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蔡希尧:忆西电学科专业建设
2015-03-11 16:15  

■访谈 季庆阳  ■文稿整理 杨舒丹

通信专业建设情况

记者:蔡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采访您。1949年,您从浙江大学毕业,是什么样的机缘到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工作的呢?

蔡希尧:194953日杭州解放,我在浙江大学四年级读书。520日,我们这批毕业生被分配到浙江干部学校学习。8月,中央军委派人选了20多人,送到了“军委工程学校”,我也被选中。先进行政治学习,1950年,政治学习结束,分配工作,我被留校当教员。

195911月,中央军委召开一次发展电子技术的会议。西电组成一个代表团参加会议,由曾庆良副院长率领,团员有科研部长周士复,两个教员:陈太一和我。

1125日下午,军委第10研究院科研处找了西电的蔡希尧,南京14所的戴振东,北京15所的刘之琥,研究我国建立自动化防空系统的问题。我们讨论后,建议军委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同时选择高等院校,开始培养人才;并建议工程的名称为“1125工程”。军委批准了工程名称,并在次年决定在西电建立“自动化防空专业”,学校指定我负责专业的技术建设和课程设置,成立了一个教研室。

1962年,以西电的雷达专业(包括师生)为基础,中央军委决定在重庆成立了雷达学院,我去了重庆。1963年,军委对院校又做了调整,把自动化防空、电子对抗等专业搬回西安,我又回到西安。

记者:当时军委工程学校的办学情况怎样?

蔡希尧:1949在张家口成立的“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简称“军委工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建校之初,分三个部:一部、二部和三部,分别属于总参通信部、总参二部和三部。1953年,总参二部和三部所属部分独立出去,留下一部,开始只有一个通信专业,分工程、机务和报务三个层次培养学生。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并入军委工校,充实了师资队伍,增设了好多课程,如脉冲技术,微波技术等。

1949年建校之初,教学设备主要是缴获国民党部队的通信设备,都是美式装备。

记者:您当时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蔡希尧:当时学校只有通信专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工程、机务和报务。学校成立时,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第二年又发生朝鲜战争,所以,培养机务和报务的学生,以应前线急需是主要的,工程班的学生人数较少。

一部主任孙俊人亲自给机务班上课,我当辅导,把他讲课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讲义,然后刻蜡板,油印成教材。

记者:那您当时在学校的住宿条件、住房条件怎样?

蔡希尧:供给制,吃住都由组织上供给。我记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月的补贴是7角毛6分钱。到1955年秋全军改成工资制。

雷达专业建设情况

记者:我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办雷达工程专业的院校,当时您也参与了雷达专业建设,是吗?

蔡希尧:雷达是英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加以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应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从美国引进雷达,在南京成立雷达研究所。解放后,中央军委在沈阳组建了雷达部队。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并入军委工校,成立了雷达专业。

记者:当时这个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方面情况如何?

蔡希尧:课程设置主要参考美国的资料。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写成28本书,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雷达专业的设立,给学校开辟了一些新的学术领域,增设了一些新的课程,如微波技术、天线技术、脉冲技术等。

记者:在雷达专业建设过程中您具体是做哪方面的工作?

蔡希尧:我开始做毕德显教授的助手。毕教授开始给雷达系讲授天线系统,我当辅导。后来我独立讲授“雷达发射技术”等课程。

信息论专业建设情况

记者:您是我国最早研究信息论的学者之一,能讲讲信息论专业建设时的情况吗?

蔡希尧:1956年,国家开始制定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周总理代表中央做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报告,军委要求各学校都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当时,我校雷达教授会主任毕德显教授,选定“信息论”为研究内容。1959年,学校建立了信息论专业。

记者:您认为,当时毕教授考虑建信息论的研究在专业学科发展是出于什么考虑?

蔡希尧:信息论是一个新兴学科。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生香农(C.E.Shanno)在他的博士论文“通信的信息理论”中,用“熵”定义信息量的度量,开辟了信息系统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记者:当时在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呢?

