用现有机器的常识,以迅速培养报务员为目的。普通班时间较长,8个月到一年,收发通常所占比例少一些(25%),而电学实习多一些;文化程度低的,同时教一些自然科学常识与补习文化。轮训班的时间是2个月到4个月,是在工作可能的条件下抽出在职干部来学习,教育内容集中在收发报及机器装修技术的提高上。干部班时间较长,约1年半到2年,又叫高级班,大多是工作较久的负责干部,主要帮助提高他们通信组织工作能力及技术、文化水平。
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坚定、技术精明、体魄健康并重。在战争年代,学校没有将人才培养仅仅局限在狭隘的技能培训上,而是坚持学员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提出“政治坚定、技术精明、体魄健康”的培养理念,使学校真正成为红色通信人才成长进步的“红色摇篮”和“革命熔炉”。在扎扎实实开展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同时,学校一方面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作为红色通信人员的首要条件,提倡政治学习,学习期间每周安排政治报告、讨论会、演讲会,切实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一方面把强健体魄作为红色通信人员的必备素质,并对其进行严格训练,确保学员积极适应战争环境,提升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胆略、气魄与顽强作风;与此同时,在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活之余,学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校园歌声阵阵,操场球赛不断,使学员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能够保持愉快生活状态,塑造了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
物资生活虽然困难,但精神生活十分丰富。打篮球是三局和通校的重要体育活动。王诤是体育健将,是三局篮球队的中锋。三局的篮球队是1940年军委系统运动会冠军。通校的文娱活动十分活跃,走进校区,歌声不断。1939年三局在盐店子建了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大礼堂,经常演出小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周了山》《血泪仇》《黄河大合唱》等。
延安十三年峥嵘岁月,学校虽然以快速培训合格的战争通信人员为使命,未正式发展为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大学,但以其务实的教学方针、科学的教学原则、灵活的教学模式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历史条件、满足发展需求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历经17期办学,培养了近千名学员成为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使红色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为革命军队的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张家口时期(1949-1958):向正规化转型
伴随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学校迁至张家口,进入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从空间场域上,学校由乡村进入城市;从办学宗旨上,从主要为战争服务转入为国防建设服务;从学校发展上,从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向正规大学过渡。学校在向正规化转型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系列关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经验,使学校成为新中国培养通信、机要、情报工程人才的最早的一所高等学校,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出相关领域一大批栋梁之材。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门(西电档案馆馆藏)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青年一代培养成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学习内容上,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中心,结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学习《论共产党员修养》,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开展形势教育,使同学能够紧跟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端正学习动机;进行民主与纪律教育,消除盲目崇拜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往往既教技术、又育思想,既业务上的老师,又是政治辅导员,教学、行政、思想工作不分家,使思想工作寓于全员、全过程之中,教师作为同学的良师益友,及时掌握学生思想、作风上的问题,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军委工校由军委直接领导,下面设立有相当独立性的一、二、三部,业务分别由军委通信部、技术部、机要局领导。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学校建立了党团组织,建立了临时校党委,基层分别建立了党委、总支和支部。开学后第一阶段进行政治教育。因为全国刚刚解放,学员们虽然热爱新中国,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但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均不了解,对当时时局和党的政策也不甚清楚。因此,学校决定首先用四、五个月时间进行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革命觉悟,激发学生的革命自觉性,增强学生的纪律性。
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以及经常的时事教育等,学习方法主要是在学生自学和组织辅导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还聘请著名学者从北京专程到张家口向全体学生和教职员作报告,如聘请艾思奇讲劳动创造世界;聘请杨献珍作人生观问题的报告;聘请王学文作政治经济学问题的报告;聘请孙定国作哲学问题的报告;聘请陈家康作苏联问题的报告等。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学校自己也给学生作报告。
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满足平战转换的人才需求。学校在张家口办学时期,正处在国家由战时状态向和平状态的过渡时期,然而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一直绷紧“平战转换”之弦。因此学校一方面以军队的无线有线通信设备为主实施教学;同时考虑现代化建设,逐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增加新专业,补充广播、大功率电台、交流电源、超短波通信、超外差机、自动电话以及城市通信网络、陆空通信、国际通信等全新教学内容。
