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党字[2009]27

 

关于印发杨学义、胡健同志在西安财经学院

第二届第二次“双代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2009 1225 ,我校召开了第二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党委书记杨学义、院长胡健同志在会上做重要讲话。现将杨学义、胡健同志的讲话印发你们,请迅速传达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2009 1228

 


主题词:民主建设  领导讲话  通知

抄送:校党委委员,档(2)。    20091228日印发

打印:李绒                   校对:辛颖                 共印10


 

坚持校务公开  强化责任意识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西安财经学院二届二次“双代会”上的讲话

2009 1225

党委书记  杨学义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这次“双代会”是在全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启动新一轮干部聘任工作的形势下召开的,我代表学校党委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上午胡院长的报告,对学校近三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做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下午讨论中,各位代表对院长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会议另外两个文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会议是成功的。为了使本次会议的精神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珍惜发展成果,增强必胜信心

近三年来,学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紧跟时代步伐,抓住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发展潜力,适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办学思路,学校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学科建设取得喜人成绩、办学条件得以根本性改变,学校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总的来说,这三年,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三年,是我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三年,也是全校师生得实惠更多的三年。实践证明,学校党委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亦是符合西安财经学院发展实际的。我们取得的成绩,各位代表有目共睹,全校教职员工高度认同。这些收获既是上级组织和领导关心支持、各界友好单位和友好人士热情帮助的结果,更是我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各位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地感谢!

三年的成就的确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尽管我们在实现大学更名、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过程中还存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同志们也要看到,这几年的成就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要看到我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要看到全体师生的新期盼。我过去多次说过,困难和机遇从来就是并存的,抓住了机遇,就意味着要面对困难。全院教职工特别是全体干部、全体代表、全体分会负责人必须有一个深刻认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历史赋予的战略机遇期,主动适应高校面临的新环境,深入分析学院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解决下一步学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矛盾,加快学校的发展。

二、坚持校务公开  推进民主管理

20022教育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从领导体制、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是促进校务公开走向制度化的纲领性文件。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加强民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学校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校务公开是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具有化解矛盾之功能,对于凝聚民心、民力和民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多方面有显著作用。

回顾学校数年来坚持教代会制度,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我认为我们做的是比较好的,广大教职工也是满意的。学校领导对校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校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了共识;校务公开在学校得到全面推广,逐步渗透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校务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重点更加突出,形式更加多样,正在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校务公开,在民主监督、避免决策失误、有效防止腐败、真正为广大师生谋福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毕竟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时间不长,其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还很不成熟,涉及的范围还不够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校务公开应该发挥的作用。当前,我校校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校务公开的意识不强。有些部门、二级学院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往往迫于形势被动地进行校务公开工作,致使校务公开工作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名存实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教职员工来看,由于平时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参政意识不强,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所以,很多人表现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漠不关心或消极应付。二是在一些部门和部分教职工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校务公开就是将学校一些重大事项公布于众。这其实是犯了一种将校务公开简单化的错误。事实上,校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仅仅是将学校的有关重大事项公布于众那么简单,而涉及相对复杂的内容和方法。如果对校务公开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势必造成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方面的过于简单化,这必然影响校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并最终影响到校务公开工作的效果。三是校务公开的责任不到位。尽管学校对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但部分二级学院和机关处(室)对校务公开的权利与义务界限并不清楚,哪些事项可公布,哪些事项可不公布,应该如何公布,没有一定的约束,导致校务公开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四是校务公开的范围不够大。由于对校务公开工作内容理解的狭隘,导致部分二级学院和机关处(室)在校务公开工作中,校务公开的范围有些狭窄,这一方面导致广大师生应该知道的事项难于知道,另一方面,也给个别人在很多工作中“暗箱”操作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引起了教职工的猜疑和不满。