蔡希尧:首先是学习资料,写学习心得。1957年和1958年,我们在《电信科学》上发表了4篇介绍信息论的文章:毕德显的《介绍信息论》,保铮的《模拟信息系统》和我写的《离散信息系统》和《雷达信息》。

1958 年秋天,全国掀起批判资产阶级教学思想运动,把信息论的研究工作也列入批判内容,于是停止了研究工作。到1959 年,学校另外组织了一批教师,成立了信息论专业。

计算机专业、自动化防空专业情况

记者:您也参加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研究,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教学情况吗?

蔡希尧:1958年,我校在导弹系成立计算机专业。当时全国总共有8所院校开办计算机专业,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课程设置都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的。

1953年开始,上级派来苏联专家来校指导工作,包括通信、雷达等方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都得听苏联专家的。

记者:当时根据国家需求,我校设立了自动化防空专业,作为筹建负责人,能否谈谈这个专业建设情况?

蔡希尧:自动化防空包括控制、通信、计算、信号检测、数据处理等多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专业。

1956年,美国建立了以地面为基地的导弹防御系统,叫做SAGE,苏联建立了类似系统,叫做“地平线一号”。中国政府曾希望从苏联引进“地平线一号”,但被拒绝。

195911月,全军召开“第一届军事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大会”。1125日下午,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召集西电的蔡希尧、四机部第14研究所的戴振东、15研究所的刘之琥,商量在我国建立自动化防空系统问题,并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设这一系统的建议,取名为“1125工程”的建议,得到军委的认可。

1960年,军委决定在我校设立“自动化防空专业”,为“1125工程”培养人才,学校指定我负责筹建。这是我国第一个建立的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类专业,集控制、通信、计算及情报于一体。当年,总政治部从全国重点院校选拔40多名高年级学生,作为第一批学生。

记者:自动化防空领域这么宽,当时的师资能否达到专业建设水准呢?

蔡希尧:这主要靠自己想办法。从1962年开始,我们分别开设了“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等课程,并编写了教材。

1978年,雷达专业的个别教员认为,“雷达就是雷达,搞什么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向学校领导建议撤销自动化防空专业,学校领导听从了他们的意见,撤销了自动化防空专业。次年,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系统工程专业,包含自动化防空专业的内容。

软件专业与留学教育建设情况

记者: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您的教学和科研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展也同样非常大,是吗?

蔡希尧:1977年冬,全国恢复高校招生,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程序。1979年我被调到计算机系担任系主任。当时,计算机系已经建立了软件专业,有陈家正等一批老师,以及从美国留学回来的金益民等老师,开设了有关软件课程。

1983年,计算机系建立了软件研究室,以后发展成软件工程研究所。1980年代,我国正在建设“远望2号测量船”,实现远洋测量工作,其中包括软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任务。这一任务原来分配给成都十所,他们缺乏软件方面的人才,所长找我商量,决定把任务转交给我们。我接受了任务。参加工作的有软件研究室的金益民、王小民、赵殿国等教师。“远望2号测量船”工程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包括软件系统,我校指定金益民代表领奖。

1986年,国家恢复1125工程,我们参与了软件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包括面向对象技术、构件技术,信息系统工程。除了教师参加研究工作外,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也参加研究,出了一批成果。如《面向对象技术》一书,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

1993年,软件室扩充为软件研究所。在此基础上,2003年,国家教委选拔我校在内的34院校,成立软件学院。

记者:您当时怎么考虑要搞软件研究室的?当时师资情况如何?

蔡希尧: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其中硬件是通用的,在通用的硬件上加载不同的软件,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应用。所以,要服务于不同的应用,就必须开发软件。一个常用的微处理器,加载不同的软件,就成了不同的专用机。

记者:留学生教育方面,我们学校1949 年开始招留学生了?

蔡希尧:1949年冬天,我校接收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选派来的一批年轻学生,主要学习报务。1953年,越南派来几十位通信干部,来我校指挥系统学习通信指挥。

记者: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怎么样呢?

