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大党发〔2019〕4号  

   

关于印发《西安财经大学  

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西安财经大学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经2019年2月19日党委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扎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共西安财经大学委员会(代章)  西安财经大学(代章)  

                                    2019年2月21日  

   

   

西安财经大学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是我校更名大学的第一年,是推进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冲刺之年。  

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陕西省教育大会精神和陕西省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目标,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科层次和科研水平,健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着力破解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坚持开展宣传学习教育工作。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工作,在全校师生党员中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党纪法规教育;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进一步规范落实“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推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和“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等专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深入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及丰富内涵,加强党建督导督查工作,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开展“对标争先”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肃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基层党委换届工作,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培训,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进一步提升党务人员整体工作水平,推进党务公开。  

3.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创新方法,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处、科级干部队伍思想素质、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好对空缺的处、科级岗位人员选拔补充工作;加强各级后备干部培养与管理,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台账,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健全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认真落实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切实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4.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校、院领导听思政课制度,巩固深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加强对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着力宣传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任务和创建过程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树立典范,凝聚人心,共促发展;着力加强学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完善学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规程,做好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以建国7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努力构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平台,提高师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5.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培训计划,大力推进智力、教育、科技、人才、信息、文化、民生、志愿帮扶等系列工程,持续开展“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举措,确保各项帮扶任务如期完成;认真组织开展陕西省2018年扶贫退出县的第三方评估工作。  

6.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每个机关处室每年都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师生对本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改进方案,确保落实;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目标责任意识,要围绕学校发展总体目标确定部门年度目标,目标要清晰明确,年年有进展,要公开承诺,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提升干部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担当精神,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7.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抓好责任落实;突出加强政治建设,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教职工“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结合我校发生的案件,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达到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的目的,切实发挥案件的震慑、教育作用;把严格问责和案件查办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抓早抓小,加大约谈函询力度,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使红脸出汗常态化。  

8.加强统一战线、离退休及群团工作。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制度,加强统战工作队伍建设,把统战工作纳入基层党委工作考核体系;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师生员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组织召开新一届“双代会”,活跃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及时受理解决师生诉求;持续做好离退休工作,关注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发挥老同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9.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召开学校2019年本科教育工作会,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本科教学工作地位;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和人才评价发现机制,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深入开展各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照专业认证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规范教师教学过程管理。  

10.强化教学管理与监督保障。严抓课堂教学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规范教学秩序;严抓教学过程管理,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设立校级“金课”建设项目20项;严抓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严抓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严抓教师教学主体责任,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把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评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融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权重不低于50%;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建立校内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1.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围绕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目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对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发布年度报告;确保12个省级一流专业顺利通过审核验收,努力实现1个省级一流专业跻身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进入建设项目;加强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强化省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成1项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努力获取省级教改项目2-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12.做好本科生招生工作。科学制定本科招生工作计划,创新招生宣传工作策略和方式,充分发挥各学院在专业宣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知名教授专家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积极争取进入陕西普通本科一批次招生,进一步稳定生源,提高生源质量;建立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联动的预警机制,实施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  

13.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室、实训中心等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力度;推进“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升级改造及教学资源建设”二期项目建设,探索创新智慧化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引进或开发仿真模拟实训课程;充分利用夏季短学期,扎实开展实践教学、社会调研、辅导学生学科竞赛等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引进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广泛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实践基地库的建设。  

14.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构建四层次创新教育体系;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发挥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学院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大创新创业导师遴选力度,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和培训,打造更多“双创”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服务;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支撑,积极开展“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力争获取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0项以上;广泛遴选优质孵化项目(团队),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和创业典型。  

15.进一步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的联系,发挥专业师资优势,创新合作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完善函授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函授站点建设,拓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训市场;进一步改善培训学员住宿和授课硬件环境,打造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名师资源库,强化模块化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定制服务,建立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收益,努力打造在行业和陕西具有一定影响的继续教育培训品牌。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快人才引培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以“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争做‘四有’好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举办师德师风大讲堂4期,每期50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制度,真正落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标准”的要求;严肃查处师德缺失、学术造假等行为,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17.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设立1000万元人才引培专项资金,以学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基地为依托,对高层次特需人才分级定薪,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问题;积极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通过省级人才工程项目,为每个一级学科至少引进1名高层次人才,引进“雁塔学者”1-2人,实施“校级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8人,选留博士30人以上,督促帮助激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切实提升教师博士化率。  

18.切实增强教师素质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宽渠道、完善配套政策,鼓励教师到专业相关单位或岗位交流挂职,支持教师前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修和深造,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丰富教师社会实践经验;进一步加强“双师、双能、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展新入职教师素质提升、骨干进修培养等培养建设项目,培训教师不少于700余人次。  

19.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加快高级职称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职称结构;建立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协调机制,持续提高职工薪资待遇,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大学院(教学部)在人才引进、绩效分配、人员调配方面的自主权,增强对教学单位总体目标任务的考核管理,扩大二级教学单位办学自主权。  

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20.加强学科建设,强化学科特色。围绕省级一流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目标,创新学科建设思路,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特色,探索形成学科与行业发展的有效融合机制;对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并发布年度报告;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明确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总体目标和重要举措,制定《新增硕士点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1.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学科优势。在一级学科申报、建设,学科评估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经费管理;大力支持博士点申报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建设,做强优势和主干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整体优势,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为第五轮学科评估做好充分准备;开展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设工作;做好年度硕士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  