因此,各位代表、各部门的领导,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把校务公开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校务公开”的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基本载体是教代会。要想使校务公开真正成为学校内部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最主要的是必须明确公开的内容。把教职工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作为公开的重点。如学校财务、大宗物品、设备采购、工程招标、职工奖惩、职称评聘、工资调整、住房分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在公开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保障教职工、学生的知情权,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级学院要积极推进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院务公开,组织引导广大教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要加强对院务公开的监督,院务公开监督是院务公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证。二级学院应该成立由党总支、工会、教师代表组成的院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对院务公开的真实性和程序上的规范性进行监督,保证院务公开健康有序地开展。在领导干部作述职报告时,必须将“院务公开”制度列为考核内容之一,在教代会上,领导干部必须向全体代表作“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介绍。学校今后也要将各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与校务公开工作挂钩,直接将校务公开工作成绩作为其晋升、提拔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要通过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全校教职工对学校工作参与和监督的力度,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创造和谐,充分调动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广大干部和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树立干部教师公正、高效、廉洁,服务师生,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要认真办理落实校二届二次“双代会”代表提案,畅通民主渠道,推进民主管理进程。

三、强化责任意识  深化内涵建设

今年上半年,我们用了整整一个学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次活动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全校上上下下对学校下一步如何科学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载体”具体化,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聚焦到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建设特色鲜明财经大学的目标上来了。学校党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共西安财经学院委员会  西安财经学院关于加强内涵建设的若干意见》,已下发各部门。这个文件,是党委关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是推进我校进一步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初步回答了学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些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胡院长报告的第三部分,对今后几年重点工作的部署,实际上就是对学校内涵建设主要工作任务的具体化。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深化内涵建设上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的战略部署上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大胆开拓创新,进一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争取2011年实现大学更名,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1.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胡院长所做的报告内容非常重要,针对性很强,对进一步统一认识,全力以赴推动内涵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希望各位代表、各分工会负责人和部门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回去以后要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首先,要对学校正式定下来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配套措施充满信心。当然,这些目标、战略和措施都有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落实。只有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过程中,才能真正把握发展规律,才能进一步优化配套措施。所以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抓落实。其次,要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把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整改措施和党委关于加强内涵建设文件的目标要求,分解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落实方案尽可能具体、量化,在提出预期性、导向性指标的同时,更要提出具有约束力、能检查、能量化的指标,提出保障措施,增强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再次,要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和相关的制度,要加强落实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检查、考核、督办等工作,实行工作落实问责制,改变以往抓落实的随意性、无序性。要形成鼓励和崇尚落实的良好氛围,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要注意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落实,以实干的行动推动落实,以创新的精神提升落实,以真实的业绩检验落实,不断提升落实工作的水平。要彻底转变轻视落实,坐而论道,光说不做的不好习气。

2.要讲政治,讲团结,齐心聚力,搞好工作。近几年,我们干成了几件大事情,如本科教学评估、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教职工住宅楼建设等,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教职工利益的,也是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拥护的。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大学更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决不是喊几句口号,找几个笔杆子写写汇报材料,或是领导出面拉拉关系就能办到的,它是一项大工程,是决定西安财经学院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情,必须形成统一的意志,凝聚全校之力,坚持艰苦奋斗。“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不仅仅是换一块牌子,也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善,更重要是人的思想水平、人的行为要达到“特色大学”的要求。越是要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就越要讲政治,讲团结,越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目前,我们一些同志,说话不讲政治,自由主义严重,是非界限不清,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正道不走走邪道,办事不讲规矩,随意性很大,我行我素,不是为创造和谐校园做贡献,而是制造不和谐的气氛,有意见不是通过正当渠道,而是煽风点火、制造混乱、混淆是非,唯恐学校不乱。这些现象,严重损毁了西财的形象,是一股歪风邪气。党委要求,全体代表、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客观公正地看待我们取得的成绩,旗帜鲜明地反对自由主义,齐心协力,为加强内涵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多做贡献,

