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与当前形势
高校后勤改革至今已四十多年,始终贯穿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满足高校发展需求这一主线。
1979-1999年后勤体制内部改革满足了高校扩招服务需求,高校办后勤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逐步转变,效益也明显提高。1999年开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满足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求,这是一次较大的后勤保障体系改革,多数高校同时设置后勤管理处和后勤集团,实行校内甲乙方的管理体制,以此来实现后勤服务体系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的相对剥离,后勤服务实力和资源都得到了增强。但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稳定和高校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甲乙方产权不清、职责不明、资源割据等问题暴露出来,特别是经营实体的经济属性与学校教育属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体制已明显不适应高校事业发展对后勤服务保障的要求。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教育部提出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实现后勤现代化有了新的要求。大多数高校开始选择校内甲乙方合并的道路模式,优化后勤事务管理和服务实体经营的职能,建立新型的大后勤体系。以湖北省高校为例,7所985、211高校,目前除了武汉理工大学还保留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总公司的设置,其他6所大学先后合并了甲乙方成立后勤部门,其中,武汉大学是2024年6月才刚刚完成合并,成立“总务后勤部”,其属性目前仍为直属单位,其他学校的“后勤保障部”(华中科技大学为“总务后勤处”)都是机关部门属性;9所排名前列的省属高校(含中南民大、我校)中,仅湖北大学后勤集团还是直属单位,其他8所学校全部是机关属性的后勤保障部(处)。兹以为,本轮改革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延续,重新构建新型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成为改革的新目标,各个高校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筛选,将自己能做好的事和交给社会做的事做出了新的判断,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对高校后勤现代化的理解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任务,这对建设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实现后勤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2005年,《21世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构想》首次提出“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部门依法监管”的“五句话、三十个字”,得到教育部认可,成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高层设计。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也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稳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二是逐步剥离高校后勤经营服务职能;三是尽快建立并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四是不断完善必要的改革配套政策和法制保障;五是加快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后勤管理职能转变,推进学校后勤行业管理。
我的理解是,实现高校后勤现代化,建设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是必然之路,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整个社会、所有高校都会努力的方向;实行兼顾社会经济和教育公益的市场化服务运行机制、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学校负担、履行责权关系清晰的职责,保障学校集中力量实现办学目标和科学持续发展,是后勤现代化改革的目标,而建立符合本校校情的指导性、评价性标准是关键。
三、对我校后勤现代化发展定位和建设方向的思考
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成为高等教育冲锋的焦点,“一流后勤”也成为各个高校后勤建设的热门词、口头禅。“双一流”建设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但是,什么样的后勤才能称之为“一流后勤”呢?是看后勤机构设置和队伍规模,还是运行经费的多少,还是设施设备高端先进程度?似乎并没有定论。其实,高校后勤存在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高校学校内部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我认为,建设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实现后勤现代化的标准,并不是对“一流后勤”这一概念的机械界定,关键在于“匹配”,即高校后勤必须建立与本校办学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服务保障体系,去主动对接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后勤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要与学校师生规模和结构层次相匹配,后勤内部机构设置要与学校服务保障领域部门职能划分和赋予后勤的业务范围相适应,后勤运营经费的投入要符合学校财务状况和总体预算比例,后勤设施设备的配置要紧跟学校基础建设、资源优化和发展规划目标,后勤文化要体现本校大学精神内涵和学生思想特征,等等。
不同于学科、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部门要严格对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建设指标去完成任务,后勤的核心任务就是立足本校,履行围绕中心任务、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保障能力、彰显育人功能的职能。说白了,后勤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上级部门说了算,也不是社会外界说了算,而是学校说了算、师生说了算,这也决定了后勤工作的根本立场是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我校后勤走过了从总务后勤处到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再从后勤集团到后勤保障处的社会化改革历程。2017年起,学校正式启动后勤新一轮改革,将后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财务系统统一纳入学校财务管理,2018年完成后勤资产清算并入学校资产管理,2019年后勤人员管理全部转入学校人事处完成后勤人事制度改革,2021年直属单位“后勤集团”改为机关职能部门“后勤保障处”,符合新时期新要求的新型后勤体制改革形式上全部完成,这也是我省高校普遍选择的发展模式。
职能的转变意味着发展方向的转变,准确定位才能明确方向。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美好纺大”的2035愿景,“育人环境美”是后勤领域的总体目标,与另外四个维度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着力构建一流服务保障体系”的发展战略与其他六个“着力一流”相辅相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实施基础建设赋能工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把学校建成绿色、智慧、生态、和谐、平安、人文特色的美丽校园。我们要不断完善客观条件,还要坚持主观努力,在外在表现和内在条件上都获得高标准的评价,才能跟上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遵循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当前高校后勤发展趋势,我经过思考和总结,在2023年后勤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后勤、绿色后勤、智慧后勤、文化后勤”的目标口号,并纳入后勤党委换届工作报告。
现代后勤,在管理模式改革上建立统一完善的机制体系,包括管理制度系统、资源保障系统、服务监管系统、考核评价系统、风险防控系统以及思想文化系统等,推进“小机关、大部制”趋势的“大后勤”系统,实现学校后勤系统与行政系统高位对接,校级领导分管设置降低协调成本、提升决策效能,后勤领域各部门强化统一管理减少职责推诿、提高执行落实。有的高校在现代后勤理念中导入“设施管理”这一国际新兴学科,即“后勤管理综合利用管理学科、建筑学科、经济学、行为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理论,将人、空间与流程相结合,对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保持高品质的活动空间,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要求”。这是瞄准高质量、实现高水平后勤的新理念,能否在中国的高校广泛推行并取得实际效果,还需要更多实践和检验。但科学流程规划和执行、开展效益评估和监督管理、从大局出发建立长效动力机制和协调发展等,都是建设新型后勤的必要措施。
绿色后勤,突出环境面貌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有生态环境、建筑、能效、可持续。着力学校安全系统管理,加强绿色校园建设,为师生提供安全、环保、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产品是传统后勤和现代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中建设绿色建筑,强化校园建筑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和环境景观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基建和维护全过程、全周期管理,实行校园能耗管理,重视大后勤领域的成本控制与核算,改变重建轻管的基建后勤运行方式,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校园绿色低碳运行,让新发展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
智慧后勤,立足后勤建设、利用技术赋能,围绕师生对后勤保障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和学校对关键运行数据的监测,全面推进后勤数字化转型,支撑后勤现代化改革的治理精准度。后勤不仅要构建信息公告、报修服务、大楼管理、班车信息、能源监控、设备运行、岗位监控等智慧后勤信息平台,推进内部数据整合和管理能效升级,以“技防”弥补“人防”的安全隐患、管理弊端和数据漏洞,还要建立联动协同机制,与智慧校园整体建设融通,实现学校信息碎片化向整体性、系统性转变,促进形成智慧校园“大融合”“大支撑”“大服务”的格局。
文化后勤,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在设计规划、管理监督、服务保障等各环节导入学校管理文化,将先进企业文化与特色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把党风、校风、学风、行风的质量水平作为推动力和软约束力,在后勤制度、行为、物质、精神多个文化层面体现学校意志、得到学校认同。后勤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服务性,我校后勤应综合考虑学校人文传承、育人使命与后勤职责、师生需求,坚定围绕“服务育人”宗旨和“一切为师生着想,尚勤尚俭、育德育人”理念去思考和谋划工作,并将这一思想根植于后勤各领域各行业各层次人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中,尤其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在后勤领域的形成统一,并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劳动育人为主要载体来实现文化育人的融合。