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退役士兵学生风采】焦镇朗:卸甲书窗承使命,执戈学海砺锋芒

作者:时间:2025-03-25点击数:

个人简介

把最清澈的爱献给祖国,以最坚定的信念奔赴新程。

——焦镇朗

4B57F

焦镇朗,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服役于陆军西部战区某旅,现为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3级网络与新媒体学生、校艺术团媒体部成员、信息与网络中心摄影助理负责人。


曾获荣誉


服役期间,荣获2021年“我的强军梦”演讲比赛第二名、2022年“四有”优秀士兵、2023年西陆强军号“关山月”主题摄影优秀奖。

退役复学后,荣获2024学年学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2024学年“三好学生”、2024学年校艺术团优秀媒体部成员、2024年暑期三下乡制作的宣传视频获广东省“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三等奖、2024年暑期的三下乡队伍获评“百千万工程”优秀队伍。

5F010




入伍初心


入伍的初心,源自同是退伍军人父亲的熏陶,从小到大,他一直严格要求我要做一个雷厉风行、立志报效祖国的人,于是我也渐渐拥有了对军营的向往。18岁那年,我怀着满腔热血,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防事业,这既是献给理想最好的成人礼,更是将平凡淬炼成非凡的熔炉。纵然迷彩服能遮蔽风霜雨雪,却遮不住眼眸中永葆的赤诚;即便训练场布满荆棘坎坷,终将见证汗水浇灌出的精神锋芒。我深知,军旅生涯是灵魂的修行场——在边关冷月的守望中沉淀忠诚,在惊涛骇浪的历练里锻造担当,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伏笔,每一道伤疤都将化作勋章。


高原砺刃:在稀薄氧气里淬炼锋芒


在那个满腔热血的年纪,我来到了雪域高原——西藏,站在海拔五千米的雪山之巅,俯瞰脚下被烈日炙烤得发烫的沙地,指尖攥紧的钢索在掌心勒出血痕。每一次蹬踏,都是一场与重力的搏斗,缺氧的肺部仿佛灌满了燃烧的铁砂,可当视线扫过远处皑皑的冰川,耳畔忽然回响起营区晨课时老班长说的那句话:“战场上从不为懦夫让路,高原之上只认铁血的坐标。”30秒!25秒!23秒6!在不断进步的背后是一次次不遗余力的练习。

营区刻苦训练的焦镇朗

当手掌划过被褥表面最后一丝褶皱,窗外的晨光恰好将棱角分明的“豆腐块”镀上一层金色,这方寸之间的战场没有硝烟,却能让每个动作都迸发出金属撞击般的铿锵韵律。从军两年来,我在被角与床沿间丈量出二十三种叠法,逐渐明白内务整理不仅是军事素养的基石,更是雕刻军人品格的无声刻刀。梯度分明的折痕里藏着时间的密码,最初两周,棉絮总在掌心逃脱,被角如同倔强的山峦不肯驯服,直到某天清晨,发现迷彩服肩线与墙面的平行线完美重合时,忽然懂得:那些看似机械的重复,实则是将散乱的意志收束成精准的坐标系。每一次抚平凸起都像在打磨神经末梢的敏感度,让战场所需的专注力从指尖开始生长。

71103

认真整理内务

每一次执行的任务、每一次参加的演习,都是对身体和意志力的磨练,只有在演习训练中,才能充分体现平时严苛训练的意义所在。记得班长说的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作为高原战士,面对的就是前方茫茫戈壁,身后是万家灯火。

F1772

参加高原军事演习

站在顶端眺望远方,迷彩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远处的哨所传来悠长的号角声,像一声穿越时空的召唤。突然明白,军人的脊梁骨就是这样在千锤百炼中铸就的——既要能扛起枪杆子保家卫国,也要敢把最脆弱的咽喉暴露在刀锋之上,用滚烫的鲜血在生命禁区刻下永不褪色的信仰。

1D698

关山夜月(焦镇朗摄影优秀奖)


光影解甲录:从瞄准镜到取景框的蜕变


在部队锤炼意志之余,我发掘出自己对光影艺术的热爱,告别军营,放下钢枪与瞄准镜,取而代之的是单反相机与取景框的故事,我运用专业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在生活与工作当中,并以自身最大能力回报社会。同时,我也将军营中锤炼出的坚韧不拔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融入日常学习,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我都坚守着不放弃的信念。

60875

焦镇朗在艺术团担任摄影工作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积极踊跃发挥带头作用,在白墙上画上属于我们五彩斑斓的墙绘。酷暑七月,烈日当空,我们手提颜料走进群山环绕的村落,尽管汗水已经浸湿了发梢,可心中只想为乡村增添美丽的一笔,为我们的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助一份力。

813F2

和队员们进行墙绘


50033

操作无人机航拍

 

313EE

晒伤的手臂

在部队收获的不仅是意志上的,还有思想的觉悟。退伍一年多来,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走访慰问社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他们的喜悦和感谢,让我深刻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谛。

5FF16

社区志愿者焦镇朗(左一)

在献血活动圆满结束后,血库中心发来短信:当日共采集236单位血液,预计可挽救67条生命。这些数字让我意识到,我的血液将流淌在早产儿、车祸青年、化疗少女的生命里。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正如部队指导员所说:“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来这句话已悄无声息地烙在了我心中。

4E762

参加无偿献血

我深感传承红色精神的责任重大,也乐于分享军营的宝贵经历,通过参加东江纵队纪念馆的配音活动,让更多人铭记先辈的牺牲奉献,珍惜今日的繁荣富强。

46FC1

焦镇朗参加东江纵队配音活动

当最后一枚铜纽扣从军装领口摘下,我告别了军旅生涯。戈壁滩的星光透过军事博物馆,洒在我的学士袍上,仿佛在见证我的转变。以前我在演习场训练,如今我在图书馆学习,但肩上的责任没有变。正如先辈在《新青年》中所言,我们要“创建青春之国家”。如今,我们以代码编织山河,用数据解读文明,在实验室寻找星辰,在乡土中国触摸永恒。保持创新与行动力,就是履行我们这个时代责任的方式。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