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院闻动态 正文

社会实践 云纱星韵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走进非遗香云纱

作者:时间:2024-12-12点击数:

香云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植物染料染色丝绸而闻名,被誉为纺织界的“软黄金”。2024年11月30日,广州新华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副主任邵诗茹老师与专业教师廖煜容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南沙榄核镇香云纱产业园,开启了与非遗香云纱的邂逅。通过此次实习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服装专业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香云纱独特的制作工艺,还能深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


1AE45

服装专业师生在南沙榄核镇香云纱产业园合影


首先,同学们参观了香云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展品,深入了解了香云纱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影响,聚焦于香云纱的制作工艺。该展览馆设有四个展厅,分别为:展示疍家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和罗与锦的丝织品、香云纱服饰及其相关物品等传世品、抽丝成线的工具以及各类大型纺织机


EDAB4

同学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述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亲自体验了香云纱复杂的制作流程,包括“三蒸九煮十八晒”,这一过程象征着香云纱的非凡之美。每件香云纱的诞生都需经过坯绸准备→薯莨液制备→浸莨水→晒莨→洒莨水→一次封莨水→一次煮绸→二次封莨水→二次煮绸→三次封莨水→过泥→清洗河泥→四次封莨水→摊雾等多个精细步骤,且每个步骤都必须精准无误。在亲身体验香云纱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被其背后的工匠精神所感动,仿佛看到了这一技艺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光辉。


138E2

体验香云纱“过泥”工序

E8E1C

香云纱“过泥”作品展示

20705

同学们体验“浸莨水和晒莨”工序


在活动的尾声,师生们参与了一项特别的手工艺活动——蚕丝缠扇,以此来结束一天的香云纱非遗文化体验。这项活动要求参与者亲手将蚕卵剥丝,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剥出的蚕丝缠绕在扇子的框架上,形成扇面。这个过程对耐心和专注力的要求极高,因为一旦操作不当,蚕丝就会断裂,需要重新开始。通过亲手制作蚕丝扇,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香云纱织造过程中的精细与复杂。无论是缠绕扇面的蚕丝,还是织造香云纱,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工艺。这样的体验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1F736

同学们体验“蚕丝缠扇”

1EFEF

“蚕丝缠扇”作品展示


本次实习实践第二课堂活动让我校师生深刻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价值底蕴和文化意义,非遗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与岁月传承,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坚持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形换和发展。


23505

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参观香云纱成品实物展


文字|廖煜容 卢晓滢

图片|廖煜容

责编|张艺冰

初审|张暖瑾

复审|邵诗茹

终审|李海峰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