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网〗疏通国内循环梗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作者:叶茂升 来源: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22-04-21 点击量: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发布,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当前新冠疫情反复变异传播,俄乌冲突持续加剧,全球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快构建基于价值观同盟的“去中国化”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市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因此,迫切需要将我国经济增长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循环转向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上来。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方面,重点是以畅通内循环来有效衔接外循环,这必然要求我国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的藩篱,打通制约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加快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重塑经济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向创新发展模式转型。当前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是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问题,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加速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和产业围堵的国际背景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激活市场有效需求为驱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庞大国内市场的“虹吸效应”吸引各类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创新要素向国内市场聚集,解决“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产业链短板和技术难题,从而加速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构建“内外畅通”的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依靠畅通外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内循环活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国内市场供给品质不高,内需容量有限,消费和投资结构比例失调。目前,国内市场远未完全开发的,高端产业的孕育、利用经济规模优势实现产业低成本扩张,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加速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改变过去条块分割的区域市场发展格局,将有效提升我国庞大市场的竞争效率,并通过国内外市场有效衔接打通市场梗阻,从而加速实现双循环驱动的新发展格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传统以行政区为单位划分市场边界的“地区竞标赛”增长模式容易形成“小、散、乱”的市场竞争格局,地区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碎片化”经济、小而散的市场竞争格局无法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增长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开展“环境逐底”竞争,导致环境污染风险不断上升、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将经济增长激励机制建立在充分的市场竞争而非简单的政策保护洼地基础上,从而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对冲逆全化的国际市场风险。我国长期采用低成本竞争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全球贸易的结构性失衡。低成本扩张导致的价格恶性竞争不仅会损害我国企业的贸易利益,而且容易导致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国际背景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通过市场需求的转移缓解我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并减轻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最大程度地对冲逆全化造成的外部市场风险。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措施

当前,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有诸多制约因素,如地区之间的地理空间阻隔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够导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体化效率优势难以有效发挥;政策和规则不统一导致各地区协同发展存在诸多制度障碍;市场垄断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造成扭曲,并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难以做优做强,等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加快疏通国内市场循环梗阻,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不断优化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首先,要以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集疏运网络,打通我国链接世界的贸易走廊。其次,要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利用廉价的水运交通物流网络将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与沿海重要的铁路、公路、港口以及机场等交通枢纽城市进行无缝衔接。再次,加强重庆、武汉、南京、广州、上海等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衔接密度,构建水、路、公、空、管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交通运输系统。最后,加快不同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的统一以及信息化嵌入。例如,实施城市固定互联网宽带全部光纤接入,推进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等。

第二,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是市场竞争主体在统一的市场规则约束和激励下,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交易活力,从而以国内市场规模和质量扩张拉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因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更多运用市场调控手段而非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经营权、决策权以及剩余价值索取权,为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氛围,稳定企业家群体对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政策预期,确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折腾、不走样。

第三,加快打造统一的全国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数据等要素和资源市场的一体化。一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规则。加强土地供应利用统计监测,实施城乡土地统一调查、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登记,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落户渠道。根据城市规模和布局等特点逐步开放落户政策,实现劳动力要素在空间和结构上的合理有序流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三是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资本市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积极推进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规范金融市场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积极构建全国性的技术交易平台。强化我国技术交易市场的要素配置功能,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相关人才队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技术要素市场化的配套制度,提升技术要素市场化的效率和水平。五是建立数据交易的统一标准和管理机制。要围绕数据要素在权属确定、市场定价、交易规则等方面存在各种瓶颈和障碍,依托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制定数据产权、定价、交易等安全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要素全面深度应用,实现数据的安全、高效和自由流动。

第四,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路径。我国地区之间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梯度差异,因此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按计划分阶段目标实施。就中短期而言,应该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接近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都市圈等区域加快一体化建设步伐。在国家层面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特征进行科学顶层设计,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梯度政策。首先,中央决策部门可以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先行示范区。对上述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土地征用、税收减免以及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条件,鼓励创新型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区;对上述地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抑制性措施,并要求统一制定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更高的税率以及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其次,国家将中西部地区定位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错位发展。应鼓励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东部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在土地、税收、环保标准以及融资政策方面允许地方政府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条件,从而为地域之间为产业转移提供政策保障。最后,在发展水平相当的区域之间,应借鉴欧盟一体化协议的成功经验,以自愿协商方式组建区域经济联合体,加快区域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阻碍统一大市场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以产业链分工带动区域之间的协同分工,加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

光明网:https://share.gmw.cn/www/xueshu/2022-04/19/content_356704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