工程班除要学习数、理、化、外语、电工等文化及专业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无线电工程(扩音机、发射机、收音机、超短波调幅电台、天线、馈线)、电机工程(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有线工程(磁石电话、自动电话、载波放大)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要学好理论,而且要具有装修与设计的能力,同时还要熟悉部分美式通讯装备。这个要求,既能满足当前战争的需要,又能为进城后的建设储备技术力量。
注重实操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台。张家口时期,学校继承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筹建了实习工厂和实验室,加强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后的实践操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物质条件困难的年度,学生以战争年代缴获的战利品和亲手制作的实验仪器器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大大锻炼了理论学习之外的实操学习。特别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台,练习收报、发报,成为一段佳话。
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仅开设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而且还组织进行装机实习,为锻炼同学们的全面动手能力,根据当时的条件,从基础做起,机壳要用旧铝皮自己制作,线路板面要自己设计,线圈零件要自己绕制,阻容元件要自己选配,装机后要自己调试。能供使用的仪器是一部讯号源、一部普通万用电表和一部示波器。这些仪器虽然简陋,却锻炼了同学们利用简单仪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军委工程学校一部学员小组在讨论(西电档案馆馆藏)
日趋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教师试讲制、示范课制、课堂考核制等。张家口时期,学校重视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每天每门课程都有周密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在巩固基础上提高。与此同时,探索出教师试讲制、示范课制、课堂考核制、习题作业及电化示教等一套规范化教学制度。张家口时期,学校开始向正规大学转型的进程,在此期间,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办学规律和基本国情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后来成为信息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甚至不少人才逐渐成长为专家和领军人物乃至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为发展中国信息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经验启示
回顾历史,纵观在延安、张家口两个重要办学时期,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下,西电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出了适应当下具体情况的培养模式,但在其中可以发现一以贯之的特色,并延续至今,成为“西电现象”赓续发展、愈发鲜亮的关键要素。总结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始终把“爱党报国”视为办学最高指引。西电作为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红色根脉,一代代西电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与共产党同呼吸、与共和国共命运,把服务党和国家的事业作为学校办学创业最高奋斗目标。延安时期,学校为打赢战争源源不断输送军事通信人才;张家口时期,为新中国信息通信事业提供战略人才支撑;当前,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追求,致力服务信息领域关键急需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二是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培养首要位置。西电作为一所在战火中孕育发轫的学校,把“立德”放在“立功”前,注重学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真正为党和国家培养能担大任、能打胜仗的人才。延安时期,学校就把学员的政治素质作为衡量是否其能够成为红色通信人员的首要条件;张家口时期,学校把思想教育引导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员、全过程之中;当前,坚持把“西电红”作为最鲜亮的底色,把红色校本资源体系化地转化为育人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强调“专业上过得硬”,更注重“政治上靠得住”,持续为信息技术前沿阵地、国防创新关键战场输送中坚力量。三是始终把“注重实践”看作教学重要环节。在战争时期,电台通信是党中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关键保障,学校培养的军事通信人才,必须要在千钧一发之际及时准确传达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实战训练、不搞纸上谈兵。正是在此背景下,注重动手实践成为学校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传承下来。延安时期,学校厂校结合、产学一体,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在工厂动手实践;张家口时期,学校在艰苦创业中充分发挥学生善于动手的优势,学生亲自制作教具和实验仪器,在动手中巩固所学;当前,学校继承发扬实践能力强的光荣传统,工程实践训练覆盖培养全程,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在用人单位广受好评。四是始终把“质量为先”当作发展基本原则。在战争年代、创业初期,无论是办学条件多么简陋、育人环境多么艰苦,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牢牢把握教学规律,千方百计提升教学质量。在延安时期,面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学员,学校采取因材施教、回炉深造等别具一格的学制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保证学员受教质量;张家口时期,学校在向正规大学过渡的关键时期,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以过硬的教学质量牢牢保障学校的加速发展;当前,学校聚力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焦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推动“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的进阶式成长,信息领域一流人才不断涌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破译铸就“西电现象”的深层密码,研究西电在延安、张家口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启示,对于学校奋力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也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鲜活的“西电经验”,为一流人才培养贡献“西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