3.改进作风,树立正气。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师生有一些反映。实践证明,如果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作风不能够真正转变,加强内涵建设就无从建立。改进工作作风,首先要弘扬正气,树立好形象。我们这个学校是一个合并院校,底子薄,层次低,欠账多,人际关系复杂,发展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巨大。我们的改革,我们每前进一步,实事上都面临、今后还将会面临许多困难和巨大的压力。我们的改革,从总体上符合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但同时也可能伤及一小部分人甚至一些小集团的利益,会形成多数人的利益与少数人的利益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各级领导,各位代表,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正之风,用正气压倒邪气。只有自己一身正气,才能在群众中树起良好的形象,才能带领群众,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共同奋斗。其次,要强化规范管理意识。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难点在于,纵向上,在执行学校的决策和部署时,经常从部门本身的角度出发去做事情;横向上,部门之间互相了解不够,缺乏沟通,协调性不足。这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只有真正做到了扎实地改进工作作风,突出管理的刚柔并济,提供人性化服务,才能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进而彼此信任、和谐相处。

4. 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靠学校准确定位,科学管理,营造好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的使命。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大学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学者,是学术上有造诣的人。大学教师的身份决定了我们要有开阔的思想视野,深厚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要开辟自己的研究平台,开拓创新,不断出学术成果。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重视学术研究和教学方法研究。学术水准提高了,才会把书教得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才能把书教好。严谨治学,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知名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承担着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神圣使命。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各位老师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对学生而言,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遇上好老师。好的老师不仅是学识渊博的人,更是他们人生的导师和指路人。“亲其师,信其道”,渴望得到尊重、关心、爱护、教诲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有了困惑,有了麻烦,他们第一个想到倾诉和求助的对象就是老师。所以说,好老师是学生的幸福所在。学高为师,德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教师不管你自觉不自觉,有意还是无意,其行为方式都在呈现着自己的学识水平和道德境界,都对学生发生影响。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做人、做事,永远做阳光的事,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永远做学生的楷模。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代表大会是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是在学校新一轮干部聘任到岗之时召开的,我们新一届的中层班子,必然在工作中会有新的作为。在座的各位既是全院一千多名教职工的代表,也是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骨干,历史的发展机遇就握在我们手中,千斤重担也落在了我们大家的身上。为此,学院党委殷切希望全体与会代表,深刻认识学学校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围绕胡院长提出的今后几年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围绕加强内涵建设这个中心和主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特色学科建设,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以坚定的信心、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为学校的内涵发展、为实现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


坚持内涵发展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

     ——在西安财经学院二届二次“双代会”上的报告

(2009年12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对第二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对全体教职工在过去几年中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双代会,是在学校三年聘期届满,新一轮聘任工作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召开的,是一次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重要会议。现在,受学校委托,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大家审议。

我的报告分三部分:一、三年主要工作回顾;二、形势与任务;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三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7—2009年,是学校发展史上重要而关键的三年,是我校教育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三年。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以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力促学校上水平、上台阶、上层次为目标;以“教学评估、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和“人才强校”工程为抓手;全体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奋发努力,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成绩突出,科研实力显著提升。新校区投入使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过去三年的工作予以总结。

(一)教学评估获得优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党委、行政始终认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此为宗旨,学校切实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国际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教育部2007年12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获得优秀,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扎扎实实开展了自评、诊断性评估、省级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优秀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奋进、忘我工作的结果,也是对我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一次全面检验和充分肯定。 

在此基础上,学校实施了“2+2”大类教学改革,“质量工程”示范作用日见明显,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产出了一系列成果。

专业建设方面:新增保险学、广告学等8个本科专业,我校本科专业增加到32个。2009年,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数学类、公共管理类全部按照学科大类招生。统计学、财政学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专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课程建设方面:《西方财务会计》课程成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宏观经济学》等4门课程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学校省级精品课程数量增加到9门。

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四分一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荣获2009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财税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国际教育教学方面:三年来,学校共选派23名教师赴国外学习深造,聘请了6名外籍专家来我校任教,32名学生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此外,学校还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第一期留学学生已于十月底赴德学习。

