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国: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郑伟国,来自信息科学学院2015级数字媒体技术,曾担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记者站第五届副站长。踏实,严谨,自强不息、勤奋刻苦等都是他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点。
他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并荣获“2017中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暨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新闻作品评选视频类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摄影类三等奖等。
郑伟国与参赛团队成员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崭露头角,作品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设计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类别二等奖。他的努力散发出的光芒,就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越来越耀眼。
谈及参赛原因,他只说了两个字:兴趣。一切都因兴趣而起,对视频制作有着浓厚兴趣的他,早在去年便有了参赛计划,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为圆参赛的愿望,今年他和他的团队带着拟定好了的拍摄的内容和主题,毅然报名参赛。学习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他,凭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与协助下,与小组成员一起一点点地去探索、发掘如何将自身所学与实践更好的融合,让自己的作品做到尽善尽美。
缺乏相关经验的他们,在漫漫参赛路上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秉承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原则,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从比赛中脱颖而出。说到这里,郑伟国真切地表达了其对指导老师深深的谢意。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当遇到难关时,指导老师给他们提出了种种建议,如怎样写出更能更贴合主题的文案、视频制作的技巧等,使他们受益颇多,他们跟随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成长,可以说,没有指导老师对他们的谆谆教诲,也就没有他们今天傲人的成绩。
郑伟国在这次比赛中观看了许多优秀作品展,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他觉得向别人学习借鉴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唯有自己切身体会过,方知当中缘由,才能创作出令人更满意的作品。
此行最大的收获除了学习到了别人的长处,还让他明白了若想从事影视方面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有积累。无论是技术的积累,拍摄经验的积累还是素材的积累,都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们于去年12月份开始制作参赛作品,从制定拍摄计划、拍摄脚本到文案制作、视频拍摄,最后剪辑修改成片,一路走来花了将近六个月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为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让他更懂得积累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过来人,郑伟国对大一的师弟师妹们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往自己喜好的方向去发展,虽不能保证成功,却有了一份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加入组织、社团,亦或是担任学生助理,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能从中汲取经验、得到锻炼,还能将学习到的能力和经验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此时再去参加一些比赛,便能事半功倍了。与此同时,这些经验也能够为日后实习或者工作提供相关的经验参考。
被问到如何处理学业和社会实践时,他回答道,上学的首要目的当然是学习,将学科基础打好,再去参加社会实践和比赛。当专业课的学习能得心应手的时候,自然就有资本去参加比赛了。时间的分配因人而异,上课的时间就专心上课,其余的时间可以有一些侧重,明确自己的方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付诸行动。
对于培养创新能力这方面,他认为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创新创业型的比赛,通过与小组成员的思想碰撞、头脑风暴,能够开发自己的脑洞,创新性就能从中体现出来,创新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当谈及他对未来的规划时,他说道“只愿不辜负自己”,我们所有的奋斗和付出,都为了不愿辜负自己,不让自己来到这世间白走一遭。
作家沈十六曾说过,“所有经历的事情,都会变成最好的经验。那些看起来让你不愿再回顾的曾经,都会成为铺垫你成为更好自己的石子。它坚硬、硌脚、走过去的时候想要痛哭,但当你真正迈过去,你就会感谢那些带给你痛感的石子,它让你清醒、克制、不被绝望击败,让你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面对生命中一场又一场的阵痛,它多像倾盆大雨,毫不留情地淋湿整个世界,而你没有办法抵挡这种狂暴的侵袭。它使你濒临崩溃、绝望,感受到这世界上不能言喻的苦痛,但它也为你带来重建、希冀,烘干你内心的寒意。”郑伟国与其团队的此次参赛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追梦路上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但是,困难既可能成为绊脚石,也可能成为我们通往成功的敲门砖,如何看待它便成为了你我最重要的选择。
人生就好比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无论成败与否,你的种种经历都将成为回忆的宝藏,在往后的日子里熠熠发光。
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作者:肖海妍 杨芷茵 摄影:郑伟国
审校:余少瀚 责编:刘英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