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书卷 以使命为鞭策
省级人才入选者 法学院副教授 康京涛
2021年7月18日,我成为法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此之前已经在高校工作了13年。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6年,回首过往,每一次授课,每一次交流,都是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见证。
“保持敬畏之心,上好每一堂课”
精益求精把每堂课讲好是教师的“职业良心”,这需要将每一节课视为教学比赛一样,常怀敬畏之心。站在讲台上,我的大多数课程已历经不少于10轮打磨。即便如此,每次授课前,我都会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与法学前沿,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调整,精选案例,优化课件,力求做到“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眼中关注每一位学生,手中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中,根据每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个人见解。课后认真反思每一处细节,思考哪些内容还未充分展开、哪些讲解还不够清晰,并再次对课件进行完善。这种严谨细致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心怀仁爱之心,引领学生成长”
新时代教师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使命——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从研究生入校开始,在尊重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上,我会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与科研计划,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设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组会上,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真问题,坚持问题意识导向。每当学生们找到研究主题,我便组织大家围坐一堂,热烈讨论,共同探寻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可推进的新方向,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课余时间,我坚持与每位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与需求,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以及审稿意见的回复。3年来,共资助6人次参加学会会议,5人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怀揣火热之心,捂热科研‘冷板凳’”
科研之路,犹如攀登险峻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若只是沿着前人铺设的道路前行,虽看似轻松,却往往只能重复旧有的成果,难以触及真正的创新与突破。这要求科研人员必须付出努力,将无尽的热情与智慧倾注于研究之中。在西财大的三年,每个寒暑假与周末,我几乎都将自己锁在办公室内,读文献、写论文、申请项目。正是有了时间的积累,3年里我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陕西省软科学基金,立项陕西省社科基金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我深知,科研之路永无止境。在这条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着对创新的渴望与对突破的执着,不断前行。
黑板传知识 丹心育英才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数学学院博士 李亚亚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用心教书育人,用爱陪伴学生,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始终做照亮学生前路的光”
来校后,我一直承担数学类课程教学工作。虽然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却看不见摸不到它,数学的整体架构是人类在寻求万物规律时,人为定义出来的。与中学数学相比,高等数学课程更加艰深抽象。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用各种方法讲清数学概念与定理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它们在表达什么,希望他们能拨开数学符号、定义、定理的层层迷雾,深入走近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务系统评教中,看到学生留下的一条评语中写道:“亚亚老师真的很负责、很认真,上课经常一写就是几黑板,衣服上有时候粘的全是粉笔灰。”原来,我们的点滴付出,学生们都记在心里。
“我们是一场进步的双向奔赴”
教学之余,我还担任金融数学2202班的班级导师,学生们愿意与我分享交流他们的考研规划、就业规划,有个男生告诉我,他毕业后想自己创业,我都会用鼓励的话为他们加油打气。我也喜欢带着学生们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在三天时间内,要对指定的实际问题,完成从建模、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在与学生们一起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有想法、有计划、有编程能力,有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有通宵熬夜完成比赛的顽强毅力。学生们获奖后开心地与我分享喜悦时,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他们的努力让我更加明白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然而,如何更好地激发这些潜力并给出更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也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加强的地方。
“认准方向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就个人而言,从读研开始便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术研究。与学生时期相比,工作后的科研任务大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值得庆幸的是,我从未放弃。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下,在校院两级的大力支持下,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级科研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获得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称号。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2022年受聘陕西省科技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担任《系统工程学报》审稿人。来校这几年,看着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的内心欣喜不已,希望能够在学校“申博”攻坚期与学校同频共振、同心协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渴望化身滴水 汇入教书育人的海洋
文学院博士 王彦龙
“师爱为魂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理念和要求很早就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一名老师既受所学专业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敬畏。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认认真真地学做教师,踏踏实实地成长。
“科研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准备一瓶水,而且是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从2017年开始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到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关注“云剧场”到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专题论文,从成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生导师到戏剧与影视硕士生导师,每一天的进步,就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得到了回报。基础学科科研产出慢,需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力和耐心,始终保持对讲台的敬畏和对科研的执着。我长期关注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与发展,主要研究方向是民族社会学和艺术社会学,《祁连山两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一带一路”视野下秦腔流行剧目的传播与创新研究》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科研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规范,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行为、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及时做好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针对学生上课低头现象,结合讲授内容,适时让学生通过手机查阅网络资料、评析短视频以及阅读新闻报道等方式,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年实习实训月期间,担任社会调查课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文化传播”“广告效果评估”课程教学中,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
“成长与梦想的双向奔赴”
除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外,我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2020年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不断优化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练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始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突出时代特点和应用特色,根据国家社科研究需求和传媒行业发展现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先后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0篇,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联合校外新闻单位指导学生在省市县主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收获自信和成长。所带的12名研究生中,2名考取选调生,5名进入高校工作。
师者如光,虽微致远。愿自己始终做一盏明灯,照亮更多学生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