蔡希尧:1956年春,中央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做知识分子报告,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鼓励知识分子向科学技术进军。军委要求各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当时雷达教授会主任毕德显教授选定“信息论”为研究方向,他本人开始招研究生,但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批判资产阶级教学思想运动,研究生的学习被停止了。

到了1963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经学校申请,茅于宽和我被批准为研究生指导老师,各招了一名研究生。

记者:您的学术生涯中有哪些研究成果您最满意?学术著作有哪些呢?

蔡希尧:我开始从事通信方面的教学工作,1952年以后,参加雷达专业的创办工作。1959年主持“自动化防空”专业的创办。1979年调到计算机系担任系主任,推进了软件专业的建设,创办了软件研究室,以后扩充为软件研究所。

著作方面,编写并出版了《雷达系统概论》、《数据处理》、《多处理机系统的逻辑分系与设计》、《面向对象技术》等书。获得过1987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电子部优秀图书奖等奖励。

1983年开始,组织计算机系的教师参加“远望2号远洋测量船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我本人负责设计及文档的审核和认定。此系统有多个单位参加,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向对象技术等研究工作的成果被应用于多个信息系统的开发中。《面向对象技术》一书被全国多个学校采用,得到好评。

记者:回顾您所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包括雷达专业、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防空专业、软件专业,在整个过程中您认为哪些人哪些事对您印象深刻?

蔡希尧:办学校和办专业都是靠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需要领军人物,发展软件专业,需要有良好数学和程序设计的基础,要了解应用需求。

回忆与故事

记者:咱们老校区主楼在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您能给我们讲讲五楼当时的情况吗?

蔡希尧:1958年,国家发动大搞科研运动,中央军委调集了一批技术人员,选定了一些重大课题,包括通信、雷达等方面,集中在我校老校区主楼5层,开展研究工作。

当时我参加的课题是“超远程雷达”,已经制定方案,但19594月,五楼的科研任务被撤掉了,“超远程雷达”的方案交给了四机部南京十四所。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交付部队使用。

记者:您能给我们回忆一下关于学校迁址的故事吗?

蔡希尧:学校一开始在张家口开办,因为那里有日本兵留下来的营房,后来自己又盖了一些房子。1955年左右,学校想要从张家口搬到北京去,地址都选好了,在北京西郊的紫竹苑,但是没搬成,因为买地建造房子,价钱没有谈成。到了1956年夏天,当时国际形势有点紧张,周总理就下命令,北京不要再进其他单位了。因此,学校就打算搬到石家庄或是西安,最后领导上决定搬到西安。由总后勤部负责建设,1958年夏搬过来的。

记者:老校区的主楼是苏式建筑,当时怎么考虑建成这种风格的?

蔡希尧:当时学校仿照苏联列宁格勒红旗学院建设,请了一批苏联专家,教学科研工作都得听苏联专家的。

记者:在您看来,西电人有什么的特质?

蔡希尧:根据使用单位和毕业生的反映,我校毕业生的特点是埋头苦干,但社会活动能力不足,创新不足。

记者:学校学术发展、专业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蔡希尧:郑校长召集学校科研单位开会,提出要搞大数据。我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很好的科研方向,但学校要组织好分工合作,成果共享,更快地促进学校的建设。

记者:好的。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蔡希尧简历:

蔡希尧,1926年出生,中共党员,1949年到中央军委直属的军委工程学校工作。历任雷达学院、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副教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军事电子学学会理事,电子对抗学会副主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对抗领导小组顾问等职。

长期从事雷达技术、信号处理、电子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雷达系统概论》、《雷达信息》、《面向对象技术》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参与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防工程项目以及有关信息系统等多项课题。曾被授予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科技精英、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曾获省、部及国家级的二等奖和一等奖,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新闻链接:蔡希尧教授:学习新兴科学建设先进学科

         /xidian/mu_news/view-24313.html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人物访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