(二)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我校2006年取得统计学、企业管理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法学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9月开始研究生教育工作,学校根据硕士点和学科建设需要,积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控制,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建立起了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为主导的导师制和以激励为主的新型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为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学校积极筹备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在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中,我校共有12个实验室项目获准财政部立项,获得中央财政支持2200万元,立项的数量和资金支持力度均在全省“中省共建”高校中名列前茅。召开了以“高起点、严要求、规范学术行为,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为主题的首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重视研究生导师遴选,完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拓展综合素质,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得以稳步发展。

科研成效显著,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三年来,我校教师共发表各类论文29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23篇,核心期刊962篇,出版专著54部;学校共获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批准经费114万元,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获省部级项目立项120项,批准经费169万元;获地、市、厅、局级项目160项,批准经费198万元;横向项目80项,合同金额371万元,其中软科学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实现了该奖项一等奖零的突破,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新组建陕西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基地,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90余场,承办“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第十届研讨会暨2009年西安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议20余场;《统计与信息论坛》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的特色领域专家推荐期刊,今年又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2009-2012)收录。“两刊”双双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三)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强校工程

2007年学校全面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了首轮全员岗位聘任制。在首轮全员岗位聘任制实行过程中,学校核定岗位,明确职责和聘期目标,并实行与之相配套的绩效工资制度,有效的把岗位责任、岗位业绩和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按照“事职相符、责权统一、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校内两级管理模式,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部),使二级学院(部)承担管理职责、享有管理权力并拥有相应利益,成为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实体;以预算改革为先导,实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的财务管理模式,实行学校与二级学院两级预算体制。通过财务分级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按照“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与机制;突出重点,强化优秀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重心下移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人才队伍建设总体工作思路,设立了“人才强校”专项资金,注重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博士化率提升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科研团队建设工程、国际化学术背景培训工程。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评审制度,加大教师在职培训、进修、访学工作力度,从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结构等方面优化教师队伍。我校现有教授109 人、副教授255 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9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55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46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已占学校教师总数的55.68%。

(四)长安校区投入使用,安居工程稳步推进

长安校区占地1270亩,累计完成投资额约9.5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建成包括两个标准田径场、各类球类场地在内约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铺设道路约10公里。完成校园整体绿化,安装各类管网设施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满足了现代大学对校园环境的要求,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筹集建设资金,落实建设用地,加快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安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在建的七栋经济适用房已于12月10日全部封顶,主体验收合格;小寨东路131号院供电、供水专线手续已经通过审批;学校安居工程也取得了土地、规划、建设等相关政府批件;长安校区教师公寓项目稳步推进,目前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户型设计方案及各类户型规划数量均已确定,后续工作已逐步展开。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努力学习、渴望成才的内在动力。举办“名师讲座”、“人文论坛”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积极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拓展济困助学渠道,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长城基金会”等针对学生的资助项目,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年里,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70余项,2009年我校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ERP)陕西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获“全国十强精英团队”称号;在第七届全国“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校大学生足球队多次代表陕西省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进入全国八强;社会实践成果丰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多次受到团中央和团省委的表彰,被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此外,学校在党建、稳定安全、招生就业、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及后勤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还获得了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2008年度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述各方面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各位的支持及广大教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代表学校党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形势与任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强调,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从现在到“十一五”末还剩一年多的时间,未来几年,对我校来讲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被摆到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二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陕西省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目标,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三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学校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将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定位。今年年初,学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又明确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实践载体,这是学校近几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我校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内涵发展道路,就要求我们在未来几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建设西财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活力,以增强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为宗旨,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为抓手,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西安财经学院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学校未来发展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从高校排名来看,我校在全国42所财经类高校中尚处于中游位置,网大2008年财经类院校综合指标排行中,我校排名第23位,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08综合指标排行中,我校排名第378名,中国校友会对陕西24所高校的排行中,我校名列第17位,仅就高校排名看,进一步快速提升我校在全国高校,特别是财经院校及陕西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尚面临严峻地挑战。二是从“学院”更名“大学”的指标要求看,我们在整体上和有关重要指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校研究生数、专 任教师 博士学位率、硕士点数量及研究生培养等指标还未达到大学设置要求,有的差距还需要相当的努力才能实现,甚至有2011年更名工作时达不到的主要指标,所以还需要在励精图治的进程中付诸艰苦而切实的努力;三是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学校科学研究如何有效为国家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主导产业服务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作为陕西唯一、西部少有的财经类高校,我们在陕西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力、社会公信力还远远不够;四是从学校内部发展来看,我们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水平及干部队伍管理水平亟需提高,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不多,标志性成果较少;五是学校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目前学校用于建设新校区的贷款已达6亿以上,每年用于偿还贷款的利息达3000余万元,这对我校的发展及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困扰和制约学校发展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去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坚持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确定后,未来几年,我们将围绕这一目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思考学校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建设等方面力争有大发展、大飞跃