22.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年”活动,完善研究生导师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研究生教材、精品课程、教改项目建设,不断规范研究生的课程管理、论文管理、日常管理,加大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考核要求,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争取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不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3.加强研究生管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责,修订完善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提高研究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学生报考本校研究生,提高生源质量。  

五、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24.加强科研项目和成果培育。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修订《西安财经大学科研业绩认定办法》《西安财经大学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等,加大对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前瞻谋划和培育,重点做好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三大项目申报的培训工作,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不少于10项,省部级、厅局级获奖数量实现20%以上增幅;激励教师申报横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账额提升20%以上,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5.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制定完善省部级科研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和目标任务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实施科研基地降级或退出机制;争取国家统计局更多支持,着力建设“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智库;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科研基地对口服务“一带一路”、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产出具有重大价值的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报告;加大校级科研基地的优化升级,重点培育新增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26.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和博士后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实施“人才特区”建设,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组织创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培养科研创新团队1个;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科研团队;资助出版学术著作16部。  

27.提升“两刊”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刊力度,研究制定关于专家约稿、稿酬、版面费的收支标准,增加知名专家约稿数量,进一步提升稿源质量;继续加大“统计理论与方法”“秦文化与经济”特色栏目建设力度,推动“两刊”特色建设和质量提升;加快“两刊”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大对“两刊”宣传力度,扩大“两刊”影响力。  

六、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8.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力度,进一步落实学业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度;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做好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宣传和资助工作,规范“奖、助、贷、补”评审与发放工作;深化诚信教育建设,完善诚信教育体系,用好“诚信基金”,推进诚信特色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着力强化优良学风建设,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建立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有效机制;完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奖励办法,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进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29.打造主旨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建经典研读班,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共青团机制改革,推进组织、育人、服务“三创新”;继续深化“一院一品”活动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结合”,增加校园人文教育气息;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统筹全校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建设发展,支持打造2-3个特色志愿者服务品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对学院团工委工作的引导和考核。  

30.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出击,积极沟通,畅通就业信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设就业基地库,积极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制定就业帮扶计划,保证经济困难学生充分就业,建档立卡毕业生全部就业;发挥智慧就业平台的信息化、精准化优势,加强就业数据跟踪统计和分析;积极推进示范性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建设,把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0%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七、加快开放办学进程,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31.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制定各类教师年度出国(境)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公派访学、任教、留学、研修、考察等不少于30人次,积极打造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人才队伍;巩固和拓展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探索与日、韩等亚洲国家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展博士联合培养、互派项目、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等事宜,力争引进2-3名国(境)外智力人才,柔性引进1-2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32.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大学的合作关系,推进本科协议互派和研究生培养项目;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做好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加强留学生宗教、安全及日常管理;促进在校生参加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加大学生国际互访频次,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33.加强社会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入开展学科专业扎根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学校与国家统计局、陕西省发改委、陕西信合、西安市政府、榆林市政府等政府、企业的联系,构建校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吸引更多政府、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建设;积极洽谈并实质性推进翠华东校区双创园区项目建设;各学院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服务对象开展深入合作与互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和科学研究的转化率。  

34.进一步强化校友工作。完善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筹建2个地方校友会,加快校友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工作;加强校友日常联络,积极争取校友资源助力学校建设发展;发挥校友馆功能,做好校友返校联谊的参观引导与讲解服务,挖掘宣传杰出校友事迹,充分发挥校友会在校友与母校间的纽带作用和对在校生学习教育引导的作用。  

八、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办学能力与水平  

35.进一步改革完善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并出台机关、教学、教辅部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科学制定2019年年度总目标和各部门具体目标任务;做好新办法的解读宣传和动员工作,确保新办法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36.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以更名西安财经大学为契机,研究制定学校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建设方案,修订完善《西安财经大学章程》,全面系统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开展各类工作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等人员换届和调整工作;加强督查督办,保障学校党委行政的重大决策得到落实;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启动智慧校园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办公自动化,运行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优化升级校园网体系结构;加强档案管理和使用;加强保密工作,强化保密责任制落实;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调查研究,提高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和利用率。  

37.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和遵守财经纪律,实施预算绩效化管理;着力实施开源节流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部门依法依规增资创收,有效缩减计划外用工等支出;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审计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参与监督,加强重大风险防范,保障学校的资金、财产安全;提高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商业房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制定资产报废管理办法,盘活国有资产,优化校园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38.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校区功能。进一步统筹规划校区建设使用,进一步明确老校区办学功能定位;按照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对外培训和留学生教育的实际需求,对老校区部分建筑进行重点改造;充分利用各校区闲置房产增加资产性收益。  

39.完善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修缮青年教师公寓,全面开展老校区各类房产清查清退工作,为人才引进提供更多房源;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教师落户问题,缓解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适时启动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建设项目。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降低校园基本运营成本,降低计划外用工风险;增强后勤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意识和能力,做好校园水、电、暖、绿化的维护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建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不断丰富特色馆藏,创新电子阅览室特色服务专区,加强电子文献采购及使用管理,增加图书馆座位数,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经典书籍阅读活动;推进长安校区综合门诊部建设,做好疾病、传染病预防、卫生保健、医疗服务等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40.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继续完善稳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涉稳预研预判和风险评估处置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师生矛盾纠纷等排查化解机制,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及时准确做好舆情收集与报送;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完善校园安全保卫“技防”建设,突出关键节点做好防恐防暴、消防安全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