    (一)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坚持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坚持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要求和重要内容。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建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完善“2+2”大类教学改革,构建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先导的教学创新体系与机制。以省级“财税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契机,积极培育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新专业申报建设,改进和提升原有专业,建设一批既能体现我校学科优势、又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力争“十二五”末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特色专业5-7个。加大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开放与使用,构建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教学管理,狠抓教学秩序,完善“四分一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学骨干的培养与引进,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有利于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导向机制,形成一支德才兼备、乐于教学、勤于教学、精于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凝炼科研方向,提升科研水平

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有力的支撑,也是一所学校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标志。未来几年,我们要进一步凝练科学研究方向,以团队建设为重点,构建更多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平台;实施科研精品工程,鼓励原创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切实提升科研成果层次,力争在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项方面有重大突破。重点在统计、财税、金融、产业经济、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等研究领域壮大实力,增强特色,力争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在科研基地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和定期评估机制,优化整合科研资源,突出特色,凸现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加强科研机构实体化建设,为学校学科研究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推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学位点建设层次、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措施。学校以四个一级学科点申报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科优势、加大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设备建设等方面向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倾斜,力争到2010年至少增加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1-2个省级重点学科。加速推进大学“更名”的步伐,进一步分析校情,坚定信心,对照大学设置标准,认识差距,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水平,举全校之力,力争2011年实现大学更名目标。

建立、健全与研究生培养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多管齐下,夯实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整合现有资源,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为研究生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积极拓宽研究生培养渠道,拓展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途径,通过学生交流、互派留学生、承认学历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人才,扩大学校知名度;扩大宣传,加强研究生招生力度,实现研究生规模的较大突破。

(四)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导向,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我校从2007年开始的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运行三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的各项工作。我们要总结上一轮全员岗位聘任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经验,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校校情的岗位设置聘任制度、绩效工资分配新型模式和管理体制,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科研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更好地配置人、财、物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三支队伍”的作用。强化预算管理,做好二级预算管理体制的监督工作。鼓励二级学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后勤管理部门要增源节流,增强造血功能;财务部门要加大财务管理和经费筹措力度,保证长安校区后续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使学校的内涵发展落到实处。

本次会议上,有关部门向大家提交了20102012年聘期《教师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实施细则》和《校内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两个方案供大家讨论。这一轮的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本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按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原则,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功效,充分调动教师、管理人员,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管理骨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的下移工作,全面推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坚持“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实行二级学院(部)经费总额动态包干,按照规范程序自主分配,进一步激发二级学院(部)的办学活力。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坚持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治校、科学管理。我校从2007年开始推行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管理重心下移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民主治校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健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及沟通协调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尊重学术权力、发扬学术民主,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继续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权力。正确处理大学和社会以及大学内部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环境、设施、氛围及教风、学风的有机整合,是激发大学活力的源泉,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虽然我校有57年的办学历史,但是办学过程中,文化积淀薄弱,学校可传承东西较少,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还不够鲜明。我们要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良好传统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方法与手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秉承“博学明理 立诚 济世”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财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校风,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文化设施与景观建设和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建设独具特色的西财新型文化,形成仁爱至善的精神文化、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自由活跃的学术文化和幽静儒雅的环境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精神理想的家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几年,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坚持内涵发展,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